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湖北省天门市渔薪高级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秋季天门市三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16年11月6日上午9:00-11:30 试题满分(150分)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共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汉族成年礼源自上古成丁礼,发展至周代时已经摆脱了以考验为目的的严酷形式,而成为一种强调青年社会责任和赋予青年人权利的彬彬之礼。成年礼又有男女之分和阶层之分,至今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历史记载为仪礼士冠礼中周代士人阶层的成年礼,有些文献中对士人以上的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但庶人之成年礼则因“礼不下 庶人”之故没有记载。 礼记曲礼上中云“男子二十,冠而字”,即士人阶层男子二十岁时需加冠取字,以示成年。成年礼有一系列仪式化过程,先要占筮确定行礼日期、选择负责加冠的主宾和赞冠者。加冠当日,主人要在庙堂准备礼器、酒筵,并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仪式开始,由主宾和赞冠者为冠者行三加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后加爵弁,同时颂念不同的祝辞。冠礼毕,冠者要拜见母亲。回来后再由主宾为其命字,有了字后再出见乡邻与尊长。此时主人则以酒筵招待宾客,然后送宾,以后还要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成年礼。在这个庄重繁复的仪式中,冠者经过一系列显性的仪容改变和新的礼仪知识的习得;亲身感受到了成年所被赋予的诸多权利和责任,此后,冠者就有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他社会事物的资格。 女子笄礼在仪式上则要简略得多,并且甫一出现,就是与女子出嫁紧密相连的。礼记曲礼上云“女子许嫁,笄而字”。许嫁的年龄一般为十五岁,仪式主要是结发戴簪和命字。女子从此不再被称呼以小名,而开启了“待字闺中”的人生新阶段。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只不过仪式更简单一些,“年二十而笄,礼之,妇人执其礼”。正因为笄礼与许嫁的结合,使其与冠礼相比在仪式上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而男子冠礼的某些仪式则随着社会结构改变和历史变迁发生了,重大变异。 古代汉族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易服和命字。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从此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而在人际交往中直呼其名被视为不敬。 成年礼对于个人、家族和国家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于个人,成年礼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能促使一个人真正从身心发生改变,是人的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于家族,成年礼的举行不仅意味着接纳一个新的事务参与者,同时也是接纳一个风险分担者和利益分配者。于国家,接纳一个能分得田地的成熟的新的社会成员以后,也多了一个各种赋税和杂役的承担者。可见,成年礼所蕴含的功能意义牵涉到社会的不同层面,因而在人类社会中至今犹存。1下列对文中“成年礼”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年礼最初以考验为目的,到周代转变成一种以强调社会责任和赋予权利为目的的仪式。b成年礼是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是男子可以承担社会事务和女子可以出嫁的标志。c成年礼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是命字,取字之后同辈之间便以字相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d成年礼是一个人生命转换和身份转换的特定标记,对于所在的家族和国家也有特定作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人对男子成年礼相当重视,会在男子二十岁生日时安排一系列繁复隆重的仪式,这 些仪式还会随社会历史的改变而改变。b主人在仪式前要准备礼器酒筵,于门外三揖三让亲迎宾客,然后招待客人,给每位客 人赠送俎肉,这样才算完成整套礼仪。c女子成年礼称为笄礼,一般在十五岁时与许嫁同时举行,跟男子的冠礼相比,仪式简 略稳定得多,主要是结发戴簪及命字。d男子加冠取字、女子举行笄礼都是个体生命历程中的特殊时刻,是男子成年的身体标 识,也是女子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礼中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代表着长辈对冠者的不同祝愿,也使其感受成年 的诸多权利和责任。b人们可根据一个人的衣着发式来判断他是否具备了祭祀神灵、出征、婚娶以及承担其 他社会事务的资格。 c古代,所有女子在完成笄礼后就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她们从此足不出户,一心一 意于闺中等待出嫁。d一个人成年之后,既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利益,也必须担负起应该承担的各种责任, 当今社会依然如此。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初仕郡,举孝廉,除郎中。后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阕,刺史周景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迁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缪,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大将军梁冀威震天下,时遣书诣蕃,有所请托,不得通,使者诈求谒,蕃怒,笞杀之,坐左转修武令。稍迁,拜尚书。时,零陵、桂阳山贼为害,公卿议遣讨之,又诏下州郡,一切皆得举孝廉、茂才。上疏曰:“昔高祖创业,抚养百姓同之赤子。今二郡之民,亦陛下赤子也。致令赤子为害,岂非所在贪虐,使其然乎?