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策划师实务知识.doc_第1页
会展策划师实务知识.doc_第2页
会展策划师实务知识.doc_第3页
会展策划师实务知识.doc_第4页
会展策划师实务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展策划师 基础知识主讲人:罗正昌云南工商学院新泛亚金融培训中心 副主任云南捜学客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1会展策划师介绍1、职业定义: 从事会展市场调研、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的专业人员。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1)会展(会议、展览、节事活动、场馆租赁、奖励旅游等)项目的市场调研;(2)会展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预算和运营管理等方案的策划;(3)会展项目的销售;(4)会展的现场运营管理。(5)展会活动的全程策划协调。2、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会展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三级会展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会展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会展策划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3、申报条件:四级会展策划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相关专业是指:工商管理、旅游、电子商务、广告学、公共关系等)、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四级会展策划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三级会展策划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具有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取得四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取得四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三级会展策划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业及以上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具有其他专业大学专业及以上学历证书,经三级会展策划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二级会展策划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取得三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取得三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二级会展策划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三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取得三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二级会展策划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一级会展策划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取得二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取得二级会展策划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一级会展策划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新职业试行期间:、取得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中国展网 /中国展览总网 中国会展网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网 / 会展商务网(会展理论,策划方案,会展人才) /第一章 职业道德与政策法规一、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方法来维系的、应该主动遵循的、特定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是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包括: 职业观念、职业情感、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良心、职业作风等内容。第一节 职业道德二、职业道德的内涵从内容上看: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从表现形式上看:职业道德比较具体、灵活、多样。从调节的范围来看:既调节从业人员的内部关系,也调节从业人员与其服务对象的关系。