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古诗赏析(9分)一阅读论诗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9.诗歌第一句中的“李杜”分别指谁?第四句中的“风骚”又指什么? 10.诗中采用了怎样的手法?突出了作者怎样的观点?(2分)答案9.李白 杜甫 10. 古今对比古今之人对李杜诗篇的态度对比 突出了唯有创新,才能领时代之风骚的观点。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 答:(1)思想感情: (2)哲理: 3诗的颔联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闻笛赋: (2)烂柯人: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2分)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做简要分析。(3分)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句富含哲理而被后世广为传诵,你从这句诗中领悟到了什么?(2分) 【参考答案】:1、B(正确理解是:运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对受害友人的悼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充满无限悲痛怅惘之情。) 2、(1)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2)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参考答案】:3、怀念故友;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4、示例一: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 示例二:“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示例三:原意是:沉船旁边千帆飞驶而过,病树前头万木峥嵘,春意盎然。新意是:事物在迅速向前发展,相信未来一定比现在更美好,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答案】5(1)主要表达了作者忧伤中更显乐观豁达的情怀。作者虽以“凄凉地”“弃置身”“闻笛赋”“烂柯人”、“沉舟”、“病树”写出了内心的凄苦,但“千帆过”“万木春”更表现出作者乐观和豁达的情怀。6(2)示例供参考:1)人在逆境面前,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要有坚定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3)新事物必将带起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三阅读无题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 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两个“难”连用有何深刻含义?22.“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3.请赏析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丝方尽”中的“丝”在文中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 。5.理解“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妙处。6.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有何深意?三答案1 “相见时难”的“难”指困难,“别亦难”的“难”指难受,两个“难”意思不同。见面本来已很困难,所以分别时也更令人难受。2. “无力”和“残”紧扣暮春时节的景物特点,渲染离别的气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觉。3. 以双关、对偶和两个生动的比喻,表白自己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这句话的本义是:我的思念如春蚕吐丝到死才能停,我的泪水像烛泪烧成灰烬方流尽。今人常用来形容为国为民服务,尽心尽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这种献身精神。4.谐音“思”,属双关语,暗指对情人的思念。5. 设想对方伤感久别的种种情景。“但愁云鬓改”是对青春年华的逝去表示忧虑。“改”字,见出别离之久,相思之苦。“应觉月光寒”忖度对方的感受,一往情深。6将对方住处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间必有难以逾越的障碍四阅读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秋”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两个“期”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这首诗写了哪两种不同的时间和空间?5.“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6.赏析“涨”字的妙处四参考答案1.点名了季节,同时烘托了人物漂泊在外的寂寞。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2.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3.这首爱情诗描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4.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5、“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答: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6.“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绵绵的愁思。“涨”字一词,用词准确,富于动态感。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月螺川早发【明】王猷定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注】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棹(zho):船桨。孤亭:这里指螺江。诗人:王猷定(yu)(15981662),字于一,号轸石,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散文大家,诗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辈科名显达,但他并不追逐功名利禄。(1)诗中哪些自然景物表现了“螺江早发”的“早”?(2分)答:(2)“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3分)答:五【解析】找出诗人出发很早的自然景物即可。参考答案:月落、残星、露湿、天光(2分,写出一个得1分,写出两个的2分)(2)【解析】联系诗句中诗人抒发的情感具体分析即可。参考答案: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或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水雁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参考译文】月落时分,群山披上晓色,山野空旷,遥闻城楼上的鼓角鸣声划破夜空后又安静下来。那长流不断的赣江水,仿佛是要将自己从一个梦想流入另一个梦想;那划动的短棹是在拨动水中残存的星光倒影。露水打湿了白鸥的羽毛,水天一色,鸥驻雁飞,船行回首望去,只见水天苍茫,旷远无边,螺山已似海岳之中的一个小小孤亭。情感:描写出诗人放眼当前一片凄凉孤寂的景象和表露他的当时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和对螺川的依恋之情。六东坡【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2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的环境特点。(2 分)2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 分)答:_六21.清幽,宁静 22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恬淡旷达(乐观)的思想情感。七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至17题。