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高考地理考前30天冲刺:地球运动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运动轴心及轨道(1)轨道为赤道(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034夹角(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周期(1)恒星日,自转3600,23时56分4秒,是真正周期(2)太阳日,自转360059,24小时,是日常所用周期(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是真正周期(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期,365天5时48分46秒,是日常所用周期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1)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平均角速度为每日约10(3)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需要注意的问题:太阳日的理解和飞行中感觉一天长短问题:当物体和地球没有相对运动时,随着地球从日出(或太阳日某个时间)到再次日出的时间为24小时,为一天。但飞机、车、船运动时,感觉一天长短不同,可以比24小时长或短,如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不一定正东,可以是向东、东南或东北),感觉一天时间短于24小时,短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但不是飞行时间,如果逆地球自转方向(正西、西南或西北),感觉一天长于24小时,长的时间为飞行途中所跨的经线段的时间间隔。例题1:一艘轮船从圣弗朗西斯科返回上海,船员们在甲板上观测前一天正午到后一天正午的时间间隔是(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c比一个恒星日稍短些 d比一个太阳日稍长些答案:d 点拨:如果没有相对运动,地球上观察连续两次正午的时间间隔应为一个太阳日,如果物体顺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小于24小时,如果物体逆着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其连续两次观测正午的时间间隔大于24小时。例题2: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答案:a 点拨:图中范围内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为赤道处的一半,且自南向北减小,说明位于北半球,即纬度在北纬60度附近。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答案:a 点拨: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圆周运动的周长,在纬度相同情况下,海拔高度大,运动周长增大,速度增大。例题3:某日酒泉昼长11时20分,西昌昼长11时40分。某航天专家上午11时乘飞机从酒泉到西昌参观“嫦娥一号”卫星发射,途中飞行3小时。据此和下图分析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为:( )a11时40分 b14时30分 c11时30分 d11时14分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地球自转周期中的太阳日。航天专家该日经历的昼长主要是在西昌经历的,如果航天专家没有运动,在西昌经历的一天为24小时,白天为11时40分,现在他一方面随地球自转,一方面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动,感觉一天时间应该比实际周期短,而且发生运动时间在11点以后的3小时范围内,应该在白天,所以短的时间是在白天范围,短的时间为从东经98度到东经102度的经度差所消耗的时间,为16分钟,即航天专家感觉一天的白天时间为11时40分-16分=11时14分。例题4:下图中的左图为某日某时刻30n纬线圈的昼夜状况,右图为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据图中信息回答(1)(2)题。 (1)p地位于t地的(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答案:a 点拨:30n纬线圈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所以右图中的p点右侧为北极点。p点位于北半球高纬度,725e经线上,综合起来,p地位于t地的东北方向。 (2)若该日一架飞机在f地日出时起飞,飞往t地降落。途中飞行员始终可以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则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飞行时间分别为:( )a东北、5小时 b西北、6小时c东南、55小时d西北、55小时答案:b 点拨:飞机从f(赤道,725e)出发时,f地正好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6点,此时t地地方时为0:30分,正值黑夜。根据左图中的白昼经度,计算出白昼时间为11小时,日出时间为6:30分。注意一天中晨昏线位置不变,只是地球上的地点不断运动,各条经线顺序经过晨昏线。飞机出发时位置和各地时间见下图。飞机一方面向西北方向飞行,另一方面,飞机和t地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飞行中,飞机始终在晨线以西,当飞机到达t地时,t地正好到达晨线位置,该时间段为从0:30分6:30分,时间为6小时。飞机到达t地后,随着t地进入白昼,不能再看到“旭日东升”的景象了。二、太阳直射点的周年回归运动地球自西向东运动,在运动的地球上看太阳,表现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球大圆上自东向西运动,即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例题1: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的这一天,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的纬度范围是_。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_期,亚平宁半岛南部气候特点为_。(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差_度。太阳直射点从b点移至c点期间,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向_移动。(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_ (多或少几小时)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呈_方向流动,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_(全称)。