从产生的效果看:既使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职业化”,又能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三、职业道德的特点适用范围的有限性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强烈的纪律性四、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维护和提升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企业凝聚力、企业竞争力促进本行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第二节 职业守则遵纪守法,恪尽职守敬业爱岗,积极进取文明礼貌,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第三节 我国展览业管理体制与政策法规一、我国展览业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一)我国展览业管理体制与机构 1、主要管理机构商务部(宏观管理)中国贸促会及全国贸促系统(审批者/组织者/代理机构)2、主要管理体制2003年,商务部成立后,进一步明确国内展览不再实行审批制。实际操作中多头审批制仍存在(除国内贸易展览外):国务院审批:中央各部委和省级政府主办的全国性重大展览商务部、地方商务及外经贸部门审批:涉外经贸展览科技部和各级科技部门审批:科技类展会文化部和地方文化部门审批:文化类展会(二)地方展览业管理体制与管理机构地方会展业管理机构:设置专门会展机构(沈阳、青岛、宁波、厦门等)由地方贸促会负责(哈尔滨、武汉、合肥、长沙等)由对外贸易发展局、贸易发展局等负责(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济南、兰州、西宁、海口、拉萨、太原等)组建会展行业协会(哈尔滨、西安、大连、厦门、广州等)二、我国展览业管理的政策规章1、全国性展览业管理政策与规章(p10)2、地方性展览业管理政策与规章(p11) 内容涉及:促进发展政策规范管理和市场监督政策财政支持与鼓励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开发政策促进对外合作政策第二章 会展基础会展基础知识第1节 会展与会展业第2节 会展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第3节 会展业发展的条件与趋势第4节 世界主要会展机构与组织第5节 会展业发达的国家与城市第1节 会展与会展业21琶洲会展中心22会展业的认识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在新时期,必须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会展业涉及工业、农业、商贸等诸多产业,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等发挥重要作用,在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中显示出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并日益显现出来。 231、会展的概念与类型(1)会议的概念与类型 a:会议的含义 大多数时候,会议就是人们怀着各种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的活动,其规模可以从几人至万人不等。 一群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聚集,来研商或进行某特定活动,称为会议。24b:会议分类一般分类赢利性会议/商业运作会议非赢利性会议/非商业运作会议按举办主体分类;按与会者的来源分类;26b:会议分类按照会议的形式分类会议(meeting)(1)大会 年会、例会(convention) 专门会议、大会(conference) 代表会议(congress)27(2)研讨会 讲座(lecture)论坛(forum)专题学术讨论会(symposium)研讨会(seminar) 讨论会(workshop)讨论分析课(clinic)静修会(retreat)座谈(panel discussion)28(2)展览的概念与类型1)展览的概念: 辞海:用固定或巡回的方式,公开展出农业产品,手工业制品,艺术作品,图书,图片,以及各种重要实物、标本、模型等,供群众参观、欣赏的一种临时性组织。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为鼓舞公众兴趣、促进生产、发展贸易,或者为了说明一种或多种生产活动的进展和成就,将艺术品、科学成果或工业制品进行有组织的展示。29全球展览业协会ufi的定义 全球展览业协会ufi(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的展览定义:展览是一种市场活动,是在一特定时间,众多厂商聚集于一特定场地陈列产品,以推销其最新产品或服务。 认证的基本标准:作为国际性展会至少已连续举办3次以上,至少要有2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20%的国外参展商和4%的海外观众。 302)展览的名称 专业名词: 博览会、展览会、展览、展销会、博览展销会、看样定货会、展览交流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展示会、展评会、样品陈列、庙会、集市、墟、场等等。exhibition, general exhibition, industrial exhibition, exposition, show, trade show, fair, multi-trade fair, trade mart, display 31(2)展览的概念与类型2)、展览的类型(1)从性质上分,展览有贸易和消费两种。贸易性质的展览是为产业即制造业、商业等行业举办的展览,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信息、洽谈贸易;消费性质的展览基本上都展出消费品,目的主要是直接销售。展览的性质由展览组织者决定,可以通过参观者的成分反映出来:对工商业开放的展览是贸易性质的展览,对公众开放的展览是消费性质的展览。具有贸易和消费两种性质的展览被称作是综合性展览。32(3)从规模上分,展会有国际、国家、地区、地方展,以及单个公司的独家展。这里的规模是指展出者和参观者所代表的区域规模,而不是展览场地的规模。