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亮点闪烁实验摘要:采用最小变化法来测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亮点闪烁仪的测试,熟悉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试方法,并确定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临界点。本实验通过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试,考查了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结论为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临界点不同,红光闪光融合临界频率最低,黄光最高。关键词:闪光融合临界频率 色光 最小变化法 1. 前言: 一个频率较低的闪光剌激会产生忽明忽暗的感觉,这叫光的闪烁。随着闪光的频率不断增加,闪烁感觉就逐渐消失,最后呈现出稳定的光感,这叫闪光融合,感到光闪烁时最高频率和感到光不闪烁时的最低频率的平均值叫做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简称CFF。在前人的研究中发现,在相同条件下,红光和黄光的CFF存在显著差异。本实验目的旨在前人的基础上,通过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的测试,考查了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之间的差异。2. 实验方法:2.1被试: 山西师范大学心理班14150201全体学生,其中男8人,女38人,年龄为1722岁,平均年龄19.818,标准差1.3302.2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以色光为自变量,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为因变量,考查了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之间的差异。2.3实验仪器 本实验采用上海心仪PsyTech-EP2009心理实验台及亮点闪烁仪进行实验。2.4实验程序:2.4.1实验前将实验所需仪器等通好电源,随机将被试分为三组,被试阅读指导语,准备开始实验。2.4.2第一组被试按照红、绿、黄顺序进行亮点闪光融合频率的鉴定;第二组根据绿、黄、红进行测试;第三组按照红、黄、绿的顺序进行试验,排除不同色光相互干扰的影响。2.4.3被试了解实验程序后,设置参数,按照不同颜色顺序进行实验。当被试点击开始试验后,将眼睛放入观察眼罩内,看到一个闪烁的亮点,通过按“+”“-”对闪光进行调节,在闪与不闪附近可以反复调整,直到被试感觉亮点处于闪烁与不闪烁之间的临界点时按“确认”。每一种颜色的调节重复15次后,实验自动结束,每名被试均需完成三种颜色的闪烁临界值的调节。2.4.4记录实验数据,统计分析。3. 结果: 本实验采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实验以色光为自变量,以不同颜色的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为因变量,考查了不同颜色的亮点闪烁临界点的差异,剔除3个无效数据,有效数据为43。实验结果如表1表2。表1 三种颜色闪烁临界频率的描述统计(n=43) 颜色 频率 统计检验 平均数 标准差 绿色 47.94 4.251 红色 45.36 4.347 F=30.699* 黄色 49.99 4.227 注:*表示p0.05,差异不显著,需用备选方差分析。P0.05,不同色光的闪光融合频率差异显著,经事后检验如表2得,红、黄、绿两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4. 讨论: 本实验以颜色为自变量,以不同颜色的亮点闪烁临界频率为因变量,考查了不同颜色的亮点闪烁临界点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颜色闪烁临界频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但实验中仍存在很多影响因素。(1) 外界光照强度会影响被试对亮点闪烁的敏感度,实验应该设置相同的光照强度来排除干扰,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本实验没有很好地完成该工作。(2) 被试自身的差异。由于被试数量有限,在事先分组时没有严格的人数要求,尤其被试本身的视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很大一部分被试属于近视,而且在确认亮点闪烁临界点时是按照被试个人感觉来判断的,不同被试对光的敏感度也不同,很大的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疲劳效应。由于一个被试需要完成3*15次实验,在一直用视力的情况下,被试会产生用眼疲劳,影响被试的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师考试复习要点:(道路工程)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二
- 阿里地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测试试卷
- 阿图什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模拟试卷
- 安徽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天津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带答案解析)-(外研版)
- 云南师大附中2026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四)理综-答案
- 医学检验科2025年度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试卷
- 2025年山东卷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 社区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官方商铺合同范本
- 电梯使用单位培训
- 初一新生家长会(共27张课件)
- 数据安全审计培训课件
- 风冷模块机组检验报告表
- 颂钵疗愈师培训
- 2024至2030年中国齿科应用技术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文档
- DB34T 3713-2020 公路工程 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规程
- 《健康管理职业导论》高职健康管理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 贵州省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 (完整版)英语选修7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