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力学物理复习知识结构.doc_第1页
初三力学物理复习知识结构.doc_第2页
初三力学物理复习知识结构.doc_第3页
初三力学物理复习知识结构.doc_第4页
初三力学物理复习知识结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网络质子中子宏观世界:宇宙 星系 银河系太阳系地球物质多彩的物质世界 物质 夸克原子核 (1)保持物质性质(2)直径约10-10m 微观世界 a、固体: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作用力很大 特征:有一定体积,有形状,很难被压缩b、液体:分子间距 ;分子作用力 特征:有一定 ,没有固定 , 具有 性 c、气体:分子间距 最大 ;分子作用力 很弱 特征:没有一定 ,没有固定 ,具有 性,容易被 结构 微观模型 1、定义: 叫质量。 符号: 单位: 2、属性:不随物质的 、 、 改变而改变。3、常见物体的质量:1个苹果150 ;一个鸡蛋50 ;一只鸡2 ; 一个成年人50 。质量 (实验室)工具:(1)使用前三看:一看零刻度线的位置;二看 称量 ;三看 (2)使用步骤:“放”:把天平放在 上,把 移到标尺左端的 处。 “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 ,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称”:把被测物体放在 盘,用镊子向 盘加减砝码,并调节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砝码总质量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4、测量天平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 ,单位: kg/m3 和 g/cm3 进率: 1g/cm3= kg/m3 2、计算公式: 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同种物质, 不变,m与 V成 与质量、体积 关。3、水的密度为 ,读作 ,它的物理意义是:表示 。(1)鉴别物质(2)求质量、体积(3)判断空心、实心问题密度4、密度应用:mV=原理 :测固体密度5、实验测液体密度用天平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把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质量m25、实验密度得出液体的密度=(m1-m2)/ V没有量筒,只有天平:(1)测固体密度方法:V固=V排=m排水/水(2)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方法:V水=V液 特殊测量密度 1、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 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运动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运动第十二章运动和力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变形式 单位:m/s和km/h换算:1m/s= km/h 72km/h = m/s人步行速度约1.1m/s运动2、匀速 直线运动 速度运动测量工具: a、“放”:尺要紧贴物体且不歪斜。b、“看”:视线要与尺面 。c、“读”: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d、“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 组成。运动长度运动刻度尺使用方法时间符号: 单位: 测量工具: 1、力的作用效果: 力可以 、力可以 2、力的符号: 单位: 3、力的三要素: 、 、 4、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3、力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或 。理解:a.条件:不受力 ;b对一切物体而言;c实验和推理概括出来1、 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物体惯性大小只与 有关解解释生活惯性现象的4个步骤:第一步:先确定研究对象原来的运动状态;第二第二步:突然发生变化的情况;第三步:由于惯性研究对象继续保持原来的状态状态不变;第四步:所以研究对象会发生。4、运动和力2、惯性平衡状态指物理处于 状态和 状态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 、并在同一直线上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区别:平衡力作用在 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 物体上。3、二力平衡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受非平衡力 变速运动 。4、力与运动知识网络弹力: 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与拉力成 b、使用使用前:量程 指针是在“O”刻度; 观察分度值测量时:拉力应与弹簧轴线 。读数:视线与刻度面 读数=挂钩受到的拉力弹簧测力计1、弹力概念: 重力施力物体: 。常见的三大力 与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 ,g=9.8N/kg意思:表示 。 重力大小2、重力重力的方向: ;重垂线就是利用 原理。重力作用点: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不在物体上重力与质量的区别和联系: 定义: ;方向: ;产生条件 、 、 、 。大小与 、 有关3、摩擦力a、增大摩擦力方法: 、 b、减少摩擦力方法: 、 、 、 改变(1)力臂作图方法:从支点O到 的垂直距离。 (2)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3)分类1、杠杆省力杠杆:L1 L2 F1F2 不足:费距离(撬棒、铡刀、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抽水机、瓶盖起子、动滑轮、轮轴、斜面、)费力杠杆:L1 L2 F1F2 好处: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面包夹、镊子、筷子、手臂、铁铲)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简单机械2、滑轮组(1)公式:竖直放置:F= 水平放置:F= S=nh V绳=nV物(2)绳子段数的绕法:n-“奇动偶定”(1)定义: 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与接触面 。注意: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如:(3)压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 和 有关。1、压力(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定义:物体 上受到的 。(3)公式: 。其中:2、压强F: 压力 单位: N S: 单位: 。P: 单位: 。一压强(4)换算:1m2= dm2= cm2 1Pa= N/ m2了 (5) 1Pa 的意义:表示 。 (6) 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 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 压强,如:针尖做得很细、菜刀口很薄。(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力和具有 性。 a、液体对容器 和 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 都有压强;b、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 ;c、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d、不同液体的压强与 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 ; 3、液体压强(2)特点:(3)液体的压强只与 、 有关。 (4)计算公式: a、定义:上端 ,下部 的容器b、特点:连通器里装同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 。c、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乳牛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弯道。 (5)应用:连通器(1)产生原因:空气受 力并且具有 性。