不同规模的展览有不同的特色和优势。33(4)从时间上划分,有定期和不定期展。定期的有一年四次,一年两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等。不定期展则是视需要而定长期和短期。长期可以是三个月、半年,短期展是一般不超过一个月。在发达国家,专业展览会一般是三、四天。在英国,一年一次的展览会占展览会总数的3/4。展览日期受财务预算、订货及节假日的影响,有旺季、淡季。根据英国展览业协会的调查,3-6月及9-10月是举办展览会的旺季,12-1月及7-8月为举办展览会的淡季。34(5)按照场地位置分,展览分室内展和室外展。室内展多用于展示常规展品的展览会,比如纺织展、电子展等;室外展多用于展示常规展品的展览会,比如纺织展、电子展等,以及展示超大超重展品,比如航空展、矿山设备展。在几个地方轮流举办的展览会被称作巡回展。比较特殊的是流动展,即利用飞机、轮船、火车、汽车作为展场的展览会。352、会展业的概念、特点与作用产业是主要业务或者产品大体相同的企业类别的总称;会展业:有会展经济运动而引起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相关企业的总和。36会展业的特点1、表征性;2、关联性;3、效益性;4、聚集性;5、开放性;6、地域性;7、专业性;37会展业的作用 1、会展业本身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2、会展业对相关行业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3、会展业产生的社会效益(详见p23) 3839收益很高啊1、会展业本身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3、会展业产生的社会效益 (1)有利于城市建设加速进行 (2)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有利于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4)促进合作交流 (5)推动城市发展40第2节 会展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1、国际会展业发展的历史过程1、原始阶段:物物交换2、古代阶段集市大发展阶段3、近代阶段(1719世纪中叶)4、现代阶段 (19世纪末以后至今)421)会展业区域发展不平衡432)特点会展经营专业化会展公司集团化参与者国际化电子商务广泛化重视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442、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历史过程 1、尝试阶段 (新中国成立前) 2、起步阶段 (新中国成立20世纪90年代) 3、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今)45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1、我国展览业发展历程我国展览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大阶段:46发生阶段20世纪80年代 发展阶段初始期: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快速增长期:20002004年整合期:20052010年 稳步发展期:20102015年成熟阶段2015年以后发生阶段(20世纪80年代)8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尽部分交易会已经开始商业性运作探索,之前除了历史悠久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少数以交易为办会宗旨的展览外,基本上是宣传性、公益性和文化交流性展览,如成就展、教育展和外国经济文化展等。随着1982年北京国际展览馆的落成,特别是象德国image、香港雅式、华进、美国克劳斯等外国展览企业与国内相关部门合作举办的国际展渐成气候,如“北京汽车展 ”、“北京国际航空展”、“中国橡胶展”等行业性展览会,形成了来华展/出国展、国际展/国内展、综合展/专业展等门类丰富的展会类型,为我国展览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47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法越来越大,20世纪90年代展览业进入市场经济发育期,展览活动对城市和区域经济所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环境效应,激励着大量场馆的建设、展览活动规模的不断增加、展会数量快速增长,展览经济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据有关统计,1999年全国有展览馆120家、展览会数量增加到1200个,尤其是第一个由中国成功组办的世界性大展“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成为中国展览业发展中一个历史性里程碑。48成熟阶段(2015年以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促使中国更快实现亚洲展览强国的目标,并且“展、会、节、演、赛”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大会展产业”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产业经济效益将达到一个新的高点,预计可占gdp的1%左右。