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tisourtimenow Weare 基础护理教研室 李秀玲 体温过高的评估及护理 1 体温的定义 体温 通常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 又称为体核温度 特点 温度较皮肤温度高且稳定 旧课复习 成人正常体温范围及平均值 2 体温的正常范围 3 影响因素 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0 5 1 0 昼夜 年龄 性别 其他 运动 用药 掌握发热的临床分级理解发热的过程及表现 学习目标 难点 一 体温过高 发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 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超过正常值的0 5 或一昼夜波动在1 以上 1 定义 要素一 病因 要素二 作用部位 要素三 作用结果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A B 过热 调定点并未发生移动 而是由于体温调节障碍 散热障碍 产热器官功能异常等 体温调节机构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上 是被动性体温升高 发热 由于各种原因使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 产热增加而散热减少 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超过正常值的0 5 或一昼夜波动在1 以上 体温过高 2 临床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例 低热中度热高热超高热 37 5 37 9 38 0 38 9 39 0 40 9 41 0 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热为40 6 41 4 高达43 极少存活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上升期 特点 产热 散热 体温升高上升形式 骤升和渐升临床表现 皮肤苍白无汗畏寒 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特点 产热 散热 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持续时间 因病情和治疗效果而异临床表现 皮肤潮红灼热 呼吸和心率加快 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 一 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高热持续期 体温上升期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一 体温过高 3 发热过程 高热持续期 体温下降期 体温上升期 特点 产热 散热体温恢复正常退热方式 骤降和渐降临床表现 皮肤湿冷 出汗血压下降 2 发热的过程 1 体温上升期 特点 产热 散热 方式 骤升 渐升 2 高热持续期 特点 产热 散热 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 退热期 特点 散热 产热趋于正常 方式 骤退 渐退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1 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 0 40 0 左右 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 0 常见于 肺炎 急性传染病如伤寒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4 常见热型 2 弛张热 体温在39 0 以上 但波动幅度大 24小时内温差在1 0 以上 最低仍高于正常水平 常见于败血症 风湿热 化脓性疾病 3 常见热型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3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 以上 持续数小时或更长 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经过一个间歇 体温又升高 并反复发作 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常见于疟疾等 3 常见热型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4 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 且持续时间不定 常见于流行性感冒 癌性发热等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3 常见热型 4 护理措施 1 降低体温 物理或药物降温 2 病情观察 测T q4h 正常3天后 2次 d 3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多饮水 不低于2500 3000ml 4 补充营养 高热量 高蛋白 高维生素 易消化 少食多餐 5 休息 高热 绝对卧床休息 6 预防并发症 口腔护理 皮肤护理 7 心理护理 耐心解释 精神安慰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物理降温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体温不升 体温在35 以下 二 体温过低 1 定义 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疾病或创伤低温环境低温麻醉和药物中毒 2 临床表现 皮肤 白 紫 凉呼吸心率减慢 血压降低意识改变甚至昏迷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加盖衣被等给予热饮提高室温暖箱 二 体温过低 1 密切观察测T qh2 保暖措施3 配合抢救4 心理护理 二 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三 体温测量技术 可弃式体温计 电子体温计 2020 3 16 24 可编辑 水银体温计 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1 感温胶片对体温敏感的胶片 可置于前额或腹部 