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讲解词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李庄古镇,参观中国营造学社旧址,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是李庄镇外上坝村月亮田张家院子。(院落)中国营造学社1930年成立于北京,是中国第一个调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团体。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北京后,营造学社成员离散,营造学社成员在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带领下辗转昆明于1940年迁来李庄,租住在此,开始了为期6年的相对安定的古建筑学术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果。院中雕塑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因(指雕塑)。(大门)这是清代晚期四合院式民居建筑,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口雕塑为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1940年,年方16岁的罗哲文考入营造学社成为练习生,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等学习古建筑。门口馆名由罗哲文先生亲自题写。(过道)营造学社迁驻到此后,租用了张家大院的西院作为办公和生活用房。左侧为梁思成一家的住房,中间门厅进去为办公室,迎面的几个小房间分别为罗哲文、卢绳、叶仲玑、王世襄等四个年轻人的房间,房间非常小,仅能容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条件十分简陋。下面请大家随我进馆参观。中国营造学社是我国唯一的以中国古建筑和建筑科学为研究对象的民间学术组织,成立于1930年2月。其创始人朱启钤先生一生颇具传奇,他在晚清和民国前期出任公职,曾在北洋政府中担任过交通部总长、内务部总长、代理国务总理等职务(指版面)。,从政期间,创办了北京第一个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前身)和北京第一个公园(今中山公园)。后退出政界,改为经商,开办煤矿和轮船公司,并将中兴煤矿经营到全国第三,仅次于洋人开办的抚顺、开滦煤矿。新中国成立后出任政协委员,1964年去世,享年92岁。朱先生在从政和从商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文化事业,曾向故宫、北大图书馆、清华图书馆捐赠大量文物和图书。1925年陶湘出版李明仲营造法式后,朱启钤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营造成立了营造学社,并开始收集与中国营造有关的书籍资料及明清样式类的模型等。1929年,朱启钤在北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了一次展览,展出他多年收集所得的中国古建资料、书籍、模型等,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因此,得到了中美庚款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之一周诒春的支持,协助朱启钤向中美庚款基金会申请了一笔研究经费。朱启钤为了区别由他个人出资办的“营造学社”,遂改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并于1930年2月正式成立。学社成立之初,地址设在朱启钤北京宝珠子胡同7号宅内(指创作国画),直到1932年迁至中央公园。展柜中陈列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营造学社主办的建筑学术期刊,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著作,1930-1945年间印行,共计7卷23期22册,约5600页,其中插图约1600页。(指实物)。营造学生的成员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职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为学社的职员,每天上班,领取工资;另一部分则是社员,来自财政界、学术界、文化界及营造厂商、社会名流等。学社最初只有陶洙、阚铎和宋麟徵三人上班,为庚款项目能尽快获得成果,营造学社聘任了一些受过过系统教育的专门人才。1931年,在东北大学任教的梁思成来到学会担任法式部主任,林徽因随夫一同入社任校理。之后,刘敦祯先生也来到学社,任文献部主任。不久,单士元、邵力工、莫宗江、陈明达、刘致平等先后加入学社,组成了强有力的效率极高的研究班子。学社最早有三名日籍学者,但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梁思成、刘敦桢坚持民族自尊,坚决反对与日本侵略者有任何形式的来往,三位日籍社员先后离开学社。梁思成,广东新会县人,1901年生于日本东京,1972年逝于北京,其父亲为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梁思成一生致力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早在1925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留学时已注意到国外对本民族的建筑史有系统研究,而中国没有自己的建筑史,于1928年回国在东北大学创办第一个建筑系,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开始调查研究中国古建筑,在李庄完成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指版面)刘敦桢,1897年生于湖南新宁,1968年逝于南京。