答案:(1)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汛(洪水);炎热干燥 (2)0;南 (3)少12;逆时针;阿留申低压点拨:(1)直射点位于a点时为夏至日,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都是距离直射点最近的一天,即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之中最大值。太阳直射点从a点移至b点期间,即从夏至到秋分,北半球为夏季,我国东部季风区为雨季,长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汛期,而亚平宁半岛南部为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干季节。(2)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的这一天,直射点位于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北极圈与南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相等,差值为0。由于直射点向南移动,地球上气压带风带也向南移动。(3)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即冬至日,北极圈为极夜,昼长为0,赤道昼长为12小时,所以昼长时间北极圈比赤道上短12小时。太阳直射点从c点移至d点期间,北半球为冬季,热带季风风向为东北风,北印度洋海区北部沿岸海水向西流动,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此时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北太平洋上的气压中心是阿留申低压。例题2:地球上太阳直射点正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这一天是( )a7月1日 b1月1日 c 10月1日 d4月1日答案:点拨:太阳直射点移动幅度与极昼极夜幅度相同,移动2326用三个月,即90天,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开始向南移动过程中,从北极点向南出现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2326,北极圈内极夜范围占不到1/10,用时间约90天*1/10=9天,日期为9月23日+9天,为10月2日,故c对。例题3:读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年运动轨迹图,回答(1)(2)题。 (1)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aa bb cc dd答案: 点拨:a位于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直射点逆自转方向运动,从a到b,b为春分,d为夏至日6月22日,直射点从d到c运动,所以c为秋分日。 (2)当太阳直射点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 )a悉尼昼长夜短,且夜渐长 b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c我国冬季风活动频繁 d我国北方河流进入汛期答案:d 点拨:太阳直射点自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为从冬至到春分,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且正向赤道方向运动。此时期我国位于冬季,北方河流为枯水期。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晨昏线(圈):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按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晨昏线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晨昏线始终与太阳照射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是00。随着地球自转和直射点运动,晨昏线位置不断变化。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也就不断变化,最大夹角为2326,为夏至和冬至时,最小为0,为春分和秋分时。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之和为90度。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纬度等于90度-直射点纬度。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是18时。例题1: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地区中,它 飞越的是( )a b c d答案:b 点拨:飞机飞越晨昏线时地方时为19点,位于正午12点之后,应该为昏线,19点日落,当地昼长夜短,为夏季,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昏线向右倾斜,晨线向左倾斜,故正确答案为图。例题2: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某区域的昼夜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bc弧是晨昏线的一部分,其中ab弧属于_线。(2)图示时刻比较可信的现象是( )a台湾东侧的洋面有一台风即将登陆b扬州迎来了新一天的曙光c黄河的含沙量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d南极中山站的队员们正在紧张地工作 (3)此时,从波斯湾驶往新加坡的一艘油轮为_风_流航行。答案:(1)晨 (2)d (3)逆;逆点拨:根据大陆轮廓判断出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再根据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可判断该图为12月22日的日照图。南半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因此ab弧是晨线,cb弧是昏线。图中季节应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据此可对第(2)题各选项作出判断。此时我国的扬州处于白天。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北印度洋盛行东北季风,并推动海水形成逆时针的大洋环流,所以轮船从波斯湾驶往新加坡应为逆风逆流。