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2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含解析)(1).doc_第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2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含解析)(1).doc_第2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2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含解析)(1).doc_第3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2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含解析)(1).doc_第4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2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含解析)(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02期)选择题百题精练 专题10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含解析)1人体的绝大部分组织细胞需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的归类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物质类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b.有机大分子类如:血浆蛋白、mrna、生长激素等c.营养小分子类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d.细胞代谢废物类如:尿素、尿酸、二氧化碳等2如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3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1425.02.51.5103.36.016.01474.01.251.0114.07.51.0101402.510.352547a.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增多c.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比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4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表示的含义相同b由乙图可知,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c甲图中淋巴和组织液是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d由乙图可知,一般内环境中的氧气浓度比细胞内液中的高5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 组织液 血浆 淋巴 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细胞外液6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 含量很低。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这项事实可作为下列哪项结论的证据( )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7某同学通过网络调查并摘抄的关于去甲肾上腺素的部分介绍如下: 去甲肾上腺素(缩写ne或na),学名1-(3,4-二羟苯基)-2-氨基乙醇(如右图),是肾上腺素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在化学结构上属于儿苯酚胺。它主要是由脑内肾上腺素神经末梢合成、分泌释放的一种递质。它也是由肾上腺髓质合成和分泌的一种激素,能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能够抑制胰岛素分泌。请结合资料和自己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e属于小分子物质,通过主动运输排除细胞,作用于靶细胞的受体b.ne在人体内的含量较少,其参与的调节过程作用时间都比较长c.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血浆中ne和甲状腺激素浓度可能会升高d.静脉注射ne后,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8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b当处于寒冷环境时,以物理方式和代谢方式调节体温c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温觉感受器通过中枢调节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热量吸收d当出现皮肤的立毛肌收缩,骨骼肌非自主颤栗,则产热增加,此时正常人体的散热 同时在增加。9科学家用小鼠做实验材料,完成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切除胰腺及垂体可减小小鼠自身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对实验的影响b该实验没有进行实验对照,需要增添空白对照组c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具有协同作用d增大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注射量,实验效果更显著10下图曲线显示一个处于安静状态的人在不同气温中,流经皮肤血管的血液相对流量。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ab段下丘脑活动加强b在ab段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c在cd段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加强d在d点以后需要及时补充水和无机盐11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b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c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的增加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d寒冷能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12给实验用的大鼠静脉注射大量的低渗食盐水后,分别从其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和动脉采集尿液和血液并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表。据此结果可以推测注射食盐水后(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c肾小管重吸收水能力增强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13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14人体的血压受到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表列举了体内部分与血压调节有关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请判断其中能起到降低血压作用的激素是激素名称生理作用抗利尿激素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心房钠尿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钠的排出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血管紧张素使全身细小动脉收缩a抗利尿激素b心房钠尿肽c肾上腺素d血管紧张素素、血管紧张素,对心脏的作用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上升,cd错误。15女性孕期血糖偏高是一种常见现象。下图为进食葡萄糖后,孕妇与正常女性(非孕妇)血糖浓度变化的数据记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血糖浓度的升高是胰岛素浓度升高的直接刺激因素之一b孕妇的胰岛细胞对血糖变化比较敏感,产生胰岛素速度较快c孕妇血糖浓度升高可能的原因是体内的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d孕妇一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就必须要及时控制糖类摄入量16型、型糖尿病的比较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受体型糖尿病患者不足正常型糖尿病患者正常不足a胰岛细胞以胞吐方式分泌胰岛素b胰岛素可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c注射胰岛素对型糖尿病有疗效d调整饮食对两种糖尿病都有疗效调整饮食对两种糖尿病都有疗效,d项正确。17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能接受血糖浓度升高和下丘脑发出的信号 b胰岛素作用的效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c胰岛素分泌过多,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血糖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18如图表示免疫反应过程,其中表示相关物质或细胞,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和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至少有3种细胞有增殖分化能力c二次免疫时,只能由增殖分化而来d有可能与机体自身物质结合,引起免疫失调19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20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dna疫苗被称为第三次疫苗革命,医学专家将含病毒抗原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入人体表达后使人获得免疫能力。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病毒抗原基因与质粒重组时需要dna连接酶b病毒抗原基因在体内表达时需要rna聚合酶c注射dna疫苗后机体会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d重组质粒在内环境中表达后引起机体免疫反应212014年1月,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有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请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失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22抗原侵入机体后,会引起机体产生先天性免疫反应,同时释放出某种信号。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机体内的树突细胞(具有树状分支和吞噬功能的细胞)获取信号后会引发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科研人员已成功地将一个胚胎干细胞培育出了树突状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树突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与糖蛋白密切相关,与浆细胞一样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b记忆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在二次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效应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过程与溶酶体密切相关ct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后,会立即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诱导靶细胞的死亡与细胞的衰老死亡均属于细胞凋亡的范畴d树突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与酶一样可反复利用, 若培育出能识别癌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将可能用于治疗癌症23人体内环境的稳态需要多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发挥作用。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示意图,图乙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形式都相同b图甲中,神经信息在b、c和e中传递的速率都相同c接种后的机体被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时,产生免疫的主要途径是图乙中的d图乙中,细胞a、细胞c和细胞d的作用,都具有特异性24图1、2、3、4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从图1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