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莫高窟》教案.doc_第1页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莫高窟》教案.doc_第2页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莫高窟》教案.doc_第3页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莫高窟》教案.doc_第4页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莫高窟》教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莫高窟教案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语文a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莫高窟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语文莫高窟教案一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4自然段。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了解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神秘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对,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规模最宏大、艺术价值的石窟艺术宝库莫高窟。 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里究竟有些什么,使它能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相机板书) 4、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莫高窟,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师今天带来了三幅图片,请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哪幅是威风凛凛的天王?哪幅是强壮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据是什么? 3、师述: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萨,她端庄温情,含笑自如;这天王身着戎装,身披铠甲,真是威风凛凛;这就是强壮勇猛的力士,瞧他这模样,一定是力大无比! 4、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强壮勇猛”,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 5、这两千多尊彩塑中 ,有一尊长达16米的卧佛,(出示图片)谁来读读描写卧佛的句子?指读。 (评价:读得不错,如果你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到卧佛像活的一样就更棒了。是啊,我们似乎还听到他的呼吸声。真是“惟妙惟肖”。) 7、这两千多尊彩塑中,据说的有9层楼那么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但每一尊都精致巧妙,这就叫“精妙绝伦”。 8、齐读:这段话先总写了彩塑的特点,再分别介绍三种彩塑,接着描写一尊卧佛的特写镜头,最后总写游人的感受,写很有条理。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三、感受壁画的宏伟瑰丽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出示)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1)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看看,这句话在上下文之间起什么样的作用? (2)这句话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几小节的内容?后半句呢?这样的句子,我们称它为过渡句,过渡句可以使*前后连接自然、流畅。 由此我们可以想到,壁画的特点是宏伟瑰丽。 2、齐读,这句话中哪里写出了壁画的宏伟?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听起来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让我们来算一算。 请同学们看看我们上课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 有人说,如果把壁画全部排列起来,有二十公里那么长,可见,敦煌壁画是多么宏伟呀! 3、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小节,用心读,大胆想,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刚才,同学们静静地读,默默地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谁先说给大家听? 4、同学们很会读书,真的把文字读成了鲜活的画面,敦煌壁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西方学者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课文中这样概括地写了壁画的内容引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画中,各种佛像画、故事画、山水画、动物画、神话题材画、装饰图案画等应有尽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指导。 (3)谁愿意再来读一读,我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画面,用心去欣赏画面。 (4)评价:读得怎么样?掌声送给她。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壁画上的飞天和同学们想象中的飞天一样吗?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飞天视频) 教师引说: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个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学们,课文用一个排比句来描写飞天,句中用五个有的写出了飞天的不同姿态,句式非常整齐,而且描写飞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 (1)请同学们大胆想象,仿照课文的句式也写一写飞天。就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写一个正常,写两个超常,如果能写出三种,那就太超长了! (2)指名交流。 7、同学们笔下的飞天,和莫高窟飞天壁画一样,姿态万千,优雅柔美。 师引读看着这些 四、感受藏经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1、敦煌彩塑神态各异,敦煌壁画宏伟瑰丽。游览莫高窟,有一个洞窟是必须要去的,这就是面积不大的藏经洞。事实上,现在的藏经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里面一无所有,人们为什么一定要到这个小洞前看一看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4节,你能找到理由吗? 2、指名交流。 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板书:藏品丰富) 请同学们再读读这段话,注意一个曾字,你读出了什么? 3、是呀,这长宽仅2.7米左右,高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经封藏了六万多件的文物,如果把这六万多件文物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有25公里之长。可如今藏经洞陈列馆展出的只有19件文献真品!