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技术要求.doc_第1页
电缆技术要求.doc_第2页
电缆技术要求.doc_第3页
电缆技术要求.doc_第4页
电缆技术要求.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技术要求 一,总则 1.1本协议书的使用范围,仅限于电气自动化事业部1.2本协议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条文,乙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协议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成熟优质产品。 1.3在签订合同后,甲方保留对本协议书提出补充要求和修改的权利,乙方应允诺予以配合。如提出修改,具体项目和条件由甲乙双方商定。 1.4本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与乙方所执行的标准所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本协议书作为订货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同时生效,本协议书所使用的标准以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如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如现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时乙方应提供其企业标准。 1.6资质:乙方应提供生产甲方所需物资的生产许可证、CCC证等有效证件。1.7本协议书只在本次订货事宜中有效。二,供货范围详见招标明细三,技术标准 1、乙方生产电缆必须符合下列表标准:序号执行标准号执行标准名称1GB/T12706-2002额定电压1KV到3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2GB/T3956-97电缆的导体3GB/T8815-2002电线电缆用软聚氯乙烯塑料4GB2952-89电缆外护套5GB/T2951-97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6GB/T18380-2001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7GB/T3048-94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8GB6995-86电线电缆识别标识方法9GB8137-99电线电缆交货盘 电缆在各种情况下敷设,尤其在托架及导管中弯曲时,能经受住产品标准规定的弯曲半径,能满足施工时对电缆的拉力及侧压力。四,设备运行环境条件4.1海拔高度:2800米 4.2地震烈度:不大于6度4.3环境温度:全年平均气温14.1,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10五:技术要求乙方制造电缆严格按照“IEC60364-5-523电线电缆载流量标准”进行生产制造,其余性能要求如下:1、高压电力电缆主要性能1.1导体1.1.1导体采用符合GB/T3956-2008中第2种结构的紧压圆形铜芯导体,导体紧压系数不小于0.9,导体结构及性能符合GB/T3956-2008的规定。1.1.2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屏蔽及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1.2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1.2.1导体屏蔽、绝缘、绝缘屏蔽采用三层共挤工艺,采用导体预热、氮气加热、氮气冷却的全封闭干式化学交联,采用在线断面偏心扫描仪连续检测。1.2.2导体屏蔽由挤包的半导电层组成,半导电屏蔽层均匀包覆在导体上,表面光滑,无明显的绞线凸纹,无尖角、颗粒、焦烧和刮伤的痕迹。在剥离导体屏蔽时,半导电层无卡留在导体绞股之间的现象。1.2.3绝缘采用XLPE绝缘料,其性能符合GB/T12706.2-2008的规定。绝缘标称厚度符合GB/T12706.2-2008的规定(4.5mm),绝缘厚度的最薄点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1.2.4绝缘屏蔽为挤包的交联半导电层,半导电层均匀的包在绝缘表面,无尖角、颗粒、焦烧和刮伤的痕迹。1.2.5三芯电缆的绝缘屏蔽与金属屏蔽之间有沿缆芯纵向的相色(黄色、绿色、红色)标志带,其宽度不小于2mm。绝缘线芯的识别标志符合GB6995.5-2008的规定。1.3金属屏蔽1.3.1金属屏蔽由重叠绕包的软铜带组成,铜带的连接采用电焊接方式。单芯电缆铜带厚度不小于0.12mm,三芯电缆铜带厚度不小于0.1mm。1.3.2铜带绕包圆整光滑,三芯电缆绝缘线芯成缆后三芯铜屏蔽层接触良好。1.4缆芯、内衬层及填充物1.4.1三芯电缆成缆后线芯间隙采用非吸湿性柔软材料填充,紧密无间隙,三芯电缆成缆后外形圆整。1.4.2铠装电缆的内衬层采用挤包内衬层,挤包的内衬层材料采用PVC/ST2型护套料,其厚度符合GB/T12706.2-2008的规定。1.5铠装1.5.1单芯电缆采用不锈钢带铠装;三芯电缆采用镀锌钢带铠装。1.5.2YJV22电缆铠装采用双层螺旋式间隙绕包,绕包平整光滑,绕包间隙不超过带宽度的50%。1.5.3铠装电缆用钢带规格符合GB/T12706.2-2008的规定。1.6外护套1.6.1电缆的外护套均匀地挤包在铠装层上,表面平整,色泽均匀。1.6.2护套材料采用PVC/ST2型聚氯乙烯混和物,护套任一处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护套性能符合GB/T12706.2-2008的规定。1.7成品电缆1.7.1成品电缆的不圆度不大于10%。2、低压电力电缆主要性能2.1 导体2.1.1 导体结构、性能及外观符合GB/T3956-2008的规定。2.1.2 导体表面光洁、无油污、无损伤绝缘的毛刺、锐边以及凸起或断裂的单线。2.2 绝缘2.2.1 绝缘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导体。绝缘表面平整,色泽均匀。绝缘层的横断面上无目力可见的气泡和砂眼等缺陷。2.2.2 绝缘采用PVC/A型聚氯乙烯混和物,绝缘的最薄点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90%-0.1mm。