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doc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doc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doc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复习第6课黄河颂 诗歌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巅din 澎湃png pi 狂澜ln 屏png障 哺b育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1、黄河颂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这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2、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以它为榜样,像它一样伟大坚强。这首诗具有直白、豪迈的风格。3、修辞:呼告(啊,朋友!)、反复(啊!黄河!)、比喻(摇篮、巨人、臂膀)4、“望”字统领全诗第7课最后一课 小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踱du步 赚zhun钱 哽gng住 祈q祷do 气氛fn郝ho叟su 懊o悔 惩chng罚 钥匙shi 哽gng住二、重点句子赏析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这句话的含义是:掌握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打击普鲁士侵略者,求得民族的解放。2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小费郎士从韩麦尔先生惨白的脸色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失去祖国的痛苦心情。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使小弗郎士觉得韩麦尔先生的形象高大了。小弗郎士感到韩麦尔先生不仅是一位法语教师,而且是位爱国志士。三、文学(文体)常识1、最后一课分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2、主要内容:作品写的是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文章以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为主人公,并以他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通过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及心理变化,间接地写出了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深情。3、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4、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5、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6、第20段:比喻 把法语比作钥匙,普鲁士侵略比作监狱(P52)7、第21段:讽刺手法(鸽子唱歌)、表达反感、留念之情(P53)8、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神态、语言、心理9、主题:爱国主义四、问答题1、小弗郎士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首先,小弗郎士在文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2、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3、“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无比崇敬。4、文章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钟声宣告最后一课的结束;号声预示着德语要代替法语;号声、钟声的相继传来,使韩麦尔先生眷恋国土的心更为痛楚,为下文起了烘托和铺垫的作用。5、本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文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如课文开头部分第2-3段,这里的环境描写既有自然环境描写,又有社会环境描写,用轻松、明快的自然环境衬托小弗郎士无忧无虑、幼稚、天真的心态;普鲁士兵的操练用以暗示美好的国土已被侵略者控制的社会背景。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起到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的作用,而社会环境的描写则主要起交代时代背景的作用。6、人物描写方法:动作(P54 第26-27段)、外貌、神态、心理动作描写:主要体现在课文结尾部分,韩麦尔先生即将告别最后一课时,作者运用一连串的动词,“哽”“拿”“写”“呆”“靠”“做”,一方面表现了他对祖国必胜的信念,另一方面表现出他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神态描写:韩麦尔先生在宣布最后一课时,语气“又柔和又严肃”,“柔和”是对孩子们充满了爱,“严肃”是要宣布一个沉痛的重大消息。文章结尾处写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因为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宣告了将与自己的祖国告别了。“惨白”一词提示了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出韩麦尔先生内容极度的悲愤和痛苦。语言描写:文中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主要有三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如宣布“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韩麦尔先生的自责; 对小弗郎士语重心长的教导。而最精彩的是关于法国语言的一段描写。这段文字集中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心理描写:文章开头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郎士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子,不懂事,没意识到普鲁士军队是侵略者。后面的心理描写,说明侵略者给一个天真的孩子带来多么沉重的心理伤害,而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学生对自己的祖国和祖国语言又是这样热爱。7、找出文章中出现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8、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什么事啦”这句话?1)这句话中的“又”,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2)这一句,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第8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散文一、重点字词1崎q岖q 阻抑y逼b狭xi 一泻xi万里二、总结段意第一段:说明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艰难险阻的境界。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第三段: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第四段:从上文泛论“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和“民族生命的进程”,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第五段:照应第二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三、问答题1、阐述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2、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课文中提到,“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3、指出文中出现的比喻句,表现作者什么情怀?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这些比喻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四、中心意旨本文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走的史路,号召国民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气馁,坚信苦命必胜,民族必兴,表现了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第9课土地的誓言 散文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炽ch痛 嗥ho鸣 谰ln语 镐go头污秽hu默契q2解释下列词语。(1)炽痛:热烈而深切。(2)标直:笔直。(3)谰语:没有根据的话。(4)亘古:远古。(5)污秽:肮脏的东西。二、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土地的誓言作者是现代作家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从文章来看,标题的要点应在于“誓言”。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烈地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坟前。”因此,本文是“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1. 呼告: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2. 修辞:排比、反复3. 贬词褒用: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表达激愤狂放的心情不可遏抑。4.人称变换:由第一段的“她”变成第二段的“你”,表达情感的变化;将“土地”比作“母亲”,更加亲切。三、问题研究1、怎样理解“泛滥”与“埋葬”这两个词的确切含义?这两个词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又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埋葬”原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这里指昔日的快乐欢笑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只是凄苦、哀愁和悲愤!2、怎样理解“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在翻滚着一种红熟的浆液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里喷涌着血液一样”等语句?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他的内心也正如地下沸腾的岩浆一样在燃烧在沸腾在奔突,似乎正要喷涌而出!写意的层面:一个大地之心,一个作者之心。四、中心意旨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沦丧的故乡昔日的美丽、丰饶及自己在故乡的成长足迹,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故乡强烈的思念之情。并发出了为解放故乡而战斗、牺牲的誓言。第10课木兰诗 乐府民歌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机杼zh可k汗hn鞍鞯jin 辔pi头溅jin溅 啾ji啾金柝tu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木兰当户织 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 惟:只。 (3)愿为市鞍马 市:买。 (4)赏赐百千强 强:有余。 (5)出郭相扶将 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 著:穿。 (7)双兔傍地走 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只。 (9)万里赴戎机 戎机:战争。 (10)旦辞爷娘去 旦:早晨。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二、重点句子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 (5)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