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第1节 :地球上的水1. 地球上所有水的主体:海洋水(总水量的96.53%,覆盖了地球约71%的表面),地球上所有淡水的主体:冰川水(所有淡水的68.69%)。2. 人类可利用的淡水:湖泊淡水、河流水、浅层低下淡水。3. 水循环: 环节:植物蒸腾、蒸发(汽化的过程)、水汽输送、降水(液化的过程)、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途径:陆上内循环(或称内陆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环节多、范围最大,可向陆地补充水资源的循环)内因:水的三态变化外因:地心引力和太阳辐射动力:太阳辐射4. 冰川水更新最慢、更新周期最长,大气水更新最快、更新周期最短。5. 我国水资源人均拥有量少,在地区分布上有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有夏秋季丰富、冬春季欠缺、年际变化大的特点。6.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不同的生物含水量不同,都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7. 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L水。第2节 :水的组成1. 水的电解:和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正极),和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负极)。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两玻璃管内液面下降。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和氢氧化钠,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阳极(电源正极相连、液面下降较少的极)产生:氧气(有助燃性)。阴极(电源负极相连、液面下降较多的极)产生:氢气(有可燃性)。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实验中体积比大于2:1的原因是氢气和氧气溶于水,且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实验后体积比接近2:1的原因是氢气和氧气溶于水达到饱和)。氢气检验: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若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和爆鸣声,则为氢气。氧气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或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若木条烧得更旺,则为氧气。文字表达式:2.水是由氢(氢元素)和氧(氧元素)组成。3.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数量都不变。第3节 :水的浮力1.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产生的原因:物体在液体中上下表面压力差。(桥墩以及和容器底完全接触的物体不受浮力)2. 浮力的大小:称重法:F浮=G(物体的重力)-F拉(物体浸入液体后弹簧秤的示数)注:不论物体是否浸入液体,物体的重力始终不变。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m排液g=液g V排漂浮:F浮=G、液物(如密度计、轮船在任何液体中浮力不变,密度大的液体V排小。轮船从河里驶向海里,会上浮些) 悬浮:F浮=G、液=物(如密度均匀的土豆块悬浮,切开后任一部分仍悬浮)(密度不均匀的苹果,切开后一部分上浮另一部分必定下沉) 下沉:浮力重力;沉底:浮力重力。3. 密度计:漂浮原理,刻度上小下大4. 轮船:漂浮原理5.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沉浮。(在同一液体中,不论深度如何,浮力不变)(保持同一深度,从河里到海里,V排不变,变大,浮力变大,自身重力变大)第4节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 溶液:溶质和溶剂组成,溶质可以使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在溶解时,可能会放热(如氢氧化钠、浓硫酸),可能会吸热(如硝酸铵)。2. 溶质和溶剂的辨别:固体(气体)+ 液体:液体为溶剂(如碘酒,碘为溶质,酒精为溶剂)液体 + 液体: 量多的为溶剂只要有水,不管量多量少,水为溶剂(如白酒,酒精为溶质,水为溶剂)3.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后不分层。4.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常见有钡餐、泥水、粉笔灰+水、面粉+水、血液)5.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常见的有牛奶、肥皂水)注:悬浊液、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但都是混合物。第5节 :物质的溶解1. 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 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加溶剂;改变温度(一般为升温)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3. 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如果溶液中有少量不再溶解的溶质,则是饱和溶液;若加少量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4.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一定温度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其不饱和溶液浓。5.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6. 溶解度含义:例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7.溶解度单位:克8.9.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温度(外因)10.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氢氧化钙)。11.溶液配制过程:计算、称量、溶解(玻璃棒搅拌作用:加速溶质溶解)12.(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3.溶液(固+液)配制的误差分析:溶剂质量正确时,天平: 物码倒置:m质偏小,w%偏小 砝码生锈:m质偏大,w%偏大 砝码缺损:m质偏小,w%偏小溶剂质量正确时,量筒: 俯视:m剂偏小,w%偏大 仰视:m剂偏大,w%偏小第6节 :物质的分离1. 晶体:有规则形状;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2. 分离方法:结晶法:(1)蒸发溶剂(恒温,适用溶解 度随温度变化变化不明显 的物质,如:氯化钠) (2)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溶解 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减小 的物质,如硫酸铜)沉淀法:静置,或加入凝聚剂(活性炭、明矾)后静置。(活性炭的吸附是物理变化)过滤法:(过滤后的液体仍为混合物)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漏斗里液面必须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滤纸三层处;漏斗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注: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馏法:小石粒(防止暴沸)、冷凝管(水下进上出)3.沉淀法:用于分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过滤法:用于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蒸馏法: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用于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4.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5. 粗盐提纯:计算、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第七节: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1.水的再循环、减少水的使用以及水的回收利用是保护和节约用水的三种主要方法。2.南水北调,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进行跨流域调水。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1000km左右的高度内。2.大气的作用:产生复杂的天气现象、使地表昼夜温差变小、阻挡紫外线的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3.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4.大气从下往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对流层:两极地区厚度为8km,赤道地区厚度为17-18km(原因:地心引力不同);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条件:下方气温高,上方气温低);在对流层,随高度身高温度降低;对流层有复杂的天气现象(原因:有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平流层:民航客机在平流层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第二节:气温1.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2.