(一)(5分)如梦令春思【北宋】苏轼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流水。【注释】这首词是苏轼离开黄州多年后,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情景而写的;百舌儿:鸟名;居士,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这里是作者的自我呼叫。12.词中第二句“无限”一词写出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13.你从“莫忘小桥流水”中读出苏轼怎样的情怀?(3分)答:七12. (2)繁茂,生机盎然 13. (3)对当年淸静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怀恋和向往。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4-15题。(4分)江上宋董颖万顷沧海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选自宋诗鉴赏辞典)14.前两句诗写出了“水”“天”_ _、_ _的特点。(2分)15.诗中暗示了诗人将远行,伤别离。你从哪一句中读出这一点?请简要分析。(2分)答:八14.【答案】(1)空阔(宽阔、高远)(2)澄澈(明净)评分标准:共2分,没空1分,意思对即可。15.【答案】示例一:第二句 。写飞翔的白鸥成双成对,暗示诗人与亲人别离的形单影只。示例二:第三句。中国古诗写柳多与离别有关,诗人反复抚弄沙边柳,正是即将远行之人触景伤情、情不自禁的表现。示例三:第四句。说等待柳条成荫时系住垂钓的扁舟,从此不再漂泊,表现眼下正有离别之愁。 评分标准:共2分,意思对即可。源:学科九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7-24题。(一)即事(4分)宋徐侨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注释】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17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 _。(2分)18请从诗歌中找出最 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17【答案】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懂古诗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可从诗歌的意象出发读懂诗句,然后对照“贫亦好”逐联比较选择。18【答案】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1分),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1分)。【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懂古诗、理解作者情感的能力。【思路点拨】在读懂古诗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淡泊名利的情感,就不难找到“淡然”这个词了。【方法归类】古诗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先描写,再抒情议论,因此我们把握作者情感的时候,通常可以到后几句中去寻找。2014年浙江省衢州市(一)(4分)来源:惜分飞富阳僧舍代作别语宋毛滂泪湿阑干花著露,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注释】毛滂:浙江衢州人。这首词是毛滂辞别病中妻子,赴任途中所作。中&国教育13.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我寄愁心与明月”,如果用此句替代这首词中的“断魂分付潮回去”,是否合适?请根据词的内容作出分析。(4分)答:【附】李白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3.(4分)不合适。“断魂分付潮回去”的感情更深切,“断魂”一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担忧与牵挂,有生离之痛,而“我寄愁心与明月”更多的只是对友人的同情与思念;“潮”让人联想到词人思念如潮,显得凄凉悲切,而“明月”含有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期盼,与“断雨残云”的意境不符。(感情和意境各2分,意对即可)2014年浙江省台州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322题。(一)(4分)田舍【宋】范成大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注释】田舍:农家。 筑圃:修筑打谷场。菁:水草。天末:天边。这里是指稻田一望无际。13全诗洋溢着一种 “ ” 的气息。(请用原诗中的一个词作答)(2分)1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的画面。(2分)答:(一)(4分)13. “乐”或“乐哉”(2分) “忙”(1分)评分标准:2分。答“乐”或“乐哉”,得2分。若答“忙”字,得1分。14示例:小孩子欢快地躺在落叶堆里玩耍(或:在厚厚的落叶堆里酣然入睡),夕阳西下,一群群鸟雀在稻田上空飞翔,喳喳喳地叫得正欢。评分标准:2分,仅作诗句的简单翻译,得1分。2014年浙江省余姚市2014年浙江省义乌市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6-21题。(一)即事(4分)宋徐侨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客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外此了无挠,淡然心地夷。【注释】即事:就眼前的事物、情景作诗。徐侨:南宋政治家,浙江义乌人,吕祖谦再传弟子;中年曾辞官归里十余年,潜心学术。16诗中具体表现“贫亦好”情趣的一联是 _。(2分)17请从诗歌中找出最 能体现诗人心境的一个词语,并说说你的理解。(2分)答:16【答案】布被不妨温,菜羹有余滋。(每句1分,有错别字则该句不给分)【考点直击】本题考查学生读懂古诗内容的能力。【思路点拨】可从诗歌的意象出发读懂诗句,然后对照“贫亦好”逐联比较选择。17【答案】最能体现诗人心境的词语是“淡然(1分),体现了诗人享受朴素宁静生活的淡泊情怀(1分)。2014年山东省菏泽市(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4分)寿阳曲远浦帆归元马致远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注释】酒旆(p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4.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 是近景。 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分)5.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答:(二)4.酒旆、夕阳、两三航5.渔人晚归 对宁静生活的向往。2014年山东省东营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一)(4分)凭阑人金陵道中【元】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8.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答: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2分)答: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示例: 语言: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评分】答出一种角度即得2分,其他答案取例典型,分析言之成理即可。共2分。写法:衬托。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白描。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寓情于景。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评分】答出一种写法,分析得当得2分。共2分。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即可。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共2分。2014年山东省潍坊市(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5分)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2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答:13.