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作业提能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经取得了统治地位b佛教和儒家思想皆为正统思想c儒家学说的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存有相通之处答案:d解析:“浮图”代指佛教。唐朝时期,佛教没有取得统治地位,佛教思想也没有成为正统思想,只是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a、b两项错误;柳宗元主要是说明佛教和儒学的一致性,没有提及儒学的弊端,故c项错误;“与易论语合不与孔子异道”说明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故d项正确。2宋朝倾向于务实,却造就了许多或严谨或浪漫,长于思辨的杰出历史人物。其主要原因是()a君权加强,相权削弱b重文轻武,理学盛行c交通发达,贸易兴盛d商业发展,城市繁荣答案:b解析:宋朝在治国方面重文轻武,且理学盛行,因为理学使儒学走向思辨化,故出现了许多长于思辨的杰出历史人物。3宋代学者河南程氏说:“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己何与焉所以谓万物一体者,皆有此理”“人伦者,天理也”。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有()“河南程氏”是指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他们开创了“洛派”“天理”指宇宙和万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以“理”为中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abc d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二程”即程颢、程颐,他们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正确,不正确。由“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皆有此理”可知“二程”主张先有理后有物,这是唯心主义观点,可见正确。故d正确。4近代学者借用朱熹的“格物致知”一词,把西方自然科学称为“格致之学”,朱熹所说的“格致”的含义是()a通过接触世间万物体会各种知识b通过实践探索客观规律和真理c强调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通过研究自然科学认识人类社会答案:a5请在下面表格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语句()主要观点二程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b“视听言动,非理不为”c“格犹穷也,物犹理也”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答案:b解析:由表格中朱熹的观点可知,表格空白处应填写二程关于伦理观方面的主张,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了“视听言动,非理不为”的主张。6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这种思想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a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b宣扬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c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d使儒学形成了新的时代特色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强调的是“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是封建伦理道德,朱熹对其进行宣扬,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故a项正确。b、c两项不是客观作用;“三纲五常”是对前代儒学的继承,并不是新的发展,d项错误。7二程遗书中记载:在妇女贞操方面,程颐认为:“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己失节也。”有人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程颐答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这反映了下列哪一思想主张()a“存天理,灭人欲”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格物致知”d“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答案:a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女子贞节问题,实际上是用封建伦理道德束缚妇女,体现的是“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故a正确。b反映的是君臣父子关系,与题意无关;c是求理的方法;d与材料不符。8钱乘旦在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的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规律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的本原答案:b解析:由“丰富性与普遍性”可知其具有博大精深的特征;由“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可知,理学又具有一定的封闭性。a不符合实际,儒学融合佛道思想形成理学,c太绝对化,d与题意无关。故b正确。9朱熹在过分水岭有感中写道:“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若识分时异,方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了他与陆九渊的思想既有分歧又有相通之处。这里的“合处同”是指两人()a对万物本原的看法相同b对封建纲常伦纪的态度相同c探求天理的途径相同d认为人性良知的起源相同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合处同”即共同点。朱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理”,而陆九渊认为是“心”,a错误;朱熹提倡“格物致知”,认为求理需探究万物,而陆九渊认为不必外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故c错误;朱熹认为人性是和天理一致的,而陆九渊则认为人性是存在于心中的,d项错误。朱熹、陆九渊都是儒学大师,都强调“三纲五常”,都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君主专制服务,故b正确。10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a处:“焚书坑儒”bb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三教合一”dd处:“西学东渐”答案:d解析: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不同时期儒学的发展情况。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初兴;秦代“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开始成为统治思想,获得极大发展;魏晋至宋初,佛道思想挑战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出现了“三教合一”趋势;宋明时期,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兴起,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新的发展,使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明末清初,中国出现过规模较小的“西学东渐”现象,但传入的西学内容限于科技方面,并没有对儒学的发展产生影响,故d项分析错误,符合题意。11陆九渊说:“此心此理,我固有之,所谓万物皆备于我,昔之圣贤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耳。”下面说法,与之含义最接近的是()a一物需有一理,万物皆有理b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答案:c12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把自己的学说主旨归纳为四句箴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位思想家是()a程颐 b朱熹c陆九渊 d王阳明答案:d解析:“无善无恶是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从以上的“心之体”“良知”来判断应是王阳明。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朱熹材料二:“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是圣人教人第一义”。王阳明材料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理学家张载(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朱、王关于求理的途径有何差异?(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明理学的历史作用。今天的我们对此应采取什么态度?答案:(1)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通过探求万物获得天理;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通过内心反省获得天理。(2)历史作用: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具有忧患意识,倡导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努力;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这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动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宋明理学重礼轻法,强调尊卑等级观念,抑制个性自由发展,轻视自然科学,成为统治阶级加强思想控制、维护等级秩序的有力工具。态度:批判、继承、创新;去粗存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比“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即可。第(2)问,“历史作用”需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来辩证分析;“态度”要注意辩证继承。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材料二: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朱子语类卷18材料四: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王阳明王文成公全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提出道德准则的出发点及其根本目的。(3)材料三中,朱熹对道德规范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分析其产生的历史影响。(4)据材料四概括“良知”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阳明提出的“致良知”的方法。(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认识。答案:(1)仁,克己复礼。(2)出发点:规劝统治者实行仁政。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个人汽车租赁合同简易版范本
- 2025北京市农业机械配件买卖合同(BF)
- 诗经陈风课件
- 农民合作开展科技示范园项目协议
-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课件
- 诗经两首课件原创力文档
- 商业合作伙伴互惠战略合作协议
- 红楼梦宝黛课件
- 市场监管局特检科“一支部一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总结
- 正版化软件培训课件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深圳大学 答辩3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高一英语练字字帖
- 学校食堂教师就餐付费记录表
- 第一章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
- GB/T 40073-2021潜水器金属耐压壳外压强度试验方法
- GB/T 10079-2018活塞式单级制冷剂压缩机(组)
- 起重设备安装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体育社会学(绪论)卢元镇第四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