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法律法规宣讲活动 主讲人殷永星 仲裁办主任 陈丽 仲裁办科员 目录 住房公积金问题 1 劳动合同签订问题 工资支付问题 社会保险问题 高温津贴发放问题 经济补偿金问题 女职工劳动保护问题 2 3 4 5 6 7 2 第二部分 试用期期限及工资标准 1 试用期期限的规定2 试用期工资的三个限定性标准3 常见的试用期无效的情形 二 试用期解除劳动关系的问题 1 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关系2 用人单位要求解除劳动关系 三 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问题 1 二倍工资的计算标准2 常见的需支付二倍工资的情形 一 劳动合同签订问题 四 需签订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 五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的处理问题 一 试用期期限及工资标准 1 试用期期限 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个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2 试用期内劳动者工资的三个限定性标准 A 不低于同岗位最低档工资B 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C 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注意 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前提条件 3 常见的试用期无效的情形A 只约定试用期限 未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 试用期合同无效 B 试用期约定的期限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期限 C 重复约定试用期 案例一 李某与用人单位签订了一份合同期限为2年的劳动合同 合同约定的试用期为3个月 李某认为用人单位规定的试用期不合法 向仲裁提出异议 要求判定试用期无效 仲裁认为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 合同期限为2年的约定试用期的不超过2个月 因此仲裁裁决认定 超过法律规定部分的试用期无效 即前2个月为试用期 超过2个月之后的属于不属于试用期 案例二 李王某于2010年1月1日入职某工厂工作 入职时签订了一份期限为1年的劳动合同 并约定试用期为1个月 2010年12月31日合同到期后 王某与该工厂续签了新的劳动合同 新的劳动合同中又约定试用期1个月 且该工厂根据试用期的工资标准 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发放了王某2011年1月份的工资 王某认为工厂重复约定试用期和发放工资的标准不合法 向仲裁庭申请仲裁 仲裁认为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个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使用期 新签的劳动合同合同中不得再约定试用期 如有约定试用期 该试用期无效 因此 该工厂在新劳动合同中于王某约定的试用期无效 工厂应根据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王某2011年1月的工资 二 关于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的相关问题 1 劳动者提出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也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 但附有一定的条件 不是无条件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1条 39条及40条的规定的条件 2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 在试用期内 劳动者只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 就可无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37条 用人单位行使试用期的解除权 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用人单位应举证证明该单位的录用条件以及劳动者在试用期间的表现不符合该录用条件 并且 用人单位还应该举证证明劳动者的过错与其工作岗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并不是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的任何不适当表现都被认定为过错行为 录用条件一般由用人单位单方确定 且应当以公开的方式在劳动者入职时就让劳动者知晓录用条件 案例三 李某张某与2013年2月1日入职某工厂 担任生产部作业员 入职时签订了一份劳动合同 且试用期约定为1个月 2013年2月20日 该工厂出具了一份书面公告 以 张某试用期不合格 为由将张某解雇 张某认为工厂解雇其的行为不合法 申请仲裁 要求工厂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 工厂称张某的工作效率低下 不适合岗位要求 因此试用期不合格 但没有提交相关证据证明张某工作效率低下 三 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问题 1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且最长不超过11个月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14条及82条 实施条例第6条 2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 用人单位继续留用该员工 用人单位应在合同到期后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 否则应在劳动合同到期后一个月开始支付二倍工资 最长不超过11个月 案例四 陈某于2013年1月1日入职某工厂 担任生产主管一职 月工资为7000元 该工厂一直没有与陈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只支付了其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2013年12月31日 陈某申请仲裁 要求工厂支付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仲裁认为 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否则应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期限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 且最长不超过11个月 该案中 工厂在陈某入职后一直没签劳动合同 只支付了其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因此仲裁判定工厂应支付陈某2013年2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又因为陈某的月平均高于本市上年度社平工资的3倍 2138元 月 3倍 6414元 月 因此工厂应支付陈某未签劳动的二倍工资差额为 6414元 月 11个月 案例五 张某与某工厂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13年12月31日到期 到期后张某继续在工厂工作 工厂也没有通知张某续签劳动合同 2014年3月1日 张某申请仲裁要求工厂支付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期间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仲裁认为 工厂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一个月内没有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 因此工厂应支付张某2014年2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 四 关于签订固定期限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问题 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只要劳资双方协商一致 双方对劳动合同的内容和期限没有异议 即可签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可以终止 与签订劳动合同的次数无关 1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1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出现以下几种情形时 用人单位应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1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2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 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 3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 视为用人单位已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4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只要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 除劳动者不愿续签劳动合同外 用人单位不能终止劳动关系 必须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五 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后的处理问题 