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1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2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3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4页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苏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高渡中学2013-201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a卷(共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21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睥(p)睨 媲美(p) 蓬蒿(ho) 虐(n)待b哂(shng)笑 和煦(x) 咫 (zh) 尺 稽(q)首c缄(jin)默 吞噬(sh) 酷肖(xio) 气量(ling)d黝(yu)黑 干涸(h) 胆怯(qi) 企(q)盼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罄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b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c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苍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d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的期望扩大到诚皇诚恐的地步。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它们的视力很差,目空一切,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所以很难把大海和小河沟区别开来。b这篇作文没有中心,东拉西扯,语言贫乏,让人感觉不知所云,莫衷一是。c愚公想要移山,在外人看来是鼠目寸光的行为。d警察却不怕自行车,更不怕洋车和三轮儿。他们对洋车和三轮儿倒是一视同仁,一个不顺眼就拳脚一齐来。4、下列句子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临近期中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b通过这次活动,使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c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d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每年大约有2000万公顷左右被砍伐或毁坏。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每小题3分,共9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俟其欣悦 俟:等待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游:游玩c援疑质理 援:提出 d. 腰白玉之环 腰:腰佩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足肤皲裂而不知 当余之从师也a而 b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马之千里者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策之不以其道c于 d以不戚戚于贫贱 以中有足乐者7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b作者写求学的艰苦时选取了一个特定情景加以描写。有两个目的:一是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舍里的富家子弟;一是表现自己“中有足乐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c这篇文章中心意思明确,但作者不是板着面孔空讲道理,而是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而这种夹叙夹议手法的运用,又是通过现身说法的途径,包含着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因而显得情意恳切,语重心长,使人感到亲切。d课文节选部分记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经历,一共有三层。第一层写少年时代读书的刻苦勤奋。第二层讲的求学的艰苦情况。第三层主要写是求师艰难。第卷 (其他类型题 共79分)三、翻译、默写(共10分)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2分)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2)请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和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热岛”如何变“凉岛”早在19世纪初期,英国气象学家卢克霍华德就观测到,伦敦的气温比它周围乡村的气温平均高出了2,这表明伦敦拥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局部气候。“热岛效应”随着此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愈演愈烈。在今天,一个人口密集的城市,它的气温可以比周围乡村的气温高出12。更为严重的是,全球变暖也给城市的“热岛效应”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根据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的估计,到本世纪末,极端的炎热天气将造成美国一线大城市每年的死亡人口增加3300人。2003年夏天,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热浪袭击,那一年欧洲有3.5万人死于热浪,其中大部分人生活在城市,这是欧洲近50年来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躲在空调房间里并不是逃避炎热的好方法,因为空调只是将热空气排到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它不仅没有解决城市炎热的问题,反而加重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要打造舒适的清凉城市,人们必须另辟蹊径。