早年留学日本,注意到日本政府和民间很注重保护古迹,而更为丰富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国内学术界几乎无人问津。1922年回国后与友人创办中国最早的建筑系之一苏州工专建筑系,1928年发表首篇论文佛教对中国建筑之影响引起关注,后到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1932年加入营造学社任文献部主任。(指版面)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的才华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学、艺术、建筑乃至哲学她都有很深的修养。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语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林徽因不到20岁就立下学建筑的志愿,梁思成也因林徽因而学习建筑,两人于1928年成婚后共同致力于所钟爱的建筑事业,生活中相互扶持,工作中相互协助,感情深厚(指版面)。1928年春,林徽因与丈夫梁思成学成归来任教于东北大学建筑系。当时,张学良出资发起的征集东北大学校徽图案大奖赛,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图案一举夺魁,拿下那次比赛的最高奖金。这张图是1936年,为了实地测量古建筑,林徽因与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宁静肃穆的天坛祈年殿屋顶。林徽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敢于踏上皇帝祭天宫殿屋顶的女性(指图片)。展柜中陈列的是民国长衫(指实物),长衫又称长褂、中式长衫等,清朝中后期汉人根据满族长袍改的。清朝后期中国人以此为常礼服。长衫于斜部加以割截、缝缀,以表征福田、百纳之意。长衫立领在190040年代流行一时。特别是在新派知识群体中,穿长衫、戴眼镜成了当时这一群体的普遍服饰特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五四新文化思潮的吹拂下,北京的一批知识精英如胡适、梁实秋、徐志摩、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等利用聚餐、茶会组织沙龙,在自由自在的品茗或餐饮中纵论古今、谈天说地,彰显学问之美,追寻人生之乐。其中,林徽因的“太太客厅”最具代表性。1930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由东北大学到北京工作,安家东城区的北总布胡同3号。这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幽静典雅,每逢周六下午,一些学术大家、社会名流,总会自觉地来到这块极其舒适雅致的地方,品茶闲聊,切磋学问。胡适、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朱光潜、萧乾等是这里的常客,还有来北京访学的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和费慰梅夫妇等外国朋友。每当聚首,林徽因是当然的中心,其广博的知识、灵敏的思维、严密的推理、流利的口才,以及得理不让人的气势,在场者皆为之折服。聚会中,他们的话题总是没完,大半天过去了,仍恋恋不舍,只能期盼下一次聚会早日到来。久而久之,林徽因的茶会就声名鹊起,为学界和文化界所侧目。(此段讲解员根据游客时间酌情讲解)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主要从文献和实物调查两方面进行,初期侧重于文献工作。对于文献的收集,朱启钤已进行了很长时间。19291936年文献部的工作主要有:编撰“营造词汇”;再次校订营造法式;收集整理营造算例;收集整理出版古籍园冶、梓人遗制、工段营造录;编辑哲匠录;保护收集珍贵建筑文物等(指版面与展柜)。园冶是明代计成所著,全面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我国古代造园的成就,是研究中国古代园林的重要著作,但此书未见著录,后在日本觅得园冶抄本及明代刊印本,但缺第三卷,于是将以上诸本详加校刊整理发表,使后来学者在研究中国古代园林得到重要参考资料(指版面)。展柜中的营造法式(指文物),最早成书于1100年,是宋代李诫在木经基础上编成,书中收集工匠讲述的各工种操作规程、技术要领及各种建筑物构件的形制、加工方法,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 这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发展到了较高阶段。明清两代宫苑陵寝,各项官工虽由工部掌管,但绘图烫样及估算一向由算房样房承办。习惯上,每次有大工程先由样房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绘图烫样,定案以后,再由算房估算工料,工程图及烫样由样房保存,从不示人。样房从明代以来一直由雷氏家族世代相传。朱启钤曾设法访求雷家图样,但无迹可寻。直至1930年后,雷家败落四处求售图样,营造学社特别向中美庚款基金会申请一笔钱,将这批珍贵的图样购买下来,由北平图书馆保存。后刘敦桢先生研究圆明园史料,也有赖于这批图样。(此段讲解员根据游客停留时间需求酌情讲解)梁思成认为研究古建筑应该从近代开始追溯上去,因此他开始研究清工部工程做法及民间抄本,除为工程做法重新绘制图样外,于1932年完成清式营造则例一书(指实物),该书不是清工程工部做法的解释,而是从建筑角度对清代“官式”建筑的做法、清式营造原则做一个初步的介绍。此书脱稿后,梁思成认为对清式建筑的研究可暂时告一段落,对古建筑更深入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古籍中,必须对实物进行测绘调查。于是营造学社法式部在梁思成带领下开始了大规模的古建筑测绘工作。