到2015年前后基本完成“大会展产业一体化”建设,并逐渐步入成熟阶段成为亚太地区的展览强国,未来我国展览业凭借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市场活动中将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492、目前我国展览业的特征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展览业已经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进入了一个追求专业化、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新发展阶段,主要呈现如下特征:502.1 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呈现粗放性扩张业态中国展览业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快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产业,这种快速发展具有显著的数量扩张特征。一是展览场馆的总规模不断扩大二是展览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三是展览业的市场主体迅速壮大512.2 展览已成为国家促进贸易与投资的重要手段展览活动(此处指经贸展览,包括各种展览会、交易会、博览会、洽谈会、订货会、展示会等)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外贸易和投资活动重要的促进手段与交流平台。政府越来越重视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中国展览业的管理体制,规范展览市场秩序,加强与发达国家展览管理部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展会知识产权的保护,提高中国展览业的整体水平。522.3 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三种展览产业发展模式目前我国的展览城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形成了三种展览产业发展模式:以“块状经济”(如浙江省)为依托以“中心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为依托以“支柱产业”(宁波、深圳、东莞、苏州等)为依托532.4 政府主导办展势头不减我国政府主导的展览项目数居全球第一。由国家部委、各省市政府共同举办的大型展会占25%,不少展会甚至有国家高层领导人出席并讲话。据悉,2005年商务部计划主办丝绸、饮食等五大展览会,如号称中国第一展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简称广交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简称“高交会”)、厦门“投洽会”、北京“科博会”等。543、现阶段我国展览业的主要问题 55(1)宏观层面展览产业的体制与机制问题:主要是“产业政策缺位”和“法律法规不健全”、“多头管理”及全国性的权威行业协会迟迟无法成立。至今我国还没有出台科学系统的全国性展览产业政策,现有展览业政策出自不同部门,针对面窄,甚至彼此相互矛盾、冲突,其政策效用大打折扣。各省市地方展览政策千差万别,多数地方政府缺乏对本地展览行业的总体规划与宏观管理,展览相关法规政策不配套;此外,各地展览政策多重审批、轻宏观管理和服务,偏重于本部门的展览审批权,对于展览工作必要的管理和服务缺乏有效的配套政策。56(2)中观层面整体而言表现出我国展览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现状,即在资源“量上”的粗放与“质上”的低效,如政府办展过多数量过多、主办单位多、重复办展数量多,品牌展会少、专业人士少,有实力的办展公司少,成交额少。展会规模一直偏小,展馆规模快速增大。特别需要指出的几个问题是:57多头审批长期以来实行“多头审批”,形成逐级分类归口管理和层层上报的管理体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管理体制和法规体系。审批部门主要包括举办地所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会展组办单位的上级审批及领导机构,涉外的展会还要通过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商务部、科技部、文化部及外交部等部门的会审。这种政出多门、多头审批、多头管理的体制,是造成重复办展、展览市场混乱无序的根由。58错位办展政府错位办展有增无减。由于我国展览活动长期被作为投资贸易和相关产业的主要促进手段,各级地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和直属事业机构除作为展览审批管理的主体外,还热衷于直接介入展览的组织工作,甚至直接担纲成为展览会的组织者,通过举办展览会展示地区或行业形象、提高知名度。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政府过多直接办展,这种“错位”现象使得政府由相关利益者变成具有“市场管理者”和“市场主体”的双重身份,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许多办起来的“政府主导型展会”由于效率低下已经造成对国家财政和展览资源的严重浪费。59区域发展盲目政府、城市办展热情过高,区域市场发展盲目,管理和运作水平低,部分不具备展览业发展条件的地方盲目搞展览业,效率、效果、效益均较差,行业处于低水平的市场竞争状态。60专业人才缺乏另外,我国展览从业人员虽然增长迅速,但是伴随着展览业国际化程度加深,近年来职业性展览人才的缺乏也成为行业发展一大忧患,根据上海市展览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全市展览从业人员大约有5000名,其中具有510年实际操作能力和经验的专业人才大约有50人。专业人才问题主要体现在: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偏低,展览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展览人才专业结构不平衡,展示设计人员较多,展览策划与管理人才偏少展览人才地区分布不均。