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8.“两弹”元勋邓稼先学习目标1了解通讯这种体裁。2了解“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体会其中表现的可贵的精神。3学习本文细致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描写。作家作品简介:顾迈南,新华社记者。女,1931年11月29日生于山东章丘,1950年参加工作,1953年进入新华社,1962年起任专职科学记者,以大量新闻和通讯的形式,报道了中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其中的长篇通讯和特写,新华社播发后被国内外报纸广泛采用。在此期间,还与人合作写了6集电视连续剧华罗庚,出版了专著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炎黄之光华罗庚传等。课文背景:1985年春天,顾迈南去国家科委采访,听到这样的事情:杨振宁曾问北大核物理系毕业的学生,听说过邓稼先没有,他们竟说没有。杨振宁感叹国内对科学家宣传得太不够了,邓稼先为祖国作出了那么大的贡献,核物理专业的学生竟然连他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顾迈南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的批评,说明报道工作做得不够。带着这种自责感,她立即对邓稼先本人及其同事进行了采访,于邓稼先去世前完成这篇通讯。字词广场字音识记元勋(xn)胆怯(qi)寥寥无几(lio) 王淦昌(gn)欺凌(lng) 抑制(y)含辛茹苦(r) 蓦地(m)浩瀚(hn) 销声匿迹(n)形似字辨析 熟语积累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在21世纪食品发展趋势中功能性“三低一高” 即低脂肪、低糖、低盐、高蛋白的冰淇淋崭露头角。汗马功劳:指战功。后也泛指大的功劳。汗马,将士骑马作战,马累得出汗。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专业的李善友,为搜狐广告的快速增收立下了汗马功劳。风刀霜剑:寒风像刀子,霜像剑一样刺人的肌肤。形容气候寒冷。也比喻恶劣的环境。她爱这里的土地,她爱巴山之巅挺立于风刀霜剑之中的红叶树,她的衣服,她的丝巾,她的口红无不是用它浸染成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顾迈南1许多前辈科学家都还记得,本世纪40年代有一段时间,国际上一批杰出的核物理学家忽然“失踪”了。直到美国爆炸成功第一颗原子弹,这批科学家才又在公开场合露面。中国也有这样类似“失踪”的科学家,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所从事的工作,在一段时期属于国家的高级机密。要放个“大炮仗”事情要从1958年秋季讲起。有一天,当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找到邓稼先说:“小邓,2我们要放个大炮仗,这是国家绝密的事情,想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接着又严肃地说:“这可是光荣的任务啊!”3解放前,邓稼先从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远涉重洋到了美国。在印第安纳州普都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1950年他同二百多位中国留学生一起,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当这位“娃娃博士”出现在钱三强、彭桓武、王淦昌等刚从欧美各国归来的前辈物理学家面前时,大家都为初创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注入了新鲜血液而高兴。几年里,邓稼先和老科学家们一起艰苦创业,新中国第一所近代物理的研究机构渐渐壮大起来。当中国核工业部门的负责人说国家要放个“大炮仗”,而且要邓稼先参加时,他立刻明白了,这是要让他参加原子弹的研制工作。4面对这艰巨、光荣、关系重大的事情,一时间,他不免有些惶恐、胆怯,说:“啊,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5这天晚上,邓稼先一夜未眠。妻子许鹿希见他神情有些异常,问他发生了什么事。6“没有什么,我要调动工作。”他平静地说。但想到以后不能经常和妻子、孩子生活在一起,他满怀歉意地说:“鹿希,以后家里的事我就不能管了,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了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和他的妻子忆起了许多往事,谈到过去的共同经历和国家未来的前途,两个人都很动感情。7许鹿希是许德珩先生的长女,她虽然不知道邓稼先要调到哪里,干什么工作,但是,她明白她的丈夫要做的一定是关系到国家利益的大事业,而且相信他会豁出命来干的。这是因为他们都经历过国破家亡的苦难“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在卢沟桥的炮声似乎还在耳边回响。8他们都深深地懂得,一个国家没有自卫能力,必然任人宰割,老百姓没有活头!现在,当听到中国这样一个百余年来任人欺凌的落后国家,也要研制战略核武器,以加强国防时,邓稼先当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从此,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第一部分,邓稼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艰苦创业的年月9邓稼先走进了筹建中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那时,所谓的核武器研究设计院,还只是一片庄稼地。而科技人员呢,也寥寥无几。他作为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不得不从头做起。