气温测量工具:温度计(最高温度计、最低温度计、普通温度计);单位:摄氏度。3.百叶箱:为什么要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 防止仪器阳光直接照射和雨淋,又能通风,温度波动小、更真实)百叶箱为什么漆成白色?(能将投射到百叶箱上的阳光被白色表面反射回去,箱内空气不会因箱壁升温而烤得很热,这样测出的温度更准确)百叶箱离地面的高度一般是1.5米左右,为什么?(因为这个高度气温变化较稳定,同时这个高度又是人类一般活动的范围,它可以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百叶箱朝向哪个方向开着?(朝向北方,防止太阳光的直接辐射)4.一天气温最高的时间:午后二时;一天气温最低的时间:日出前后。5.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第三节:大气的压强1.大气压: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里的作用。 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覆杯实验、吸盘挂钩(“吸”住垂直墙面和天花板的区别)、马德堡半球实验(F=PS)、吸管“吸”饮料。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口中。2. 大气压的测量工具: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3. 大气压的大小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海拔越高,空气密度越小,没升高12m,气压减小133Pa)4. 标准大气压的大小:1.01105 Pa=760 mmHg(毫米汞柱)(133Pa=1 mmHg)5. 标准大气压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与10.33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相等(P=gh),其数值相当于在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施加约10N的压力。6. 真空压缩袋:袋内气体减少,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 将袋子压扁。 吸尘器:工作时,电动机带动叶轮转动,使吸尘器 内形成低压区,外界空气在大气压的作用 下带着尘垢进入吸尘器。7. 气压较高的区域叫做高压区,气压较低的区域叫做低压区。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高压区:中心空气从上往下流动,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中心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天空多云,常形成阴雨天气。8. 高原反应产生的原因:高原海拔高,气压低,缺氧。9. 拔火罐现象说明外界存在大气压,人体内也有压强。10. 宇航服、太空舱均需加压。11. 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相反。12. 压力锅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制成。既能保证在低压区将食物烧熟,还可以提高烧煮食物的速度,节省燃料。(食物易熟,水不易开)13. 压力锅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和限压阀重力作用在气孔表面的压强之和。即P=P0+G/S14. 流体的压强和流体流速大小有关。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飞机、地铁安全线、化油器、对玻璃管吹气、飘出来的窗帘)第四节:风和降水1.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如果一个地方气压和另一个地方的气压高低不同,就会形成风。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2.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和风速。风向是风向标箭头所指的风向。风向的符号要求掌握。风速常用风级表示。3. 烟囱直上无风(0级),旗帜展开微风(3级),树叶摇动清风(5级)。4. 任何地方、任何时间的空气中都含有水汽。5. 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多少。湿度一般用相对湿度(百分比)表示。6. 人体最感适宜的相对湿度是60%-70%7. 相对湿度用干湿球湿度计(由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进行测量。读出干球温度计和湿球温度计的示数干球温度计示数-湿球温度计示数=干湿差查阅相对湿度表规律:相同干湿差下,气温越高,湿度越大 相同气温下,干湿差越大,湿度越小8. 降水要有哪些的条件: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高空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有灰尘颗粒附着。9. 降水是指空气中的水以液态或固态形式降落到地表,包括雨、雪、冰雹等形式,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10. 降雨量一般用毫米计量,它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常用雨量筒收集雨水。第五节:天气预报1. 阴天空总云量在8/10以上 多云天空总云量在5/107/10 少云天空总云量在3/105/10 晴天空总云量在3/10以下2.12小时内降水量:3.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4. 天气图上的曲线等压线 中心气压值高于四周的为高气压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好。 中心气压值低于四周的为低气压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5. 锋是影响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冷暖空气的交界面叫锋面。6. 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 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叫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7.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气温高,气压低出现较大风雨雪天气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暖锋气温低,气压高多连续性降水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不管是冷锋还是暖锋都会造成降水。一般来说,冷锋降水强度和风都比较大。暖风造成细雨绵绵的天气。过境后天气都会转晴。我国主要的暴雨,以及北方的主要的气象灾害一般和冷锋有关。典型计算题:1、 浮力1. 边长均为2cm实心正方体的木块和铁块,木块密度为0.6103kg/m3,铁块密度为7.9103kg/m3,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其静止时,分别求出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g=10N/kg)2.质量为0.39千克的铁块在水中和水银中所受的浮力各是多少?(水1103kg/m3,水银13.6103kg/m3)3.一个体积为80cm3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时,有36cm3的体积露出水面,试问:(l)物块所受浮力为多少?(2)物块的密度为多少?(水1.0103kg/m3,g10N/kg)4.某校兴趣小组模仿这一现象,制作了一把浮力秤。将厚底直筒形状的玻璃杯浸入水中,如图所示。已知玻璃杯的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30cm2,高度为15cm。(水的密度水1103kg/m3)求:将杯子开口向上竖直放入水中时(注:水未进入杯内),杯子受到的浮力。此时杯子浸入水中的深度(即为该浮力秤的零刻度位置)。此浮力秤的最大称量(即量程)。5. 某种型号的导弹型核潜艇,该艇水上排水量为16600吨,水下排水量为18700吨艇长170.7m、艇宽12.8m下潜深度可达300m(1)核潜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的,为什么?(2)它在水下航行时所受浮力是多少?(3)它在水面航行时露出水面的体积是多少?(海水密度近似取作水=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历年导游证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科一科四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监理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徽建筑安全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代持房屋协议书6篇
- 本科《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多语言平行语料库构建方法-洞察与解读
- 渔船智能调度系统-洞察与解读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 营养干预情绪改善-洞察与解读
- 计算机网络基础题库及答案
- 三菱汽车销售团队建设培训课件
- 建筑工地钢筋工安全培训教育试卷
- 清远清城区事业单位考试真题2022
- 中美关系新时代
- GB/T 17622-2008带电作业用绝缘手套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课件
- 耳鼻喉头颈外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23《传动的齿轮》 l 粤教版(共25张PPT)
- 播音主持自我介绍范文八篇
-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第2版 周玉 课后答案1-4章.khda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