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诗的灵性世界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学案.docx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诗的灵性世界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学案.docx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诗的灵性世界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学案.docx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诗的灵性世界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学案.docx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 诗的灵性世界 第6课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学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孔雀东南飞 并序学习目标1.积累本诗中的文言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古今异义词和偏义复词。2.理清故事线索,把握人物性格特点。3.赏析本诗的比兴艺术、侧面描写和浪漫主义手法。1.字音辨识(1)箜篌()(2)伶俜()(3)青骢马() (4)纨素()(5)金镂鞍() (6)踯躅()(7)赍钱() (8)玳瑁()(9)白鹄舫()答案(1)kn hu(2)ln pn(3)cn(4)wn(5)lu(6)zh zh(7)j(8)di mo(9)h fn2.通假举要(1)终老不复取:_(2)箱帘六七十:_(3)蒲苇纫如丝:_(4)儿今日冥冥:_(5)奄奄黄昏后:_(6)合葬华山傍:_答案(1)通“娶”,娶妻(2)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3)通“韧”,柔韧(4)通“暝暝”,日落(5)通“晻晻”,暗沉沉的(6)通“旁”,旁边3.词语解释(1)徒留无所施:_(2)堂上启阿母:_(3)伶俜萦苦辛:_(4)君既若见录:_(5)赍钱三百万:_(6)便可白公姥:_(7)何意致不厚:_(8)供养卒大恩:_(9)逆以煎我怀:_(10)否泰如天地:_答案(1)用(2)告诉,禀告(3)缠绕(4)记取(5)赠送(6)告诉,禀告(7)招致、招来(8)尽、终(9)预料、想到将来(10)否,坏运气;泰,好运气4.古今异义(1)共事二三年古义:_今义:在一起工作。(2)可怜体无比古义:_今义:值得怜悯,怜悯,(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3)汝岂得自由古义:_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4)本自无教训古义:_今义:教育训诫,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5)处分适兄意古义:_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6)便可作婚姻古义:_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7)叶叶相交通古义:_今义:与运输有关的。(8)多谢后世人古义:_今义:客套话,表示感谢。(9)奄奄黄昏后古义:_今义:形容气息微弱。答案(1)在一起过日子。(2)可爱。(3)自作主张。(4)教养。(5)处理。(6)结为亲家。(7)交错在一起。(8)多多劝告。(9)暗沉沉的。5.一词多义(1)相(2)自(3)谢(4)意(5)迎(6)结(7)遣(8)会答案(1)代“我”/代“你”/代“她”/代“他”/代“你”,与“卿”复指/副词,相互、彼此/名词,相貌(2)副词,即/动词,是/副词,亲自(3)动词,辞别/动词,谢绝/动词,告诉(4)动词,料想/名词,心意(5)动词,迎接/动词,送给(6)动词,系/动词,结交/动词,结满(7)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动词,送/动词,派(8)副词,必然,一定/动词,会见6.词类活用(1)以此下心意:_(2)孔雀东南飞:_(3)交广市鲑珍:_(4)卿当日胜贵:_(5)逆以煎我怀:_(6)足以荣汝身:_(7)便利此月内:_答案(1)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委屈(2)名词作状语,向东南(3)名词作状语,从交州、广州(4)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煎熬一样(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最吉利7.偏义复词(1)便可白公姥:_(2)昼夜勤作息:_(3)我有亲父兄:_(4)我有亲父母:_(5)逼迫兼弟兄:_答案(1)偏指“姥”,婆婆(2)偏指“作”,劳作(3)偏指“兄”,哥哥(4)偏指“母”,母亲(5)偏指“兄”,哥哥8.虚词辨析(1)为(2)且(3)何(4)若答案(1)动词,写/动词,是/动词,算/介词,替/动词,作为/动词,叫作(2)副词,将要/副词,暂且/副词,又(3)疑问代词,怎么/副词,何等/疑问代词,哪里/疑问代词,什么(4)连词,如果/动词,像/代词,如此9.句式特点体会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译文:_(2)为仲卿母所遣。译文:_(3)渐见愁煎迫。译文:_(4)何言复来还!译文:_(5)誓天不相负!译文:_(6)仕宦于台阁。译文:_(7)窈窕艳城郭。译文:_答案(1)判断句,“为”表判断。