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人民版 一、选择题(每道题2分,共60分)1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争,此所以二世而亡也。”唐太宗汲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a发挥三省的监督牵制作用 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 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2资治通鉴卷第十八记载,徐乐上书给汉武帝说:“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与这一观点的精神实质相似的是a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b天下为公 c民为邦本 d安土重迁3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当神魔小说盛行的时候,讲世情的小说,也就起来了,其原因当然也离不开那时的社会状态。”这里所说的“社会状态”是指a元朝政府停止科举考试 b明朝以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意识的成长c清朝大兴文字狱 d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表一是“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年代农业收入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304416944451539696100表1 其中,影响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结构的变化 b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 c政府财税政策的变化 d社会结构的变化5.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官阙)三曰谦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这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是a依法治国 b维护中央集权制度 c推动社会进步 d维护君主专制统治6.“中国历史上不是政府均富贵打击资本经济,就是人口膨胀后饥民暴动打土豪,分田地,来毁灭资本经济,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文明总在小农经济的落后层次循环不前。”根据所学知识,请你判断在中国历史上以政府行为开创的“均富贵”措施的是a秦始皇实行统一度量衡 b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北魏实行均田制 d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7. 明代商人王现曾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天之鉴也。”(故王文贤墓志铭)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商人致富要遵循道德规范 b经商和读书在方法上是一致的c商人要向读书人学习文化 d经商成功后可以去研究学问或做官8. 费正清认为:在1911年以前约十年间的中国精神生活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外国的影响。中国人对外国生活怀着好奇心理并且倾向于采用外国思想,这种情绪自从1860年前后已在慢慢地增长,到19世纪90年代以后又加速发展了,而在1905年以后达到了发狂的程度。“19世纪90年代以后”思想“加速”、“发狂”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工业的发展 b民族危机不断加深c洋务运动的破产 d各种救国思想盛行9. 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10. 六十余年来,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时而紧张,时而和缓。这一期间双方有过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既值得留恋,也值得检讨。这“两次如胶似漆的蜜月期”是因为土地改革 农业合作化运动 人民公社化运动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b c d11. 据中国近代报刊史,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半年后增至7000份,一年后达到13 000份,最多时销达17 000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纪录。这一现象说明 a通俗性报刊广受普通民众欢迎 b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c维新派有效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 d国人所办的报纸市场需求极大12.“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材料表明() a地主阶级洋务派积极创办民用工业 b清政府大力发展近代工业 c近代民族资本家大力发展机器工业 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13.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反映出当时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c县的面积比郡大 d郡县行政组织出现14据逸周书大聚解记载:“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下列和材料中反映的思想不一致的是a“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万物并齐而不相害,道并齐而不相悖”d“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15. 汉代刘向说苑:“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归以告平公。平公曰:吴其亡乎。” 从史料研究的角度看,对这则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揭示了吴国灭亡的原因 b.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关系c.材料不可信,吴人不可能衣豹裘、狐裘 d.有助于研究古代江南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情况16. 董仲舒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此众人之情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以上言论表明董仲舒主张 a平均分配财富以克服贫富分化 b消除等级制度以实现社会平等 c强化礼乐制度以稳定社会秩序 d减少贫富差距以维护国家稳定17. 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 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 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18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19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b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c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20. 1953年3月16日,发布关于春耕生产给各级党委的指示,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农业生产的关键所在的社论,这些文件指出领导农业生产要从小农经济现状出发,生产关系的改变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否则,生产会受到损失。这说明中共中央认识到 a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要保护个体农民利益 b农业生产要走合作化道路 c只有以小农经济为主体才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d以钢为纲,全面跃进已影响到农业生产的发展21.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22.史载,宋朝湖州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 农民纷纷放弃农业而去经商 b. 商品自由流通程度很高c. 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性农业发展较快 d. 农业精耕细作,剩余产品大量商品化23.荀子儒效中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 b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c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 d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24.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a. 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25.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经世致用2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相较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b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c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27.道光帝对签定南京条约的原则性指示是:“广东给过银两,烟价碍难再议;战费彼此均有,不能议给,其平行理可以通融;贸易之所,前已谕知耆英,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该逆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由此可知道光帝的外交思想属于a平等外交思想 b屈辱外交思想c传统夷夏思想 d殖民外交思想28“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29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30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曾有过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二、材料题(31题,25分;32题,15分;共40分)31(25分)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了梦想的民族,“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砥砺前行的脚步。梦想不灭,希望永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祸恶疾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注:约成书于汉代)材料二: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制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 恢复我国际平等,国家独立。 孙中山建国大纲 材料三:我们是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要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要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大概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就差不多了,就象个样子了,就同现在大不一样了。毛泽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材料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上的讲话(摘录)请回答:(1)依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古代、近代、现代“中国梦”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中国梦”的原因。(12分)(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梦的实践者、实践途径与方法、实践效果等方面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梦”的特点。(9分)(3)从“中国梦”一以贯之的核心理念出发,谈谈“中国梦”给你的启示。(4分)32. (15分)近代中国伴随着苦难,一步步走向蜕变。民族工业是第一个迈向蜕变的,然而在蜕变的整个过程中,它却如同幼虫破茧成蝶一般艰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材料二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情况统计表年代商办厂数资本(千元)官办和官商合办厂数资本(千元)外商企业厂数资本(千元)18721894年534697 1916 19610328 00018951913年46390 8018628 469136103 153(注:商办企业注册资金1万元,外商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10万元以下未统计)材料三仅1937年8月1938年3月,上海被日军摧毁的工厂就超过两千家,损失超过八亿元。在华北,日本采取“军管理”办法,将中国民族企业整个吞并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强行买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了这家当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所说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18951913年中国近代工业中的三类企业发展情况,并指出三类企业各自发展的原因。(9分)(3)依据材料三,回答这一时期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分)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5 b c b a d 610 c a a b b 1115 c a d b d 1620 d a d c a 2125 d c b c a 2630 a c a d d 二、材料题31、(共25分) (1)中国古代:梦想:建立一个天下为公、各得其所、和谐共生的大同社会。(1分)原因:小农经济初步成长;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基本形成;儒学主张日益成为社会共识。(3分) 中国近代:梦想:实现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建立民主社会,实现民生幸福。(1分)原因:民族危机和封建专制造成的中华文明的衰落;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分) 中国现代:梦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震科目一考试题及答案
- 地理福建会考试题及答案
- 中国表面杀菌剂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原油铁路运输合同
- 签协议书份额
- 检验中级考试试题及答案
- 驾照科三考试试题及答案
- 畜牧养殖考试题及答案
- 投资承诺协议书
- 水资源论证报告
- Unit4WonderfulseasonsGetreadyandstartup(课件)-外研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2024版2025秋贵州黔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2025太原市热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0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2026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 2025年气道相关管理试题及答案(EICU)
- 2025-2026学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三上学期数学月考试题【附答案】
- 资产招商运营管理办法
- 2025年许昌禹州市特招医学院校毕业生招聘86名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邮政管理毕业论文
- 2025年6月浙江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血透室医院感染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