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一)(5分)12.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分,每个要点1分)13.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3分,每个要点1分)2014年山东省济宁市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69题。(一)晴江秋望【唐】崔季卿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6.概括这首诗所见之景及所表达之情。(2分)答:6.答案:这首诗写初秋的一个晴天在江边眺望长江时的所见之景;表达了对长江磅礴气势的赞美之情。评分:共2分。景、情各1分。意思对即可。2014年山东省滨州市(一)古诗词鉴赏。(4分)1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1)这首词按照_顺序,截取了词人一生中三幅富有象征性的画面,形象地概括了作者不同时期在环境、生活、_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2分)(2)“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一)(4分)11.(1)时间;心情(或感情)(2)描绘了一幅在水天辽阔、乌云低垂的江面上,一只在风雨中失群孤飞的大雁,在凛冽的西风中悲鸣的画面。表达了作者远离家乡、孤独凄凉的愁苦之情。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2014年山东省德州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27题。(一)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10.“斜”现读xi,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 2分)1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3分)答:12.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2分)答:10答案:xi 共2分 11答案示例: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12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共2分2014年山东省莱芜市5对下面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5.(2分)答案:C )杂诗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注释】著:吹拂A前两句描写了春天芳草萋萋、风吹麦苗、绿柳拂堤的景象。B三四句的意思是同样有家归不得,杜鹃你还是不要再啼叫了。C这首七言诗的朗读节奏均为二二三式,句式整齐划一,从而加强了诗歌的韵味。D整首诗写得委婉曲折,表达了游子思乡,有家归不得的感伤之情。2014年山东省日照市(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 ,尾联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2分)14.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之妙,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3分)答:(二)(分)13.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思乡 评分:每空1分,共2分。14.“随”字化静为动(或“以静写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评分:本题共3分,表现手法、景物特点、思想感情各1分。2014年四川省成都市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成都曲【唐】张籍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1.从全诗来看,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绘成都的?(2分)答: 。2.本诗的最后一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其妙处。(2分)答: 。一、(共4分)1.(2分)自然景色 市井景况评分标准:每点1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2分)最后一句通过问句,写出了夜宿处所的难以选择。照应了上句的“多酒家”,侧面写出了市井的繁华,表达了对成都太平生活的喜爱。评分标准:答出“问句”具体内容,0.5分;答出结构作用,0.5分;答出侧面作用,0.5分;答出作者情感中,0.5分。共2分,语意相近即可。2014年四川省乐山市10.诗词鉴赏。(4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2分)答:_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答:_10(4分)答:倦梳头,泪先流;(2分)又多又重。(2分)2014年四川省资阳市(四)淮上与友人别(4分)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23(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24(2分)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晚亭”有何作用?答:(四)(4分)23D(是握别诗)(2分)24“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一点1分,共2分)2014年江苏省南京市【古诗阅读】遣兴【清】袁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注释】爱好(ho):追求艺术价值高的诗作。初笄(j)女:刚成年的女子。8.这是一首论诗的绝句。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阿婆还是初笄女”的理解。(3分)答:8(3分)这里的“阿婆”喻自己的诗作,还没有修改润色好,就像“头未梳成”的“初笄女”,是不肯让人欣赏的。(也可喻指诗人自己,他把自己当成写作的新手,因为写作水平不够高,所以不愿展示自己未修改好的作品。)2014年江苏省无锡市(二)(4分)清平乐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10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前人在评价“连云松竹”时说“景中寓情”,请你说说词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分)答:(2)下片写儿童偷梨枣的情景,“莫遣”和“闲看”表现词人对此怎样的态度?反映词人怎样的心态?(2分)答:(二)(4分)10(4分)(1)抒发了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之情,蕴含着一种满足之感。(2分)(2)反映了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也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2分)2014年江苏省南通市(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6-7题。(6分)望江南李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注】望江南:词牌名。这首词是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后所作。南国:李煜故国南唐,都城在金陵(今南京)。6.这首词写江南秋景,选取了江山、 、 、明月等典型景物,描绘出南国秋天的景色。(3分)7.有人评价这首词“朴素自然,没有一句直露地抒情,但又句句融情”,试以末句“笛在明月楼”为例,加以赏析。(3分)答:6.芦花 孤舟肃杀、凄寒 【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把握。比较简单。7. 在营造的静谧气氛中,忽闻短笛声声,弥散在明月之下,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通过笛声的凄清反衬出囚居生活的孤寂之感,亡国之恨。【解析】此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这首词是后主被俘入宋的追忆和回想,借助梦中的美景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亡国之恨,追思之情。