(其实)并不是织得慢,你家的媳妇难做啊!(2)被动句,“为所”表被动。被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3)被动句,“见”是被动句的标志。(又)渐渐地被(顾念母亲从此孤独无靠的)忧愁煎熬压迫。(4)宾语前置句,宾语“何”置于动词“言”前。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5)宾语前置句,宾语“相”置于动词“负”前。(我)指天发誓,决不会对不起你!(6)状语后置句,状语“于台阁”置于动词“仕宦”后。在大官府任官职。(7)省略句,“城郭”前省略了介词“于”。(她的)美丽在这城内外是出名的。10.名言警句(1)课文名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2)课外名句描写爱情的古诗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卓文君白头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南歌子词二首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一、作者简介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一首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曾编选玉台新咏十卷。二、背景展示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当时,儒家的伦理纲常占据统治地位,并发展到了相当完备严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规定有“天下无不是之父母”“七出”等清规戒律。本篇所涉及的问题很深很广,揭示了封建礼教对社会各阶层的渗透,突出地暴露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在本篇中,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的体现者,直接制造了刘兰芝与焦仲卿的婚姻悲剧。当时的人为此事感伤,作了此诗。三、文学知识乐府与乐府诗集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时设立的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其中属于汉代的就叫“汉乐府”。乐府诗集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 000多首。乐府双璧乐府三绝“乐府双璧”指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和北朝乐府木兰诗。如果说陌上桑是汉乐府民歌中虚构性叙事诗的代表作,那么孔雀东南飞就是汉乐府民歌中纪实性叙事诗的代表作。后人把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及唐代韦庄的纪实性叙事诗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四、文化常识(1)涉及称谓贱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的自称。贫贱:古代妇女谦卑的自称。文中是兰芝母亲的自称。下官: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文中是郡丞的自称。结发:对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古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表示成年,可以结婚了。文中指仲卿20岁。(2)涉及官职府吏: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文中指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县令:一个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太守: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主簿:太守的属官。(3)涉及历法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即七夕,又称女儿节、乞巧节,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用针作各种游戏)。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六合:古时候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这叫“六合”。(4)涉及时间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或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汉武帝时又以十二地支与之相配。每个时段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文白对译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你削葱根样的美手却织不出属于你自己的幸福,你含朱丹样的口吐出的却是黄泉下相见的断肠言!在婚宴结束的黄昏,你坚强地与宿命相抗争。“举身赴清池”的那一瞬展现着凤凰涅槃式的悲壮,那清池中的圈圈涟漪是长夜里耀眼的火花。我们只能无奈地看着这美丽的爱情在残酷的现实中轻轻地、轻轻地碎了。千百年后,让我们穿越历史来感受这场爱的传奇根据图表所示,把体现核心故事情节的四字短语填入图中空缺处。