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a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贡献之间连线正确的是()a哥白尼万有引力b伽利略量子力学c牛顿牛顿运动定律d爱因斯坦浮力定律2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我们()a继承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扬科学精神b跟着古人的脚印,对科学重新探索c学习更多的古人的主张和学说d多学习历史,了解古人3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情况,这里选择的参照物()a太阳b月亮c地球d远处的星星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5大型文艺晚会上,观众能去别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三者皆是6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铁b水c空气d真空7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8小明乘船去广州,睡至半夜醒了,他能判断自己乘的船是停着还是航行着的参照物是()a他乘坐的船b河面上的其他船只c河水d航标灯塔9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26cm的是()a教室黑板长b双人课桌长c物理课本长d铅笔芯直径10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11在一列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用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b乘客用1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c乘客用10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d乘客用1.25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7分)13“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为参照物,以为参照物时,船是静止的14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15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知道:(1)这是一次m的赛跑(2)甲、乙两人中先到终点的是(3)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m/s16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途径减少噪声17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104km),现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m试求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个筋斗就能到达月球三、探究与实验(每空3分,共21分)18如图所示,物体b的长度是,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9如图所示,秒表的度数为s20某同学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首先按甲图方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音叉以及泡沫塑料小球放好,当他按照乙图方式用小锤敲击右边的音叉(1)你会看到的现象时(2)这种现象说明了(3)小球在这里起的作用是(4)此实验器材还可以用来探究的实验是四、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21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所示,则汽车通过遂道所用的时间为min若汽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的长约km22芳芳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m/s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a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科学家与其主要贡献之间连线正确的是()a哥白尼万有引力b伽利略量子力学c牛顿牛顿运动定律d爱因斯坦浮力定律【考点】物理常识【专题】其他综合题【分析】知道物理学家的名字并且知道物理学家的贡献,可顺利做出解答【解答】解:a、哥白尼的主要贡献是建立了“日心说”,万有引力是牛顿提出来的,故a错误;b、波尔是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不是伽利略,故b错误;c、牛顿研究发现了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故c正确;d、爱因期坦的主要贡献是相对论的提出,浮力定律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常识,关键是学生对主要科学家和物理学家的生平以及贡献的了解与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目2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我们()a继承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扬科学精神b跟着古人的脚印,对科学重新探索c学习更多的古人的主张和学说d多学习历史,了解古人【考点】物理常识【分析】根据我们对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理解来作答【解答】解:“巨人”指的是我们的科学家前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说要我们继承科学家的探究结果,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在古人的基础上发明创造故选a【点评】我们学的就是古人探究的结果,我们是不需要一一重新探究的,我们要在古人的探究结果上进行新的发明创造3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的情况,这里选择的参照物()a太阳b月亮c地球d远处的星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在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不能以物体自身作为参照物,所以a错误在“太阳东升西落”这句话中,“升”和“落”都是由太阳发出的,所以应以太阳之外的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但人们在研究地球以外的物体的运动状态时习惯于用地球作为参照物,所以b、d不符合习惯,不能选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乐器发出的声音一定不是噪声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便停止传播【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回声;噪声及来源【专题】应用题【分析】通过课本中对关于声音的传播、噪声以及音调高低决定因素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可以得到答案【解答】解:a、即使是乐器发出的美妙声音,如果影响了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也属于噪声,不符合题意;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符合题意;c、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符合题意;d、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回来,不是停止传播,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强化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是解决识记性题目的基础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是无规律的难听刺耳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5大型文艺晚会上,观众能去别处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三者皆是【考点】音色【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需要知道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因为每种乐器发声的材料或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不同的乐器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要会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6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铁b水c空气d真空【考点】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专题】声现象【分析】声音的传播速度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在固体中速度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速度最小;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其中在固体钢铁中速度最快,在水中速度稍慢一点,在气体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小,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观察所给的物质:声音在铁这种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快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的关系,该知识点课本上以“小资料”的形式给出的,传播规律需要自主观察数据分析归纳出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速度关系因此平时学习、复习时应重视“小资料”中的内容7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专题】声现象【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解答】解: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说明发出声音的响度基本相同;而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玻璃杯的振动快慢不同,水少的玻璃杯振动快,振动的快慢影响声音的音调,故发出声音不同是音调不同;故选a【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8小明乘船去广州,睡至半夜醒了,他能判断自己乘的船是停着还是航行着的参照物是()a他乘坐的船b河面上的其他船只c河水d航标灯塔【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参照思想【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a、乘客和乘坐的船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船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不能判断船的运动和静止不符合题意b、河面上的其他船只,可能是静止的,可以是运动的如果是静止的可以判断乘客的船是运动和静止,如果是运动的,不知向哪个方向运动,不能判断乘客船的运动和静止不符合题意c、河水可能是静止的,可能是流动的,不能判断船的运动和静止不符合题意d、航标灯塔是固定不动的,可以选择灯塔为参照物如果和灯塔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船是运动的,如果和灯塔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船是静止的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但是在物体不知运动和静止时不能作为参照物9下列各物体