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课时】1课时1、 课标要求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不同时期的主流文学形式,其中的派别,代表人物和代表作品。(2)理解:文学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同时文学的发展,繁荣又是以一定的政治经济为基础的。揭示文学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比较不同时期文学形式的差异,折射时代的变迁,进一步揭示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内在联系,说明文学的时代性。(2) 请同学诵读自己最喜爱的诗作,谈谈欣赏它的原因。(3) 由于本课内容涉及人物多,时间跨度大,宜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诗画结合,加强教学直观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查的伟大爱国诗人,离骚是作者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乃至整个生命所铸造而成的宏伟诗篇,使这首政治抒情诗散发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高尚情操。(2) 以唐代边塞诗所表现的建功立业、抗敌御侮的壮志豪情感染学生。(3) 学习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陶冶情操,提高鉴赏能力。体会飘逸隐怨和忧国忧民的情怀。3、 近五年高考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明代小说 4、 教学的重点、难点1、 重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和时代特点。2、 难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等之间的联系。5、 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开门见山“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皆后世莫能继焉者。”1、 独领风骚诗经和楚辞(一)诗经1.概况: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三百多篇,西周至春秋中叶的诗歌。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分为风、雅、颂三部分。(1) 风是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主要反映下层劳动群众的生活,是诗经的精华部分(“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风”包括了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即“十五国风”,现存160篇)。(2) 雅是宫廷乐曲歌词,是周朝王城所在地的诗歌,主要反映贵族阶级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雅”是正声雅乐,是正统的宫廷乐歌,共105篇。“大雅”是用于隆重盛大宴会的典礼;“小雅”则是用于一般宴会的典礼)。(3) 颂用于宗庙祭祀和重大典礼,主要歌颂祖先和当权者的功德(“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赞颂神明,现存40篇)。孔子整理编定。2.特点: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叠句,语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现实主义)3.价值: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五经之一)。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读诗觅史】中国文学是古代中国社会的文学图卷,是社会生活的写照,以下诗句引自诗经,谈谈其中折射的历史现象。(二)楚辞1、概况: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歌的形式,开创了诗歌新体裁“楚辞”,又称“ 骚体 ”。离骚是楚词代表作,抒情长诗。2、特点:楚言楚地(楚辞体),句式灵活自由,节奏和韵律独具特色。句子参差不齐(句末常带“兮”字,打破了诗经四字一句的死板格式,篇幅和容量可根据需要而任意扩充,更适宜于抒写复杂的社会生活和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浪漫主义色彩(感情奔放,想象奇特,文采华美)。3、代表:屈原离骚4、价值:是抒情长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诗人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人民的热爱。教师小结:诗经(流行于今陕西中部和山西、河南、山东,是北方民族的歌)、楚辞(发生地约在今湖北、湖南,是诵读的韵文,是南方民族的歌)在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影响已突破文学领域,渗透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各个方面。清人赵翼论诗中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文学史上,人们常以“风”“骚”并举。“风”指诗经,“骚”指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3、 汉赋唐诗1.汉赋教师:汉朝时,楚辞盛行。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了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赋。 为什么汉朝时会出现赋这种文学形式?有什么特点?著名的代表是什么?(1)背景:汉朝政治统一,政局稳定,国力强大。经济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统治者广建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世家大族形成,文学带有贵族气息。出于润色鸿业、歌舞升平的需要,在吸收诗经和楚辞的基础上,汉赋应运而生。(2)起源和发展:汉赋源自楚辞,吸收了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继承了先秦诸子巧文多智的特色,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半诗半文”的文学体裁。(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体。)(3)特点:词藻华丽,手法夸张的,内容丰富,气势恢宏表现出当时宏阔硕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4)代表: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上林赋,作品借“子虚”、“乌有”和“亡是公”)补充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和子虚乌有成语的来源【子虚和乌有是汉代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这篇文章里说,楚国的子虚在齐国乌有面前夸说楚国云梦地方的广大和楚王狩猎时的盛况。乌有很不服气,也夸耀了齐国,说齐国各方面都胜过楚国。两个人争论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其实,“子虚”是虚假不实的意思,“乌有”是幻想、不存在的意思。这两个人名都是借托的。后来,人们就把虚假的、不真实的或是不存在的事情,叫做“子虚乌有”。】张衡的二京赋2、唐诗教师:在文学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最辉煌的时期当数唐朝。其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可作如下归纳:(1)原因:国家的统一和国力的强盛,为诗歌的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南北、中外的文化交流也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开明兼容的政治及文化政策和科举“以诗取士”,不仅使文人思想开放、活跃,也直接刺激了诗歌创作的迅猛发展。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2)成就:初唐:王勃、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盛唐: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和李商隐(“小李杜”)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3)唐诗名句欣赏。学生各说一句,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教师补充。