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 一、 基础择题 (共4题;共7分)1.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沁凉如水的夏夜,太公湖畔游人如织,人声鼎沸。B . 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C . 这次比赛要求我们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可能前功尽弃,付诸东流。D . 从12秒91到12秒88,看似白驹过隙的短暂瞬间,却逾越了从奥运冠军到世界纪录的鸿沟。2. (2分)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B . 法国一位外宾在长城上丢失了120元人民币。C . 加强港口建设,是沿海城市推进经济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D . 现在勤奋,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3. (2分)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短语,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 )美是广泛的,_ , 烟雨楼阁可谓之为美;_ , 碧天黄沙可谓之为美;_ , 倾国倾城可谓之为美;_ , 潇洒从容也可谓之为美。但美的答案,远远不止于此。A . 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明眸浩齿 羽扇纶巾B . 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明眸浩齿 羽扇纶巾C . 姑苏江南 大漠孤烟 羽扇纶巾 明眸浩齿D . 大漠孤烟 姑苏江南 羽扇纶巾 明眸浩齿4. (1分)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_,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5. (15分)名句积累与运用(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2)_,_。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3)_,_。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子夏曰:“_,_,仁在其中矣。”(论语)(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古代知识分子执着的人格操守。陶渊明在宦海沉浮中选择归隐田园,以求解脱。刘禹锡则在陋室铭用“_,_”表现出远离仕途羁绊的悠闲释然。(6)杜甫望岳中以“_,_”写出了近望泰山的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7)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两句既表现出将士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又体现了君主重用贤才的美德。(8)白居易卖炭翁中的“_,_”两句所表现的矛盾心理,正是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8分)6. (8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有的所错过的,时不复返,机不在来,属于永远的错过,但因为你善于细细jju这错过的苦果,竞能从惆怅中升华出憬悟 , 乃至于酿出诗意与哲理你的生命,或许反更有厚度;你的心灵,或许反更有hngci。(1)给划线字注音。_惆怅憬悟(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j juhng ci_(3)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_改为_ _改为_7. (10分)综合探究。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班里准备在这天下午3点,在本班教室开展关于读书的主题班会。假如你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务:(1)为营造活动气氛,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2)你一定已经读过一些名著,请你向同学推荐你最喜欢的一部名著,并简单说说你推荐的理由。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 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 一夜潺湲送客愁。【注】李涉,唐宪宗至文宗时洛阳人。元和年间因事被贬,流放桂粤。本诗作于迁谪途中。秦城:指京都长安。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1)诗中的“乱”字包含哪两层意思?(2)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9. (24分)阅读以下文言文,回答1-3题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 . 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 , 群臣进谏C .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 . 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 . 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 , 群臣进谏C . 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D . 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3)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4)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5)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6)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蝉的卵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卵就产在这些孔里。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不久,它落到地上。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4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5星期。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4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1)文章最后一句,作者认为什么样的钹声也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2)理解文中两个句子的含义。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3)本文尾段说:“4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 11. (12分)阅读课内语段,完成后面小题。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1)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分别是( )A . 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延长。B . 表示解释说明,递进。C . 表示解释说明,语音的停顿。D . 表示递进转折,语音的延长。(2)“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的划线词“忽然”表明了什么? (3)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根据要求作文。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天下有一人为知己,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石以米颠为知己;茶以陆羽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不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一定也有过这种“一与之订,千秋不移”的人生知己。请以“我以_为知己”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先将题目填写完整;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择题 (共4题;共7分)1-1、2-1、3-1、4-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5-1、5-2、5-3、5-4、5-5、5-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