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1页
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2页
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3页
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4页
醉翁亭记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英县实验学校初中教案学科组: 语文 第 7 周 星期 二 审核员: 分管领导签字: 。课 题28醉翁亭记设计者胡蓉学 习目 标1、 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2、 自主、合作、探究。3、 抓文眼,理思路,背课文。4、 感受“古仁人”的济世情怀和宽厚仁爱之心,树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教材分析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情怀。背诵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具课件 教案 学案课时2教学补充教学过程简记教学设计:一、 导入: 请大家来猜一副对联,看它写的是那一座建筑?上联: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下联:山形六七里,亭影不孤这副对联,据说是清代有人所题,当时欧阳修已去世八百多年,“醉乡犹在”“亭影不孤”是后人都欧阳修的深深感念。醉翁亭就是以欧阳修写的一篇文章醉翁亭记而名扬天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篇美文,来感受它的魅力!二、作者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公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三、写作背景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四、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滁 壑 蔚 琅 潺 酿 辄 暝 晦伛偻 佝携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觥 翳五、翻译课文(见课件)六、重点词语 成语:心旷神怡 气象万千 水落石出 觥筹交错 醉翁之意不在酒 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 百废具兴 同义词:朝晖夕阴春和景明不见曦月 薄暮冥冥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一词多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景象) 而或长烟一空 (有时) 予观夫巴陵胜状 (看)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尽,直通) 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感极而悲者矣 (到极点)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 此乐何极(穷尽) 吾谁与归 (归依) 佳木秀而繁阴 (草木茂盛) 日出而林霏开 (雾气) 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若夫霪雨霏霏(繁密的样子)特殊句式判 断 句: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倒 装 句: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微斯人,吾谁与归?固定句式:1)然则何时而乐耶?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七、分析课文1、乐-醉:1亭周边环境: 环滁皆山 琅玡山 酿泉 醉翁亭 1亭名由来:作亭者 名之者 命名之意 2写景:朝暮之景 四时之景 乐无穷(作结)3游、宴:滁人游 太守宴 众宾欢 太守醉4归去:太守归而宾客从 游人去,禽鸟乐4点题:太守之乐其乐2、本文以“乐”为线索?作者是怎样步步深入、表现 “与民同乐”的 主旨的? 山水之乐 四时之乐 滁人游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山林之乐 太守之乐 3、本文都写了谁的“乐”?第三段把“太守宴”放在“滁人游”之前写好吗?4、第四段中乐有哪三中情境?5、列句中的“乐”字的含义分别是什么?6、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7、作者自号醉翁,以醉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如何看待他的醉?他的“醉”与“乐”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9、本文写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八、拓展迁移:1、你知道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还有哪些“迁客骚人” ?你能举例谈谈他们各自的人生态度吗?2、古人早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说,“兼济天下”者,以天下为己任,关心人民疾苦,爱国爱民;“独善其身”者,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或安贫乐道、随缘自适,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请结合已学过的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九、课堂练习:十、作业: 分层练习设计(一)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解释加点词语环 蔚然 翼然 临 作 名 辄 意 得 寓2、 翻译下面的语句。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3、 用/把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第一层: 第二层:4本段描写景物,先写 ,再写 ,最后写,这样写景的顺序是 。5在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 , 。6、概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是 。7、作者自号醉翁是因为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1解释加点词霏 归 开 暝 芳 秀 渔 蔌 陈 酣 觥 筹 弈 苍颜 颓然2译句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3写出第1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语句春 夏秋 冬4写出第1段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5第2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句子 ; ; ;6、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是:7、最能表现众人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是:9、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A、酒香菜美 B、奢侈热闹 C、简朴欢乐 D、饮玩兼备10、第二段描写的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 的思想感情。(三)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 解释加点词语已而 翳 上下 谓2、 翻译下面语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点明了全文中心的语句是: 4、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 之乐衬托 之乐,再用 之乐衬托 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 (四)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 B辍耕之垄上 C邻人之孀妻 D渔人甚异之2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3第二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5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守醉。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答案:(一)1解释加点词语环 围绕 蔚然 茂盛的样子 翼然 四角翘起,象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 靠近 作 建造 名 命名 辄 就 意 情趣 得 领会 寓 寄托2、 翻译下面的语句。(略)3、 把文段分成两层,并概括层意第一层 描写醉翁亭周围的自然环境第二层 醉翁亭的由来及命名之意4本段描写景物,先写 琅琊山 ,再写 酿泉 ,最后写 醉翁亭 ,这样写景的顺序是 由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 。5在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 峰回路转 , 醉翁之意不在酒 。6、概括滁州城地理特征的一句是 环滁皆山也 。7、作者自号醉翁是因为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二)1解释加点词霏 雾气 归 聚拢 开 散开 暝 昏暗 芳 香花 秀 滋长 渔 捕鱼 蔌 菜蔬 陈 摆设 酣 尽情地喝酒 觥 酒杯 筹 酒筹 弈 下棋 苍颜 脸色苍老 颓然 醉醺醺的样子2译句(略)3写出第1段中描写春夏秋冬景色的语句春 野芳发而幽香 夏 佳木秀而繁阴 秋 风霜高洁 冬 水落而石出4写出第1段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子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 云归而岩穴暝5第2段共写了四层意思,请从文中找出最能概括这四层意思的句子滁人游也; 太守宴也 ; 众宾欢也 ; 太守醉也6、写滁人游山时踊跃而热闹的语句是: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 ,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7、最能表现众人在太守面前无拘无束的语句是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 ,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9、最能准确而全面地概括文中宴会特点的一项是( C )A、酒香菜美 B、奢侈热闹 C、简朴欢乐 D、饮玩兼备10、第二段描写的主要用意是表现作者 与民同乐 的思想感情。(三)1、 解释加点词语已而 不久 翳 阴暗 上下 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谓 是2、 翻译下面语句(略)3点明了全文中心的语句是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先用 禽鸟 之乐衬托 人 之乐,再用 人 之乐衬托 太守 之乐。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 与民同乐 。(四)1C。A项是陋室铭中的选句,这里之起到提宾标志的作用,是宾语前置;B项是陈涉世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