报到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换上工作服当小工,同建筑工人一起砍高粱、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在这以前,聂荣臻元帅曾代表中国政府到苏联签订过国防新技术协定。根据协定,苏联答应给中国提供一个原子弹教学模型。为陈列这个模型,邓稼先他们做了许多准备工作,但派人到车站接了几次都未见到模型的踪影。一天,当时的二机部副部长刘杰把邓稼先找去说:“你要有思想准备,原子弹的理论设计要自己干了。”10不久,协议被对方撕毁,苏联专家全部撤走了。 11“研制战略核武器,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所在,现在我们只能靠自己了!”邓稼先对年轻的大学生们说。他还这样鼓励周围的年轻人:“干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要甘心当无名英雄:一没有名,二没有利,还要吃苦;做出的科学成果又不许发表论文。”12如果把原子弹比作一条龙,那么,搞原子弹的理论设计的先行工作就是“龙头”。这件先行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原子弹各种工程设计的成败。有史以来,中国人谁也没有造过原子弹,也就无所谓有什么权威。在国外资料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邓稼先边读书,边讲授。年轻人叫他邓老师,他说:“你们甭叫我邓老师,咱们一块干吧!”有时,他备课备到凌晨四点多,在办公室里睡两三个小时,天亮了继续工作。在那些日子里,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工作上,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13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在爆炸力学、中子输运、核反应、中子物理、高温高压下物质的性质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他们把各种数据都搞得扎扎实实,哪怕是其中一个细小的疑点也不放过。14当时,我国还没有大型电子计算机。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这样细致地做了以后,他们还不放心,又请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等人从物理概念出发进行估计,结果证明邓稼先等人算得的数据是正确可靠的。1964年10月16日下午三时,蓦地一声巨响,浩瀚的戈壁滩上腾空升起了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15这震撼世界的惊雷向人们宣告: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第二部分,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作出巨大贡献。16这里就是战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邓稼先激动的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一件难度更大的工作又落在了他和其他科技人员的肩上研制氢弹。又是一件需要付出艰巨劳动的工作。他作为组织研制氢弹的理论设计负责人,尤其是担任了核武器研究设计院院长,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17但经过三年左右的努力,1967年6月17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又一次震撼了世界。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中国人想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掌握这些技术,除了党和国家给予必要的支持外,邓稼先等人作为直接参加研制工作的科学家,就得付出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代价。18“在研制氢弹和新的战略核武器的过程中,作为一位组织者和参加者,他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邓稼先的同伴们这样说。他们说,每一次新的战略核武器的重大突破,每一次里程碑式的试验的成功,都是和邓稼先的名字连在一起的。在特种材料加工的车间里,在爆轰物理实验场和风雪弥漫的荒原上,一年到头,他风尘仆仆,四处奔波,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哪个岗位的工作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19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邓稼先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亲临第一线。他东奔西走,风餐露宿,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十年的时光。20失败的风险,成功的快乐,大戈壁的风刀霜剑,染白了他的鬓发,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谁能想到,在一次巨大的成功之后,他竟险些倒下不起。那是一次地下核试验。马上就要开始了,试验场上千军万马在等待着庄严的“零”时的到来。核装置徐徐下井了,各种测试仪器一齐开动,监测着各种数据是否正常。核装置下到深处的时候,突然有个信号测不到了。“怎么办呢?”科技人员回到帐篷里商量来商量去,有人主张把核装置从井里提上来拉回厂房查清原因;有人认为这样做太危险,主张就地解决问题后继续下井。大家从夜里十二点钟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比较了各方面的意见,决定到现场查看后妥善处理。