(2)定义:大气对 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3)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测定大气压数值的实验: 实验4、大气压 (4)1标准大气压= Pa= m m 水银柱= m水柱 (5)大气压与液体沸点关系: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 ;应用: 关系: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 。应用:升力、汽车尾翼等。 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方向: 。二次称量法: F浮=GF ;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液gV排;压力差法: F浮= F向上 F向下 ; 二力平衡法: F浮=G ; 2、大小 3、影响因素: 和 。F浮 G物 P物 P液 上浮F浮 G物 P物 P液 下沉F浮 G物 P物 P液 悬浮F浮 G物 P物 P液 漂浮二、 4、浮沉条件:浮力轮船:原理:空心,能漂浮在液面,F浮 G物 ,满载时的排水量= 潜水艇:原理:通过改变 来实现浮沉。 气球和飞艇:原理: 气球里充的气体密度 于空气的密度 5、应用 1、方向: 。二次称量法: F浮=GF ;阿基米德原理法: F浮=G排=液gV排;压力差法: F浮= F向上 F向下 ; 二力平衡法: F浮=G ; 2、大小 3、影响因素: 和 。F浮 G物 P物 P液 上浮F浮 G物 P物 P液 下沉F浮 G物 P物 P液 悬浮F浮 G物 P物 P液 漂浮二、 4、浮沉条件:浮力轮船:原理:空心,能漂浮在液面,F浮 G物 ,满载时的排水量= 潜水艇:原理:通过改变 来实现浮沉。 气球和飞艇:原理: 气球里充的气体密度 于空气的密度 5、应用二、有关的计算公式:序号公式适用范围各物理量及单位1G = m g 求物体的重力和质量G 重力 Nm 质量 kgg 9.8N/kg2P = F / S求物体的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 压强PaF 压力NS 受力面积 m23P =g h求液体的压强、密度和深度P 压强 Pa 液体密度 kg/m3h 深度m4F浮=g v求受到的浮力、液体密度、体积F浮 浮力N 液体密度 kg/m3v 排开(浸入)液体体积 m3三、容易理解错误的知识点:1. 压强的接触面积是指受力面积,单位是m2。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1 cm2 = 104m22. 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体内某一点到液面的距离,而不是高度。一般情况下:求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求液体压强先运用Pg 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3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上下移动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外界大气压有关。4 浮力和物体浸没的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 没有浸没时:V排V物5求浮力要先判断物体的浮沉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 = 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 = 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g v计算。(1)定义:一根硬棒,在 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形状可直可曲)。(2)五要素:支点 、 动力 、 阻力 、 动力臂 、 阻力臂 。(3)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用虚线延长),三作距离(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四标字母。(4)杠杆的平衡条件: (最省力时,动力臂最长)(5)分类1、杠杆省力杠杆:L1 L2 , F1F2 不足:费距离:费力杠杆:L1 L2 , F1F2 好处:省距离等臂杠杆:L1 L2 , F1= F2 不省力、不省距离定义: 中间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好处: 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不足: 不能省力 。实质: 杠杆 。(1)定滑轮简单机械定义:与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好处: 能省一半的力 ;不足: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实质: 杠杆 。2、滑轮(2)动滑轮定义: 由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的滑轮组 好处: 使用滑轮组既能 省力 又能 改变动力的方向 ;公式: 竖直放置:F= 水平放置:F= S=nh V绳=nV物绳子段数n的判断:n-“-奇动偶定”(3)滑轮组特点:可省力3、轮轴4、斜面特点:可省力,并且在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 省力 。1、 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 。3、力对物体不做功的情况: 有力无距离 ; 有距离无力 ; 力和距离垂直 ; (1)功(1)功大小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 。(2)公式: 。其中W: 功 、 J ; F: 力 、 N ;S: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 m 。(3)进率:1J=1Nm功和机械效率 4、功的计算 估算:把一个苹果举高1m ,做的功大约是 J 5、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功 ; 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有用功 ;(1)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2)一般计算公式: W有用 1、有用功(2)机械效率 2、额外功:(1)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2)公式: W额= W总W有用 ;3、总功:(1)定义:有用功加上额外功的和 (2)公式: W总= ;(1)定义: 功跟 功的比值;(2)公式; (3)实验:测量斜面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4、机械效率:(1)定义: 功跟 功的比值;(2)公式; (3)减少额外功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1、机械效率:(1) 理想斜面(即斜面光滑),不需要做额外功,关系:FS=Gh =100%(2)如果斜面与物体间的摩擦为f ,则:FS=fS+Gh(一)机械效率2、斜面 原 理:应测物理量:物体重力G、拉力F、斜面长度S、提升高度h器 材:长木板、木块、细线外,还需 、 。步骤注意:必须 拉动弹簧测力计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越陡,越 力,机械效率越 。影响因素有: 和 原 理: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 、钩码提升的高度 、拉力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器 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 和 步骤注意:必须 拉动弹簧测力计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 。影响因素有: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 功相对就越多。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 功相对就越多。C 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 功就多。 注意: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W有用W总 =GhFS= 3、滑轮组(二) 1、定义: ; 功 2、物理意义:表示做功的 ; 率 3、公式:P= = 4、主单位: 定义: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1、动能影响因素:物体 越大、 越大,动能就越大定义: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2、势能物体 越大、 越高,势能就越大影响因素:决定其大小的因素:定义:物体由于发生 具有的能量。弹性势能(三)机械能物体 越大,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