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晋江市首峰中学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无答案)1“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a青铜兵器 b铁制农具 c祖先牌位 d皇帝宝座2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d大臣拉帮结派4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唐代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5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6.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7.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8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9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10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11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12.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 b. 庄子 c.韩非子 d. 道德经、14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15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16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降低了生产成本 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扩大了原料来源a b c d 17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式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 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18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19“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的现象发映了( )a君主专制的削弱 b宗法制的消亡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分封制的巩固20“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从战国到明清不断强化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 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受到一定的冲击21“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政府的大力推广 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22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公羊春秋 四书章句集注 儒林外史 孔子改制考a b c d23.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其曾孙汉宣帝却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此处所谓“霸王道”,是指(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严刑峻法 24.在所有书体中最为奔放跃动,最能表达和抒发书法家感情的是( )a.篆书 b.隶书 c.草书 d.楷书绝密启用前晋江市首峰中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命题人:备课组长 题 号一二总 分应得分4852100实得分一、单项选择题:48%(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答案二、材料分析题:52%(第25题36分,第26题16分)(36分)中西方科学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15221610),明末来华的意大利耶酥会传教士,曾因献自鸣钟、坤舆万办全国给朝廷,而获准留居北京传教。在华期间,他说汉语,穿儒服,与士大夫交流,传授西学,并将“四书”译成西方传入欧洲。利玛窦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目的,他采取了什么方式?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利玛窦为什么没有把西方最先进的科技文化(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介绍至中国。(10分) 材料二 17世纪期间,欧洲知识分子正被有关传说中的遥远的中国文明的许多详细的报道所强烈地吸引住。他们得知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中国由于其儒家的伦理体系、为政府部门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被推崇为模范的文明。例如,伏尔泰(1694-1778)用一幅孔子的画像装饰其书斋的墙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文化对世界的主要影响。(6分) 材料三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3)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主张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为什么没有成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8分) 材料四 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中国人对西学一直存在争论,以下是其中的三种观点:甲: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乙:认为甲是在“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已有,并无新奇”,其意在“扬已抑人”这种“西学中源说”的一大危害是造成社会更加崇古,“必谓事事必古之从,又常以不及古为恨”,以致在西学问题上只重器,而不能从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丙: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指出: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4)依据材料四,比较指出甲、乙、丙三人对待西学的具体态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谁的观点最合理。(8分) (5)通过以上对文明交流的探究,我们从中得到哪些认识?(4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予而后为正脉也。李贽焚书 (1)归纳材料一中李贽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的出现反映了儒学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材料二 “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并且人们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 【法】伏尔泰哲学辞典(1764年)(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何不同?结合所学分析伏尔泰提出这种观点的原因。(5分) 材料三 孔子为大地教主。生于乱世,改除乱世勇乱争战角力之法,而立春秋新王行仁之制。此制乎,不过其夏葛冬裘,随时救民之言而已。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叙(1892年)(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观因素。(4分) 材料四 总而言之,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并无什么关系。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1935年)(4)列举两例史实论证鲁迅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对于看待历史和评价历史你有何认识?(4分) 参考答案cbbcd cacab aadca cdbca bbcc(1)目的:传播天主教,发展天主教势力。(2分) 方式:用进献西洋工艺品来争取统治者的支持(2分)用宣传西方的一些科学知识和认同汉文化来争取封建开明士大夫的好感。(2分)原因:因为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的发表,严重冲击着天主教会神学的基础,但作为耶酥会传教士的利玛窦是不会将与教会神学相冲突的最先进的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的。(4分)(2)西方启蒙思想借鉴中国的儒家思想,作为推翻封建统治的锐利武器;四大发明的西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东亚国家对中国文化的大规模移植,形成东亚文化圈; (2点6分)(16分)(1)观点:认为孔子并非圣人,反对盲目崇拜孔子。(1分)变化:明朝后期,儒家思想受到了怀疑和挑战。(2分)(2)不同:材料二高度推崇孔子。(1分)原因:天主教会与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大、愚昧与黑暗;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在思想领域开展反封建斗争;伏尔泰借儒家思想的理性、道德为武器来抨击欧洲封建制度(孔子提倡道德自觉,注重政治与人事,“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与伏尔泰的反对君主制度,提倡自然神论,批判天主教会,主张言论自由的思想产生了共鸣);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不畅,伏尔泰对中国实际情况存在认知偏差。(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特点:托古改制(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理论)。(2分)因素:利用孔子权威减少变法阻力;变法维新面临形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