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杨修之死年级九年级科目语文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18、杨修之死授课类型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杨修之死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课文记叙了曹操杀害杨修的经过和缘由,表现了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三国演义属于历史小说,取材于史实又有虚构,不受史实限制。要注意研究虚构情节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倾向,深入领会作者的意图。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能读懂浅近的白话文言文。;另外对名著三国演义也有一定的兴趣。通过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多少有所了解。可以此为切入点,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2.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能力目标1.掌握文章内容,学习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2.探究杨修之死的原因,培养根据文本内容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2.学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难点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情景导入,渲染氛围(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导入: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刀光剑影下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重新浮现在我们眼前: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人善任的刘备,胆气豪壮的孙权,英姿飒爽的周瑜今天,让我们再来结识两位三国演义中的风流人物曹操和杨修,一睹这两个文学形象的风采。二、朗读课文,疏通文意多媒体显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庖官(po)恃才放旷(sh)食讫(q)麾军(hu)夏侯惇(dn)谮害(zn)绰刀(cho)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适庖官进鸡汤(正值,恰逢)数犯曹操之忌(多次,屡次)人皆不晓其意(知道、明白)众以实对(回答)植然其言(认为说得对)3.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三国演义第72回,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朝代)小说家。4.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明了。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译文: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译文:(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死了我的近侍?”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译文: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译文: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条文来回答。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一)初刻拍案惊奇才子杨修获死1.课文题目为“杨修之死”,那么杨修是怎么死的呢?请用自己的话回答。要求说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明确:曹操伐蜀日久,进退两难之际,夏侯惇禀请夜间口号为“鸡肋”,杨修得知,教军士准备归程,曹操以惑乱军心之罪将其斩首示众。2.杨修是不是真如曹操所说“造言”而乱其“军心”呢?结合课文内容来回答。学生阅读13段,回答明确:不是。相反,杨修所言句句是实,一语中的,“鸡肋者,食之无肉在此无益,不如早归”,杨修句句说中曹操的心事。3.仅从“鸡肋”二字,杨修便猜中曹操心事,可见杨修才智过人。课文对杨修的才智着墨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明确:(1)改建园门。“人皆不晓其意”,而杨修却知“丞相嫌园门阔耳”。(2)曹操“梦中”杀人。“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只修知其意。(3)曹操试曹丕、曹植才干,曹植按照杨修吩咐杀门吏,“于是曹操以植为能”。(4)曹丕密用大簏藏吴质入内府商议大事,修知其事。(5)“修又尝为曹植作答教十余条。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操每以军国之事问植,植对答如流。”罗贯中称杨修“博学广览,目视五行,九流三教,无所不通”。插叙这几件事进一步突出了杨修的才智。(二)二刻拍案惊奇杨修获死探幽1.教师:曹操一向唯才是举,为什么却把杨修杀了?杨修教曹植作答教,课文说操“此时已有杀修之心”,结合上文内容,说说“此时”指代的内涵。请大家再读课文,思考回答。明确:“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1)“鸡肋”事件,杨修所言虽句句是实,一语中的,但确实是胆大妄为、目无军纪。“见传”“便教”两个词语,不仅体现其才思之敏,更见其恃才放旷、率性而为。(2)改建园门,“操虽称美,心甚忌之”。(3)“塞北送酥一盒至”,面对“一合酥”三字,杨修“竟取匙与众分食讫”,“竟”的意思是直接;“讫”是完毕,直接吃了个精光,真是恃才放旷、目无君主。难怪“操虽喜笑,而心恶之”。(4)曹操梦中杀人,杨修一语道破天机,“操闻而愈恶之”。(5)告发曹丕,修“径来告操”,“径”写出了杨修的鲁莽、轻率,不知不觉已卷入皇室权利之争。“操因疑修谮害曹丕,愈恶之。”(6)教植斩吏,“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7)教植作答,“操见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时已有杀修之心”。原来“惑乱军心”只不过是曹操杀杨修的借口。小结:曹操杀杨修的阴险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改建园门、分食酥饼、梦中杀人,每次计谋都被杨修揭穿;身边有这样一个才思敏捷、能参透自己心意的人,曹操如何能对杨修不“忌”不“恶”,乃至时时加以防范呢?后来杨修告发曹丕阴事、教植斩门吏和为植作答教三事,这表明他已深深地卷入宫廷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而此时,曹丕已得势,曹操深知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自己身后的大患,因而“此时已有杀修之心”。2.三国演义以一首诗评价杨修:“聪明杨德祖,世代继簪缨。笔下龙蛇走,胸中锦绣成。开谈惊四座,捷对冠群英。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学生讨论:从三国演义看,杨修之死是否是被才所误?明确:为人恃才放旷、目中无人,更参与了曹丕、曹植的嗣位之争,最终成为其牺牲品。这正是杨修的取死之道。曹操阴险残忍、狡猾奸诈、虚伪多疑、嫉贤妒能。这也是杨修被杀的原因之一。3.试以下边一事为例,讨论曹操的性格。(多媒体出示)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下令来日进兵。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明确:揭露曹操的虚伪、奸诈。曹操决不会杀他的爱将夏侯惇,但要装装样子,以遮盖众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地处理这件事。曹操出战蜀军无非是为了说明杨修所谓“班师”纯系胡言,却不料战斗失利,自己又“折却门牙两个”。至此,他“方忆杨修之言”,并下令“厚葬”杨修,既使自己下了台阶,借机退兵,又可表示他有悔悟之意,借以收买人心。(三)警世通言追思叹惋杨修之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重庆汽车培训理论知识课件
- 重大安全发现管控课件
- 老年人糖尿病护理课件
- 老年人播音主持课件
- 老年人应急知识培训方案课件
- CN120204435A 一种综合药品稳定性实验箱灭菌控制方法及系统
- 水工监测工-渗流观测考试题库
- 第三节 第3课时 难点专攻夺高分-与圆有关的综合问题 2026年高三数学第一轮总复习
- 诗歌鉴赏考点提升-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重点知识(部编版)
- 酸碱中和反应说课课件
- 《炼铁高炉及其生产流程》课件
- 电气火灾消防安全教育
- 四川省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中职类语文试题及答案
- 木屑制粒机安全操作规程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及计划
- 社区书记文明城市创建表态发言范文(五篇)
- 检维修管理制度
- 服务业绿色低碳发展
- 风电基础劳务分包合同(2篇)
- 房屋建筑工程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巡检记录表
- 4MWh储能系统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