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万卷)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作业卷(二十九)综合15(含解析).doc_第1页
(衡水万卷)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作业卷(二十九)综合15(含解析).doc_第2页
(衡水万卷)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作业卷(二十九)综合15(含解析).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二十九 综合15姓名:_班级:_考号:_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千秋一寸心,红楼无限情2012年5月31日凌晨,95岁高龄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逝世。或许一生的喧嚣太多了,他选择安静地离开。“不开追悼会,不设灵堂,安安静静地走。”他留下这样的遗言。 进入红学研究,多少是个偶然。那是1947年,在燕京大学读书的周汝昌收到兄长周祜昌寄至燕园的信函。信函上说,他看到胡适新近一篇谈红楼梦的文章,其中有敦诚与敦敏皆系曹雪芹生前挚友的新论说,嘱咐周汝昌帮忙查证。周汝昌查遍燕京大学图书馆,果然在敦敏诗集中发现了一首咏芹诗。周汝昌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发表在1947年12月5日天津国民日报上。没想到几天后,胡适就托人转交了一封给周汝昌的信,肯定鼓励这位在校大学生的研究。胡适此时已是学界“大拿”,又是“新红学”的开创者,他的来信让周汝昌“欣幸不已”。1948年,正埋头撰写红楼梦新证的周汝昌特意跑到胡适家中拜访。令周汝昌激动的是,胡适竟将珍藏多年的孤本甲戌本石头记慷慨地借给他翻阅。正因为这一段渊源,周汝昌常常被看作是胡适“红学”研究的关门弟子。 1953年,红楼梦新证出版。这部四十多万字的“红学”研究著作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在当时很少有人敢将红楼梦拔到那么高的地位周汝昌将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但丁的神曲等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并大加赞赏。周汝昌把胡适、顾颉刚、俞平伯的“曹、贾互证”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由于崇尚实证,他的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又因为崇奉实录,他把全部实证工作都作为论证实录的手段。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乃至后来的“曹学”,其基本的方法论就是以历史上的曹家与小说中的贾府双向互证,在以历史材料推证小说本事的同时,又以小说情节反推历史,史学与文学合而为一。正是从红楼梦新证开始,“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后来它被称作“红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此年周汝昌35岁,因为这部书,他得以调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成了学界“红人”。也由于这部书,他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变成了“资产阶级胡适派唯心主义”的“烦琐考证”的典型代表,被关进“牛棚”下放。由于周恩来的特殊关照,1970年9月重返北京。 周汝昌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其晚年在探佚学发力颇多,在他数十部“红学”著作中,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但也招致不少异议。如他提出林黛玉系“沉湖而死”;“金玉奇缘”说的不是贾宝玉和薛宝钗,而是贾宝玉与史湘云等等。 1982年,周汝昌发表了什么是红学一文,在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之后,干脆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他说:“红学显然是关于红楼梦的学问,然而我说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却不一定都是红学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和态度来研究红楼梦。如果研究红楼梦同研究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小说全然一样,那就无须红学这门学问了。”在把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之外的同时,他也把自己剔出了主流“红学”的研究队伍。此后,他被誉为红学界的“独行侠”。他关于“红学”之界定、对红学史的回顾、对曹雪芹画像的考证等等,一次次地掀起了“红学”研究的争议。 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是红学界当然的王者。他被誉为“红学泰斗”,也被批作“闭门造车”,可谓毁誉参半。他六十余年间所走过的治红学之路,因偶然而生,又历经政治对学术氛围和学术方向的多次影响,终至晚年,既得到肯定、赞誉,身上罩着光环,亦受到讥嘲与攻击。 说不尽的红楼梦,道不尽的人与事。周汝昌梦在其中近七十年。梦未醒,人已去,花落水流红,谁解其中味?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 【相关链接】周汝昌,幼少时即醉心欧楷笔法,20岁后又致力于唐人写经,深研兰亭后,得右军真脉,其“横逸飞动、作草如真”的周体书法,在众多书家中神采焕然。