1 如果用人单位继续留用该员工 应在劳动合同到期后一个月内与该劳动者续签书面劳动合同 2 如果用人单位非因劳动者原因不续签劳动合同的 应书面告知劳动者不续签劳动合同 并按劳动者2008年1月1日后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 3 劳动合同到期后 员工不辞职也不续签劳动合同的问题 用人单位应在劳动合同到期前通知员工续签劳动合同 并将书面通知员工续签的通知给员工签收 如果员工在合同到期前仍然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应在合同到期前以 员工不同意续签劳动合同 为由终止与该员工的劳动关系 如用人单位继续留用该员工且没有续签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需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19 第三部分 工资支付问题 一 相关假期工资发放标准 二 关于带薪年休假及期间工资的相关问题 三 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公受伤停工治疗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 四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 一 相关假期工资发放标准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 第19条明确规定 劳动者依法享受法定节假日 年休假 探亲假 婚假 丧假 产假 看护假 计划生育假等假期期间 用人单位应视同自正常劳动并支付其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二 关于带薪年休假及期间工资的相关问题 1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 即可享受年休假 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累计工资1年以上不满10年者5天 满10年不满20年者10天 已满20年者15天 2 带薪年休假天数的计算方法 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 365天 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案例七 某员工于2012年5月1日入职 该员工从何时开始享受年休假 其2013年度应享受的带薪年休假天数为几天 仲裁认为 工厂员工在该单位连续工作12个月以上可以开始享受带薪年休假 即从2013年5月1日起可以享受 其在2013年度应享受的带薪年休假的天数为 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总天数 365天 5天 3 带薪年休假期间的工资计付标准 A 用人单位已安排劳动者休带薪年休假的 只需要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B 用人单位未安排劳动者休带薪年休假的 按照日工资的300 支付工资报酬 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日工资的计算方法 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 21 75天 注意 带薪年休假的300 工资报酬和法定节假日加班的300 加班工资含义是不一样的 带薪年休假的300 工资报酬中已包含了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部分 实际为另付200 而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是纯粹的300 不包含法定节假日的底薪 建议 用人单位在安排员工休带薪年休假时 应履行相关休假手续 并在休假单上注明清楚是带薪年休假及相应的休假天数 在当月工资发放表中 应明确注明发放带薪年休假的工资数额 三 劳动者因病或非因公受伤停工治疗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及其本人工资 剔除加班费 的标准支付 且不得低于管辖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医疗期期限根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3条规定执行 四 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用人单位停工停产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 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及其本人工资 剔除加班费 的标准支付 且不得低于管辖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80 医疗期期限根据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3条规定执行 五 调休的流程 用人单位因生产管理需要对劳动者进行调休的 应事先以书面公告的形式告知员工调休的具体事项和时间 比如用人单位需要在本周六日安排员工上班 并在下周二 周三进行调休的 应在本周六之前通过书面公告的形式告知申诉人具体的上班时间和调休时间 29 第四部分 社会保险问题 一 社会保险制度险种的种类 二 工伤待遇问题 三 当前工伤待遇最常见的矛盾和争议 一 社会保险制度险种的种类 目前 我国建立的社保保险制度包括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医疗保险 工伤保险 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这五项 社会保险是国家规定强制性要购买的 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实际用工人数及员工实际工资情况 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 1 工伤医疗期限的规定 受伤之日起至评残结果出具之日 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医疗期 但最长不超过24个月 2 工伤医疗期工资的发放标准 根据工伤员工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应发工资的平均数 发放 不足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算 不足一个月的 按合同约定或者实际工资折算 3 工伤住院医疗费的支付 如有参加工伤医疗保险的 由社保部门支付 如没有参加工伤医疗保险的 员工工伤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由用人单位承担 4 工伤待遇的赔付标准 根据员工的评残级数及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数额发放 如社保支付标准与员工受伤前12月平均工资存在差额 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二 工伤保险待遇 目前工伤待遇的争议主要有2点 1 工伤待遇的计算标准 2 是工伤待遇差额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公司已经未员工购买社会保险 如员工发放工伤 应由社保部门负责支付工伤待遇赔偿 用人单位无需支付 但实际用人单位为员工参保的基数与员工的实际工资收入直接是存在差额的 该部分差额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 当前工伤待遇最常见的矛盾和争议是什么 难于协调的原因在哪 案例九 李某于2013年3月1日入职某工厂 2013年6月15日发生工伤 被评为伤残十级 被诉人公司按照1350元 月的工资标准为李某购买社会工伤医疗保险 李某2013年3月 4月及5月的应发工资分别为3200元 3600元及3500元 2013年10月 李某领取了社保基金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9450元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1350元 李某认为工厂没有按照其实际的工资标准参保 降低了其应享受的工伤待遇标准 该部分损失应由工厂支付 2013年11月 李某申请仲裁 要求工厂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差额及一次性就业补助金 仲裁认为 工伤保险条例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的本人工资标准参保 现工厂按照低于张某本人工资水平的标准参保 由此造成的差额 应由工厂承担 又因为张某受伤前的月平均工资为3433元 3200元 3600元 3500元 3 3433元 因此工厂应支付张某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 3433元 月 7个月 9450元 社保已支付部分 14581元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差额3433元 月 1个月 1350元 社保已支付部分 2083元 一次性就业补助金3433元 月 4个月 13732元 34 一 高温津贴的发放时间 二 高温津贴的发放条件 劳动者从事露天岗位工作以及用人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作业场所温度降低到33 不含33 的 用人单位应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 第五部分 高温津贴发放问题 三 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 每年的6月至10月 高温津贴的发放标准为150元 月 若劳动者因某些原因未能正常出勤的 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者当月实际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折算高温津贴 案例十 张某于2012年10月入职某工厂 担任电工一职 工作内容主要负责空调设备检查维修 2013年8月及9月 张某出勤且从事高温作业的天数分别为为10天及15天 但工厂一直没有支付其高温津贴 2013年1月 张某申请仲裁 要求工厂支付2013年度的高温津贴 用人单位应按月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时 