1932年开始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等人以的唐代建筑独乐寺为发端,连续几年开展了大规模古建筑实地测绘考察,范围遍及华北、中原及江南(指版面)。1932年营造学社在河北蓟县调查即发现独乐寺,这是当时所知道实物中最古的一座木建筑,独乐寺的发现使学社同仁大受鼓舞。独乐寺建于辽代,上距唐朝灭亡仅77年,下距宋营造法式之刊行有116,其年代及形制处唐宋二式之中,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是研究我国建筑发展极其宝贵的资料(指图片)。展柜中展陈的油纸雨伞、手电筒、手提包(指实物)等也成为学社成员野外调查不可或缺的装备。中国古建筑图典(指实物)根据学社同仁在中国历史上首次对古建筑的普查调研,和首次抢救古建筑的壮举时所拍摄下来的照片及测绘资料编辑而成。从1932年至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学社调查过的县市有137个,经调查的古建殿堂房舍有1823座,详细测绘的建筑有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最令学社成员惊喜的是确定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为唐代建筑,因为当时的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已不复存在唐代的木构建筑,要看唐代木建筑只能到日本去。学社同仁曾四赴山西调查古建筑,第四次去五台山是在1937年6月(指版面)。梁思成等早晚攀登工作,仔细测量,现在佛光寺大殿梁架下发现古法“叉手”的做法,后又在梁下发现隐约墨迹,经过三天仔细辨认,确证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梁思成等人非常高兴,将带去的全部应急食品沙丁鱼、饼干、牛奶、罐头等全部打开庆祝一番。当学社同仁得知卢沟桥抗战的消息时,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已爆发五天。展柜中是侵华日军的钢盔及步枪枪刺(指实物)。1937年7月29日,北京沦陷,日军分三路入城(指图)。营造学社暂时解散,社长朱启钤不愿离开北平,他将学社的遗留工作托付给梁思成。梁思成、林徽因为防不测,连日清点营造学社珍贵的研究资料,包括古建筑调查资料等,为防落入日本人手中,他们讲不便携带的存入天津租界英国银行的保险库。8月,梁思成忽然收到“东亚共荣协会”的请柬,邀请他参加日本人召集的会议,梁思成决定尽快离开北京。梁思成、刘敦桢两家结伴同行,经青岛、济南、徐州、郑州、武汉到达长沙,刘敦桢带着家人回新宁老家探亲,不久长沙遭日机轰炸(指创作油画),梁思成带领家人迁往昆明。梁思成先生拥有伟大的爱国情怀,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为祖国作贡献。他的妻子林徽因依然参与古建测绘,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同梁思成一起完成了对国内许多古建的测绘,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是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也是坚忍不挠的民族精神的焕发。下面请大家随我进入刘敦桢办公室参观。1938年在征得中英庚款董事会批准后,中国营造学社西南分队在昆明成立,地址在昆明循津街“止园”昆明市市长府的前院,学社成员有梁思成、刘敦桢、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共五人。后因查阅资料需要,随史语所迁往昆明郊区龙泉镇龙头村,租用一处尼姑庵作工作室(指图片)。不久,梁思成的颈椎软组织硬化症严重发作,致使他昼夜只能坐在躺椅上,不能平卧,学社的调查工作由刘敦桢负责。1938年9月到11月刘敦桢率领刘致平、莫宗江、陈明达,调查昆明市郊古建筑51处、云南西北部古建筑140处。昆明最古的木构建筑为真庆观,建于明代,其明清建筑多保存唐宋手法,云南西北部古建筑元代建筑仅两座。这期间学社发生一次危机,莫宗江和陈明达被编入壮丁训练团并入团受训,梁思成带病找到昆明市长和云南省省长,最终将二人放出来。川康调查是营造学社最后一次野外调查(指版面)。1939年9月出发,到1940年2月返回昆明。历半年之久的80县庆山巴重乐川康两省考察,梁思成、刘敦桢等人计跑了 35个县,调查古建、崖墓、摩崖、石刻、汉阙等约730余处。 1940年昆明频遭日机轰炸,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决定迁往四川南溪县李庄,营造学社因依靠图书资料也跟随迁往。建筑界同仁知道学社困难,自动捐助学社由滇入川的迁移费,史语所也借给车辆运送。在李庄,营造学社迎来了困难却相对安定的时光。这是营造学社的绘图室,也是学社最大的办公室(指房间)。刚到李庄不久,因无法适应四川潮湿气候,加上路途颠簸劳累,诱发林徽因肺病,高烧不退(指图)。在重庆为营造学社申请和筹集研究经费的梁思成,用当月薪水购买了药品匆忙往回赶,在水上漂流三天才到家。林徽因也因这次犯病,病情一直反复,在李庄六年多数时间都是卧床养病。而同时,梁思成的弟弟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也因肺结核病倒,家里同时出现两位病人,生活极为拮据。展柜中是林微因的著作(指展柜),林徽因,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深化方案的设计者。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中,你是人间四月天最为大众熟知,广为传诵。每有假期,在西南联大任教的著名哲学家金岳霖总会来李庄看望生病的林徽因,并利用闲暇之余亲自养鸡为林徽因补充营养(指图)。在李庄,金岳霖住在梁家的客房里,完成了哲学巨著知识论(指展柜)。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旷日持久,战时经济陷入半瘫痪状态,物价飞涨,梁思成好不容易从教育部为营造学社申请来的经费,待变成每月领到手的薪金,已经贬值的如同一堆废纸。