完成时,要联系诗人的遭遇。2014年江苏省泰州市(一)阅读温庭筠的菩萨蛮一词,完成第7题。(6分)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注】小山眉妆的名目,指小山眉。叠:皱(眉头)。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花:簪花。新帖:新鲜的花样子,贴于绸帛之上,作为刺绣的蓝本。罗襦:丝绸短袄。7(1)如果为这首词拟一个题目,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闺怨 B梳妆 C相思 D送别(2)请对“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一句作简要赏析。(2分)(3)曾经的经历与该词中主人公的境况有相似之处的诗(词)人是( )(2分)A李清照 B李贺 C李白 D李绅7(1)D (2)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3)A18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分)送李端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1)诗的前四句描绘了送别时怎样的景象?试加以描述。(3分)答:(2)结合全诗,写出尾联中“空相向” “何所期”所表达的情感。(2分)答:18. 故乡遍地都是衰败的枯草,一片凄凉!天空飘忽着朵朵寒云,归来的路上正遇上暮雪纷飞。(意近即可)诗人为朋友远去而徒然伤悲,为相见无期而惆怅,表达了难舍难分之情。2014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5-6题。(6分)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诗家:诗人。上林:即上林苑,古代宫苑名。5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新春景象。(3分)答:6结合诗歌内容,对这首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作简要赏析。(3分)答:(一)(6分)5(3分)要点:柳条微曳,新芽初绽,嫩黄点点,尚未匀称。(抓住特征2分,语句通顺1分。)6(3分) 反衬。用“花似锦”来反衬早春“清景”,表达对早春的喜爱。虚实结合。初春之景是眼前之景,是实写,“花似锦”为想象之景,是虚写,表达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对比。“看 花人”对“上林花似锦”的追求与“诗家”对“绿柳才黄半未匀”的欣赏形成对比,强调二者不同的审美情趣。(答出任意一种表现手法即可。答出手法1分,结合具体诗句分析2分。)2014年江苏省扬州市(一)阅读诗歌,完成第9题。(6分)题齐安城楼杜牧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注】呜轧(y):拟声词。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9(1)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3分)答:(2)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本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3分)答:(一)诗歌阅读(6分)9(6分)(1)(3分)“寒”既写出了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1分),也暗示了诗人的凄凉心境(2分)。【评分要点及说明】“表现场景清冷”,给1分,“暗示心境凄凉”给2分。意对即可。(2)(3分)“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了诗人家乡的遥远(1分),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惆等)之情(2分)【评分要点及说明】写出“家乡遥远”给1分,写出“思乡之情”给2分。意对即可。2014年江苏省镇江市(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8题。(共6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6“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1分)答:7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2分)答:8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6.(1分)“中原地区”或“中原”或 “中原大地“或”中国“。7.(2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一点1分,满分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8.(3分)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2014年江苏省盐城市(一)阅读下面宋诗,完成8-9题。(6分)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 雷。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8发挥想象,描绘“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所呈现的画面。(3分)答:9有关雨的诗很多,而这首诗写雨比较独特,试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3分)答:(一)8.示例: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9.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2014年湖北省襄阳市(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10-11题。(4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0.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 ,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 之情。(2分)1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2分)答:(一)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4分) 10. (2分)每空1分。叙事;思乡。11.(2分)“随”字用得好,(1分)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1分)2014年湖北省鄂州市(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9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答:(一)9.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希望张丞相能助一臂之力(共2分。每空1分,意近即可)10.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运用对偶,表现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和雄伟气势。(共3分。意近即可)2014年湖北省黄冈市(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19-20题。(4 分)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19.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 分)答:20.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答:19.“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20. 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对李白才情的赞赏;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2014年湖北省咸宁市6诗歌赏析。(2分)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A全诗从清幽的环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B首句“独怜”二字,寓意深刻,凸显出作者的孤傲品性。