请同学们再来看一段资料, 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历史的控诉。(朗读文字) 看了这段文字,你想说什么? 4、是呀,藏经洞见证了一个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发了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动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小节。 五、总结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对中国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但她也让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和文明的伟大魅力。 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当为祖国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让我们自豪地读(出示第五自然段) 板书设计: 18、莫高窟 彩塑 精妙绝伦 壁画 宏伟瑰丽 藏经洞 藏品丰富 语文莫高窟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体会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自主学习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确立小组的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 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体会敦煌莫高窟艺术在世界文化的地位,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 抓住重点词句,了解莫高窟的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莫高窟的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从而激励学生热爱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走进生活。 1、 同学们,我看见你们的脸上写着两个标点符号:一个是感叹号,一个是问号。写着问号的同学可能想问:“老师,您叫什么名字?”写着感叹号的同学想说:“我好害怕老师抽我起来答问!”接下来,你们想问什么,尽管说。这时课堂气氛高涨。凝固的场面顿时升化了,老师顺便问:“你们想不想看老师给你们带的礼物,想的孩子请举上小手?”(师出示泥人)玩过的孩子你能说说自己的创意?你们喜不喜欢绘画?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和泥塑、绘画有关的课文莫高窟,同时板书课题。指出“窟”是什么意思?(教师出示幻灯片) 意图: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构建已有的认识,让陌生的莫高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请孩子们带着好奇的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 2、 标上自然段的序号,莫高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激发学生走进课文。 三、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 请孩子们在默读课文,针对不明白的地方,你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吗?(教师随机板 板书)教师引导学生梳理问题。 2、 那么,你打算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 3、 我们不急于回答这些问题,先把描写莫高窟彩塑、壁画的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意图:能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当即解决,有些问题可供学生课堂选择研究,学生就水到渠成地培养了学生提问的能力。这样课堂才会学趣盎然。同时,学生为自己的问题而定学法。 四、 精读品味,点拨提高 1、 你最想读哪一段内容?(教师随机进入) 2、 品读“彩塑”一段。 (1) 朗读感受:谁愿意起来朗读感受莫高窟的彩塑,听后想想莫高窟的彩塑给你总的印象是什么? 意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 (2) 欣赏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莫高窟的彩塑。(放幻灯片) 学生随着音乐模仿彩塑的神态,形象具体地感知彩塑的艺术特点。 (3) 品味体验:欣赏了彩塑,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这段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抓住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字里行间蕴于的情感。 (4) 对话追问:孩子们,我们学会品味语言还不够,还要学会和课文对话,请你们追问一下古人,他们当时塑造神态各异的彩塑,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真正与课文对话,与课文交流,激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5)美读感悟:把你自己对莫高窟的彩塑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放音乐) 意图 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全身心地朗读,让语言所抒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5) 想象说话:如果你站在摸高窟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赞叹? 3、总结言语感悟的策略。(出示幻灯片) 4、自主品读“壁画”一段,学生读后汇报交流。 5、品读了课文,欣赏了莫高窟的壁画,此时此刻,你站在莫高窟壁画面前,你最想做的是什么? 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6、齐读课文最后一段,用横线标出最能体现莫高窟地位的词,你怎样理解这个词语?我国除了莫高窟,还有什么是“举世闻名”的?“结晶”是什么意思?(教师板书结晶) 意图:学生进行合作性阅读,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的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五、 欣赏影片 如果你是导游,你会给在做的人怎样介绍莫高窟的艺术? 意图:进一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深化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附板书: 14莫高窟 彩塑 壁画 (栩栩如生) (宏伟瑰丽) 结晶 语文莫高窟教案三 教学目标 : 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概括文意的能力,能够比较准确地筛选重点词句,清晰地列出*提纲,理解*的前后照应及过渡。 感受莫高窟艺术之美,理解*记叙与描写交替,详略得当的写法及其意义。 了解莫高窟被掠夺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塑画和藏经洞的艺术价值,学习本课的说明方法。 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发自豪,导入新课。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看这些词语,能读正确吗? (课件出示两组词语) 神态各异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 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丰富多彩 漫天遨游 492个 两千多尊 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六万多件 个别读,(提示:读出这些词语不同的意思。) 