例题3:如太阳直射20n,那么( )a70n以北为极夜区 b晨昏线与南北纬70纬线相切c20n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 d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答案:b 点拨:太阳直射20n,晨昏线与南北纬70纬线相切,北纬70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纬70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20n纬线上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值应该在夏至日,太阳直射20n,直射点可能正在向北,也可能正在向南移动。例题4:下图中n为北极点,弧 poq为晨昏线,读图回答(1)(2)题。 (1)一旅游者16时位于图中h点,则( )a此时刚日出 b旅游者的影子位于西南方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北京的昼长在变短答案:c 点拨:16时位于晨昏线上,在正午12点之后,应该位于昏线上,昼长为8小时,此时晨昏线与北纬70度纬线相切,直射点位于南纬20度纬线上,北半球为冬季,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比较快。由于没有给出直射点移动方向,所以不能判断北京的昼长在变短还是在变长。此时直射点位于m所在经线,且位于南半球,即位于h点西南方向,所以位于h地的旅游者的影子位于东北方向。 (2)一飞机欲从q地飞往p地,其最短航行路线是( )a沿弧qop从q飞往p b沿qnp从q飞往pc沿纬线从q飞往p d沿qmp从q飞往p答案:a 点拨:经过地心、q地、p地的大圆,正好是晨昏线经过的大圆。例题5:下图是全球某日某时刻的晨线(线上的数据为经度)。据此回答第(1)(2)题。 (1)此时北京时间为( )a14:40 b9:20 c21:20 d15:20答案:b 点拨:春秋分时,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晨线一端是北极点,另一端是南极点,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不重合,晨线经过半个地球,跨180经度,中间为赤道,赤道永远6点日出,昏线也是半个地球。本题中,东经70度经过赤道,地方时为6点,北京时间可以计算出来。 (2)若q点为67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波斯湾驶出的油轮顺流而下直奔马六甲海峡 b上海中小学午休时间延长c澳大利亚小麦带正在抢收 d海河流域处于汛期答案:c 点拨:通过东经70度为6点,可以计算出q点的地方时为12点,即12点日出,意味着该地处于极夜状态,该纬度为67n,冬至日北极圈正好出现极夜,可见图中所示日期在冬至日前后,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波斯湾到马六甲海峡的油轮为逆水;北半球冬季午休时间缩短;夏季初期为小麦收割期;冬季海河流域处于处于枯水期。例题6:读以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a4时30分 b5时30分 c6时 d7时答案:a 点拨:南纬50度纬线上,夜长为9小时,夜半球正中央为0点,a为日出地点,为4时30分。2、地方时(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这就产生了地方时,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差10,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是早于西边。(2)时区和区时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东西跨15个经度。划分方法如图。时区号=已知经度150(取整数),除尽或者余数小于7.5,商即为时区数,如果余数小于7.5,时区数等于商+1。区时:每一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时区共同使用的时间,这个时间为区时。中央经线的度数=时区号15,中时区中央经线为0,东1区中央经线为东经15,东西12区中央经线为180度经线。标准时间:各国统一使用的时间,中国使用东8区区时,即东经120度经线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国际日期变更线:国际上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日界线的西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早的地点,东侧是地球一天中最晚的地点。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日界线并不与1800经线完全吻合,它是一条折线。地球上日期最多存在两天,分界线包括规定的日界线,还有事实上的日界线,即0点所在的经线,即夜半球正中央地点经过的经线,它不断变化。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0点经线到180度经线之间范围为新的一天,余者为旧的一天。当180经线为0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于一个日期。时间计算:从1800经线自西向东绕地球一周再到1800经线,时间越来越早,即时间不断增加。地方时差=两地经度差4分钟(两地经度差在00经线的同侧为“”,异侧为“+”)所求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区时差=时区差1小时(时区差在零时区的同侧为“”,异侧为“”)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已知西边求东边用“”,已知东边求西边用“”)。例题1:下图中的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3月22日。读图回答:(1)na的经度为_;nb的经度为_;(2)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_日_时。答案:(1)60e;180 (2)22;4点拨:(1)北半球地球逆时针自转,由于非阴影为新的一天,所以na为0点经线,nb为180度经线。根据图中120度夹角,可以推知na的经度为60e。(2)此时60e地方时为3月22日0点,北京时间即东经120地方时,两地相差60经度,地方时相差4小时,所以,北京时间为3月22日4点。例题2:下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设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完成以下要求:(1)在图上画出位于东半球、昼夜等长的一点a。(2)a地日期为_月_日。(3)a地地方时应为_时_分至_时_分之间。答案:(1)a点位于图中20w0之间的赤道上。见下图。(2)7;1 (3)10;40;12;0点拨:(1)图中最右侧经线地方时为12点,根据北京时间为7月1日20时,可以计算出对应经线为0度经线。图中经线间隔为30度,从右侧数的第二条经线为西经30度,东西半球分界线为西经20度,此时只有赤道上能够昼夜平分,所以符合要求的范围为20w0之间的赤道上。(2)该图显示180度经线为0点,全球为同一日期,都是7月1日。(3)a地位于20w0之间,此时0经线地方时为7月1日12点0分,西经30度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0分,西经20度位于西经30度以东10个经度,地方时差40分,地方时为7月1日10点40分。