他跟科技人员来到井口附近,一起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戈壁滩上风沙呼啸,寒风刺骨,气温已经是零下三十多摄氏度了!有人见他实在太疲倦了,劝他说:“邓院长,你回去吧!”21邓稼先严肃地拒绝说:“不,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故障排除后,他才和大家一起离开了现场。试验成功之后,开庆祝会的时候,他兴奋极了。由于过度紧张劳累,几天吃不好饭,他只喝了一小杯酒,竟当场晕倒了。在场的人赶紧扶他躺下,一量血压竟是零。22医生整整抢救了一夜,邓稼先才睁开了眼睛。苏醒后,他问的第一件事是: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他仍然不肯休息,随后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第三部分,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巨大代价。1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引子:从20世纪40年代美国研制原子弹时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失踪”到“露面”,引起悬念。2“要放个大炮仗”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用这个比喻说明邓稼先将要从事的是重大的任务,同时也是对“原子弹爆炸”这一国家机密的委婉说法。3本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交代了什么?插叙。介绍邓稼先的经历。“冲破种种阻挠”回到祖国突出表现了邓稼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他把一生献给祖国的思想基础。4“他不免有些惶恐、胆怯,说:啊,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运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语言描写、心理描写。重大而又特殊,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突然落到年轻的邓稼先身上,他难免有些“惶恐”。5“一夜未眠”的原因是什么?“一夜未眠”的原因有不能与妻儿长期一起生活的愧疚,但更多的是激动、喜悦。6在这段文字中,如何理解邓稼先给妻子所说的话?夫妻对话,却严守国家机密,即便是亲人也不肯吐露一字。原则性强。“死了也值得”表明邓稼先的人生观、价值观,他已做好了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思想准备。听到消息时的惊恐、胆怯,想到不能与妻儿一起生活的惆怅,想到能为祖国研制核武器时的激动与喜悦,作者把人物复杂的情感全部浓缩在他与妻子说的一句话中,质朴无华,非常真实地表现了他当时的心情,突出了他为祖国利益而义无反顾和无私无畏的精神!他的举动源于他对祖国的挚爱。7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邓稼先接受的这项任务对个人来说,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核武器研究是国家高级机密,不能让外国人知道,要绝对的保密,所以参加研制的人员,对家属亲人也不能说,必须离开温馨的家庭,还要隐姓埋名,不能著书立说,不能公开发表文章,不能出国交流。为了祖国的利益,邓稼先放弃了这些个人利益,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8如何理解画线句子的含义?“他们深深地懂得”一句恰恰是邓稼先致力于两弹研究的思想情感基础,是妻子支持他的基础。9这段文字交代了什么?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庄稼地”“寥寥无几”“砍高粱盖房子”突出当时条件的艰苦,创业的艰难。同时也表现了邓稼先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10画线句子说明邓稼先又面临怎样的困难?苏联的背信弃义,失去了技术支援,一切都要靠自己来做了,再次遇到困难。11从这段文字邓稼先的两处话语中,可以看出他有怎样的品质?第一处表明邓稼先要自力更生研制战略核武器的决心和勇气;第二处说明他不慕荣利,耐得寂寞和艰苦,甘心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切。12在本段中,作者用哪几个细节表现邓稼先的特点?这些细节表明他有怎样的特别精神和特点?在“国外资料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邓稼先边读书边讲授;不让年轻人喊他邓老师;备课备到凌晨四点多;走路想着原子弹,连人带车掉到沟里。这些感人的细节充分表明了邓稼先对技术精于钻研,对工作的高度负责,以及谦虚、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13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邓稼先他们工作的哪些情况?“1959年”强调时间之短,可见他们工作的进度之快和成效之大。14这个事例说明了邓稼先有着怎样的品质?“一天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这些数字真实地说明了邓稼先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同时也为下文“结果证明邓稼先等人算得的数据是正确可靠的”作铺垫。15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点明研制原子弹的意义,这也是邓稼先愿意为之奉献一生的原因。16“这里就是战场”,用邓稼先的这句话作题目,有什么表达效果?“这里就是战场”表现了邓稼先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遇到困难决不退缩的精神。17“又一次震撼了世界”说明了什么?从侧面表现了邓稼先在两弹研究中的贡献之大,以及工作能力之强,同时也照应“两弹元勋”的课题。