北京、上海等地展览人才相对集中,中西部地区紧缺外向型国际化的高级专业人才极为匮乏61(3) 微观层面我国展览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效益低下,组办企业散、小、乱,场馆盲目新建或扩建、使用率低、设施设备老化或者严重超负荷运行,展览会普遍规模偏小、品牌展会数量太少,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展览企业战略规划意识薄弱,其管理水平、专业化服务能力、信息化程度均与国际先进的展览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从业务领域竞争能力方面来看,其服务意识弱、服务手段单一、增值服务能力严重不足,既不肯在信息化技术方面进行投入,更不愿意在展会广告和观众组织服务方面下功夫。62结论总之,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时间很短,市场缺陷很多,政府产业政策不明确、市场体制不够健全,规模经济与市场信息不完全,企业追求短期效益欲望强烈,市场混乱、无序,因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还比较大。这是目前我国展览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之间产生矛盾冲突的根由。在来自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日益激烈竞争的今天,体制与机制、市场秩序、企业效益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展览业健康发展的三大瓶颈。634、我国展览业的发展趋势41 市场空间巨大,驶入高速成长轨道下表表明,从我国展览组办的收入角度来看,20012004年之间年我国展览业在第三产业的比重是0.23%0.25%之间,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分别为0.070.09,比照国际上先进国家展览业占国民经济1左右的经验来看,我国展览经济正在向0.1目标发展,整个展览产业处于上升阶段,呈现出十分诱人的产业前景。64展览业在中国的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机遇:一个全球性的产业聚集“洼地”在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市场逐渐形成,国际上展会举办地的重心已由欧美向亚太地区转移 挑战:一方面来自于国内展览业管理体制的不顺、政府干预、政府错位办展,市场秩序混乱、场馆设施的陈旧、老化以及专业化人才缺乏; 一方面还受到国际企业的国内市场竞争、亚太地区展览强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的竞争。 因此中国要成为亚太地区的展览强国,并在世界展览业市场上占有很高份额,中国展览业任重道远。65第3节 会展业发展的条件与趋势 会展业的发展条件 对会展进行评估的最权威机构国际博览会联盟(ufi)认为,一个城市如果: 基础设施相对完备; 人均收入在世界中等以上; 服务业占gdp比重过半; 外贸依存度接近或超过百分之百; 行业协会的力量相对较强, 那么会展业就会在该地区得以强势增长,并发挥相关的积极作用。671、会展业发展的条件(1)区位条件:1)地理区位;2)经济区位;(2)经济条件:1)经济发展水平;2)市场环境;3)金融条件;(3)社会条件:1)人口与劳动力;2)历史条件;3)社会环境;(4)政策条件:制定法规政策予以支持。682、会展发展的趋势集团化:资本运作、并购、国际业务规模化:本国、本地、国际合作科技化:会展设备、网络、信息技术专业化:行业主题展的专业化趋势移植化:大型跨国公司境外业务专业、模式copy;综合化:会带展、展带会、会展结合详见p3769第4节 世界主要会展机构与组织 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一、主要国际会议组织 1、国际会议协会 icca (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vention association ) 始创于1963年,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是一个拥有六百多个会员的全球性组织,现时为国际会议市场最知名的组织。国际大会及会议协会成立的目标,是致力扩大会展市场及提升会议、展览及奖励旅游业(mice)的水平。唯一的一个包含了国际会务活动在操作执行、运输及住宿等方面专业成员的会议专业组织。 /71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国际会议协会 icca的组织与分会 下设11个区域性的分会(chapter) :非洲分会、亚太分会、中欧分会、法语分会、伊比利亚分会、地中海分会、拉美分会、中东分会、北美分会、斯堪的那维亚分会、英国/爱尔兰分会; 在11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委员会:澳大利亚委员会、奥地利委员会、中国台北委员会、德国委员会、印度委员会、以色列委员会、意大利委员会、马来西亚委员会、墨西哥委员会、慕尼黑委员会、泰国委员会。72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 我国有多家单位加入icca组织,他们是: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北京市旅游局、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民间国际旅游公司、中国会议及奖励旅游组织、浙江中国世贸中心、中国世贸中心、中旅国际会展公司、华亭宾馆、春秋旅行社、山东国际旅行社、上海国际会展中心、锦江会展公司、上海旅游委 73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一、主要国际会议组织 1、国际会议协会 icca 国际会议的标准: 与会者来自4个以上国家;与会人数300人以上,其中国外人士40%以上;会期3天以上。 