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九龙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重庆市开县九龙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重庆市开县九龙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重庆市开县九龙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开县九龙山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 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 3、激情展示,阳光参与。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 【重点难点 】 1、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风格变化。 2、揣摩品味一些精妙的或广为流传的名句,培养初步的鉴赏分析能力。 【学法指导】 1、在充分预习,熟读文本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学案。 2、认真限时完成,规范书写;小组合作讨论,答疑解惑。第一课时预习导航:1、作者介绍: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 ( )。唐代伟大的( ) 诗人。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七岁会作诗,20岁开始壮游,安史之乱后,携家逃难,千辛万苦来到了成都,后来做了工部外郎,故又称“( )”,后因成都战乱,又迁走了,过着贫穷的生活,最后病逝于湘水的一条破船上。杜甫一生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这些诗篇深刻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 )”,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 )”2、本诗背景介绍: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3、积累杜甫的古诗名句: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岱宗 岱( ) 青未了 了( ) 生曾云 曾( ) 决眦 眦( ) 夫如何 夫( ) 凌绝顶 凌( )5、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1) 齐鲁青未了 青: (2) 阴阳割昏晓 阴:(3) 造化钟神秀 钟: (4) 城春草木深 城:(5) 会当凌绝顶 会当: (6) 荡胸生曾云 荡胸: 6、列举中国的五岳名山及其特点: 合作探究:1、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作者到底“望”到了些什么? 2、年轻的诗人科举不第后游历齐赵,见到了泰山,写下了这首诗,在诗中你能看出任何科举败后消极颓废情绪吗?那整首诗给你的感受是什么?3、你还能想到其他的表达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的名言名句?当堂达标:1、“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 的特点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3、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分析第二课时预习导航: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搔更短 搔( ) 不胜簪 簪( )2、 解释下列加粗字的意思(1) 城春草木深 城: (2) 浑欲不胜簪 簪:(3) 家书抵万金 书:3、 结合课文注解,谈谈春望这首诗的写作背景4、望岳一诗中,表现登高而小天下豪迈气概的名句是: 5、春望中反映诗人的爱国热情和忧国忧民之情的诗句是:6、近体诗介绍:近体诗是指在唐代形成的格律诗近体诗从句式上说有五言、七言之分;从篇幅上说有律诗、绝句两种律诗分五律、七律两种全诗共四联,头两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二、四、六、八句尾要押韵,通常押平声韵春望是一首近体诗合作探究: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2、望岳、春望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当堂达标:1、“国”的意思是 “城”指 “破”交待 “春”点明2、“烽火连三月,家书”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3、从本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第三课时预习导航:1、给加粗字注音(1)老翁逾墙走逾( )(2)三男邺城戍邺( )戍( )(3)如闻泣幽咽咽( )(4)老妪力虽衰妪( )2、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吏呼一何怒一何: (2)老翁逾墙走逾:走: (3)急应河阳役应: (4)独与老翁别别: (5)暮投石壕村 投: (6)死者长已矣 已:(7)三男邺城戍 戍: (8)二男新战死 新: 3、背景介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三吏三别: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合作探究:1、整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 (抓住记叙六要素来概括)2、为什么是夜捉人?3、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各个人物的表现吏: 老妪: 老翁: 我: 4、请说说“妇啼一何苦”之“苦”,苦在何处?5、“苦”的根源是: 6、结尾以“独与老翁别”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的感受,你能具体说说吗?7、有人说老妇的致词不是一口气说出的,而是被官吏一句一句的逼问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当堂达标:1对这首诗开头前四句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1段写捉人的差役乘着夜色向石壕村急奔而来b第2段交代故事的发生,预示将有一场灾难降临c第3、4段,写老翁逃跑避难,老妇出门周旋d第3、4段反映了人民长期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的情景2诗中描写兵役之苛酷的句子是:描写战争之惨烈的诗句是: 说明老妇已被官吏捉走的诗句是:3“妇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