2、你能从这两组词语中选用一些说说你脑海中的莫高窟吗?(相机完成板书) 3、所以,有人禁不住要赞叹她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出示课文最后一节,学生读) 4、过渡:莫高窟为什么享有这么高的声誉呢?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到那里去看一看。 二、走近“彩塑”,感受彩塑的精妙绝伦。 1、自由轻声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哪些彩塑?哪尊彩塑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自读后谈自由受) 2、交流前三种彩塑。 (1)(相机出示慈眉善目的菩萨图片)理解:慈眉善目:仁慈、善良,和蔼可亲; (2)学生交流完天王和大力士,相机理解: 威风凛凛:很严肃,有令人敬畏的声势和气派; 强壮勇猛:身体结实,有力气,很勇敢。 (3)(出示彩塑图片天王和大力士)猜猜他们分别是谁? (4) 指导朗读前三种彩塑的句子: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到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个别读、齐读) 3、交流卧佛 (1)学生讲到卧佛,(出示卧佛全景图)。 (2)16米有多长?(有四块黑板那么长,正好是阶梯教室的长度16米) (3)(出示卧佛的特写)静静地看着这尊卧佛,你感觉到什么?(他正在闭目养神,或者凝神静思,我只能屏息凝视,生怕惊扰了他,我们好像听到了卧佛轻微的呼吸声。) (4)指导朗读描写卧佛的句子:卧佛闭目养神,来,我们轻轻地读,别打扰他。 (5)这尊彩塑多么逼真啊!真是相机引出【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怪不得游人要啧啧赞叹呢! 4、像这样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莫高窟里有两千多尊呢!请欣赏(出示其他彩塑) 5、多么精妙绝伦的彩塑啊!余秋雨先生欣赏了莫高窟的彩塑后,说: (出示:“这里的每一尊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 看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何等壮阔的生命!) 6、再次指导朗读:来,用你的朗读再现这些活了千年的生命! 7、指导写法:莫高窟有两千多尊彩塑,作者寥寥几笔就让我们有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他采用了什么高招呢?速读第二节思考。(总分总,“分”的部分面点结合:面:有有有给人整体感。 点:卧佛 典型、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8、小结: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既有广度又有深度,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描摹事物的常用方法。 三、走近“壁画”,领略魅力。 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出示壁画图) 2、壁画的宏伟瑰丽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边读边圈划出你认为能证明壁画“宏伟瑰丽”的关键词句,然后大胆想象,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 3、交流: “宏伟”:a、四万五千多平方米。 请同学们看一看我们上课的阶梯教室,它大概是160多平方米,算一下“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相当于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学生计算) 想象一下,宏伟瑰丽的壁画,相当于281个这样的阶梯教室一字排开,多么宏伟啊! 补充:如果以壁画的自身高度,把壁画连接起来,其长度可达三十公里,这是世界上的画廊。 b、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的,有描绘的,有反映的,有描摹的。 你知道莫高窟壁画上有哪些故事吗?(莫高窟壁画的主要内容是佛教故事,有讲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有“尸毗(pi皮)王割肉救鸽”的故事、“萨埵(duo朵)王子舍身饲虎”的故事、“九色鹿”的故事,有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场面,有反映历代统治者奢侈豪华的生活,还有许多交通工具、古代建筑、各族服饰、音乐舞蹈等场面) 教师补充: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长达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技艺精湛,内容极为丰富,除了佛教故事,还有劳动人民艰苦劳动的场面,有反映历代统治者奢侈豪华的生活,还有许多交通工具、古代建筑、各族服饰、音乐舞蹈等场面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这还真是一本敦煌民风民俗的百科全书! “瑰丽”: 飞天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飞天) (1)快去读读描写飞天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感受到了什么?【美妙的音乐、芬芳的花香、动人的舞蹈、曼妙的舞姿】 (2)指导朗读:是的,细细品读,文字是有声有色有味道的,请同桌互相朗读,要读出画面,读出美感,并能打动你的同桌。(同桌互相练读) (3)个别读:老师给你配上音乐。其他同学可以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用心去想象并欣赏画面。(相机指导朗读:比较“把描写壁画的句子中的“有的”改成“有的”,比较有异同之处吗?(意思是相同的。语气上“有的”惊讶多一些。) (点评:谢谢你给了我们美的享受。) (点评:真好,你们把这穿越千年的飞天表现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 老师仿佛也看到了风姿绰约的飞天。 听你们读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迷人、婀娜多姿的飞天在云海中轻歌曼舞 我真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4)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课件出示)飞天图片) (5)啊,真是美妙绝伦!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4、引读: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 5、看到这儿,我们禁不住赞叹(课件出示最后一节,学生再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四、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每一个到莫高窟的人,参观了精妙绝伦的彩塑,欣赏了宏伟瑰丽的壁画,一定还要去看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板书:藏经洞)。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现在的藏经洞又黑又小,空空如也。(出示第四节) 2、(板书:曾)“曾”是什么意思?(从前有过。) 3、藏经洞里曾经藏有丰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和艺术辉煌。现在没有了。这数万多件珍贵文物到哪里去了?(学生简要回答) 4、请同学们看一段资料(出示:1907、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9000多件。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廉价骗购藏经洞遗物精华6000多件。1911年,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