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所用教材版本人教版所属模块必修3单元专题第3单元第10课设计主题必修3第三单元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整体设计思路、指导思想及依据的说明(一)、整体设计思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情和校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三维教学目标、教材重难点和教法、学法。同时教学中紧紧围绕“中国古代书法、绘画、戏曲的艺术之美”这一主线,通过情景设置、角色体验、多媒体技术,学生分组讨论等手段,突破重点、理解难点,最终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实现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二)、指导思想:认真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原则精神,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进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依据: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和我校学生具体实际及自己的教学特点。二、 学情分析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二学生经过高一历史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已具备了一定历史知识,与文化相关的政治、经济史知识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讲解内容层次可以适当深化,注重培养学生历史整体思维和历史探究能力,这些是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 但同时也应看到民族地区学生基础相对较差,自主探究能力比较差,这也就给本课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三.、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定位分析:本课是必修iii第三单元第10课。课标要求是“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本课就其内容而言,讲述三大内容:汉字与书法艺术、笔墨丹青中国画、京剧的出现。教学中围绕书法之美、绘画之美、戏曲之美来展示中华艺术的无穷魅力。(二)、教学内容与结构分析:1、书法之美(1)、文字之美(文字源流美)(2)、写法之美(书法字体美(3)、意境之美(意境美)2、绘画之美(1)、形神之美(2)、情感之美3、戏曲之美(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 ,京剧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2、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培养学生学习中国艺术的兴趣,加强学生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四、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能力1、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了解戏曲的起源和发展,概述京剧的发展历程,理解京剧艺术的无限魅力。(二)、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把视听媒体以及综合媒体结合起来展示中国的书法之美、绘画之美,戏曲之美,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2、 通过情景设置,问题探究,自主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理解、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感受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珍惜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2、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体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文化理念。五、教学策略设计依据 学情和新课标的要求制定(一)、具体的教学方法:1、情境设置。 2、讲授法。3、图片分析鉴赏。4、多媒体辅助教学。(二)、具体的学法有: 1、合作探究法;2、分组讨论法;3、情景和角色体验法等。六、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 “鱼” 和 “女”字字体的演进过程,提出问题:以这两个字的演变谈谈汉字特点?引导学生探究分析过渡到新课。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么设计,一方面可以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拉近学生生活与本课内容的距离,有利于新课的学习。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书法与绘画都是由简单的线条而来,为新课学习设下铺垫。讲授新课一、书法之美:(一)、文字之美(文字源流美)探究:引入“仓颉造字”的神话故事,分组讨论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总结文字的起源和发展。起源:结绳记事刻竹、木图画文字象形字汉字发展: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思维拓展:学思之窗 (p46)材料: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世界上另外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的象形文字,都已经成为死文字,不再使用。汉字从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字,一直到今天的现代文字,尽管在形体上、读音上或字义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性质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想一想,汉字为何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政治上: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保证了汉字使用的畅通无阻;经济上:汉字为不同民族、不同方言区的经济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汉字本身:成熟与完美,也为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设置,使学生借助图片材料直观地了解了中国汉字的发展脉络以及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渡:中国汉字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艺术,线条的笔墨起舞造就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书法艺术作品。(二)、写法之美(书法字体美)展示一组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分析,要求按出现的顺序说明上图分别是什么字体?列表归纳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字体特点代表人物及时间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实用价值魏晋(定鼎):钟、王羲之唐(盛世):欧、颜、柳草书笔画简约线条流畅审美价值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张旭、怀素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颜真卿北宋:苏轼元:赵孟頫明:文征明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欣赏和列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对不同时期的书法艺术有更加直观印象过渡:书法的美不仅体现在不同的书体上,而且还体现在它的意境美。(三)、意境之美(书法感情、意境美) 王羲之兰亭序张旭肚痛帖设计意图:通过王羲之的兰亭序和张旭的肚痛帖体会书法意境之美,既掌握了基础知识,又升华了情感。过渡:以蜚声世界的中国三大“国粹”-中医,中国画、京剧艺术进入下一目。二、绘画之美:(一)形神之美学者认为:每组旋涡纹各以同心圆为主体,尾随大弧线纹,构成后浪推前浪的卷浪式。三角空间处又补以同心圆纹。上面画变形鸟纹,鸟即凤凰;下面画多足爬虫纹,虫即龙,用于配合凤,以示龙凤兴风作浪。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画作,感悟不同时期中国绘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脉络。通过分析、欣赏、感悟文人画的特点,从而体会中国画所蕴含的精神:自信、独立、气节等意识和高尚情操。