宜严敕三府,隐核牧守令长,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以此忤左右,故出为豫章太守。后迁大鸿胪。会白马令李云抗疏谏,桓帝怒,当伏重诛。蕃上书救云,坐免归田里。复征拜议郎,数日迁光禄勋。永康元年,帝崩。窦后临朝,以蕃为太傅,录尚书事。时,新遭大丧,国嗣未立,诸尚书畏惧权官,托病不朝。蕃以书责之曰:“古人立节,事亡如存。今帝祚未立,政事日蹙,诸君奈何委荼蓼之苦,息偃在床?于义不足,焉得仁乎!”诸尚书惶怖,皆起视事。灵帝即位,窦太后复优诏蕃,封蕃高阳乡侯,食邑三百户,蕃上疏力辞。蕃与后父大将军窦武,同心尽力,征用名贤,共参政事。而帝乳母赵娆,旦夕在太后侧,中常侍曹节、王甫等与共交构,谄事太后。太后信之,数出诏命,有所封拜。蕃常疾之,志诛中官。会窦武亦有谋,蕃因与窦武谋之。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王甫时出,遂令收蕃,即日害之。论曰:桓、灵之世,若陈蕃之徒,成能树立风声,驱驰险厄之中,与刑人腐夫同朝争衡,终取灭亡之祸者。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后汉书陈藩传,有删改)4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去则县之 县:通“悬”,悬挂 b坐左转修武令 坐:因犯罪c事亡如存 事:侍奉 d蕃常疾之 疾:嫉妒 5、将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3分)a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b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c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d彼以遁世为非义故屡退而不去以仁心为己任虽道远而弥厉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6、对文中加点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3分)a.遭母忧即古代官员为母居丧守制。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丁忧期限三年,期间要吃、住、睡在父母坟前,不喝酒、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并停止一切娱乐活动。b.视事指朝廷官员巡视检查地方事务。c.孝廉和茂才是古代察举的两种科目。孝廉即孝子廉吏之谓,茂才,又作茂材,西汉时原作秀才,到东汉时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茂者,美也。茂才即优秀人才。d.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7、翻译下列划线句子(10分)(1)其有在政侵暴百姓者,即便举奏,更选清贤之人能班宣法令情在爱惠者,可不劳王师,而群贼弭息矣。(5分)(2)用理泄,曹节等矫诏诛武等。蕃时年七十余;闻难作,将官属诸生八十余人,并拔刃突入承明门。(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10分)别滁欧阳修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黄庭坚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注庆历八年,欧阳修由滁州知州改任扬州知州,此诗乃当时所作。分宁即今江西修水,诗人的家乡。此诗是诗人离家赴任时所作。旌阳,山名。8请对黄诗中“满川风月替人愁”一句进行赏析。(4分)9两首诗的诗人在离别之时都是“如常日醉”,塑造出的诗人形象却截然不同。请结合两诗分别作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7分)(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以及孙权的英雄业绩、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 ,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 , , 。(3)廉颇蔺相如传中体现蔺相如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句子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补 丁 张格娟城市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将头发留得参差不齐,染成黄的、白的、红的、蓝的颜色。总之,怎么另类怎么染,怎么新潮怎么做。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叫酷。这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沮丧地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这可是我花280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师傅说:“没办法了,实在要修,只能换底面了,还不如买一双新鞋。”紧挨着年轻师傅的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不过,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不影响美观。”看来,也只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只好放下鞋子走了。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时,在琳琅满目的鞋子中,一眼就看见了那双鞋。果不其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而且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看样子是故意做成这样的,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一个抗战题材的电视剧,我就顺口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程序。”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丁。我打断了他的回答,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妈妈不但要做农活,还要照顾我们四个孩子,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又一遍地缝补。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欣慰像他这一代人还能接受鞋上的补丁,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啊。