例题3:北半球冬至日当航行中的海轮上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从收音机里听到北京时间是15点整。该船位于(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答案:b 点拨: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为正午12点,此时北京时间即东经120经线地方时为15点,船所在的经线读数为东经75度,为印度洋海域。例题4:下图中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回答(1)(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a0,70e b2326n,20wc0,110w d2326s,100e答案:a 点拨: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重合,则靠近180度经线附近的经线为东经160度,根据经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半球为北半球。昼半球正中央经线为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度数为东经70度,由于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上。 (2)若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15时20分 b3月21日8时40分c9月23日15时20分 d9月23日8时40分答案:c 点拨:直射点位于赤道包括春分和秋分两天,地球公转速度处于一年中逐渐加快的阶段,应该从秋分到1月方向。直射点位于70e,地方时为9月23日12点,东经120度地方时为9月23日15时20分。例题5: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为赤道上的两点,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等于地球半径,非阴影部分为1月7日,阴影部分为1月8日,则北京时间为a7日9时 b7日16时 c8日16时 d8日8时答案:c 点拨:日界线包括0点所在经线和180度经线,新的一天范围从0点所在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度经线,图中na为0点所在经线,nb为180度经线,该图为北半球,所以na经度为西经120度,地方时为8日0点,东经60度为8日12点,东经120度为8日16时。例题6: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侧视图,a、b是赤道与圆的两个交点,其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各点的经线恰好为12月12目的范围,则北京时间可能为:( )a12日8:00 b12日16:00 c11日0:00 d13日16:00答案:d 点拨:根据题意画出下图,可以看出,12月12日范围跨60个经度。假如a所在经线为0点,则b所在经线必然为180经线,得出a点经线为东经120,时间为12月12日0点,答案没有该选项。另外一种情况是a所在经线为180经线,b所在经线为0点所在经线,经度为120w,12月12日为旧的一天,北京时间在12月13日,经过计算可以得出北京时间为13日16:00。 (2)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我国大陆最东端所在时区的区时为: ( )a7:00 b8:00 c9:00 d10:00答案:c 点拨:若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a、b所在经线两侧为不同日期,则新旧日期个占一半,此时0经线为0点,180经线为12点,我国大陆最东端(135e)所在时区为东9区,此时为9点。 (3)若图为地球侧视图,ab为赤道,图示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影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3月21日3:20 b3月21日15:20c9月23日3:20 d9月23日15:20答案:c 点拨:此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直射点位于赤道并正向南移动,时间为9月23日,即此时地球新一天为9月23日。题中条件见下图所示9月23日范围从70e(0点所在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线,北京时间为为120e经线地方时,为9月23日3:20。例题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a到b再到c,方向先向 ,再向 。(2)若d处的经度为150e,则e点的经度为 。f点的经度为 。(3)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f点为5月 日 时,此时北京时间为5月 日 时。(4)a、b、c、d四点中,a点与 点地方时相同,b点与 点线速度相同。(5)随地球的自转,当b点转过的角度恰好是360时,这一日被叫做一个 日。(6)某人从d点出发一直向北行进,是否可能回到原地? ,原因是 。答案:(1)东南 西南 (2)150w 30e (3)5月10日16点,5月10日22点 (4)c d (5)恒星日 (6)否 从d向北走,到北极点后就得向南,当然回不到原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经纬网及方向,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从a到b再到c,总体向南,但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先向右偏转,到b点后转为向左偏转。(2)d、e之间差60度,若d处的经度为150e,向东经过180度经线到达e经线。(3) d处的经度为150e,当d点为5月11日0点时,f点与之差8小时,此时地方时为5月11日0点-8时=5月10日16点。北京时间为东经120经线地方时,与150e差2小时,此时为5月10日22点。(4)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同一条纬线上线速度相同。(5)地球自转360度为一个恒星日。(6)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点。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1)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无偏向。地转偏向力从赤道向两极增大。 (2)意义:对风向、洋流的流向、河流的运动都有影响例题1: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对铁轨西侧磨损较重 b对铁轨东侧磨损较重c对铁轨两侧磨损一样 d对铁轨两侧都无磨损答案:点拨:从广州开往北京的列车,属于在北半球自南向北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向右偏转,磨损右边的铁轨,即东侧的铁轨。