1950年4月,出土于甘肃省临夏积石山县的三坪村,其精美绝伦的造型和图案,赢得无数参观者的惊叹,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隋唐:绘画的高峰期-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二)情感之美元王冕墨梅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通过诗画总结、归纳文人画的艺术特点特点: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通过以上内容学习,引导学生归纳我国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特点:远古:起源,彩陶画鹳鱼石斧图(展示乡土历史图片“彩陶王”)战国:成熟(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 帛画:人物龙凤图 、 人物驭龙图秦汉:绘画门类丰富 (人物、山水、花鸟),注重线条和色彩.夫妇宴饮图魏晋:绘画理论推动绘画发展;个性的人物画,“以形写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吸收外来风格,题材多样。隋,展子虔游春图(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 )初唐阎立本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两宋:注重写实的宫廷画、风俗画盛行; 代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元明清:文人画(写意画: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最为突出。强调个性,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代表: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幅幅优美的画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情况,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国绘画的艺术魅力,展现绘画之美。过渡:线条的笔墨起舞和浓墨色彩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魅力,接下来,让我们步入线条的别样空间脸谱背后的戏曲世界。三、戏曲之美探究问题1:清朝以前,中国戏曲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结合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戏曲的发展历程原始歌舞(傩)春秋战国优伶-元杂剧(戏曲艺术走向成熟)明代昆曲京剧之美:探究问题2:京剧是怎样形成的?结合教材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分析京剧形成的背景和过程(一)、背景:1、昆曲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昆曲和地方戏曲争雄的局面; 2、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活跃,3、统治者支持。(二)、形成与发展: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同光年间-走向成熟;清末民初-全国流行;民国时期-走向世界(京剧大师:梅兰芳)。过渡:多媒体播放京剧苏三起解片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图片展示,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三)、京剧的基本知识1、角色(四大行当):生(男人)、旦(女人)、净(粗犷威猛的男人)、丑(男、女皆有);2、四大基本功: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生 旦 净 丑京剧脸谱之美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将京剧推向世界京剧美何在?配乐美、唱腔美、动作美、服装美、布景美、化妆美、唱词美引导学生探究:除京剧外我们还有那些剧种其他剧种:秦腔、越剧、川剧、粤剧、黄梅戏、赣剧等。(甘肃的陇剧)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并且感受到中国戏曲艺术之京剧之美。通过地方剧的展示,体现历史的乡土气息,将历史与现实联系,使历史课堂更加鲜活。拓展延伸:古代文化繁荣发展的因素?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分析(1)政治因素:分析当时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2)经济因素:分析当时经济是否发展繁荣;(3)文化因素:分析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发展;分析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4)其他:分析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作用。 理论分析: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设计意图:历史的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要从现象看本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成善于思考的人。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书法、绘画和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并展示了在不同时期出现的优秀作品和名家,感悟了中国艺术之美。那么,我们对待传统艺术应该秉持怎样的态度?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值得深思。中国的文化和艺术是不断创新的、发展的,我们也希望在现代化的条件下,它们可以更好地被发扬光大、走向世界!体会“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文化理念。七、教学设计特色 (一)、教学立意:本课教学设计最大的亮点就是紧紧围绕“书法之美、绘画之美、戏曲之美”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感受中国国粹之美,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构思:通过展示一组生活中的图片,拉进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视听媒体、学生探究、教师拓展等手段,落实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为高三阶段的学习和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生成之处和存在问题(一)、生成之处:1、在讲解中国绘画艺术的时候,有同学发问“中国绘画和西洋画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学生实际上已把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第23课美术的辉煌无形中联系起来,既深化了课堂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也拔高了这节课的立意。2、在讲授戏曲艺术时,有同学提出“临夏是花儿的故乡,临夏花儿艺术是否属于戏曲?”为什么?我趁热打铁,立刻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鼓励在花儿和地方剧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展示他们的才艺,学生区分出了戏剧与民歌的不同。在这种浓浓的艺术氛围中将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升华,充分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二)、存在问题: 本节课内容多,头绪纷繁,学生课外知识欠缺,尤其是戏曲方面知识更贫乏,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就显得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财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公开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UV激光切割机项目发展计划
- Human-MOG-specifying-DNA-生命科学试剂-MCE
- HGS101-生命科学试剂-MCE
- HDAC-IN-91-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太阳能发电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福建供电服务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自主公开招聘高层次工作人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小学保安员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技术服务合同的核心内容
- 医院护士条例解读课件
- 防艾知识宣传培训游戏课件
- LED交通诱导屏运行维护手册
- 国旗下讲话稿:预防秋季传染病
- 教师网络安全培训会课件
- 《Matlab编程与应用》课程简介与教学大纲
- 2024年高中政治时政热点汇编
- 2025全国质量月数智驱动筑基强链创新质量生态宣传模板
- 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护理查房
- 2024年喀什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招聘真题
- 小学教材知识点系统复习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