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 ppt.ppt_第1页
板式换热器 ppt.ppt_第2页
板式换热器 ppt.ppt_第3页
板式换热器 ppt.ppt_第4页
板式换热器 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设计与计算姓名 指导教师 1 1 板式换热器的研究背景和发展2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和原理 3 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及应用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主要内容 2 板式热交换器是近几十年来得到发展和广泛应用的 一种新型高效 紧凑的热交换器 它由一系列互相平行 具有波纹表面的薄金属板相叠而成 比螺旋板式热交换器更为紧凑 传热性能更好 应用面很广 适宜用于医药 食品 制酒 饮料合 成纤维 造船 化工等工业 并且随着板型 结构上的改进 正在进一步扩大它的应用领域 国内的生产厂家有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板式换热器厂 天津太平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我国在板式热交换器的设计与制造上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国外著名的生产厂家有瑞典AFLA LAVAI公司 英国APV公司 日本日阪制作所等 1 板式换热器的研究背景和发展 3 板式换热器按构造分为可拆卸 密封垫式 钎焊式两类 以可拆卸式的应用为最广 它们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可拆卸板式换热器由三个主要部件 传热板片 密封垫片 压紧装置及其他一些部件等组成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3 4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在固定压紧板上 交 替地安放一张板片和一个垫片 然后安放活动压紧板 旋紧压紧螺栓即构成板式换热器 各传热板片按一定的 顺序相叠即形成板片间的流道 冷 热流体在板片两侧各自的流道内流动 通过传热板片进行热交换 5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传热板片 板片以人字形波纹板和水平平直波纹板为应用最广 传热板片是板式热交换器的关键件 它的设计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 1 使流体在低速下发生强烈湍流 以强化传热 2 提高板片刚度 能耐较高的压力 板片材料 6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传热板片 7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密封垫片 安装于密封槽中 防止流体的外漏和两流体之间内漏 运行中承受压力和温度 而且受着工作流体的侵蚀 在多次拆装后还应具有良好的弹性 为了能及时发现内漏 在密封垫片上开有凹槽 信号孔 出现泄漏 流体将首先由此泄出 垫片材质 7 8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压紧装置 它包括固定与活动的压紧板 压紧螺栓 它用于将垫片压紧 产生足够密封力 使得热交换器在工作时不发生泄漏 通过旋紧螺栓来产生压紧力 框架形式板式热交换器有多种框架形式 双支撑框 架式 悬臂式 带中间隔板双支撑框架式等 双支撑框架式悬臂式带中间隔板双撑框架式 9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流程组合 为了满足传热和压力降的要求 对于板式热交换器可进行多 种方式的流程和流道数的配置 流程 在相同的流体相同流动方向的一组平行流动通道 流道 相邻的两个板组成的间隙内的介质流动通道 流体的流动可以是串联 并联 这时形成纯逆流 和混联 一种流体为并联 而另一种流体为串联 流程可以是单流程或多流程 两流体的流程数可以相等或不相等 10 2 板式换热器结构和原理 3 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和应用板式换热器的优点1 传热系数高不存在旁路 板片相互颠倒 流体在流经相邻两板间的通道时形成复杂三维旋转流动 能使流体以较低的雷诺数在板片中形成急剧湍流 热传导快 传热系数高2 修正系数大 冷 热流体流动平行于表面 没有旁路 冷 热流体之间的温度非常接近 温差极小 对数平均温差大 末端温差小3 结构紧凑 占地面积小 重量轻4 容易改变换热面积和流程 适应性强方便地增加或减少几板 就可以实现增大或减小传热面积的目的 