四、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判断和变化规律 (1)昼夜长短的判断某地的昼夜长短情况取决于该地所处纬线的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比例,任一纬线的昼弧和夜弧的时间总长均为24小时。不同纬度的地点的昼长或夜长的比较,应比较两地昼弧或夜弧所占据的经度数值的大小,数值越大,时间越长,弧长上每150占据1个小时。 (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春、秋分日:全球昼夜相等春分夏至秋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南极附近有极夜;北极附近有极昼;夏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秋分冬至次年春分:由南向北昼越来越短,夜越来越长;南极附近有极昼;北极附近有极夜;冬至日时,极昼、极夜范围最大。 (3)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夏至日白昼最长,北极点到北极圈范围出现最大范围的极昼,黑夜最短。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北极点到北极圈范围出现最大范围的极夜现象。南半球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略)赤道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全年昼夜相等极点上昼夜长短无变化:南北极点均为半年昼半年夜。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变化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计算公式:h=900纬度差(纬度差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若两点在同一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减;若两点分别在南、北半球,纬度差为两地纬度值相加)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0,分别向南、向北逐渐递减。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规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注: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6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注:南回归线上一年中有一次直射,即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注:赤道上有两次直射,即3月21日、9月23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0;有两次最小值,即6月22日、12月22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034。例1: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情况图,回答(1)(2)题。 (1)该地位于( )a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02326n之间 d02326s之间答案:d点拨:该地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夏至最小,说明位于南半球,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故d对。 (2)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b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答案:a点拨:p点为冬至日。例2:下表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间(北京时间)和正午太阳高度,据表分析回答(1)(2)题。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二分日6:4018:4050夏至日5:1020:107326冬至日xy2634 (1)该地的地理坐标是为( )a1000e、500n b1100e、400nc1250e、400n d1300e、500n答案:b点拨:根据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50,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00n,根据二分日时,各地地方时6点日出,而此时北京时间为6:40,计算出,当地经度为1100e。 (2)图中x、y的时间可能为( )a800、17:00 b7:50、17:10 c8:20、17:00 d8:10、17:10答案: d点拨:夏至日时,日落时间减日出时间为昼长,24小时减昼长等于夜长,夏至时的夜长等于冬至日昼长,为9小时,当地时间7:30分日出,换算出此时北京时间为8:10,当地时间16:30分日落,换算为北京时间为17:10。 (4)正午太阳高度角问题的综合应用阳光照射方向的问题立竿测影的问题楼房间距的问题热水器的角度问题例如:为了冬季采光,我国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对不同纬度带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回答(1)(2)题。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理论实际应用24452.02h1.7h40281.18h1.2h35211.41h1.11.2h26361.86h1.61.7h (1)表中的4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 )a b c d答案:d点拨:冬至日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我国从南向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楼间距逐渐增大,故d对。 (2)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修建南北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 ( )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答案:c点拨:北京纬度大致为北纬40度,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为2634,对照表中数据,理论楼间距为楼高的1.86倍,计算得出楼间距为37.2米,故c对。3、有关极昼极夜问题 (1)出现极昼和极夜时间以及极昼和极夜天数计算问题南北极圈每年一天极昼,一天极夜,南北极点每年约半年极昼半年极夜,极圈和极点之间的纬度,可以根据直射点每天移动0.26来推算。