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火把节(片段)》_第1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火把节(片段)》_第2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火把节(片段)》_第3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火把节(片段)》_第4页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火把节(片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火把节(片段)教案教材分析: 人音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中的管弦乐火把节片段选自王西麟的云南音诗第四乐章,它描绘了云南各族人民欢度传统节日的欢乐情景,也是世界上演奏最多、最受欢迎的中国交响作品之一。火把节的曲式结构为回旋曲式,其中音调豪迈的基本主题以三次不同的演奏形式出现,相比主题,第一插部、第二插部则以轻快、柔美的曲风呈现,形成鲜明对比,作曲家就是通过乐器、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人们在火把节上载歌载舞亦或妙舞清歌的生活情景。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火把节丰富学生对中国作品的认知,并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热烈欢快情绪。 2、学生能够主动从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及曲式结构。 3、了解作曲家运用西洋管弦乐队的现代创作手法刻画少数民族风情的表现方式。教学重点:1、丰富学生对中国作品的认知,并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热烈欢快情绪。 2、从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情感体验及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音乐中涉及了西洋乐器的性能及演奏技巧,以及西洋乐器的编配,学生恐不能轻易聆听辨别,需通过教师的引导,不同方式的聆听感知,才可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一、管弦乐队认知(学生分成五组围绕教室而坐)设问: (1)今天的音乐教室坐位表根据什么来排列设定的?(教师指向ppt提示学生) (2)根据西洋管弦乐队的排列图,老师现在所处的位置正是什么?(3)离指挥最近的乐器组是?(依次介绍弦乐组、木管组、铜管组、打击乐器组)弦乐组:弦乐演奏方式除拉弦演奏之外还可以用拨奏弦来演奏,这种演奏方式们叫做拨奏。木管组:介绍木管乐器,及表现力强,在合奏中扮演要角,也是重要的独奏乐器。重点介绍双簧管音色直率、美妙,短笛音色尖锐、有穿透力。铜管组:相比木管体积普遍较大,音色特点:雄壮、辉煌、热烈,以及宏大、宽广的音量。打击组:大擦、三角铁、铃鼓、定音鼓等打击乐器的认识。 二、主题A 1、初听说感受,设问: (1)聆听音乐片段,这段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2)为什么会带给你这样的感受呢? 2、聆听哼唱旋律,找重拍,设问:除了音乐速度之外,还有哪些音乐要素使得旋律热烈欢快? (1)用bong跟旋律哼唱。设问:这是什么符号? (2)再次用“bong”哼唱,突出重音符号,感受音乐色彩。 3、律动,设问:刚才所哼唱的旋律是由哪些乐器演奏的嘛? (1)欣赏管弦乐演奏视频。 (2)教师挥手“指挥”节奏律动,学生感知。 (3)学生以“手”为乐器,拍手律动旋律。4、完整聆听律动 聆听全曲,当聆听到熟悉的旋律时拍手律动。设问: (1)所熟悉的旋律一共出现了几次? (2)这三次的呈现完全一样嘛? (3)不一样在哪里呢? 5、辨听a、a1、a2乐器,设问: (1)音乐的情绪在发生怎样的变化? (2)什么乐器的加入使得音乐有这样的变化呢? (3) 呈现圆号演奏图谱,感受圆号演奏形式的走向。 三、揭示曲目: 1、介绍作曲家,设问: (1)这位功底深厚的作曲家是谁呢? (王西麟,被誉为功底最扎实、思想最深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因为他用西洋管弦乐队谱写了一首中国风的音乐作品) (2) 刚才所聆听的曲目究竟在表达什么呢? 2、揭示曲目。 火把节选自交响组曲云南音诗第四乐章,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族、白族等少数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东方狂化节”之称,不同民族举行的火把节时间、形式都不相同,但各名族的火把节都是源于对火的崇拜,其中彝族火把节最为隆重,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再次完整聆听 设问:这场普天同庆的节日里时而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时而妙舞清歌,宛转悠扬,载歌载舞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那你们能找到音乐里面表现妙舞清歌“柔”的部分嘛? 四、主题C 1、说c部分音乐感受并律动,设问: (1)为什么会认为这段音乐?对比之前所聆听的音乐哪里不一样? (2)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地方有差异? 2、聆听哼唱旋律,感知延音线 (1)用“lu”哼唱。设问:这是什么符号? (2)再次哼唱,感受延音线。 3、辨听c1演奏乐器,设问: (1)主奏乐器是什么? (2)那它究竟是什么木管乐器呢? (3)是由几支双簧管演奏? (4)还有哪些乐器? (辨听其他乐器,如三角铁、圆号、弦乐,邀请不同乐器组角色的学生以不同的肢体动作感知律动。) 4、聆听c2演奏乐器,设问: (1)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 (2)主奏乐器的变化使得音乐情绪变得更加? (3)除了主奏乐器之外,还有什么乐器发生了变化? (打击乐器从三角铁变成了铃鼓、弦乐组从弹拨到拉弦伴奏等,再次邀请不同乐器组角色的学生以不同的肢体动作感知律动) 五、曲式结构: 1、完整聆听律动 2、聆听b部分 (整个作品啊,可谓是动中有静,比如我们的c部分,也有静中有动,比如我们的b部分,它是主题a的一种变奏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