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都是崭新的,可让我费解的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直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吧?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买了新鞋子,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老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选自短小说精选,有改动)(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一开篇对城市中一群染发扮酷、追逐新潮的孩子的介绍,为后文的情节埋下了伏笔。b小说对人物心理神情的描写真实传神,如第二段、第十三段都写到了妈妈心疼,细致地刻画出了妈妈珍惜财物的心理。c老年修鞋师傅是一个修鞋技艺高超又善于洞察他人心理的人物形象,他理解家长的心思,也明白年轻人的追求。d文中“左瞧瞧”“右看看”“奔过来”“亲一口”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儿子发现妈妈的创意时的喜悦兴奋之情。e本文是一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的小小说。语言精致典雅,取材小中见大,立意深远,发人深思。(2)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3)“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小小说情节设置的常见特点,这篇小说在这方面有充分的体现,请任选两处情节做具体分析。(8分)(4)请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并联系实际谈谈你阅读本文后的感受。(6分)第卷 表达题(共80分)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下列各项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愆(qin)尤 凝噎(y) 梳装打扮 逃之夭夭b脑髓(su) 睥(b)睨 繁文褥节 残羹冷灸c孱(cn)头 阏(yu)氏 斧钺汤镬 淹没无闻d绣闼(t) 蟊(mo)贼 鳏寡孤独 鹬蚌相争13、下面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文人对审美具有_的感知力,他们可以在安然怡悦中_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还有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他们喜爱“_”那种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a精细用心倾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b精细 凝神谛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精确 凝神谛听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d精确 用心倾听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两孩政策在全面放开后,“能不能生二孩”“该不该生二孩”“生二孩后怎么办”之类的话题一直被民众热烈讨论。 b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主旨,把远大理想与个人抱负、家国情怀与人生追求熔融合一,是今人传承家风和家教的本分。 c东部电商发达地区的物流规模增速开始放缓,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物流功能向外疏解等国家战略方针影响,北京市快递物流规模增速已降至27%。 d国际法庭因认定日本在南极海的“调查捕鲸”实质为“商业捕鲸”,判定其违反了国际公约,于3月31日颁布判决书,下令禁止日本船只在南极海停止以任何名义捕鲸。15阅读下列图片,整合图片信息,紧扣“赢”字的构件和含义,写一段不少于60字的文字。(5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微博没有传统媒体“守门人”过滤、垄断信息的特权,而且门槛很低, 。但是由于人们大多使用匿名, ,于是微博从开始时,虚假信息就一直是一个被人诟病的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短小精悍,微博往往只有论点而缺少论证,似乎只需要情绪化的语言打动人, ,这就造成微博里客观理性的意见往往受到歧视或蔑视。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的汉字书写。 学 校姓 名考 号班 级 2016年秋季三校期中联考试卷 高二语文答题卡题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得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题号123456121314总分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7题(10分)(1)(5分) (2)(5分) 8题(4分) 9题(6分) 10题(7分)(1) (2) (3) 三、文学类本阅读(25分)11题(1)(5分) ( )( )(2)(6分) (3)(8分) (4)(6分) 4、 语言知识的运用(11分)15题(5分) 16题(6分)(1) (2) (3) 五、作文(60分)作文题目 _来源:学|科|网200字来源:zxxk.com400字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600字800字2016年秋高二期中考试语文答案1b(“士人阶层年轻人的专属礼仪”偷换概念,原文“贵族阶层的成年礼也有零星记载”)2c(a“二十岁生日时”和“这些仪式”不准确,原文是“占筮确定行礼日期”,“某些仪式 发生了重大变异”; b“给每位客人赠送俎肉”错,原文是“派人给主宾赠送俎肉”; d原文为“衣着发式的改变是成年的身体标识;命字则是人际交往中的成年标识”)3c(“所有女子于笄礼后等待出嫁”以偏概全,原文“即使未许嫁,成年女子也要行笄礼”)4d(疾:痛恨)5a6b(视事,旧指官员到职办公。)7(1)如果有为政残害百姓的人,立即向朝廷揭发,另选清正贤明的能够宣扬法令,爱护百姓的人去代替他们,这样可以不必使国家的军队劳烦,却可以使所有的盗贼消除平息啊!(采分点:举奏,更选,定语后置句,劳字使动用法,弭) (2)因为事情泄露,曹节等人伪造太后的命令杀了窦武等人。陈蕃当时七十多岁,听说变乱发生,率领属官和学生八十余人,一起拔刀冲进承明门。