并在工资清单中列明发放高温津贴具体事项及数额 经常有员工对高温津贴的发放问题进行投诉 其原因有 1 部分企业不重视高温津贴的发放问题 甚至对从事露天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也没有发放 2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工作场所的温度意见不统一 建议 企业对符合发放高温津贴的员工应及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 此外可以通过在工作场所安装温度计的方式来了解劳动者工作场所的温度 并可作为发放高温津贴的依据 企业在发放高温津贴时应注意的问题 37 二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一 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及赔偿金问题 第六部分 三 不能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 四 赔偿金的计算标准 一 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 1 劳动者被迫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劳动者被迫辞职或者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A 用人单位未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 B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的 D 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 法规的规定 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E 用人单位以欺诈 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 使劳动者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F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3 用人单位根据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的规定因劳动者非过失性原因不适合工作岗位提出解除解除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如用人单位根据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解除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需提前30天书面告知劳动者 否则需要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未提前30天通知的代通知金 劳动合同法 第40条的规定因劳动者非过失性原因包括 A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B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 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 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 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 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布破产 用人单位解散 被吊销营业执照或者责令关闭 被依法撤销或用人单位提前解散所造成劳动者被提前终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5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 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 终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 6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 1 劳动者被迫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2008年1月1日后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其经济补偿 2 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 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 用人单位以劳动合同到期为由 终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2008年1月1日后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其经济补偿 3 除上述 1 2 项的情形外 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的计算基数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者月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 经济补偿金的基数按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年限 如月均工资高于社平工资3倍的 计算年限12年封顶 月均工资低于社平工资3倍的 计算年限不封顶 三 不能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第42条 1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 在本人单位患职业病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 女职工在孕期 产期 哺乳期的 5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 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 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四 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的支付及计算标准用人单位违反 劳动合同法 的相关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 且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 用人单位单位应按照经济补偿金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赔偿金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劳动者月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 赔偿金的基数按用人单位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计算 赔偿金的计算年限 如月均工资高于社平工资3倍的 计算年限12年封顶 月均工资低于社平工资3倍的 计算年限不封顶 五 当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赔偿金 的案件的主要类型 1 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的理由不充分 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严重违规或对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被解雇 但是用人单位无法举证或者提交的证据证明力度不足 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 2 用人单位解雇劳动者程序不合法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一个存在某些过失性行为而解雇劳动者 但劳动者的过失性行为并为达到被诉人规定的解雇条件 用人单位没有根据其自身的规章程序解雇劳动者 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或赔偿金 3 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购买社保 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保险被迫提出解除劳动关系要求被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
- 《舟夜书所见》课件
- 高危儿的护理个案
- 公司生产部门安全培训课件
- 乳酸钠林格课件
- 脑卒中患者溶栓的护理
- 公司法徐晓松课件
- 物业行政部年终个人工作总结
- 《男儿当自强》课件
- 《珍珠泉》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甘肃省公职人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题(附含答案)
- 花岗岩铺设方案
- 2025年护理疼痛试题及答案
- 年产5万吨氧化铁新材料(磁性材料及锂电材料)项目报告书
- 江苏南京2020-2023年中考满分作文53篇
- 2025-2026学年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30)
- 2025年电梯安全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涂装工·高级/三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AI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洞察报告
- 荧光分析技术第二章荧光信号机制讲课文档
- 中班健康运蔬菜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