74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2、国际会议专业组织者协会 iapco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congress organisers) 始创于1968年,总部设在英国伦敦,是一个由专业的国际国内会议、特殊活动组织者几管理者组成的非赢利性组织,服务于全球的专业会议组织者。 五类会员:普通、邀请、荣誉、项目经理、分支机构 每年1月,协会都要举办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并颁发“国际会议组织者培训证书”。 /75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 3、国际协会联盟uia (union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s) 始创于1910年,总部设在比利时,是一个非政府的,可进行有关4万个国际组织和客户信息交换的非赢利场所。 二类会员:正式、非正式 /76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二、主要国际展览组织 1、国际展览局bie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s bureau) 始创于1928年,总部设在巴黎,是专门监督和保障国际展览公约实施、协调和管理各国申办世博会并保证世界博会水平的政府间国际组织。 中国:1993年加入 官方网址:/ 入口网站:/bie77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2、国际展览与活动协会iae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xhibitions and events /) iaee前身为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xhibition management ,iaem),始创于1928年,总部设在达拉斯,在欧洲、亚太地区及中国设有办事处。该协会与ufi在国际展览界均享有盛誉,被认为是目前关于国际展览业重要的行业协作组织,两者现已结成全球战略伙伴,共同促进国际会展业的发展与繁荣。iaee以促进国际展览业的发展与交流为已任,每年定期举办国际展览界的交流合作会议、短期提高课程及专题会议,出版相关刊物和买家指南,提高展览组织者的管理水平。 注册展览经理培训:cem课程 78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 3、国际展览业协会ufi (the global association of the exhibition industry) 前身是国际展览会联盟,始创于1925年,总部位于巴黎,2003年改名.ufi是迄今为止世界展览业最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允许用其会标的展览就表明了该展会质量的标志。 前期只有举办展览会的展览公司才能成为其正式会员。从1994年起,展馆、展会以及会展相关机构(如贸易协会;展览服务、管理、统计、研究机构;专业报刊等)也可被接收为会员。不过至今ufi80的活动还是集中在展览会举办行业。 ufi法人代表为主席.日常事务由秘书长负责处理,日常运行主要靠会员缴纳的会费。 /79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 3、国际展览业协会ufi ufi会员每年举办4000多个国际、国内及地区性展览会或贸易博览会,总展出面积超过5000万平方米,参加这些展会的参展商超过100万,观众人数超过15亿。当前ufi成员所拥有展览中心可供出租的展览面积高达1200万平方米以上。 2006年11月,ufi第73届年会于北京举办,为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的年会。 80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 4、美国独立组展商协会 (society of independent show organizers) 总部设在芝加哥,现有170家会员。世界上有影响、实力雄厚的展览会组织者,如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励展公司、蒙哥马力等展览公司均是该协会的会员。该协会的会员每年在全世界举办3000多个贸易展览会。 /live/siso81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三、其他主要国际会展机构和组织国际会议和事件理事学术协会(acced-i,网址:/)国际展览及博览会协会(iafe,网址:/)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会(iacc,网址:/) 国际奖励旅游管理协会(site, society of incentive & travel executives /)82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三、其他主要国际会展机构和组织会议管理专业协会(pcma,网址:/)国际会议策划者协会(ismp,学会网址:/ismp.cfm)亚洲会议与观光局联合会asian association of 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x (aacvb)国家会议译员协会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interpreters de conference (aiic) 83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三、其他主要国际会展机构和组织国际会展建筑协会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palais de congres (aipc) 目的地管理专家协会association of destination management executives (adme)展览结构协会association of exhibition organisers (aeo)国际展览后勤联合会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logistics associates (iela)84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三、其他主要国际会展机构和组织美洲协会专家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association executives (asae) 欧洲协会专家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association executives (esae) 国际会议与观光局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nvention and visitor bureaux (iacvb) 国际会议专业人士协会meeting professionals international (mpi) 会议管理专业协会professional convention management association (pcma85重要会展机构和组织三、其他主要国际会展机构和组织国际会议专业人士联合会the connected international meeting professionals association (cimpa)欧洲会议城市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conference towns (efct)国际法语会议城市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rench speaking congress towns (aivfc)美国内华达拉斯维加斯大学(unlv)和乔治华盛顿大学联合组织的“会议/博览会论坛”(convention/expo summit)86第5节 会展业发达的国家与城市 1、国际会展业发达的国家与地区1. 欧洲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万国博览会(great exhibition of works of industry of all nations)成为现代博览会的起始点。88加强与中国展览业的合作世界愈变愈小,法国的展览公司也在向中国市场走来。尤其是爱博展览集团,作为法国第一大展览公司和世界第四大私营展览公司,已和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合作成功地举办了99年4月底的北京国际农展(agro foodtech china),为中国农展市场注入新的活力。2000年,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推出第二届国际农展,首届国际食品展和首届国家包装和食品加工技术展,将为中国的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工业-包装工业-食品业这一纵向系列化经济领域带来大批的新技术,为中国的开放大业带来众多的商机。所以,法国展览业的另一个趋势是加强和中国展览业的合作。 89 法国国际专业展驻华代表团作为法国展览业的在华代表机构,其首要任务是向中国企业界和展览界推荐介绍法国的高水平国际性专业展,为中国企业出访法国参观参展和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信息和服务。90【案例】巴黎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上十大名城之一,不仅是法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国际活动的重要场所。巴黎是欧洲西北部城市带中心城,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务展览中心。每年在巴黎举办的各种类型的展览会及贸易博览会达上千个,巴黎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博览会之都”。巴黎拥有十几家专业交易会展馆,面积达二十多万平方米,每年定期举办一百多次各类国际专业交易会,堪称世界第一。在巴黎地区,展会带来的其他收入约为150亿法郎。也就是3.65万个全年全员工作岗位。 巴黎大区有三个大的展览场,分别为巴黎展览中心(面积为22万平方米)、维乐班特展览中心(面积为19.1万平方米)、以及布尔日展览中心(面积为7.87万平方米)。据统计,在2001年,巴黎大区所举办的展览会总面积达560平方米,参展企业总数达到95000家,其中外国参展企业占24%;展览会的参观总人数为890万人,其中7%的参观者是来自国外。巴黎的著名展会:巴黎航空航天展、国际建材建筑展览会、法国国际批发商展、法国巴黎国际工业配件展览会、法国fatex服装服饰定牌贸易展览会。巴黎的知名展馆:巴黎展馆、维乐邦特展馆、布尔热展馆、世界贸易中心、巴黎凡尔赛门展览馆、巴黎展览中心。91展览城市意大利大型国际展览会举办地点主要集中在米兰、波洛尼亚、巴里和维罗纳四个城市,每个城市都有设施良好的展览会场地。此外,这些城市同时又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参展商和观众不仅能从展览会上获取信息,联系业务,还能在业余时间游览市容、参观古胜,享受多彩的文娱生活。这也是这些城市作为展览城市成功的另一个重要条件。92台湾台湾目前会展产业的发展状况,由于行业标准分类中,并无会展产业一项,因此至今并无一个完整的产业产值统计,仅能就举办展会的数量,了解现况。概况 在展览部分,以台北而言,一年约有120档展览,其中专业展有45文件,包括外销导向的国际展约25檔;内销导向的国内展约20檔;消费展(均为内销行国内展)则有75檔。在会议部分,根据国际会议协会icca(international congress & conference association)在2001年的报告指出,台北已经成为全球第20大会议城市,且名列亚洲第三大会议城市。这样的数据,也突显了台湾还有争取国际会展举办很大的空间。