(采分点:用,矫,作,将,句意1分)8这一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移情于物,用“满川风月”替他悲愁来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离别家乡,离别友人之愁的无边无际,难以排遣。(2分,手法1分,如何体现1分,表达效果2分)9第一首诗塑造了开朗旷达、积极乐观的诗人形象。诗歌中的“如常日醉”写出了诗人如往常般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表现出诗人面对离别的旷达洒脱。第二首诗塑造了满怀离情、借酒浇愁的诗人形象。诗人如往日般醉酒,在阳关曲中离别,连满川风月也像在为他哀愁。可见诗人满怀愁绪,黯然神伤。(6分,诗人形象各1分,分析各2分)10(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11(1)a c解析项,小说第十三段妈妈心疼,是因为孩子们不在意、不理解老一辈的良苦用心。d项“妈妈的创意”有误,妈妈的本意是节俭,创意属于修鞋师傅。e项对本文语言特色的判断有误。(2)参考答案:年轻和年老修鞋师傅的对比。年轻师傅不愿意接活,并认为修这双鞋的意义不大,不如买一双新鞋;年老师傅理解家长的心思,不仅答应修,还修得很有创意。“我”与儿子及儿子的同学们的对比。鞋划破了,儿子觉得该扔了,我却很是心疼;修好鞋后,我欣慰的是节省,儿子兴奋的是修好的鞋很酷!(4分,每个对比点及分析各2分,找出对比点1分,具体分析1分;找出其他对比点,分析恰当也酌情给分)(3)参考答案: “我”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把鞋交给老年师傅补,但当“我”去取鞋时,看到的是一双风味别样的鞋,惊为“巧夺天工”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在年轻师傅不愿接手这个活的时候,老年师傅主动答应补鞋,并谈了他的补鞋设想,这就说明老年补鞋师傅对如何补这双鞋已心中有数。“我”问儿子什么叫“补丁”,没想到儿子回答的是电脑的“补丁”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哪有带“补丁”的鞋子呢?“补丁”当然属于电脑。“我”用心良苦,做了好多铺垫才把带补丁的鞋交到儿子手中,深怕他不能接受,没想到儿子不但接受了,还非常欣喜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小说一开篇就交代了城市中孩子们追逐新潮、扮酷的特点。儿子能接受带补丁的鞋子“我”很欣慰,没想到第二天儿子的同学们带着故意剪破的新鞋来要她再去找老年师傅做“创意鞋”初看出乎意料,细想又在情理之中,原因同。(8分,每点4分,任答出两点即可,情节概括准确简洁2分,分析合理2分。)(4)参考答案一:主题:小说通过一对母子对“补丁”的不同态度,表现了两代人之间不同的价值取向。感受:由于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在所难免,但是如何消弭这一代沟则值得两代人共同深思,并付出努力,小说中的妈妈用心良苦,但沟通不见成效,这就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两代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并不容易,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参考答案二:主题:小说讲述妈妈想通过“补丁”来教育孩子不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却被孩子误以为是“创意”,以至于把小伙伴们的新鞋子拿来作补丁的故事,警示我们要切实关注现在的青少年思想上的漏洞和缺失,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尽管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传统美德不能丢,特别是青少年,追求时尚没有错,追求更好的物质享受也没有错,但在这种追求中放弃了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就容易养成爱慕虚荣、大手大脚、相互攀比的坏习惯,从而偏离正确的价值观。(6分,对主题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感受要围绕主题展开并联系实际。对主题的概括2分,联系实际谈感受4分)12.d(a. 噎yy 装妆;b. 髓susu 睥bp 褥缛 灸炙;c. 阏yuyn 湮没无闻)13.b (“精细”的意思是精致细密。“精确”的意思是非常准确,非常正确。从后文听“鸟翼几乎无声的扑动”“花瓣簌簌飘落的声音”可知,前文强调的是感知力的“细”,应该用“精细”。 “倾听”,细心地听取,多用于上对下,如“倾听群众的意见”。“谛听”指仔细地听,“凝神谛听”就是聚精会神仔细地听。据语境应该用“凝神谛听”。“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写原野开阔稀星低垂,月光朗照大江奔流,描绘了雄浑壮阔的意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写明月透过松林撒落斑驳的静影,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叮咚流淌,描绘出幽清明净的意境。根据原文“让静寂更显清幽的氛围”应选择“明月松间照”一句 )14.b(a.整个句子有两个主语,应改为“在两孩政策全面放开后”;c.关联词残缺,应是“受影响”d.不合逻辑,应将“停止”去掉)15.“赢”字由“亡”“口”“月”“贝”“凡”构成。(1分) “亡”表示危机意识,“口”表示沟通能力,“月”表示时间观念,“贝”表示取财有道,“凡”表示平常心态。(2分)只要有危机意识、沟通能力、平常心态、时间观念,取财有道,就能成为真正的赢家。(2分)16.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 发布的信息往往无法证实而不需要理性的讨论说服人(6分;答出一句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超出规定字数的,扣1分。17.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参考译文】陈蕃,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最初,在郡里做官,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因母亲去世,辞官居丧。服丧期满,剌史周景召他为别驾从事,因劝谏意见不一,弃符离去。后来公府征举方正,都不去。太尉李固上表荐举他,升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缪,高洁之人,前后郡守招请,不肯去,只有陈蕃能够招他去,陈蕃称他的字,不叫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