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 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狭义 因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 人们把武昌起义称为狭义的辛亥革命 一 辛亥革命背景 1899年列强形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辛丑条约 签订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中国怎么啦 清政府干什么去了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一 辛亥革命背景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材料一 1901年 清政府宣布实行 新政 内容有奖励实业 兴办新学堂 派遣留学生 改革旧军制 编练新军等 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史 上册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一 辛亥革命背景 2 革命条件 1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的改革客观推动 2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1 时代背景 辛丑条约 签订后 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 革命条件 3 思想基础 2 阶级基础 1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清政府的改革客观推动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探究一 革命背景 传播条件 新式学堂的勃兴和留学教育的发展 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 思想武器 天赋人权 自由平等学说 革命阵地 上海和日本东京 代表人物 章炳麟 邹容和陈天华 1 1894年 上书李鸿章 希望实行改良措施 2 1894年 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 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 建立合众政府 孙中山 4 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及同盟会的成立 兴中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华兴会 光复会 同盟会 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成立时间 地点 成员组成 政治纲领 指导思想 主要领导人 机关刊物 意义 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一步发展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成员 孙中山 黄兴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报 4 组织基础 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及同盟会的成立 兴中会 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华兴会 光复会 同盟会 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具备了政党三要素 领袖 孙中山 纲领 三民主义 中央到地方的组织系统 1906 12 萍浏醴起义 同盟会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 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 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5 军事基础 3 有利时机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 五六千湖北新军参加革命团体 四川保路运动使湖北防务空虚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二 革命过程 1 革命爆发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北京 2 革命高潮 建立民国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建立民国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 宣告中华民国成立 定都南京 以五色旗为国旗 五色即代表汉 满 蒙 回 藏五个民族 象征 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颁布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 维护共和制度 2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11日 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性质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 辛亥革命的结局 1 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1 袁世凯篡夺革命成果 3 辛亥革命的结局 袁世凯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 军权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孙中山希望争取袁世凯 1 原因 2 过程 清帝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就任总统 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 三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林伯渠同志在四十年前曾经很有感慨地说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 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 这并不足怪 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荏苒三十年 材料1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 约法按照立法 行政 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 据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史 上册 整理 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 政治民主化 社会法制化 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材料2 1912 1919年 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 投资近1亿元 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 3亿元以上 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 1913年为43448马力 1918年为82750马力 约增加1倍 严中平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经济工业化 材料3 1915年 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 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83天后 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 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 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 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 据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史 上册 整理 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材料4 1912年3月2日 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 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 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 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令 如 革除历代官厅 大人 老爷 等称呼 禁止蓄辫等 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为礼服 修改中山装造型 并赋于了新的含义 根据材料4 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 社会生活习俗变化 2 进步性 1 政治上 推翻了清王朝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 经济上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 思想上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 社会习俗 社会习俗的变化 1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三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注意 君主专制不等同于封建制度 君主专制是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 封建制度还包括其他内容 未庄人日见其安静了 据传来的消息知道 革命党虽然进了城 但还没有什么大异样 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 不过改称了什么 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 这些名目 未庄的人都说不明白 官 带兵的人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鲁迅 阿q正传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 至于条约期满为至 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 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 1912年1月 资产阶级革命面前只有一个任务 就是扫除 摒弃并破坏旧社会的一切桎梏 任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这个任务 也就是完成了它应做的一切 它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列宁 革命的局限性 失败 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 革命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失败原因 主观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局限性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教训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1 虽成 空壳 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 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b 中国同盟会中华民国c 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2 某位导演准备拍电视连续剧 孙中山 时 需要为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诞生配一段 画外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不合适 a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b 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c 它特别规定总统制与三权分立体制d 它是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原则制定的 c 3 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相关内容后 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