C 诗歌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黄鹂的鸣声,衬托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D尾句“舟自横”一语,意即“小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漂浮着”,集中表现出闲静、寂寞的意境。6(2分) B2014年湖北省随州市(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5-16题。(6分)江夏送倩公归汉东李白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宁知丧乱后,更有一珠归。【注释】明月:传说中的“随侯明珠”,与“和氏璧”齐名。宁知:谁也没有想到。丧乱:安史之乱。15简要赏析“更有一珠归” 中“珠”字的妙处。(2分)答: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二)(6分)15.(2分)以珠喻人(倩公),写出了李白对倩公才学、品格的赞美(景仰)。(扣住“比喻”、“赞美”,意近即可)16.(4分)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富饶的汉东国的赞美之情。(2分)后两句表达了对倩公经历战乱还能平安回归的庆幸(惊喜),对全县公的赞美,以及和友人(倩公)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扣住“赞美”、“惜别”,意近即可,2分)2014年广东省(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1、2题。定风波宋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这首词作于宋元丰五年(1802),苏轼谪居黄州第三年春天。1.词中描写了哪两个情景?(2分)答:_2.这首词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词评家所称道。说说你的理解。(4分)答:_附加题(共10分)(一)1. (2分)一是风雨中吟啸徐行(1分);二是风雨后斜阳相迎(1分)。2. (4分)作者在词中描绘了淡然面对风雨斜阳的情景(1分),在叙事绘景中含蓄表明了面对人生高低起伏的际遇应泰然处之的人生道理(1分),表现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和随遇而安的坦荡胸怀(2分)。(评分说明:答出“旷达”和“随遇而安”任意一点可得2分。)2014年广东省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回答相关问题。(20分)(一)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4分)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9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菩萨蛮:词牌名 B书江西口造壁:题目,主要点明词的写作地点C书:书籍 D余:我10.下面对菩萨蛮书江西口造壁一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从内容上看,属于一首怀古伤今之词。B“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两句是说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时的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表达了对中原的思念及对中原地区长期沦陷未能收复的惋惜之情。C“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词中的含义是:青山再高,也挡不住滚滚东流的江水;国家虽然破败,但也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现在常常被引喻成这样的哲理:客观规律不可抗拒,因为历史毕竟要发展。D本词的最后两句写到了诃人在黄昏时刻听到了鹧鸪伤感凄切的鸣叫声,流露了词人悲观绝望的心态。2014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9-10题。(6分)如梦令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9词中“绿肥红瘦”指的是 。(3分)10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答:(一)诗歌鉴赏(9-10题 6分)9(3分)绿叶繁茂 红花凋零 (意近即可)10(3分)应用了间接抒情(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抒发了作者的伤春之情(意思表达清楚即可)(2分)2014年江西省南昌市(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7-8题。(4分)望江南温庭筠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2分)A这首词描写了位深闺女子的生话状况和心理状态。B“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描写了深闺女子精心梳妆和倚楼盼望的孤独情景。C“肠断白蘋苹洲”写出了深闺女子因失望回到分别之地“白蘋洲”的痛苦心情。D平首词描绘了帆船、落日、江水、小洲等景物,富有画面感。8.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项是(D )(2分)A这首词融人、景、情于一体,景有层次,情有起伏。B“过尽千帆皆不是”是感情的转折处,体现了深闺女子由希望到失望的相思之苦。C“斜晖脉脉水悠悠”与“感时花溅泪”在写法上有异曲向工之妙。D这首词风格浓艳精巧,用词精炼传种,绘景色彩明丽。2014年江西省(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社日谢逸雨柳垂垂叶,风溪澹澹纹。清欢唯煮茗,美味只羹芹。饮不遭田父,归无遗细君。东皋农事作,举趾待耕耘。【注释】谢逸:字无逸,自号溪堂,抚州临川人,送“江西诗派”诗人。隐居乡里,布衣终身。风溪细细纹:微风吹拂,水生细纹。羹芹:煮芹为羹。田父:依杜甫诗意,田父指邀请友人饮酒的农夫。细君:用东方朔典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机械差速器故障排除考核试卷
- 2025年环保行业循环经济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光伏产业欧洲光伏市场(德国、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目标认证考核试卷
- 短视频平台内容审核人员职业能力考核试卷
- 2025中国大唐集团置业有限公司所属项目部一般管理岗位社会招聘5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贵州六盘水师范学院简化考试程序招聘博士配偶工作考试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17名)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三州圆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招聘技术经理人6人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石家庄市正定县招聘社区工作者65名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河北石家庄市新华区招聘社区工作者344人考试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届江苏省苏州常熟市九上物理期中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农林经济管理考研农业政策测试试卷(含答案)
- 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 2025初中英语词汇3500词汇表
- 2025贵州毕节市中级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法官助理3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电气维护试题及答案
- 【广安】2025年四川广安市邻水县长江流域县级专职渔政协助巡护人员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T-CFLP 0016-2023《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2023修订版】
-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党政办公室工作人员招考聘用2人【共500题附答案解析】模拟检测试卷
- 全国连片特困地区分县名单
- 《中药炮制技术》 教学课件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