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曲沃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人民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米”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已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上述现象说明 地区性分工扩大 b、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2.史记货殖列传载:“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财匮少则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司马迁认为a西周实行“工商食官” b秦汉采取重农抑商c耕种、开采、加工、交换本末有别 d农工商皆本,经济民生3.桓公日:“处士、农、工、商若何?”管子对日:“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这反映了当时 社会分工更加细致 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政府强调规范社会秩序 a b c d4.中国古代有所谓“士农工商”四民的说法,这一说法形成于( )a、夏商 b、东周 c、秦汉 d、隋唐5.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a.农业经济衰退 b.农业结构发生变化c.商品经济发展 d.农产品加工业兴起6. 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为45倍,据13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6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 a.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 b.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7北方一些地区曾流行“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的俗语,它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民习惯于简朴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落后8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其“微澜”主要表现为( )a手工工场兴起 b城市商业经济繁荣c地域性的商人集团形成 d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9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1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这则材料是对下列哪一水利工程的最高评价( )a.春秋时期的芍陂 b.西汉的白渠c.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汉代治理黄河11 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对商人实行的政策是( )a.休养生息 b.限制商人 c.禁止经商 d.反腐倡廉12清乾隆年间苏州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杭州)会馆碑记载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存货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碑文反映出苏杭之间的商贸联系 b会馆为商人出资建造的地方商业中心c会馆为旅居异乡的同乡商人所组建 d会馆为同一地域商人活动的重要场所13下列言论中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思想的是( )a事末利(商业)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b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d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14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明朝中后期纺织业已经比较普遍使用了机器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繁荣15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曾以“布衣”自称。在诸葛亮的时代里,“布”的主要材料是( )a丝 b棉 c毛 d麻16汉书中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 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 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a b c d17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国 d法国18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开始殖民霸权的角逐c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d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19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由需要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c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d蒸汽机的发明中20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妇女为农业生产而劳动了”。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建设占用了绝大多数农业用地b众多妇女被工厂雇佣,成为女工c大多数妇女成为家庭主妇d妇女地位提高,不再从事繁重劳动21下图是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和第一架飞机的历史图片。它们当时使用的动力分别是()a柴油机和汽油机 b蒸汽机和电动机c蒸汽机和内燃机 d内燃机和电动机22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地位在逐渐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重大发展 d电力工业发展最为突出232012年第30届奥运会在伦敦成功举办,那么参加1900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的运动员可能会()通过网络视频了解最新赛况穿着塑料胶鞋出现在赛场用电话询问比赛情况乘坐轮船去法国参赛a b c d24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25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和西班牙王室议定的条件是哥伦布若在东方开疆拓土则可自任总督,但土地财富的9/10要归西班牙国王。这反映了哥伦布远洋航行的本质在于a发财致富b传播宗教c殖民掠夺d海洋探险26“虽然远航的目的是寻找黄金,但证明了地球是圆形的,这对科学的发展和人们宇宙观念的更新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a推动了地理大发现和科学进步b满足了宗教人士扩张天主教的愿望c反映了西欧工商业发展的要求d使西欧国家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27有人说,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l7世纪时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281759年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a社会贫富差别的扩大b工人运动的兴起c经济危机的发生d垄断现象的出现2919世纪后半期,股份公司大规模发展,广泛流行于资本主义世界各国。股份公司的分布范围从金融、交通和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向钢铁、机器制造和商业扩散,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这一“发展”客观上反映了()。a新兴工业扩大规模的要求b科研与生产的直接结合c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d帝国主义对外扩张的要求30美国石油开采量从1860年的50万桶上升到1910年的2亿桶以上,反映了当时美国新能源的开发成为重要产业重工业地位上升内燃机广泛应用成为最大石油输出国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60年,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5%。史钟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材料二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258.2513.517.021.027.551.0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全世界纪录之先徐刚世纪末的忧思材料四1848年英国颁布了公共卫生法,1878年通过了公共卫生条例,至此英国基本上建立起了完整的水资源污染防治的法律体系。工人阶级提出了改善自己生活条件的要求,也包括着,改善公共卫生条件,消除环境污染等内容。英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创立者查德威克,用大量事实说明了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流行,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换来了环境的改善,使人们重新获得享有良好环境的权利。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末英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工业化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治理环境的措施。(4分)(4)综述以上材料,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4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这样的做法是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材料二1596年到1598年,一个有名的人叫巴伦支,他是荷兰的一个船长,他试图找到从北面到达亚洲的路线。他经过了三文雅现在一个俄罗斯的岛屿,但是他们被冰封的海面困住了。在恶劣的险境中,8个人死去了。但荷兰商人却做了一件令人难以想象的事情,他们丝毫未动别人委托给他们的货物,而这些货物中就有可以挽救他们生命的衣物和药品。材料三1602年,在共和国大议长奥登巴恩维尔特的主导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 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传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材料四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由此,一个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了:当荷兰和西班牙的军队正在海洋上厮杀时,西班牙贵族手中的白银仍可以自由地从阿姆斯特丹银行的金库中流进流出。荷兰的银行,可以合法地贷款给自己国家的敌人。以上材料皆引自中央电视台大国崛起解说词(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6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性商业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注意概括提炼,不要简单列举史实)(8分)(2)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你获得了哪些启示?(4分)(3)17世纪后半期,荷兰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哪个国家?指出其丧失大国地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解析第(1)问,以概括要点的方式在材料一中找出促进工业发展的因素,如圈地运动、科技推广、工业革命等。第(2)问,从城市人口的构成、工业的污染等方面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第(3)问,注意各阶级各阶层的活动如方法、建议、宣传等。第(4)问,注意从科技、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来展开回答。答案(1)原因:立法推动圈地运动;重视科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