表1额定电压0.6/1k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绝缘标称厚度(VV)序号导体标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序号导体标称截面(mm2)绝缘标称厚度(mm)11.5、2.50.891201.624、61.0101501.83101.0111852.04161.0122402.25251.2133002.46351.2144002.6750、701.4155002.88951.6166302.82.2.3 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分色规则符合GB6995-2008的规定。2.3 缆芯、填充及内衬层2.3.1 电缆绝缘线芯成缆方向为右向。2.3.2 电缆的缆芯中用非吸湿性材料填充。2.4 外护套2.4.1 电缆外护套紧密挤包在成缆线芯或铠装层上,护套表面光洁,色泽均匀。2.4.2 电缆外护套材料采用PVC/ST1聚氯乙烯混和物;护套厚度符合GB/T12706.1-2008的规定,铠装电缆护套上任一处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0%-0.2mm,非铠装电缆护套上任一处最小厚度不小于标称值的85%-0.1mm。2.5成品电缆2.5.1 成品电缆的机械物理性能等技术指标符合表1的规定。2.5.2 成品电缆经受3500V交流电压,时间5min的试验而不击穿。2.5.3 电缆的绝缘电阻常数:20时,不小于36.7Mkm;70时,不小于0.037Mkm。2.5.4 电缆导体20时直流电阻符合GB/T3956-2008的规定。2.5.5 成品电缆的不圆度不大于10%。2.5.6 成品电缆的外护套能通过GB/T18380.1-2001的不延燃试验。2.5.7 成品电缆表面连续印有电缆型号、电压、厂名、尺码等标志。标志字迹清楚,容易辨认、耐擦,并符合GB6995.3-2008规定。3、控制电缆主要性能3.1电缆结构电缆结构除符合GB/T9330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3.1.1导体导体应是退火铜线。3.1.2电缆的允许弯曲半径无铠装层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有铠装或铜带屏蔽结构的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12倍;有屏蔽层结构的软电缆,应不小于电缆外径的6倍。3.1.3绝缘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绝缘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导体或镀层。各截面绝缘标称厚度见GB/T9330,绝缘厚度平均值最小测量值应不小于标称值。绝缘线芯应能经受GB/T3048.9电线电缆绝缘线芯工频火花试验方法规定的交流50Hz火花试验作为中间检查。绝缘线芯应采用颜色标志或数字标志以示识别,并应符合GB/T6995.4电线电缆识别标志第四部分: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绝缘线芯鉴别标志的规定。3.1.4屏蔽屏蔽型电缆在缆芯外应有铜带或圆铜线编织构成的屏蔽层。应留有屏蔽层接地线,其线径应大于0.5mm。圆铜线编织屏蔽允许用软圆铜线或镀锡圆铜线构成,其编织密度应不小于80%。编织层不允许整体接续,露出的铜线头应修齐。每1m长度上允许更换金属线锭一次。允许采用0.050.15mm的软铜带重迭绕包。屏蔽和缆芯之间应重迭绕包二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屏蔽后,允许绕包一层合适的非吸湿性带子。3.1.5内衬层金属铠装电缆应有内衬层,内衬层可以挤包或绕包。挤包的内衬层应不粘连绝缘线芯,绕包的内衬层可以采用双层或多层重叠绕包。挤包或绕包内衬层厚度最小值应不小于GB/T9330标准规定标称值的80%。3.1.6填充物及隔离层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且适合电缆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的材料填充,填充物应不粘连绝缘线芯。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以用非吸湿性材料薄膜带绕包隔离层。3.1.7铠装铠装采用双层镀锌钢带,螺旋绕包两层,外层钢带的中间大致在内层钢带间隙上方,包带间隙应不大于钢带宽度的50%。3.1.8外护套外护套应采用聚氯乙烯料挤包。外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隔离层或金属铠装层(若有)上,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或护套。护套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外护套厚度符合GB/T9330标准的规定。3.1.9电缆不圆度电缆不圆度应不大于10%。4、产品标志、包装和保管4.1动力电缆每线芯应有色相标志,成品电缆地护套表面上应有制造厂名、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和制造年、月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晰、醒目、耐磨。4.2控制电缆绝缘线芯数在8芯及以下时,应采用颜色标志,其它采用数字标志以示识别,采用数字标志的绝缘线芯,其颜色与数字标志颜色应有明显不同,且印刷标志要求耐涂擦。4.3电缆盘应符合GB4005规定,线盘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盘外径不大于3米。4.4每盘要标有盘号、电缆型号、规格、长度、毛重、厂名、盘转动方向等标志。4.5每盘电缆内、外端头加放水护套。4.6电缆盘不允许平放。5.试验5.1型式试验按照国标及行标进行并提供型式试验报告。5.2出厂试验按照国标、行标的试验项目进行。5.3现场试验执行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试验项目。6.电缆供货厂商应提供的技术资料和数据6.1应提供供货电缆所有有关的试验报告三套。6.2当导体温度为90时,空气温度40时的电缆载流量。导体温度为70时,土壤热阻系数12m/W时的电缆载流量。6.3电缆的断面图及结构尺寸表。6.4导体的紧压系数,比重。7.质量保证/质量控制7.1乙方应负责对按本技术规范所提供的服务、工艺、流程、产品和材料实行质量控制。7.2乙方应该用质量控制计划检查各项目和服务,包括分包商的项目和服务是否符合合同的要求和规定。质量控制系统应符合ISO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7.3乙方应随投标方案提供质量保证计划和质量控制手册供审核同意。7.4开始制造前,乙方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