答案焦母怒遣两人誓约阿兄逼婚夫妻诀别双双殉情1.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结尾夫妻化鸟的情节该如何理解?答:_答案(1)诗的开头这一句采用了民歌中常用的托物起兴的手法。此诗开头以孔雀失偶喻夫妻离散并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的顾恋之情,将全诗笼罩在悲剧的气氛之中。(2)结尾这一情节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鸳鸯和鸣,与开头孔雀美禽遥相呼应,象征了焦刘爱情的不朽,又象征了他们永恒的悲愤与控告。这与我国民间流传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双飞的传说一样,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自由幸福的婚姻的向往。以鸳鸯照应开头的孔雀,以一鸟独飞开始,以双鸟和鸣结束,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诗意更加浓郁。2.诗歌开端刘兰芝自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从十三岁说到十七岁,是否太繁琐?这是古诗中的什么手法?诗作采用这种手法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1)不繁琐。(2)这是古诗中常用的“赋”的手法。(3)作用:表明了刘兰芝的聪明伶俐、心灵手巧。刘兰芝有这样优秀的品德仍被驱遣,再次强调了刘兰芝的无辜与委屈。照应了刘兰芝“三日断五匹”以及做嫁衣时“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等情节,表现了刘兰芝的勤快利落。3.刘兰芝为什么在离别前还要“严妆”一番呢?这一细节描写有何作用?答:_答案(1)这表现了刘兰芝有大家闺秀的风度。她是“严妆”来的,因而也要“严妆”走,从中可看出她遇事沉着、冷静、镇定自若。(2)作用:离别前“严妆”这个细节精巧而别致,对于刻画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可以说有“一石三鸟”的作用: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刘兰芝外貌的俊美;刘兰芝梳妆打扮似乎在向焦母表明她始终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过错,充分展示了她蒙受委屈后保持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情操和柔中寓刚的性格特征;细致入微地刻画出刘兰芝不愿离开焦家而又不得不离开的痛苦和凄楚。4.“夫妻誓别”这一情节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_答案(1)它再次强调了这对夫妇感情上的互相理解,互相眷念,他们的分别,非是己愿,而是被逼迫的,为后面写两人的殉情奠定了基石。(2)在分别之时,刘兰芝既表白了对爱情的忠贞,也表露了对前途的忧虑,担心自己那个性情暴烈的兄长“恐不任我意”,这为下文的兄长逼嫁、以死践盟等情节埋下了伏笔。因此从情节发展来看,这是个必不可少的过渡段落。5.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然而诗中是很有地位的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呢?答:_答案(1)很有地位的这些人接踵而来向刘兰芝求婚,这一情节跟前面的被遣回家形成对比,是侧面描写,衬托出刘兰芝的美丽外貌和美好心灵,突出刘兰芝的无辜被遣,也从侧面衬托出焦母的专断无知。(2)这个情节的出现也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抛开孔雀东南飞不谈,在东汉时代,像刘兰芝这样被婆家驱遣回家的,被封建家长制、封建礼教折磨而死的弱女子肯定大有人在。刘兰芝的命运是悲惨的,这些弱女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同处于被压迫、被蹂躏地位的广大群众在传唱刘兰芝的故事时自然而然地渗透了自己的感情。孔雀东南飞以真人真事为原型,又在传唱过程中加以再创造,融入了人们善良和美好的愿望。这样的例子在中国文学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化蝶,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等,这些在现实生活中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故事中发生了,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实现了。这既揭露了弱势群体无力主宰自己命运的事实,又曲折地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铺排手法铺排是铺陈、排比的简称。在古代民歌中运用得极为普遍。铺排是将一连串内容紧密关联的景观物象、事态现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为,按照一定的顺序组成一组结构基本相同、语气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也为诗歌带来了声律和色彩之美。焦仲卿在焦母面前唯唯诺诺,不敢抗争,最后只能“自挂东南枝”,那么,在焦仲卿身上到底有没有反抗精神?答:_答案(观点一)让刘兰芝暂时回娘家,对于焦仲卿来说,只是一个权宜之计,他希望婆媳分开一段时间缓和一下矛盾,至于刘兰芝回家后被迫改嫁,那是封建势力进一步压迫的结果,实在不能由焦仲卿来负责任。可见,焦仲卿始终没有屈从母亲而休掉刘兰芝的想法,他让刘兰芝回家是不得已的选择,也是一种斗争策略,而不是向封建势力屈服、投降。