方法是:先计算出该地距离极点纬度差,合算出天数,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3月21日+该天数,出现极夜时间为9月23日+该天数,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9月23日+该天数,出现极夜时间为3月21日+该天数。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出现极昼时间)*2,南半球出现极昼时间为(12月22日-出现极昼时间)*2。例如:70n出现极昼的时间和极昼天数是多少?计算:70n距离北极点差20,需要77天,出现极昼时间为3月21日+77天,向下推算出现时间为6月6日,出现极昼天数为(6月22日-6月6日)*2=32天。 (2)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的计算:方法:直射点纬度+正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纬度=90。例如:当70n出现极昼时,直射点纬度是多少?答案为20n。又如:当直射点位于南纬10时,地球上出现极夜纬度范围是什么?答案:80n90n。 (3)正好出现极昼纬度地点的日出时间、日落时间以及太阳高度日变化规律:0点日出,24点(0点)日落,即日出日落都在同一时间。太阳高度0点为0,12点为正午太阳高度,可以计算出来,24点再降到0。 (4)已经处于极昼期地点,没有日出日落,太阳高度全天大于0,太阳高度日变化为0点大于0,正午最大。24点也大于0,与日出时相同。 (5)正好处于极夜纬度地点的日出日落时间:12点正好日出,之后立即日落,实际上全天没有出现太阳。例题1:下图是“扬州市某一窗户朝南的房屋”和“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公转到图中_位置时,正午射进屋内的阳光面积可达一年中最大。(2)地球从a公转到c位置时,正午屋内的光照面积的变化情况是_。(3)一年中每日正午时刻该房屋的阴影朝向规律是_。答案:(1)d (2)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3)都朝正北方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地球处于a、b、c、d四点时的日期分别是3月21日、6月22日、9月23日、12月22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正午直接进入屋内的光照面积最小;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光照面积最大。扬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一年中正午时刻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其正南方,因此影子也总是向正北方向。例题2: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图甲,垂直竖立一根2米长的竿0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0p0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1)-(4)题。 (1)该小组每天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2)3月21日,当该小组进行观测时,下列城市中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是( )a英国伦敦b匈牙利布达佩斯(约190e)c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约290e)d夏威夷檀香山(约1580w) (3)图乙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 b c d (4)该学校大约位于( )a21.50n b21.50s c450n d450s答案:(1)b (2)b (3)d (4)a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太阳高度变化、地方时计算。该学校位于1100e,当地理兴趣小组测量正午(12点)太阳高度时,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应为12:40。3月21日当该兴趣小组进行观测时(即1100e为12:00时),即将迎来旭日东升的城市(地方时6:00前)应该是大约位于200e,因而本题应选择布达佩斯。乙是一幅坐标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竿影长度,并标有南北方向,从影长变化的南北分布情况,该地应位于北半球,处的竿影最长,此时为冬至日,处的竿影向南,故为夏至日,因而,表示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应该是。判断该学校的纬度,有两种途径,其一是通过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首先通过冬至日竿影长度和竹竿实际长度的比值为1,推断出冬至日当地的太阳高度角为45,从而计算出纬度大约为21.50n,另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图乙的竹竿影长两次为0,可以判断该地有两次直射,又位于北半球,因而正确答案是21.50n。例题3: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读下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回答(1)(2)题: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当地纬度,取正值;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tan350.7 tan45l tan691.732 (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度)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a1个月 b3个月 c 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答案:(1)c (2)b点拨:(1)楼高(南楼)69米楼间距(南北楼之间)40米1.725,与tan60值接近,据此可以判断h60,已知30,故0,即此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北楼的一楼正好有阳光照射,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的半年,北楼的一楼阳光被挡,时间应为6个月。(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房屋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如果此日正午能有阳光照射,则全年都有光照,因此首先要计算出23.5(南纬23.5)时的房屋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即h90-|30-23.5|36.5,接近35;南楼最高应为:40米0.728米左右,选项中b最接近。