周汝昌少年时期便热衷于古典诗词的创作,进入南开中学后,即研习宋词。燕大读书时,与顾随、张伯驹、钱锺书等都有唱和,其诗词功底颇得各位先生赏识。百读红楼百动心,哪知春夜尚寒侵。每从细笔惊新语,重上高山悦旧琴。只有英雄能大勇,恨无才子效徽忱。寻常言语终何济,不把有书换万金。周汝昌诗一首(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红楼梦新证一书的创作深得胡适的鼓励和帮助,这本书使周汝昌成为学界“红人”,也使他在政治运动中遭受迫害。 b周汝昌研究红学的许多观点深受“大拿”的影响,他晚年提出的林黛玉“沉湖而死”等,就是在胡适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 c周汝昌认为,“红学”中的文学性研究应与三国演义等小说的研究区别开来,不能用一般研究小说的方式、方法、眼光和态度。 d周汝昌的“红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红学”研究方法虽得到一致认可,但他得出的结论却一直饱受争议。e周汝昌多才多艺、勤学善思又特立独行。研究红学,他一旦投身其间便矢志不渝,虽毁誉参半,但终难否认其红学泰斗的地位。(2)结合全文,概括周汝昌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的贡献有哪些?请分条概括。(3)简析文章结尾“还是让老人家安安静静地走吧”一句在文中的作用。(4)纵观周汝昌的一生,这位大家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谈谈你的理解。 二 、文言文阅读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它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异焉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认,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自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曜,名孟光。 居有顷,妻曰:“常闻夫子欲隐居避患,今何为默默?无乃欲低头就之乎?”鸿曰:“诺。”乃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织为业,咏诗书,弹琴以自娱。 后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以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乃方舍之于家。鸿潜闭著书十余篇。及卒,伯通等为求葬地于吴要离冢傍。咸曰:“要离烈士,而伯鸾清高,可令相近。”葬毕,妻子归扶风。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愿以身居作居作:作佣人b.鸿并绝不娶并:全部c.简斥数妇简:直接d.无乃欲低头就之乎就:投身.屈就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梁鸿崇尚节操的一项是(3分)( )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 势家慕其高节,多欲女之,鸿并绝不娶鸿不受而去,归乡里 居庑下,为人赁舂七日而鸿不答 鸿潜闭著书十余篇a.b.c.d.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鸿曾在当时的最高学府中学习,博览群书,无所不通;学成之后却因家境贫寒无法著述,只好在上林苑中放牧。b.梁鸿为人正直耿介,他死后,人们都认为品性清高的他足以与坚守信念的要离媲美。c.孟光貌丑而心慧,在刚嫁给梁鸿时用盛装丽服来试探梁鸿的品性,其实孟光早已有隐居的准备。d.皋伯通发现佣工梁鸿之妻对丈夫十分敬重,因此断定梁鸿是一个非凡的人,于是安排他住在家里,使梁鸿得以闭门著书。5.翻译下面的句子。曾误遗火延及它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今而见择,敢不请罪。三 、基础知识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多的信息。b经过几年的激烈竞争,前几年迅速崛起的快递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都已经转行或倒闭了,市场上只剩不多的几家平分秋色。c当“伪文艺”进入我们的文艺阵地后,文艺生态受到很大破坏,优秀作品主导文艺创作的生态格局岌岌可危。d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各国领导人均表示要促进对组织内成员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亚太经济体的优势,扩大联动效应,实现共同发展。b公安部最近通报,我国已从4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在逃经济犯罪嫌疑人180名顺利回国,其中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的有44名。c装扮一新的“南海神号”仿古船引领着四十五艘彩船,从白鹅潭出发,驶向亚运开幕式主会场,沿途吸引了众多市民停下来驻足观赏。d城乡二元制的格局已经基本打破。拥有城镇户口,现在对子女入学还有影响,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影响也会日渐消弭。8.下列对“中国文化遗产”标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标志整体呈圆形,既体现民族团结、和谐包容的文化内涵,也体现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b标志中的太阳神鸟图案动感很强,既体现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也体现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c标志中的神鸟与太阳光芒的数目,暗合中国文化中四季、四方、十二生肖、十二时辰等元素。