18这段话运用哪种记叙方式?有什么作用?间接叙述。由邓稼先的同伴来讲述邓稼先的事迹,更具有说服力。也概括叙述邓稼先与同伴们的艰苦努力。19如何理解“冬去春来,年复一年,邓稼先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亲临第一线”这句话?邓稼先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参加者身先士卒,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20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染白的鬓发”“深深的皱纹”,运用肖像的细节刻画突出邓稼先为“两弹”研究所付出的辛劳。21“这里就是战场,我不能走!”从这句话里,表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品质?在艰苦的环境下,邓稼先在两弹研究中对工作兢兢业业,时时处处身先士卒,率先垂范。22这段话表现了邓稼先的什么精神?“整整抢救了一夜”表明病情的严重,“第一件事”表明邓稼先对工作的关心,“仍然不肯休息”与“整整抢救了一夜”对比,突出他不顾个人健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的精神。“核爆的测试结果如何?各种数据都拿到了没有?”这是邓稼先经抢救一夜苏醒后问的第一件事,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为事业奉献一生的科学家的高尚品质。注释:元勋:立大功的人。风尘仆仆:形容旅途辛苦劳累。风尘,比喻旅途辛苦。仆仆,旅途劳累的样子。深层探究经历精神接受使命激动喜悦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克服困难完成设计真诚朴实不求名利研制氢弹身先士卒不怕牺牲有胆有识文章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从接受使命到原子弹研制,进而写到氢弹研制,在过程的叙述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他的爱国情怀和崇高使命感;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敬业精神和扎扎实实搞研究的严谨作风;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的献身精神。1本文布局匠心独运文章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从接受使命写到原子弹研制,氢弹研制。并在过程的叙述中表现人物的精神。三部分各有侧重。文章用小标题将全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中心内容,但又被“两弹”元勋邓稼先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贯穿起来,成为有机的整体。2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细腻在具体事件的叙述中注意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全文写得最详细的是地下核试验一事。这是一个有情节、有具体情景的故事,其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非常细腻,非常传神地表现了邓稼先的精神境界。注重细节表现。比如写原子弹研制的一段,并没有完整具体的情节,而是将一系列人物语言和动作细节组合起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1本文是一篇人物通讯,首次向外界披露了中国核物理学家邓稼先的神秘经历,展示他的精神世界。试分析文章所写事件所表现的人物的精神。提示:本文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从接受使命写到原子弹研制,进而写到氢弹研制,在过程的叙述中表现人物的精神。第一部分重点写邓稼先接受使命时的激动和喜悦,表现他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使命感。第二部分重点写邓稼先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含辛茹苦勾画原子弹理论计算的轮廓,扎扎实实计算各种数据的事迹,表现他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敬业精神和扎扎实实搞研究的严谨作风。第三部分重点写邓稼先在一次地下核试验前,他与同伴们冒着刺骨寒风和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排除故障的事迹,以及开庆功会因为过度劳累而昏倒的事迹,突出他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的献身精神。2此文发表后,邓稼先的名字就被人们牢牢记住,请总结本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提示:这得益于选材恰当。文章对邓稼先的事迹有面的交代,有点的叙述,有对工作过程和人物事迹的概括叙述,也有对具体事件的细致描写,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本文对人物的刻画很成功,特别是把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结合起来,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文章多次写到环境,从自然环境到政治环境都异常艰苦,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邓稼先试制“两弹”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但文章只选取几个片段。开头,插叙邓稼先冲破阻挠,回到祖国,表现了他的爱国精神,这是他此后一切行动的思想基础。