例题4: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答案:d 点拨:获得最多太阳光热必须保证热水器的集热板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垂直,该地位于40n,根据日照图判断直射点位置,从而计算出a、b、c、d四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应分别是7326、2634、50、50,最后计算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否与相应选项中集热板的倾角互为余角,只有d选项不符合要求。例题5:图中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表示_月_日的地球光照情况。(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3)此时a地出现_现象(极昼或极夜)。(4)这一天,b地_时日出,_日落,昼长时间是_小时。(5)此时,北京时间是_日_时。(6)这一天,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_。答案:(1)6;22 (2)2326n,120w (3)极昼 (4)4;20;16 (5)23;4 (6)e、d、c点拨: edf是晨昏线,其中ed表示昏线,说明正对我们的部分为夜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因此图示时刻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于d点,说明d所在的经线(60e)为子夜,则与其正相对的经线(120w)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其时刻为6月22日12时。b地日出和日落时间应该在晨昏线与纬线圈交叉点上找。c、d、e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排列,应根据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距离。例题6:下图中四根曲线分别表示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判断四地纬度位置与图示相符合的是a23026s 46052n 66034n 900 nb900 n 66034n 00 23026s c00 46052n 900 n 66034 nd23026n 46052n 900 n 66034n答案:b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和变化规律。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为23026,且处于极昼状态,全天太阳高度总是保持23026,故为北极点。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6034,且6点日出,18点日落,故为赤道。北极圈正午太阳高度为46052,正好出现极昼,即0点日出,24点日落,日出接上日落,故为北极圈。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43008,且昼短夜长,即6点以后日出,18点以前日落,故为南回归线。例题7:下表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2)题: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d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冬至日南半球昼长夜短,白昼时间长于12小时,北半球相反, 所以丁地属于南半球。 (2)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答案:b 点拨:冬至日赤道白昼为12小时,甲乙丙丁四地纬度高低可以根据白昼与12小时差值来确定,差值越大距离赤道越远,纬度越高。练习题1:某校同学在不过河情况下利用铁塔及其影子的长度测算太阳高度。在12月22日正午测得太阳高度为;过一段时间又测得正午太阳高度为,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位于_半球。(2)若 = 68,此时北京时间为23日0:20,则该铁塔所处的经度是_,纬度是_。(3)从qr,太阳直射点向_方向移动。(4)该地区所处的风带是_;图中海洋是_洋。答案:(1)南(2)65w;4526s(3)北(4)盛行西风带;太平洋点拨:(1)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2)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68,可以计算出当地纬度为4526s。北京时间为23日0:20,即东经120度地方时为0点20分时,该地此时为正午12点,两地时间差为11时40分,经度差为175度,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推出该地经度为65w。见下图。(3)q直射南回归线,之后直射点向北移动。(4)该地纬度为4526s,位于南纬40到60度之间的中纬西风带。65w与4526s交叉点附近应该在南美洲中纬度大陆东侧的大西洋。练习题2:读下图,一艘由大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sson 9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清华大学版
- 1.1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 2.2.2.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十周《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湖南省茶陵县高中英语 Unit 3 Tomorrows World Task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必修4
- 2025《临时物业服务合同》
- 2025高级管理人员停薪留职合同模板
- 2025年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解析
- 机械厂证照管理制度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教学设计
- 【知识解析】分析生态脆弱区成因的基本思路
-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弹唱PPT全套教学课件
- 清华大学风景介绍
- SB/T 11004-2013电子提单(物权凭证)使用规范
- GB/T 16294-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
- GB/T 14486-2008塑料模塑件尺寸公差
- 《国际公法》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特种设备管理台帐(5个台账)
- l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经口鼻吸痰技术新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