d标志中光芒四射的太阳,既象征着光明、生命和永恒,也象征着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四 、语言运用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春节假期已经过去了3天,石家庄市民对“禁炮”规定遵守的如何?记者走访多个省会小区,在采访中了解到市民对于“禁炮”规定已经有所了解。b如今,各种打车软件风生水起,其实,早在熊超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就萌生了以打车软件为产品创业。然而,仅仅3个月时间,他就败下阵来。c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当普通学生对着成绩单愁眉不展时,总有一两个不识趣的学霸神情凝重地说“我最大的苦恼就是不知道该报清华还是报北大”,于是招致白眼无数。d整个8月份,南京人比平时少吸了3764吨pm10和1750吨的pm2.5,下降比例达到44%和36%。青奥会的实践证明,对空气污染提前预测,提前采取应急措施,的确会对空气恶化起到缓解作用。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中国梦的文化维度是文明进步,文化繁荣。 。 , ; , ; ,满足民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它的提升需要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交融碰撞传承优秀璀璨的中国文化文明程度是国家的软实力还需要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吸纳一切体现人类先进文化的发展成果也需要贴近群众生活的文化形态a b c d0.2016万卷作业二十九答案解析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1.(1)答e项给3分,答 a项给2分,答d项给1分,答b、c不给分。b项,无中生有,“林黛玉沉湖而死”的观点与胡适无关;c项偷换概念,红楼梦的文学性研究不在“红学”的范围;d项“一直饱受争议”不准确。(2)把红楼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大大提升了红楼梦的地位。将“曹、贾互证”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最完整地发挥出来,使“红学”实证研究开始体系化、专门化。将“红学”构建为四大范畴,即曹学、版本学、脂学、探佚学,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把人们呼吁的文学批评方法描述为“十六字真言”,将文学性研究剔出“红学”的范围。(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意思对即可)(3)结构上: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完整。内容上:表达默默地为老人送行的心愿,体现作者对周汝昌先生的尊重。遵从并满足周汝昌先生的遗愿,希望老人家“临走”时,不再受到打扰。暗示了周汝昌先生生前过的是毁誉参半的不安静的生活,如今一切已归于平静。(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执着的精神。从30岁开始,周汝昌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红学”;当招致异议甚至遭到批评时,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学术研究。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做查证工作时,一丝不苟,查遍燕京大学图书馆。既善于继承又努力创新。善于借助于名家,周汝昌主动拜访红学“大拿”,借鉴专家们的研究方法;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作红楼梦新证,借助了胡、顾、俞的“曹、贾互证”方法。他曾先后提出一系列探佚成果,观点令人耳目一新。依据充足,奠定厚实的基础。红楼梦新证每一个论点的提出都以充分丰富的文献资料为基础。广博的学习,丰厚的积累。多领域的研习,终成大家。二 、文言文阅读2.c(简:挑选。)3.c(写梁鸿葬父,与“崇尚节操”无关。写梁鸿为了生存而替人赁舂,与“崇尚节操”无关。写梁鸿著书情况,与“崇尚节操”无关。)4.a(a原因是“而不为章句”,并非因为家境贫寒。)5.曾经不慎遗留火种(引起火灾)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找到被烧的人家,问他们损失了什么,把猪全部拿来赔偿他们。(4分,1句1分)现在被(您)舍弃,我哪里敢不向您请罪呢。(“见择”译成“选择了我”也可。此题考查“见”的特殊用法。2分,1句1分)三 、基础知识6.c 【解析】c项,岌岌可危: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用于句中正确。a项,繁文缛节:繁琐或不必要的礼节,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句中应用“繁琐”。b项,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占一半。与句中的“几家”不符。d项,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句中形容文化不妥。7.d(a搭配不当,把“促进”改为“加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