(4) 价值:黄金、辉煌、灿烂,源源流长。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探究】外国人 tang 非常喜欢唐诗,对李杜诗篇更是到了痴迷成狂的境地。他能够随口吟唱李杜的诗歌,tang 通过研究,发现李白的诗总是让人浮想联翩,杜甫的诗读着让人潸然泪下,风格不同主要是二人性格不同,你认为呢?李诗:浪漫主义风格,气势磅礴,热情奔放,手法夸张, 想象丰富,意境深远。杜诗:现实主义风格,深沉忧郁,忧国忧民,悲壮凝重。风格不同的原因: 两人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李白生活在唐朝繁荣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科举制度的实行使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充满了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而杜甫生活在唐朝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安史之乱打破了诗人杜甫的生活和美好向往,生活在颠沛流离和饥寒交迫之中,) 两人的性情不同 两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三、宋词元曲1、宋词唐代诗歌繁荣,同时还出现了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这就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1)宋词繁荣原因:教师补充(歌曲明月几时有导入) 两宋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物质基础。 市民阶层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 两宋社会矛盾尖锐,文学家用词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此,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一定社会的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内在联系,逐步培养他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补充】宋代以后,庶民文化兴起,文学摆脱了文人专作的局面,向下层社会转移。宋代的说书叫“说话”,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叫“话本”。话本是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宋代手工业、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包括手工业者、小商贩在内的市民阶层兴起,适合他们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空前活跃。通俗的、内容丰富的说书不仅在成镇流行,在农村也时常能看到。钱穆:论古今社会之变,最主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以前,乃封建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2)成就: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声声慢)豪放派:苏轼、辛弃疾陆游不仅是大诗人,而留下了很多的词篇,其词作品既有豪放的佳作,也有婉约的名篇。(3)名句欣赏学生背诵(教师补充李煜虞美人)(4)特点:句子长短不一,更便于抒发感情。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2、元曲(1)元曲兴盛的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特别是北方诸民族乐曲的传播,促进了元曲的形成。元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崇尚“武功”,科举制长期被废,汉族文人进取无望,用散曲以抒发愁闷情怀。社会下层文人对社会黑暗、人民悲惨遭遇的不满,有口难言,只有求诸于艺术形式。(元代读书人位于“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城市经济繁荣,市民对文化需求日益强烈。当时在城市里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称之为“瓦肆”或“勾栏”,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注: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出现于北宋)。农村的节日和庙会是演出日,一些著名演员也经常到各地作场。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2)什么是元曲?特点?成就最高的是?窦娥冤广义的元曲,包括元代散曲和元代杂剧(剧曲)。元散曲:宋代民间兴起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散曲题材广泛,可雅可俗,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 代表:关汉卿、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成就最高)元杂剧:a.特点:是融合宋金以来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它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的,因此又被称为北杂剧或北曲。b.代表:关汉卿是元杂剧奠基人,代表作如窦娥冤望江亭等,作品揭露当时的黑暗统治,描写广大人民在残酷压迫下的苦难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王实甫是元朝前期与关汉卿齐名的戏剧家,代表作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明清小说1、 特点: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在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2、 产生的背景:(1) 明清小说是从宋元话本发展而来的。唐代传奇、宋元话本都是短篇,明清小说创立了长篇体裁,开辟了我国小说史的新阶段。(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3) 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教师:下列是介绍明清小说的文字,请列举其作品:以描写农民起义为题材,反映人民的反抗斗争:水浒传以讽刺的手法揭露科举制:儒林外史以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和贵族家庭的盛衰,批判封建社会:红楼梦以神话故事的形式反映人民的斗争精神:西游记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三国演义借写妖魔鬼怪故事批判封建社会:聊斋志异3、归纳小结(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宏气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龙门中学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呼兰河传考试题目及答案
- 河南文综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解读《GB-T 39351-2020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遥测空间数据链路协议》
- 2025年中国无铅压电粉末材料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网信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高分辨率内窥成像-洞察与解读
- 2025国考鞍山市税收征管岗位行测必刷题及答案
- 2025国考白山市外交业务岗位行测高频考点及答案
- 2025国考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管岗位申论高频考点及答案
- 最新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幼儿成长档案电子通用版
- 短视频:策划+拍摄+制作+运营课件(完整版)
- 首都师范大学本科生重修课程自学申请表
- 第四章路面施工.ppt
- mr9270s文件包中文说明书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CA6140的传动系统分析
- HIV-1病毒载量测定及质量保证指南
- Wiley数据库使用方法(课堂PPT)
- 蚀刻液周知卡
-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坝肩化学灌浆试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