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中等生选习题(23).doc_第1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中等生选习题(23).doc_第2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中等生选习题(23).doc_第3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中等生选习题(23).doc_第4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中等生选习题(23).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等生选习题(23)一、选择题1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 bcda细胞学说包括三方面要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即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0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不正确的是()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清晰d换用高倍物镜后,物镜十分接近载玻片,调节粗准焦螺旋可能会压碎玻片甚至损坏镜头。【高考链接】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解析单细胞的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答案c2仔细分析图示,三个圆圈分别表示含有细胞壁、核糖体、中心体的细胞,那么阴影部分表示的细胞可能是()。 a乳酸菌细胞 b衣藻c肝细胞 d棉花叶肉细胞解析衣藻为低等植物细胞,三部分结构都有。答案b3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科学家探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科学家虎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b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解析a错误:建立细胞学说的是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b错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是英国科学家虎克;d错误:从细胞结构上说,除病毒等少数种类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学说只说明了生物的统一性,没说明生物的多样性。答案c4(广东省阳江市2016-2017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题)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答案】c【解析】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如a、a),其交配类型多于4种(aaaa,aaaa,aaaa,aaaa,aaaa,aaaa);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的配子类型比为11;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是否是纯合子、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5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b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c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解析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磷脂分子没有特异性。答案b6右图表示两个细胞相互接触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b内部已经侵入了麻风杆菌,则a可能是浆细胞b若a是精子,b是卵细胞,则它们的结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识别有关c若a是死亡的细胞,b是吞噬细胞,则a被b吞噬后被分解的过程主要与溶酶体有关d若a是吞噬细胞,b是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细胞,则吞噬病原体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解析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寄生的基础;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首先要通过细胞膜之间的识别,它们的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吞噬细胞对衰老死亡的细胞的分解主要与溶酶体有关;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细胞,使其暴露出特异性抗原,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a7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的是()。a抗体的分泌过程b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c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d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解析抗体为分泌蛋白,分泌过程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通过核孔,没有经过膜结构;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细胞膜的伸缩性大是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造成的;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一个细胞缢裂为两个细胞是依据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8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的是()。a沼气工程 b桑基鱼塘c长江两岸加固河堤 d退耕还林还草解析a、b、d都是利用生态工程原理,实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c与生态工程无关。答案c9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a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b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c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的生态工程解析从题图中看出,该生态工程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答案c二、非选择题10、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某山坡上山腰处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请根据所得数据回答问题。植物种类地点a地点b地点c非生物因素地点a地点b地点c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植物758距地面1.5 m的光强低中高灌木1842土壤湿度/%483515松树020土壤的有机物/%6.53.82.5落叶树1550300100159.44.52.4(1)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_现象。a区域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了表中列举的以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该包括_。(2)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演替将向_方向发展,直至达到_为止。(3)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_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_。(4)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_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缺氧时,抑制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据此可知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方式为_。(5)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的原因是_。(说出不少于两个原因)解析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地点a的生物种类多,因此物种丰富度最大。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由于还残留植物的种子或根系,因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群落的演替总是向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方向发展,直至达到顶极群落为止。由于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因此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土壤中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植物利用。根吸收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为主动运输。由于地点c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维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因此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答案(1)a垂直分层消费者、分解者(2)次生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顶极群落(稳态)(3)a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分层多、土壤中水和矿质养料丰富(4)微生物的分解主动运输(5)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得分要诀解答表格试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提取相关信息,如物种丰富度的大小就是所处地物种种类数的总和,并以此推断其与植物群落利用太阳能的关系;二是根据土壤湿度、土壤有机物含量、土壤深度、土壤含氮量推断适合落叶树生长的条件。总之根据表格数据信息,提取与解答试题有关的有效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017年新课标卷,29)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填“b和c”“c和d”或“b和d”)。(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答案】(1)o2 nadp+ adp+pi c5 nadh(或答:还原型辅酶)(2)c和d (3)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3(2016年新课标卷,29)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pp或dappp)。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填“”“”或“”)位上。(2)若用带有32p标记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填“”“”或“”)位上。(3)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