93942、 我国的会展业发达的城市现阶段中国展览业区域布局我国展览业是一个典型的区域性产业,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几乎占据了全国90%的展览市场份额,初步形成了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湾三大展览经济带,加上发展中的东北、中西部展览经济带,构成各具特色、多层次的展览经济发展格局。以下重点介绍前三个展览经济带。 9596(一)长三角展览经济带所谓中国长三角地区展览业,泛指“浙江、江苏及上海”两省一市所辖长江下游区域,这一区域里有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杭州、台州、南通等16个大中城市,是继纽约、东京等城市后世界公认的第六大城市群,城市与城市群之间如“网络结点”关系,使各城市间地位平等、功能互补,在竞争和合作中达成“共赢”势态,形成了独特的展览集聚城市群。2010年“世博会”诱人的巨大商机更将推动该地区全面提高国际竞争力。97从场馆、展览会、组办商、配套服务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长三角地区的展览业呈现六大特点。(1)场馆数量和展览面积居中国大陆前列拥有52个各类展览会场馆,合计总展览面积55万平方米:上海8个、面积大约20万平方米;江苏19个、面积18万平方米;浙江25个、面积16万平方米。2001年德国三大展览公司联手登场浦东建成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做大做强了上海展览业规模,也掀起了长三角地区新建场馆热潮。98(2) 展会数量占中国三分之一以上展览资源十分丰富,每年大约有500个左右展览会举办,占中国年展览总数的三分之一多,5年来年递增率始终保持20左右。较为知名的有杭州西湖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宁波国际日用品博览会、宁波国际服装博览会、温州轻工产品博览会、南京第五十届全国医疗器械博览会、中国第二届舞台美术展览会等。99(3) 展览企业逾千家,国际展览巨头纷纷看好该地区拥有国营、民营和合资1160家展览公司,其中上海510家占44、江苏350家占30、浙江300家占25。吸引了国际上排名10的大部分展览公司来此落户,如德国汉诺威公司、法兰克福展览公司、慕尼黑展览公司、杜塞尔多夫展览公司、科隆展览公司、意大利米兰、博闻等。100(4) 展览服务水平力求与国际接轨长三角地区展览业正在向着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特别有代表性的是长三角地区几个新建场馆,不惜重金提高国际化标准展览服务水平,给国际参展商和专业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101(5) 行业管理保障展览市场竞争走向有序长三角地区成立了上海、宁波、温州、台州、苏州、南京、杭州等8个城市行业协会,正在积极运作行业协会管理体系的共建,通过展览行业的自律,有效地向国际参展商和国际观众提供各类展览信息咨询、展览会推荐、行业咨询与培训等相关服务。102(6) 展览配套服务令国际参展商和观众频频回首长三角地区展览迭出,商贾云集,引发交通、金融、通讯、宾馆酒店业和旅游业等配套产业的增长,客房入住率节节提升。到2002年上半年止,上海有近10家的高星级宾馆陆续建成,17个长三角城市可望在23年内实现交通一卡通。 103(二)珠三角展览经济带泛珠三角地区拥有香港、深圳、广州三大毗邻的国际性展览中心城市,以及区域性展览城市如厦门、昆明、成都、长沙、南宁、福州、桂林等。“泛珠三角地区经济联盟”的形成,使之具备了在产业门类齐备、产业链条长、物流一体化的可行性。场馆从1998年以来增加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包括世界第二亚洲第一大展览场馆“广州琶洲国际展览中心”和2004年10月落成的深圳展览中心,泛珠三角地区展览场地拥有可展出面积已经超过100万平方米,在全国居第一位。104该地区5000平方米以上展览会总数量将仅次于环渤海地区在全国居第二位,注册的展览经营公司超过千家,外资公司如法兰克福展览、杜塞尔多夫、慕尼黑、博闻、荷雅企龙等展览巨头发挥其雄厚的资本和国际性营销网络优势,在中国境内泛珠三角地区展开新一轮的展览市场国际竞争。一大批如广交会、高交会、美容美发展、珠宝展、礼品展、电博会、国际旅游展、家具展、房地产展、鞋展等随着泛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各个成员之间的深入融合,在规模上、档次上出现新的突破,完全不排除广州、深圳、东莞、顺德举行的“四大”家具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分久必合”之可能,从而在中国诞生世界最大的国际品牌家具展。105(三)环渤海湾展览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形成的环渤海湾区域,其展览业呈现出日渐繁荣发展的景象。我国环渤海地区的展览市场主要包括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等省市。以下将从展览场馆、展览项目、组办商、展览收入和观展商与观众等5个参照指标来分析该区域的市场状况。106107(1)场馆:环渤海地区共有展览场馆40个,占全国展览场馆的18.87%。其中北京13个,占环渤海地区展览场馆的32.5%;山东7个(其中青岛3个);河北5个(其中廊坊1个);辽宁5个(其中沈阳2个,大连2个);天津2个(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滨海国际展览中心)。108(2)展会:近几年环渤海地区举办的展览会数量稳步增长,但在全国中的比重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统计表明:2001年793个,2002年911个,2003年达到了841个,分别占全国同期的33.22%、29.63%和25.50%。短短三年,环渤海地区举办的展览会数量占全国中的比重已由三分之一下降到四分之一。109(3)组办商收入: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情况看,北京展览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