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青湖中学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 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苏科版.doc_第1页
江苏省东海县青湖中学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 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苏科版.doc_第2页
江苏省东海县青湖中学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 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苏科版.doc_第3页
江苏省东海县青湖中学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 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苏科版.doc_第4页
江苏省东海县青湖中学中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 呼吸的原理和过程 苏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呼吸的原理和过程1.(2011苏州)37人体呼吸过程中,当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气体进入肺 b气体排出肺 c膈的位置上升 d胸廓由大变小答案:a2.(2011济宁)9、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 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c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 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答案:d3.(2011舟山)18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答案:a4.(2011临沂)29.右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膈肌从甲到乙时,呼气b.膈肌从甲到乙时,吸气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答案: b5.( 2011郴州)18张同学测量了李同学在不同呼吸状态下的胸围:平静吸气时91厘米、平静呼气时88厘米、尽力吸气时95厘米、尽力呼气时86厘米。李同学的胸围差是:a 3厘米 b7厘米 c 9厘米 d 4厘米答案:c6.(2011郴州)19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发生在何处的毛细血管中a肺泡 b肝脏 c大脑 d全身组织细胞答案:a7.(2011郴州)39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最终来源是a细胞 b肺泡 c毛细血管 d静脉答案:a二、识图问答题1.(2010苏州结业考)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则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膈肌的运动与呼吸的关系。膈肌收缩时,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的气压下降,低于外界的大气压,外界的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膈肌舒张时,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上升,高于外界的大气压,呼出气体。2.(2010潍坊学业考)右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膈肌的舒缩状态和膈面积的变化分别是()a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b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c膈肌舒张、膈的面积缩小 d膈肌收缩,膈的面积增大【解析】选。识图可知,段大于外界大气压,说明人体处于呼气状态,呼气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3.(2010济宁中考)当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经过的路线是 ( )a外界气体食管肺 b肺气管口腔外界c外界气体气管肺 d肺气管鼻腔外界【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体的呼气过程。肋间肌舒张时,肋骨、胸骨受重力作用,向下、向内运到,使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膈肌舒张时,膈顶上升,胸廓的上下径减少;胸廓的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增大,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经肺呼出体外,完成呼气过程。4.(2009锦州学业考)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比较 ( )a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b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减少c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增多 d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解析】选d。本题考查人体内气体的交换。在组织细胞内,线粒体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5.(2009宁夏中考)下列哪项与肺泡完成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 ( )a肺泡虽小,数目很多 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 c肺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d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肺泡与气体交换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数目很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6.(2009黔东南州中考)小红测量胸围差得到数据是:第一次10厘米,第二次9厘米,第三次11厘米,则她的胸围差是( ) a10厘米 b9厘米 c11厘米 d30厘米【解析】选a 。胸围差=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若测量了几次,则将几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该人的胸围差。胸围差较大的人,其肺活量也较大,而肺活量的大下可以反映肺的呼吸功能。 7(2009沈阳结业考)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这是因为教室里 ( ) a二氧化碳浓度太高,缺氧 b温度太高c氧的浓度太高 d病毒和细菌太多【解析】选a。进入人体的有机物只有在氧的作用下,才能被分解释放能量,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教室中长时间不通风,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人就会因缺氧而感到头晕、注意力不集中。8(2009怀化中考)人体内氧浓度最大的部位是 ( )a动脉血 b肺泡内c静脉血 d肺部毛细血管【解析】选b。在动脉血、肺泡内、和肺部毛细血管中氧浓度都很大,只有静脉血中含氧少。根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可知,肺泡内的氧会不断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的血液中,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而肺泡内又不断地补充外界空气,使氧浓度一直高于肺部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浓度,这样才能使氧源源不断地扩散到血液中,可见,氧浓度最高的部位应是肺泡内。9(2009威海中考)人体通过呼吸吸入氧气最终被用于 ( )【解析】选d。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功能,其实质就是在氧的作用下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并维持人的正常体温。10(2009湘潭中考)在呼吸的全过程中,使得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的环节是( )a肺的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解析】选d。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没有血液的变化;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氧气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气体在血液中运输时不发生变化;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组织里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11.(2009宁夏中考)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200多倍,且结合以后不易与血红蛋白分离,煤气中毒就是指一氧化碳中毒,呼吸过程的障碍发生在 ( )a肺的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解析】选c。当人处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方就会发生中毒,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可见,一氧化碳中毒时,障碍发生在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12.(2008常德中考)右图中甲、乙表示人体呼吸运动中的膈肌(用a表示)所处的两种状态。据此判断甲、乙各处于呼吸的什么时期? ( )a.甲吸气、乙呼气 b.甲呼气、乙吸气c.甲、乙都吸气 d.甲、乙都呼气答案:a24.(2009南充中考)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通a_,另一端连通c_。a内流动的是_血,c内流动的是_血,在肺泡这一部位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a_由肺泡进入_,b_由血液进入_.(2)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d_,另一端连接f_,d内流动的是_血,f内流动的是_血,在组织内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a由_扩散到_中,b由_扩散到_中。【解析】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通肺动脉,一端连通肺静脉,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里流的是动脉血,在肺泡发生的气体交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