根据其颜色的改变可知晓体温的变化 但不能显示具体的体温数值 只能用于判断是否在正常范围 适用于小儿 2 额温仪利用远红外线的感应功能 快速测试人体温度 常用于人员聚集较多而又需快速测体温时 如车站 机场 码头等 在防控 非典 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报警体温计是一种能够连续监测病人体温的器械 体温计的探头与报警器相连 当病人的体温超过一定的限度时 它就会自动报警 一般用于危重病人 4 红外线耳温枪采用最新红外线技术原理 将耳温枪伸入耳道 轻按按钮 1s即能测出正确的体温 优点是可连续测量 没有使用次数的限制 适用于体弱多病的卧床老人 哭闹或睡眠中的孩子 第一节体温的评估及护理 知识拓展 1 消毒 容器 消毒液 时间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测 2 检查 体温计的消毒和检测 三 体温测量技术 目的 保证测量的准确性方法 水银柱甩至35 以下 在已40 以下的水中测试时间 3min后取出检视标准 误差在0 2 以上不能使用 三 测量体温技术 1 评估 病人整体状况测温局部情况 2 计划 护士准备病人准备环境准备用物准备 情绪稳定休息30min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三 测量体温技术 1 评估 2 计划 3 实施 核对解释 放置测量 检测记录 整理消毒 三 体温测量技术 部位 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嘱病人闭口用鼻呼吸勿用牙咬勿说话测温3min 测口温 若不慎咬碎立即清除碎屑延缓汞的吸收促进汞的排出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三 测量体温技术 腋下有汗应先擦干水银端放于腋窝正中 紧贴皮肤 屈臂过胸测温7 10min 测腋温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三 测量体温技术 取好体位润滑肛表插入深度 3 4cm测量时间 3min禁忌 腹泻 直肠或肛门手术者 测肛温 三 体温测量技术 三 测量体温技术 操作要点1 洗手 体温计准备 2 根据患者病情 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 3 测腋温准备及部位 测10分钟 4 测口温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 测3分钟 5 测肛温要用涂润滑剂 水银端插入肛门3 4厘米 测3分钟 6 读取体温数 消毒体温计 三 测量体温技术 三防防碰碎爆裂防测量不准防意外发生 注意事项 三 体温测量技术 注意事项 一 1 测量体温前 清点体温计数量 并检查体温计2 注意各部位测温的禁忌与注意点 口温测量禁忌 婴幼儿 精神异常 昏迷 口腔疾患 口鼻手术 张口呼吸者 腋温测量禁忌 腋下有创伤 手术 炎症 腋下出汗较多者 肩关节受伤或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 肛温测量禁忌 直肠或肛门手术 腹泻 心肌梗死者 注意事项 二 3 婴幼儿 危重患者 躁动患者 应设专人守护 防止意外4 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符时 应予复测5 患者不慎咬破体温计时 及时处理 清除玻璃碎屑 口服蛋清或牛奶 若病情允许 可服用粗纤维食物6 传染病患者体温计专用 以防交叉感染 课后小结 一 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常以腋下 口腔 直肠等处的温度代表体温 正常值为 部位正常范围平均温度腋温36 0 37 0 36 5 口温36 3 37 2 37 0 肛温36 5 37 7 37 5 异常体温的评估和护理 1 体温过高 临床分级 发热过程 常见热型 稽留热 弛张热 间歇热 不规则热 护理措施 以口腔温度为例低热 37 5 37 9 中度热 37 5 37 9 高热 37 5 37 9 超高热 37 5 37 9 课后小结 二 体温过低 临床分级 临床表现 护理措施体温测量技术 1 体温计的种类及构造2 体温计的消毒与检测 消毒 常用消毒液 70 乙醇 1 过氧化氢 含氯消毒剂3 体温测量技术 目的 准备 操作步骤 注意事项 以口腔温度为例轻度 32 35 中度 30 32 重度 30 致死温度 23 25 想一想 病人李某 发热一周 体温持续在39 40 拟诊发热待查 于上午8时入院 测T40 3 P110次 min R28次 min BP135 90mmHg 神志清楚 面色潮红 口唇干裂 体质消瘦 卧床不起 食欲差 上午8 20给予退热剂后 体温降至38 9 大量出汗 口干 下午2 00体温升至39 8 请问 1 李某发热呈何热型 依据是什么 2 入院时的发热程度 为什么 3 请根据病人情况提出护理措施 能力测试 A1型题 1 以口腔温度为划分标准划分低热范围是A 36 0 B 36 8 37 3 C 37 5 37 9 D 38 0 38 5 E 38 5 39 0 A1型题2 适宜测量口腔温度的病人是A 昏迷B 婴幼儿腹泻C 支气管哮喘发作D 痔疮术后E 精神病 能力测试 A1型题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快递收发规范与维护服务协议
- 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关系
- 绘本英语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 基于2025年数据洞察的亚马逊跨境电商运营风险预警报告
- 古代医患关系的历史演变
- 2024年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 联合测绘课件
- 窗口医患服务关系
- 如何看待医护关系紧张
- GB/T 6396-2008复合钢板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方法
- GA/T 1661-2019法医学关节活动度检验规范
- 初中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专题复习-实验与科学探究PPT
- 第七课-自觉坚持无神论-树立科学世界观课件
- 滑板项目选材指标与标准
- 额窦手术课件
- 智慧养猪解决方案演示课件
- 最新中医骨伤科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产品形态设计课件完整
- 德国巴斯夫抗氧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 SG-A088接地装置安装工程工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