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词解释2.doc_第1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2.doc_第2页
心理学名词解释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名词解释(二)79. 再造性思维也叫常规性或习惯性思维,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程序,用常规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80. 创造性思维指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81. 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即明确问题)、提出假设(关键阶段)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82. 问题情境是问题呈现的知觉方式。83. 定势(即心向)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84. 功能固着是指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85. 对问题解决起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86.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87.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88.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89. 有意想象也称随意想象,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是意识活动的一种形式。90.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91. 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92. 幻想是有意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93. 创造性思维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智力的高级表现94. 灵感指人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某种新形象、新概念和新思想突然产生的心理状态。95. 好奇心是人对新异事物产生好奇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96. 求知欲又称认识兴趣,它是好奇心的升华,是人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97. 言语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活动过程。98.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和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时印发情绪情感的中介。99.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100.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例如,狂喜、暴怒、恐惧、绝望等。101.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102. 热情是一种热烈、稳固而深刻的情绪或情感状态。103.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104.美感使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105.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106.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冬季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107. 双趋冲突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双避冲突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趋避冲突指对同一目的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多重趋避冲突指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108. 人的情绪总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有些感觉使人愉快,有些感觉使人烦闷,这种伴随感知觉过程产生的情绪体验称为感觉的情绪色调或情调。109.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即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110. 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积极行为的动力系统。111.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112. 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113. 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其中自我评价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114.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伴随自我认识而生的内心体验。115.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在行为上的表现,是实现自我意识调节的最终环节。116. 需要是有机体赶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需要在头脑中的反映。117.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118. 气质是不依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119. 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120.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121.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122.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123.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晶体智力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124. 创造力/性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125. 创造性认知品质指创造性心理结构中与认知加工有关的部分,它是创造性活动的核心,主要包括创造性想象、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认知策略三个方面。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126. 人生全程发展指个体从生命开始经过新生儿、婴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中年以及老年各个时期直至生命完结的发展过程。127.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128. 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129. 同化是指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中。130.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时,其认知结构发生改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131. 平衡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132. 移情指人们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们的立场去体会或理解他们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能力。133.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了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互相的心理关系,包括个体间相互认识、相互好恶、相互亲疏的心理上的距离。表现为: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134. 友谊是为了避免孤独,满足社会需要,为实现个人价值,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以信任为基础、以亲密支持为情感特征、较持久的、非亲缘的双向关系。135. 同伴群体指两个以上儿童之间的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规范、相同兴趣爱好和情感联系的群体。136. 品德又称道德品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规范自己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特征。137. 道德认知是指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138.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138. 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139. 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最终环节,指个体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140.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41.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即有关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理论等。142.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即有关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和从事这种活动的技能。143. 机体对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属于刺激的泛化。如果只对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而对其他相似刺激不作反应,则出现了刺激的分化。泛化和分化是互补过程。144. 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称为消退现象。145. 未经强化而条件反射自动重现的现象称为恢复。146. 准备律指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147. 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148. 效果律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149. 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自我强化是指自己表现出的符合或超出标准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150. 认知结构是指一种反映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是某一学习者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151. 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