(观点二)焦仲卿个性也非常鲜明,他忠于爱情,当他与刘兰芝团圆的希望完全破灭以后,“自挂东南枝”,以生命殉爱情,表现了他对封建势力压迫的无比悲愤和以死抗争的巨大勇气,是放射着灿烂光辉的反抗行动。虽然他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但他忍辱负重。他深爱兰芝,忠于爱情,最后自缢于庭树。跟兰芝一样,焦仲卿是充满叛逆精神的。肖像描写孔雀东南飞 并序中有一段肖像描写,写刘兰芝离开焦家时的打扮:“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组句子是一种横的铺排。作者不厌其烦地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的铺陈,描写了刘兰芝的装束、衣饰、姿态、容颜,既写出了她的超越世俗的美,更表现出了她的从容镇定。技巧点拨肖像描写即描绘人物的面貌特征,它包括人物的身材、容貌、服饰、打扮以及表情、仪态、风度、习惯性特点等。肖像描写的目的是以“形”传“神”,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迁移运用“鸡鸣外欲曙”一段写刘兰芝的衣履佩饰、容颜姿态,描写非常精彩,请摹仿本段写法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体现人物的性格,不少于200字。答:_答案(示例)看上去,杜老师也就30来岁,那张严肃的长方形脸上戴着一副黑宽边眼镜,两只不大的眼睛在镜片后边闪着亮光;两个嘴角总是紧紧闭着,平时很不爱说话。在我的记忆里,好像他只有那么一身半新不旧的蓝衣服,袖子也总爱往上挽一截。每当下课的时候,他就把书本往胳肢窝下一夹,把用剩下的半截粉笔往口袋里一装,低着头,像找来时的脚印似的,慢慢地,一步步向着自己的办公室走去。可是,在课堂上,他像变成了另一个人。他讲起课来滔滔不绝,朗读起课文来声音异常洪亮,有时还会激动得脸上放出红光,一步跨到讲台前,挥舞着手臂同学们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住了,睁大眼睛看着他。1.课本素材点击文本刘兰芝与焦仲卿这对恩爱夫妇的爱情悲剧,控诉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爱情自主的合理愿望。刘兰芝既是淑女、贤妻,又是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她勇敢,坚强,富有反抗精神。焦仲卿从软弱逐渐转变为坚强。他开始对母亲抱有幻想,当幻想被残酷的现实摧毁后,他坚决向母亲表明了以死殉情的决心,用“自挂东南枝”表明了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他的变化,深化了对封建社会的控诉。焦母的专横暴戾,刘兄的冷酷自私、贪财慕势,也很突出。运用示例爱情的美好让每一个凡夫俗子刻骨铭心,可封建礼教残酷得竟让一对天造地设的青年男女双双殉情,化鸟夜夜啼鸣。兰芝、仲卿是为追求婚姻爱情的自由而死的,是为追求生命的自由、追求幸福的人生、维护生命的尊严而死的。如果仲卿、兰芝屈从于焦母、刘兄的安排,就等于屈从于强权的支配,结果就不仅是放弃了婚姻爱情的自由、人生的美好感情,而且也放弃了生活的自由、生命的自我。即使活着,即使各自再嫁再娶,也是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在这样的人生中,生命将失去精神、灵魂,失去情感的守持,失去生活的自由,处于被奴役、被禁锢的状态中。这样的人生,生命的意义价值又何在呢?2.课外素材禁锢与自由阿拉法特从小就显露出了不受他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在反英斗争中,年仅17岁的阿拉法特自告奋勇,从沙漠部落中购买武器,偷运到巴勒斯坦,一时成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英雄。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毅然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战争中。在战火硝烟中,他看清楚了巴勒斯坦人的悲惨命运,认识到革命是唯一的出路。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为保家卫国的理想舍身奋斗。自由,比任何东西都来得更宝贵。阿拉法特朝着理想的国度勇往直前,1993年,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第二年,他结束了2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阔别多年的加沙。1996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连任至逝世。选材感言自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阿拉法特的一生,正是对“不自由,毋宁死”的最好诠释。在没有自由、没有尊严、没有自我的状态下活着,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孔雀东南飞新传当刘兰芝第五次回首的时候,泪还是忍不住落了下来,黑漆漆的门紧闭着,一如仲卿般冷漠,左邻右舍还在对她指指点点,议论着这个因不守妇道而被休的女子。可是,谁能知道她的苦衷?当她还未出嫁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好小伙儿到她家提亲:模样儿俊的,有钱的,有势的。为何选了焦仲卿?他又黑又瘦,又没钱又没势。他凭什么娶到美丽贤淑的兰芝?兰芝一遍遍地问自己。泪水渐渐模糊了她的视线,朦胧中焦仲卿那老实敦厚的脸又出现在她的眼前。是因为看中他山般的朴实沉稳吧!