的长度接近26cm的是()a教室黑板长b双人课桌长c物理课本长d铅笔芯直径【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教室的宽度在8m左右,黑板的长度大约是教室宽度的一半,在4m=40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双人课桌的长度在1m=100c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物理课本的长度比此数值大一些,为26cm此选项符合题意;d、铅笔芯的直径很小,一般不到1mm=0.1cm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以此为标准对研究对象作出判断如: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一步的步幅在75cm左右;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等等102011年11月9日,我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与俄罗斯“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萤火一号”是静止的()a地球b“火卫一”探测器c太阳d火星【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专题】应用题【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解答】解:“萤火一号”与“火卫一”探测器捆绑发射在捆绑发射升空的过程中,以“火卫一”探测器为参照物,它们这间的位置没有变化,处于静止状态,以地球、太阳、火星为参照物,位置都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选b【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1在一列以18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火车上,某乘客以2m/s的速度在车厢内行走(车厢长20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乘客用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b乘客用11s的时间从车厢头走到车厢尾c乘客用10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d乘客用1.25s的时间从车厢尾走到车厢头【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速度,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乘客的运动时间【解答】解:v=,乘客的行走时间t=10s;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乘客在车厢内行走的时间取决于乘客相对于车厢的路程与时间,与列车的速度及乘客的行走方向无关12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abcd【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专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a和b都是错误的;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和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我们可以在c和d的图象中,找出相同的时间,看谁运动的路程长,从而得出甲和乙的正确图象【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图象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a错误;b、图象表示,随着时间的增长,运动的路程是不变的,表示甲乙是静止的,故b错误;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乙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乙运动快,故c正确;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象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象中物体速度的判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突破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27分)13“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以水面为参照物时,船是静止的【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一个物体,不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船如果相对地面为参照物,船与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船是升高的;船如果以水面为参照物,船与水面位置没有改变,所以船是静止的;故答案为:地面,水面【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参照物的选择进行分析解答14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cm,上体育课时你跑100m所需时间约为16s(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专题】估算题【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所学物理知识正确估测物体的实际物理量,填写合适的单位【解答】解:我们正常走路的步幅大约为50cm,百米赛跑的成绩大约是16s;故答案为:cm,s【点评】对生活中的一些数据进行估测,往往能考查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注意观察,多思考15甲、乙两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由图知道:(1)这是一次100m的赛跑(2)甲、乙两人中先到终点的是甲(3)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为8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信息给予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利用图象可得出,甲,乙的速度,以及所行路程等,注意利用所给数据结合图形逐个分析【解答】解:分析图象可知:(1)如图所示,甲、乙的终点坐标纵坐标为100m,这是一次100m赛跑;(2)如图所示,甲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是12s,乙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是12.5s,甲、乙两人中先到达终点的是甲;(3)如图所示,乙到达终点时,横坐标t=12.5s,纵坐标s=100m,v=8m/s,乙在这次赛跑中的速度是8m/s故答案为:(1)100;(2)甲;(3)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图象的读图分析能力,要能根据图象的性质和图象上的数据并结合实际意义得到正确的结论16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噪声的传播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防止噪声产生途径减少噪声【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车门车窗已关闭的汽车内的乘客几乎听不到外面的声音,这是从噪声的传播途径减少噪声;市区内禁鸣喇叭是从噪声的产生途径减少噪声;故答案为: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产生【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噪声的防治方法上进行分析17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104km),现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m试求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7个筋斗就能到达月球【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用地球到月球的距离除以一个筋斗的距离即可得到孙悟空从花果山翻到月球的个数【解答】解:孙悟空从花果山翻到月球的筋斗个数:n=7故答案为:7【点评】本题围绕学生非常熟悉的神话人物孙悟空和我国时下兴起的高铁设计了一道选择题,而该填空题其实也是一道计算题,这类题可以提高学生的做题兴趣,能让学生具体的了解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不至于显得太枯燥要注意的是,在解答孙悟空翻的筋斗个数时,如果所算的结果是小数,都必须采用“进一法”变为整数,即使小数点后的数字不够5,也必须要进一三、探究与实验(每空3分,共21分)18如图所示,物体b的长度是1.65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刻度尺相邻两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b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2.65cm对齐,所以物体b的长度为l=2.65cm1.00cm=1.65cm故答案为:1.65cm;1mm【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刻度尺的读数,初中物理虽然学习了很多测量工具的使用,但没有特殊说明,只有刻度尺的读数要有估读值,其它只要读到准确值即可19如图所示,秒表的度数为337.5s【考点】时间的测量【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解答】解:停表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指针所指时间在5min与6min之间(且超过5.5min);大表盘分度值为0.1s,指针所指时间在37.5s处;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337.5s故答案为:337.5【点评】本题考查了秒表的读数,是一道基础题,一定要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及读数方法20某同学在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首先按甲图方式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音叉以及泡沫塑料小球放好,当他按照乙图方式用小锤敲击右边的音叉(1)你会看到的现象时悬挂在左边音叉旁边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2)这种现象说明了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3)小球在这里起的作用是放大振动(4)此实验器材还可以用来探究的实验是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专题】实验题;简答题;转换法【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这种振动往往不易观察,需要将实验效果进行“放大”(2)“转换法”是中学物理中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某些物体的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修订
- 中国环境监察管理办法
- 个人项目备案管理办法
- 人防方案编制管理办法
- 计划统计岗位管理办法
- 行业大数据管理办法
- 专业团队队员管理办法
- 业主入住项目管理办法
- 《校车安全管理办法》
- nike投诉管理办法
- 民乐社团活动计划
- 2025年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 社区街道网格员安全培训
- GB/T 44698-2024电动踝关节
- 数据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院科两级对核心制度执行率的持续改进案例-儿科I病区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 华文版六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彩钢瓦围挡施工方案
- 一年级新生家长会课件
- 物流消防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