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1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1)“两弹一星”背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果断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即“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含义: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目的:打破美、苏两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重大成果a原子弹: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十分重视和平利用核能,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b导弹: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仿制近程导弹成功。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c人造地球卫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宣告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2)载人航天技术背景:1992年,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成就:从1999年起,“神舟”号飞船在经过4次无人飞行成功试验后,于2003年10月15日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例1】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同时嫦娥工程也有很多技术和尝试是开创性的。这是中国“大国雄心”的展示,因为“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航天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的地位解析:抓住关键信息“一个普通的发展中国家,是不会试图飞到月球的”,中国发展航天技术和登月技术,其前提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答案:b2袁隆平与杂交水稻(1)杂交水稻培育的背景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产量关乎国计民生。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许多科学家付出艰辛的努力。(2)杂交水稻的培育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它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3)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影响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2001年袁隆平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还聘请袁隆平为首席顾问,为一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袁隆平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为什么中国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这主要指邓小平在全国农村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经营管理的过于集中和单一的方式,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例2】 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奖励大会上,提出要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下列各项科技成就中,最能体现我国“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的成就是()a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b发射载人航天飞船上天c成功研制“两弹一星”d“星火计划”和“211工程启动”解析:“在科技创新上抢占制高点”意即在世界上是最先进的,而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杂交水稻南优2号的培育成功符合。答案:a3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1)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时间成就意义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计算机(1)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居世界前列。(2)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1983年成功研制出巨型计算机“银河号”20世纪末高性能计算机先后问世(2)生物技术的发展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中国还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到20世纪末,中国在依靠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动植物品种、治疗人类重大疾病的药物研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贡献。图解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关系【例3】 科技工作者将人工合成的某一种产物注入小白鼠体内,小白鼠因体内该物质超量而发生了惊厥反应,证明了这种人工合成的产物具有生物活力。中国成为第一个成功合成蛋白质的国家。这项新发明是()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b人工基因技术c人工水稻杂交技术d人工注射技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中国成为第一个成功合成蛋白质的国家”,结合所学知识,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答案:a4列表掌握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类别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两弹一星”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国防能力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农业技术1973年选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对解决中国和世界粮食紧缺发挥重要作用计算机1983年“银河号”计算机研制成功我国首次研制出每秒运算上亿次的计算机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例4】 20世纪5060年代,党和政府把发展“两弹一星”为核心的原子弹、空间技术和火箭技术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为了()a带动其他部门发展b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c提高中国国防实力d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潮流解析:20世纪506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敌视新中国,中苏关系恶化,在此背景下,为增强国防实力,中国作出发展“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答案:c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取得成就的因素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20世纪中期,世界兴起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也促进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支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5全面认识我国发展核技术(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也急剧恶化了;美苏两个大国的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为了冲破美苏两大国对核技术的垄断,中国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2)影响: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它们遏制中国的企图,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标志。(3)我国对使用核技术的立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我国重视和平利用核技术,造福人类。如先后建成了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例5】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时,党中央和国务院向试验现场发的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请完成:(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进行核试验的主要目的有哪些。(2)我国在核武器使用问题上坚持的原则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发展核技术的目的和在使用核武器上的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介绍与教学大纲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课件 第十一章 资料分析
- 全国一等奖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赤壁赋》 公开课课件
- 老年人意外伤害课件
- 老年人急救相关课件
- 老年人床上清洁课件
- 提高粗苯回收率
- CN120204103A 一种护肤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递送系统和应用
- 实数、整式、分式及其运算(7大考点)-2023-2025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解析版
- 第一节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 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幼儿园课程概论第2版(学前教育专业)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件第四章明确价值要求践行价值准则第三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高等土力学土的本构关系
- JJG 956-2013大气采样器
- 2023年化工检修钳工题库及答案
- GA/T 1707-2020防爆安全门
- 教师调课申请表
- 会展项目管理教材 课件
- 酒店文化全套教学课件
- 钻孔桩桩底沉渣处理高压注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