“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山沉稳;水绕山流永不移;妾身与君永不离。”“上邪!我欲与芝相知,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芝绝!”海誓山盟犹在耳畔,但已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为了仲卿的工作,兰芝跑东家,找西家,甚至出席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在觥筹交错中强颜欢笑,为仲卿在领导面前说尽好话。老实巴交的焦仲卿啊!你怎么让你妻子做这些事情呢?你可知道席间哪个人不觊觎你妻子的美貌?你可知道你妻子独自一人承担了多少风言风语吗?当刘兰芝看到丈夫遗落在地上的香囊时,泪刷地下来了,那是秦罗敷的香囊,那是秦罗敷的香囊!焦仲卿没有说什么,走到书案前写下了休书。兰芝仿佛听到胸腔中有什么碎了,一片片裂开的钝响到家了,兰芝默默地进房,悄无声息。第二天,县官的儿子便来提亲,兰芝含着泪默然答应。良辰吉日选在后天。“后天?”媒人自顾自地说,“那可是个好日子,秦罗敷姑娘也要出嫁哩!嫁的是焦仲卿。”焦仲卿!天高气爽,惠风和畅。焦仲卿坐在高头大马上气宇轩昂。这时,他看到了兰芝,熟睡着的兰芝。“妾为水,君为山;水灵动,湛不变;山沉稳,色不坚。”焦仲卿看到刘兰芝最后留给他的话时,茫然若失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读后启悟从名著中寻找“空隙”,扩展为富于想象性的文章,不仅需要有对原作的深入理解,而且需要大胆假设、合理虚构的精神。此文借助孔雀东南飞而别出心裁,根据作文题意要求对原作大胆改造,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给出了一种新的“诠解”。这样的“故事新编”,妙在“似是而非”,难在“似非而是”,并且首先应在题意的“前提”下创造。就此而言,本文是成功的。文章对于相关古典文学资源的“活用”,对于虚拟情境的逼真描述,也增添了故事的“说服力”与文学性。1.名句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文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2.名句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译文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3.名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4.名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译文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一、基础知识检测1.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c.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d.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答案d解析a项“取”通“娶”,娶妻。b项“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c项“傍”通“旁”,旁边。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d.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答案c解析a项古义:在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b项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随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d项古义:安排,处理。今义:对违法乱纪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均为动词,见面。b项动词,出嫁/动词,往,到。c项动词,辞别/动词,谢罪。d项副词,互相/副词,偏指一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d.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答案d解析a、b、c三项均为偏义复词。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 b.手巾掩口啼c.足以荣汝身 d.卿当日胜贵答案c解析c项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向东南,用手巾,一天天地。6.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为仲卿母所遣a.自缢于庭树 b.渐见愁煎迫c.何言复来还 d.老姥岂敢言答案b解析b项和例句均为被动句。a项为状语后置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d项为一般陈述句。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之意,后者应理解为“情意真挚”。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答案a解析“最长的抒情诗”错,应是“最长的叙事诗”。8.孔雀东南飞被明人胡应麟称为“百代而下,当无继者”的“古今绝唱”。它是古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歌颂了刘兰芝的忠贞与反抗精神。