接受了试制核武器任务后,对妻子只说调动工作,体现了他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此后,他离开小家庭,一头扑入核武器研究设计院的筹建工作当中。条件艰苦,没有资料,邓稼先带领一批年轻人,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一切从零做起。他“走在路上还想着原子弹,有一次竟连人带车掉到沟里”,“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他带领十几个年轻人一天三班倒,用四台手摇计算机日夜连轴转地算了九次”,“又请理论物理学家周光召等人从物理概念出发进行估计”。他不知疲倦,把试验场当战场。一次,竟因疲劳过度昏厥过去。文章就是从他的报国之志、为“大家”而舍“小家”、对工作的专注和严谨、忘我的工作热情等方面精心选材,表现了邓稼先的爱国热忱和献身精神。 (摘自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阅读鉴赏蹲苗 乔叶天旱得要死。我和伯母在她家的田里边摘鲜菜边拉家常。 “伯母,玉米是不是该浇了?”我问。一边同情地看着玉米们干巴巴的叶子。 “不用。”伯母说。 “它们会渴死的。” “哪里。它们只是该蹲蹲苗了。” “什么?”我惊奇起来,听不懂她刚才用的那个词语,“什么是蹲苗?” “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它们,没有水它们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里含的水。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 我不禁会心而笑。蹲苗,多么好的称呼和多么深的意义啊。拿此时的自己来说,缺少的不正是这种“蹲”吗?这一段时间里,我常常什么也不想写,写什么都觉得无趣。虽然也不断地出版新书发表作品,但是既没有什么由衷的激情,也没有什么本质的长进,仿佛如电脑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一样,只是一种机械的运动和惯性的操作。这是一种极危险的状态。是不是我生长得太顺利了呢?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我也像这庄稼一样蹲一蹲苗,就一定不会这么心疲神乏,没有后劲儿。因为,在生命史上,“蹲”从来就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不扎实地“蹲”,就会因快速地虚长而及早地浪费珍贵的契机和希望;不扎实地“蹲”,就会在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袭击中让娇弱的花朵黯然凋落。 但是,蹲,绝不只是难挨的煎熬,作为母体,她还孕育了真正的成熟。她也绝不只是无边的痛楚,而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在形式上她是一种挫折,却也意味着未来的舒展有多么地自由和幸福。她也是一种外部的低姿态,在内部却是一种灵魂的镌刻和精神的拔节。 每一个人,每一个生命,都有看似灰暗的经历。其实却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别有深意的蹲苗期。如果你把蹲苗期认作是不可逾越的冷落和打击,那你就注定了自己的失败。相反,如果你能辨析出这前进路程中不同寻常的停顿甚至是后退,当它来临的时候,不要投机取巧,也不要逃避躲闪,而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去欢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肠胃肠间质瘤护理查房
- 2025年温州永嘉县乌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劳务派遣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市呈贡区卫生健康系统编外合同制专业技术人员招聘(7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宁波市卫生健康委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69人(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贵州银行纪检人员招聘11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绍兴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招聘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黑龙江黑河北安融媒体中心招聘1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青海品控军粮供应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银联商务支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多地市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巫山城市建设(集团)社会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机械制图(多学时)》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英语日常交际用语200句
- GB/T 8492-2024一般用途耐热钢及合金铸件
- 读懂诗家语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 山西省职校技能大赛(植物病虫害防治赛项)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 老年人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 新人教版版PEP小学英语(3-6年级)单词表(带音标)
- 小兵张嘎夺枪记(课本剧)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