改变板片的布置 可以变化流程组合 适合于新的换热条件5 内部充分湍流 所以易于扩散 不易结垢 只要螺栓松动 可以轻松地打开并取出板片 清洗或更换板片 易清洁 易维护 安全6 板式换热器只有板片外面和垫片暴露在大气中 热量损失小 通常在1 左右板式换热器的缺点1 容量较小 是管壳式换热器的10 20 2 工作压力 温度不宜过大 有可能泄露3 单位长度的压力损失大传热面间的间隙较小 传热面上有凹凸状波纹 因此压力损失大 4 易堵塞板片间通道很窄 一般只有2 5mm 当换热介质中含有较大的固体颗粒或纤维质 就容易堵塞板间通道 11 2020 3 17 13 可编辑 板式换热器的应用化学工业 食品工业 冶金工业 石油工业 矿山 电厂 核电厂 海上石油平台 机械工业 生活污水处理 医药 化工 造纸 纺织 船舶 供热等领域 可加热 冷却 蒸发 浓缩 杀菌 热回收等 12 3 板式换热器的优缺点及应用 板式换热器类型的选择板式换热器种类较多 每种都有相适应的工况 工程设计中应首先对此作选择 温度在200 以上 压力大于2Mpa 可以选择钎焊式板式换热器对于拆卸比较频繁的 可选用可拆式换热器选择板片主要考虑需要达到的换热效果以及压降要求 若承压要求在1 2Mpa以上 大多数情况下选择人字形波纹若压降要求较小而对换热效果要求不高 可选用平直形波纹对于压降与换热效果都有一定要求的工况 还可以选择热混合板片流程组合的选择板型对称 冷热介质流量相当的情况 宜采用等程布置 使介质流向为全逆流 两侧流量相差较大时 流量小的一侧应采用多程布置 以提高流速 增强换热效果 一般情况下 在选择流程时 尽可能采用单程 全并联 使设备在使用时拆卸维修都比较方便 若要采用多流程 各流程中通常安排相同的流道数 流道数的确定受板间流速的影响 而板间流速的选取有一定的范围 同时还受到允许压降的制约 当板间流速一定时 流道数的多少取决于流量的大小13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单板面积的选择选择合理的单片面积 能够避免总板片数过多或过少 板片过多会使设备占地面 太大 过少 可能会使流程数增多 压降增大 同时单片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还与角孔大小有关 板间流速的选择在通常情况下 板间流速选取范围在0 2 1 0m s 在压降容许的情况下取大值 以获得更好的换热效果 从而减小换热面积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换热器采用等程布置 介质的流向能够实现全逆流 获得最大的平均温差 当两侧不等程时 逆流和顺流会交替出现 流向的选择 14 根据介质的物理 化学特性进行选择 主要考虑温度和腐蚀情况 板片的原材料厚度为0 6 0 8mm 压制成波纹板后允许有25 的减薄量 于是最薄处为0 45 0 6mm 因此选用耐腐蚀的材料 密封垫片材料的选择密封垫既要耐温又要耐腐蚀 硬度一般应在65 90邵氏硬度 压缩永久变形量不大于10 抗拉强度 8MPa 延伸率 200 板片材料的选择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15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对数平均温差法 LMTD 计算过程 1 已知冷水的流量190t h 冷热水的进出口温度95 55 10 50 2 查冷 热侧的密度 比热容Cp 导热系数 运动粘度 普朗特数Pr 3 求换热量Q 式中 G 质量流量 kg s 下标1 2 热 冷介质下标 进 出口位置 4 求热侧的流量16 6 选择板式换热器型号 主要是单片面积及形式 7 假设该型号换热器的流程组合 即假定流程数m 流道数n17 tmax t 1 t 2 tmin t 1 t 2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5 计算对数平均温差 tm 修正系数 取值 18 G nf W 式中 n 单程中并联通道数 f 板片通道截面积 m2 9 计算冷热介质的Re和Nu 10 计算冷 热介质的对流传热系数 Nu de 3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8 计算冷 热介质的板间流速W 12 计算换热面积F F QK tm 将理论值F 与预计值Fm相比较 通常认为两者误差值在5 以内时 计算结果正确19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11 计算总换热系数K 20 4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 13 计算冷 热介质的欧拉数Eu 14 计算压降 P 计算出的压降值应小于0 5Mpa这主要考虑在 角孔处以及流向改变时产生压降 若实际压降超过允许值时 应改变板型或者流程 组合 重新进行传热及压降计算 根据换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