假若刘兰芝当选为当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为她写一段颁奖辞,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60个字)答:_答案(示例)在漫漫长夜里,刘兰芝以自身的美丽、坚强与宿命相抗衡,那清池中层层的涟漪是坚贞爱情迸发出的火花,是怨男恨女血泪的控诉,是对人类文明最强烈的呼唤。“举身赴清池”这种凤凰涅槃式的悲壮,在那一瞬间穿越生与死,绽放爱与恨!这是一次血与火的洗礼,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控诉。解析颁奖辞的拟写,要侧重对人物事迹的高度概括,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同时要注意语言须有文采。9.某校举行由学生把所学课文改编成独幕剧的演出晚会。下面是演出的部分节目单:(1)孔雀东南飞演出:高一(2)班(2)氓 演出:高一(5)班请在孔雀东南飞与氓之间,为主持人设计一段衔接的话。要求:所写内容与串联的节目密切相关,衔接自然,不少于90个字。答:_答案(示例)合葬化鸟,夜夜相鸣。高一(2)班同学的演绎,给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点染上浪漫的色彩。面对封建礼教,刘兰芝的结局只能如此。但爱情的悲剧千差万别,即使没有专横家长的干涉,也仍有爱情的悲剧上演。下面请看高一(5)班的同学为我们表演的氓。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孔雀东南飞中,“_,_”两句,写出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告别时忧愁伤感的样子。(2)孔雀东南飞中,“_,_。_,_”是从脚到头,从装束、服饰上作横的铺陈,表现刘兰芝的美丽,突出她坚忍刚强、从容自如的性格。答案(1)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2)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二、课内阅读强化阅读下面课文选段,然后回答问题。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11.你是如何理解刘兰芝、焦仲卿之死的必然性的?请概述。答:_答案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其必然性。因为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存在,他们二人不可能自主选择和决定幸福的婚姻,只能听命于家长。而他们又不肯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因此,他们最后只能走上殉情自杀的道路。12.本诗主要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什么在结尾又写了“化鸟”这部分内容?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化鸟”这部分内容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突显了诗歌的主旨;同时呼应了开头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使结构更严谨。三、课外阅读拓展(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飞来双白鹄吴迈远可怜双白鹄,双双绝尘氛。连翩弄光景,交颈游青云。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岂不慕前侣?为尔不及群。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譬如空山草,零落心自知。”注罗:罗网。缴:指箭。江:江边。前侣:前面的同伴。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逢罗复逢缴,雌雄一旦分”这两句说它们遭到了地面上人们的伤害。两个“逢”字,见出人世的险恶,仿佛人间在嫉妒它们似的,非得拆散它们不可。b.“哀声流海曲,孤叫出江”是写雄白鹄的悲哀,痛苦的哀鸣在各处传布。一“流”一“出”,也见出雄白鹄寻觅雌鹄的行动。c.“乐哉新相知,悲来生别离”这两句写出了幸存的那只白鹄尽管为别离悲伤,但是幸好有了新的伴侣。d.这首诗突出了雌雄白鹄分离是因为罗网和弓箭的伤害,是外在势力破坏所致,是“社会”悲剧。这就大大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答案c解析这两句写出了雄白鹄的极度悲哀,是用别人的“乐”来衬托自己的“悲”。14.诗歌的后十句是雄白鹄的告白,从这段告白中你读出了两只白鹄之间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从上文的“孤叫”可见它已是一只失群的孤鹄了。“步步一零泪,千里犹待君”表现了雄白鹄的极度悲哀。“持此百年命,共逐寸阴移”的意思是:本来打算同爱侣厮守在一起,度过每一寸时光。可见其恩爱,但现在“如空山草”一般“零落”。这段雄白鹄的心灵独白,像是对亡鹄倾诉心曲,很是感人。(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三句是作者叙述,第四句是女主人公一个被丈夫休了的女子的发问。五至八句是故夫的回答,“新人从门入”两句是女主人公的话,后六句是故夫的话。b.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丈夫,不但不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恋情不断,故欲借此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