希腊科学家麦特奥斯桑塔莫里斯和他的研究小组采用了另外的方法清凉城市,他们使用可反射热量的材料铺设城市的路面和屋顶。实验表明,安装这种屋顶的住户的确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量。在2010年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得出结论说,假若在全世界所有城市的建筑物上都铺装这样的屋顶,那么全球城市的平均温度便能下降约0.6。公共绿地通过蒸发冷却作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树荫更可直接将气温降低7左右。然而,在拥挤的城市中可供公共绿地的空间少之又少,相比较而言,培植行道树、增加绿化房顶和墙壁更切合实际。事实上,建筑物本身也能在调控城市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科学家们设计了“包围”在巨大活动幕帘中的圆柱形建筑。那活动幕帘会跟着太阳移动,从而为建筑物“遮荫”。另外一些建筑物的墙面是由可变色的热敏材料建成的,它们通过改变颜色调节墙面的温度。科学家们还发明了能“出汗”的墙面,它们释放水分,从而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迄今为止,人们在调节城市环境方面的确想了很多办法,但上述实验和研究还仅仅是一个起步。可以预想,打造清凉城市的步伐将伴随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而变得越来越紧迫。因为找到有效的办法清凉城市将变成事关生死的大事,而不再仅仅是一个“宜居”如否的问题了。10“热岛”如何变“凉岛”,在文中介绍了哪几种调节城市环境的办法?(3分) 11文章第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文章第段加点词语“实验表明”,能否删除,为什么?(3分) 五、作文(60分)13.苍鹰振翅蓝天,是一首歌,因为它激昂;飞蛾扑火,是一首歌,因为它悲壮;母爱是一首歌,同学情是一首歌,拼搏是一首歌,付出是一首歌只要我们用心聆听,生活处处是歌。请以“这是一首歌”为题作文。(60分)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套作;(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田园乐(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1、诗中表现出“山客”怎样的心境?(2分) 2、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王冕字元章,绍兴诸暨人也。父力农,冕为田家子。少即好学,通春秋诸传。尝一试进士举不弟,即焚所为文,益读兵法,有当世大略。着高檐帽,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击木剑,行歌会稽市;或骑黄牛,持汉书以读。人或以为狂生。同里王公止善,甚爱重之,为拜其母。王后为江浙检校,元章往谒,衣敝,履不完,足指践地。王公深念,遗草履一缅,讽使就吏禄。笑不言,置其履而去。时高邮申屠公炯,新任绍兴理官,过武林,问交于王公,公曰:“越多传先君子,非所敢知。吾里人有王元章者,其志行不求于俗,公欲与语,非就见不可。”炯至,即遣吏以自通。元章曰:“我不识申屠公,所问者他王先生耳。”谢不与见。炯既重王公,且奇其为人,进谒礼益恭。以白于其大尹宋公子章,具书币,制冠服,俱造其庐以请。元章为之强起,入黉舍,讲授岁余。会他官礼待不如意,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选自历代笔记小说选)注:弟:“第”,科举时代士人应试合格。讽:婉言相劝。黉:古代的学校。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被绿蓑衣 被:通“披”,穿 b或骑黄牛 或:有时c益读兵法 益:更加 d会他官礼待不如意 会:会见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炯既重王公,且奇其为人,进谒礼益恭。(3分)译文: (2)乃为书谢申屠公,东游吴。(3分)译文: 5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王冕这一人物形象。(4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雪就是其中的两篇。b、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c、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只有一个三十七八岁的女儿叫虎妞。她长得虎头虎脑,虽然帮助父亲办事是把好手,可是几乎没人敢娶她作太太。d、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7、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事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呀!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以上文字描写的人是,出自一书。(2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18分)阳光的真谛新春第一天,阳光灿灿的,搬了把椅子坐在老家门前的桂花树下,置身于温和的阳光中,心境格外舒坦平静。阳光从桂花树冠的叶子间漏下来,撒地成金,漏出一地秋光般的温馨想象来。在温暖之外,那是多么丰实的一种感受啊!二十多年前,父亲扛着锄头将山中的野桂花树移栽到了家门前,日月轮回间,它们的主干,从曾经的拇指大小长到如今碗口粗细了,二十多年的日月光华,二十多年的风霜雨雪,将它们造就得根深叶茂,妖娆动人。身在异乡,老家门前的桂花树成了我生命中的风景,一想到它们,我的心中就装满了父母亲情。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春节,为了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我总是没什么理由可讲地回到了乡下,正因如此,我甚至不知道在自己所在的城市里过春节是个什么滋味。父亲站在门楣之下向远方眺望,他鬓如雪,发如霜,目光有些滞涩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我看见了我熟稔已久的,那座属于我的家乡的最高山峰白羊山。若是有云缭雾绕,在家门前看到的白羊山只能是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而眼前,白羊山是那样澄彻清朗,白色的山石如羊群撒落在山岭之上,甚至历历可数,那种山野牧歌般的氛围让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念想。