食品、生活用品越来越贵,梁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差,孩子们和农民的孩子一样赤脚穿着草鞋,衣服打着补丁,冬天才能穿上外婆做的布鞋。一次小弟梁从诫不小心打碎了家中唯一的一支体温计,很长时间,林徽因都无法量体温,因为再也买不起也买不到体温计。家里实在没钱用了,梁思成就到宜宾典当行典当家里所剩无几的衣物,他和林徽因的手表、派克钢笔等稍微值钱点的物品就这样被“吃”掉了。每次离家去宜宾,梁思成总是苦涩地开着玩笑:把这只表“红烧”了吧!这件衣服可以“清炖”。看到这种情况,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先生给院长朱家骅写,恳请政府接济梁氏兄弟,信中说:“梁任公之后嗣,人品学问,皆中国之第一流人物,国际知名,而病困至此,弟平日向不赞成此等事,今日国家如此,个人如此,为人谋应稍纵权。”后经教育部与中央研究院商议,将学社主要成员的薪金分别编入史语所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编制内,以维持学社同仁生计。图片为梁思成与史语所所长傅斯年、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等合影(指图)。1941年的春天是个多灾多难的春天。林徽因的弟弟林恒在保卫成都的空战中被一架日机击中头部而牺牲。梁思成当时没把这个噩耗告诉林徽因,自己去成都处理了林恒的后事,直到三年后,林徽因才得知弟弟的死讯,迟来的悲恸令他肝肠寸断,她写了诗歌哭三弟恒以悼念三弟和那些在对日战争中牺牲的飞行员(指版面)。同时,他们存放在天津外国银行地下保险库的珍贵建筑照片、文献、图册等也因发大水几乎全部被毁,梁思成等人禁不住失声痛哭。困难时期,营造学社仍然招募了年轻学员罗哲文、卢绳、叶仲玑,为营造学社注入了新生力量。这是学社新老同仁紧密团结工作的场景(指场景)。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1924年生于宜宾,1940年考入营造学社成为练习生,年仅16岁。罗哲文原名罗自福,因与罗斯福谐音,大家总亲热地逗罗,称他为罗总统,梁思成听到后,将他的名字改为罗哲文。这虽是一件小事,但也看出梁思成对学生的关爱有加。罗哲文师从梁思成,接受专业严格的古建筑绘图训练。在李庄六年的时间里,罗哲文不仅掌握了建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还学习了古建筑实地勘测和绘图的方法,从老师那里获益最多的还是关于建筑艺术和保护方面的知识。因为资金紧张、材料缺乏,一张纸、一卷胶卷都省了又省地用,罗哲文的测绘和使用照相机的技术,也是在这儿打下了受用终生的基础。罗哲文曾说:“我至今难忘的是梁思成先生对我这个学艺青年的耐心细致和传艺精神以及勤勤恳恳做点事情的做人的标准。”展柜中是罗哲文的著作(指展柜)。在营造学社租住的小院内有一棵大桂圆树,在树上拴上一根竹竿,梁思成每天带领几个年轻人练习爬竹竿,为的是日后有条件外出测绘时,没丢掉爬梁上柱的基本功(指创作油画)。 1941年以来,学社已无力量外出野外调查,刘敦桢集中精力整理了西南地区的调查资料,并撰写了“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云南古建筑查记”“川康之汉阙”等文,到1943年因学社缺少经费研究工作难以展开,刘决定离开学社到中央大学建筑系任教,刘敦桢在离开前夜与梁思成促膝长谈,一度嚎啕痛哭。不久陈明达也离开学社赴西南公路局就职。 这是梁思成办公室(指房间)。1944年学社经费几近枯竭,但梁思成仍认为一个学术团体不能没有学术刊物,遂决定恢复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指版面)。建筑界同仁及学社社友积极赞成并慷慨捐赠印刷费22500元,因后方条件极端困难,学社降低印刷标准,改为石印,将插图绘版,文字直接抄录,从制版、印刷到装订发行全部由学社同仁及老少家属一起动手,最终出版了七卷一、二期。1942年,梁思成在李庄开始编写扛鼎之作中国建筑史,林徽因在病床上负责收集辽宋文献资料,卢绳负责收集元明清文献资料,莫宗江负责绘制插图,这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整系统的中国建筑史,该书于1944年完稿,1998年正式出版,截止2007年累计印数约十万册。同时国立编译馆委托梁思成编写英文版“中国建筑及雕刻史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跨境电商实训课
- 检验科血液常规检测操作要点
- 康复医学科康复基础训练方案
- 康复医学科脊柱损伤康复运动训练
- SIMATIC-PCS7-标准培训-9-SFC编程
- 2025年投资项目管理师之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押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机械员之机械员基础知识通关提分题库及完整答案
- 2020-2025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材料与构造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世博园区卫生间保洁服务合同
- 2025花店花卉预订合同范本
- 期货课件培训
- 工厂行车吊装方案(3篇)
- 全球及2025-2030中国口腔CBCT行业前景动态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版
- 零售业商品品类分类表
- 公务员运动会活动方案
- CJ/T 447-2014管道燃气自闭阀
- 煤炭大宗物资管理制度
- 科技论文写作 第2版 课件第6章 学位论文写作
- 2025-2030中国老年手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上海市杨浦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英语试题(解析版)
- 高速公路沿线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