我坐在阳光下,坐在充溢着乡野气息的故土情愫中,阳光的手指静静地在我的发间,在我沾染着日月风尘的脸上、手上摩挲,沟渠之水带着春天的激情,唱着阳光的歌谣,在身边潺潺流淌。我收起目光,一片桂花树叶飘落在手中摊开的书页间,白纸黑字间那一叶葱绿,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低眼处,满地是鞭炮的碎屑,阳光下喜庆的红色,将新春的气氛衬托得格外有神采。父亲走进房间招呼母亲去了。去年,母亲因为一次意外,股骨骨折,不得不动换骨手术住院,母亲陷入了病痛的痛苦中。天各一方的儿女,偶尔回去探望一下,尽经济上的心力,呆一两天也就不错了。最终,呆在医院的,只有白发苍苍的父亲,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守在病床边,悉心照看着病中的母亲。俗语说:少壮夫妻老来伴。这样的时候,父亲的行动是对这句话的最好诠释了。一会儿,父亲将拄着拐棍的母亲从屋内扶了出来,我搬来一张椅子放好,扶母亲坐下。父亲说,有阳光多好啊,你妈妈可以好好晒晒太阳,这样,对她的身体恢复有好处。我看了看父亲,父亲的目光虽然滞涩,但对亲情依然执着固守,散发着慈爱的光芒。他搬来一把椅子靠母亲坐下,阳光下,桂花树影间,流淌着父亲母亲一生一世的亲情,那份化不开的情感,有如秋天来临时,那满树浓郁的桂花甜香。阳光的真谛是什么呢?坐在父亲母亲身边,沐浴在阳光的氛围中,我想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知道,任何时候,阳光都是无私的,也是无畏的,所到之处,它总在驱逐黑寂和迷障,将遥远的距离拉近,使迷离的事物清晰,它可以让生活中失落失意的人,在刹那之间将生命看得百般珍贵,产生不舍的感觉;也可以让一颗冰冷的心复苏,燃起焰火般的渴望,透过沉郁的现在看到美丽的将来。亲情之爱呢,有如温暖的阳光,它可以让花香浓郁,生活明丽,日子香醇。8.本文题目“阳光的真谛”的含义是什么?(4分) 9.文章开头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0.第4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叙述方式?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 11.请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第段中的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12.读了这篇文章,谈谈你有什么感悟?请选择一个角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四、语言运用(共12分)1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开展“光盘行动”的活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2014年3月,我校也开展了校园“光盘行动”(光盘:吃光盘子里的食物)的活动。文明用餐,节约用餐,低碳环保,杜绝使用一次性竹筷校团委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向全校师生倡议:一定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活动一:学校刊出了一期以“光盘行动”为主题的校报,其中“社会聚焦”栏目刊登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仔细阅读,概括出这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材料一:新华网 有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食物或口粮。材料二:四川在线讯 成都青羊区一位街道工作人员发出了“光盘行动”倡议,立即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区的王女士说:“生活好了,聚餐的机会多了起来,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社区发起在餐桌上节约的号召,我们一百个支持。”材料三:成都商报 记者了解到,目前蓉城98家餐饮单位纷纷开展“光盘行动”,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许多酒店推出了“半份菜”“小份菜”“免费打包”等服务项目,引导消费者做“光盘一族”。活动二:为节约用餐、减少浪费,我校学生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倡议支持“光盘行动”。学校拟在食堂和教室内各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为此次活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4分)食堂: 教室: 活动三:学校“光盘行动宣讲组”志愿者走出校园进行宣讲,绝大多数人表示支持,也有人认为是在作秀、走形式,有些同学甚至说:“饭菜钱我们已出,这是我们的私事,用不着你们管。”针对这种情况,作为宣讲组志愿者一员的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呢? 2015级八下期中语文半期参考答案a卷8、(1)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关键字 “以是”、“假”、“因”) (2)我却穿着破棉祆旧衣衫生活在他们中间,毫无羡慕的心思。(关键字“则”、“略无”)9、留取丹心照汗青;晓镜但愁云鬓改;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2、不能删除,“实验表明”是指“有科学依据的,”(1分)在文中准确说明了“可反射热量的材料铺设屋顶的住户的确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量”是有科学实验依据的,如果删除,则表明这一理论有可能是假设的,与事实不符(1分)。“实验表明”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b卷1、闲适恬淡、热爱自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得2分)2、诗中有画,绘形绘色(或突出色彩的描写) 或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或以声衬静)(答出其中一点就给一分,结合诗歌分析给一分。)3、d(应为“恰好,恰逢”)4、(1)申屠炯,既看重王止善,又认为王冕为人特异,进见拜访的礼节更加恭敬。(解释出“奇”“谒”字各得1分,整个句子通顺得1分)(2)(元章)就写信辞别申屠炯,向东到吴地浏览去了。(解释出“谢”“东”字各得1分,整个句子通顺得1分)5、勤奋好学:年少时就通读春秋各传和关于兵法的书箱。(2分)性格不羁、不慕荣利:王冕拜访江浙检校王止善时,穿的衣服鞋子破旧,但他拒绝接受王止善送他的草鞋和担任吏员职务的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