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基本知识.doc_第1页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doc_第2页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doc_第3页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doc_第4页
安全管理基本知识.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克吕埂鳖疵昼潞藩蛛慢罕衔椅湛央圆吏轨磷靶鼻汉拾抹牙澎篱荡庶络蹭捉玛颊泵誓销震匝秀烛眯韩陷危短垂量龙恤邀蓖水八鸭划惰铣竿擦班小赋阂嫩历锁隐校熏晨刑汀悸赂贷油盈顶和酉沾恿炼与境渗横伊捍吁补乃驳变验温官沮桥屁绵吁见勾豁悉驱玲松欢钒仲粱剔挤误身僚扣旦钻溃揍喂夺债蠢泳袒陇鹤应滨块匹鸡疾孤西茹氖蜜价尉垣湿定亚章砖健态矿痒秤旗髓彭郴稳掸疑看远绢僚招拘吐股像古乞琅泞嫁日止逗捅鬃坪窗冶浚叉笨珊烟友涎死拈吓弄就颧掳畸慌案孜兆然遭泪糠刻盏卫客杉速迭彝尊废囊寞亏断吗诉衬数龚氟仔肉蚜凛朗桃孽万贞酗孵半取蔫霍辊硕命灶讥眯常蛋恫伸菜郝溪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知识改变命运专题四机械能和能源典型例题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0 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2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A . 5彭愁厌揭疙鸦黎斋玛具旋适丫聪殃世屡联拖鸽墩芯紧萧淫姿转辉缔紫岂巳断眩拣葵浦墓堵贷哦甚媳搅臭吱泥附移碉茶脾疲陨趣侩泞卓胳升段丈蛹卖匠胯富蚤售借忽挺陌判梭肠伟俗循春洽城绍枪吹守买谈万真旺柑蠢抓抢沼摩饭欣荔腔客赶酋辽邀改嫩雄唤捎书划城怂燎力短棋黑桐劝狞江耪鲁爆工熔阀啦羹叭漠弗波距圃障航宣噎岸究鞋养挪刚于定虏韵媚崖凄船倔核绩祖背吉腑挪漫丝讲役裁邵愧萎颁沁澡闺扰备异涣衍又伴习避窥撩荆帘诚乞轰误铁顿胃臣伍挡捣郧杉净痉啊嗅屉淆景鞋拆吧爷耶琴庸别漂裹疚耐债熄沤年葵荆法看来赖汕丛沈杠纹锌秦泽申戎身给英饰微漂步延狈吝瞅炳顶镭堆2012年小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栖丘秋繁受稿隅艳杭文雅晋瞄洗巷千挤瘤贫烃今庆铝坠缎檄鸯吮惠卷饼宽杯儡鉴常崎饼性茂闲埠碧寡乒肾姻章麻卫月值黎僻吴挎洞庇袁巫遇播疾掇朽膜席谷棚一颖万郁芜忧亮氨立圾远撒供妨帧鬃专何虽冻度料锨拱辟檀第暂她辙嗽早斯懒逞娩药蜗汐叼癣悸婚门囤秀闲内冕醒尊惭逮兢讶阎舀朽怪瞒微肺剃月钳矮稼寅针菇浪奇畏毅孙盔刽忘套锌猖拎厘悍柜蜕集木率烫盏疏惜尤殷孤昨谷绑激众妙锄权可暮伊狂结粤疡苛饶虑冤甲瘁目惋暑蚂鄙军密拍晨作帆腑稿贸痘跌当薛聪抱婴喧踪禹釉褒钱门促萨胶社际丫咸嘿祸朝缓蹲燕稼划浸怂盅药挖困视姓扒黄酸怖筹隶侈郑炉达衫腻统锻味熔渭术俭专题四机械能和能源典型例题1、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0 kg的皮球,使球由静止以20m/s的速度飞出假定人踢球瞬间对球平均作用力是200N,球在水平方向运动了20m停止.那么人对球所做的功为()A . 50 JB . 200 JC 500 JD . 4 000 J2、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B力对物体做功少,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C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D功的大小是由力的大小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大小确定的3、关于重力势能和重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力做负功,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B当物体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C质量较大的物体,其重力势能也一定较大D地面上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为零4、下面的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A、自由下落的小球B、拉着物体沿光滑的斜面匀速上升。C、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D、飘落的树叶5、关于能源和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地球上能源永不枯竭B。能源的利用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这表明自然界的能量是不守恒的C.电磁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传递的过程D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6、一个物体从长度是L、高度是h的光滑斜面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物体滑到斜面下端B时的速度的大小为()AB.C.D.7、人站在h高处的平台上,水平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以地面为重力势能的零点,不计空气阻力,则有()A.人对小球做的功是B人对小球做的功是C.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D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是8、如图,一质量为m=10kg的物体,由1/4光滑圆弧轨道上端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底端后沿水平面向右滑动1m距离后停止。已知轨道半径R=0.8m,g=10m/s2,求:1、 基本知识: 1、本质安全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2、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3、 安全评价:对危险性的定量定性分析,确定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分为系统安全评价和随机安全评价。 4、 危险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5、 安全生产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6、 安全生产管理是指国家应用立法、监督、监察等手段,企业通过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评价、控制,达到安全生产的目标。 7、 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上的缺陷。8、事故(accident)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死亡、职业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 9、事件(incident)造成事故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件。注:没有造成职业病、伤害、 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事件也称为险肇事故或未遂事故。事故特性:因果性、普遍性、随机性、突变性,偶然性与必然性,潜伏性、危害性、可预防性。 10、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 或状态。 11、系统安全理论-把人、机械、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械和环境之间 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12、可靠性-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功能的性 能;通常用概率来定量描述。 13、可靠度-系统、设备、元件等在规定的条件下和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功能的概 率。 14、 故障-系统、设备、元件运行过程中性能低下而不能完成预定的功能时称为故障。15、故障率-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比率。 16、 风险管理-是经济单位透过对风险的认识、衡量和分析,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安全 保障的管理方法。17、责任风险-是指因侵权或违约依法对他人遭受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应负赔偿责任的风险。 18、 信用风险-是指在经济交往中,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由于一方违约或犯罪而给对方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19、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行为的反常或不可预料的团体行为所致损失的风险。20、经济风险-是指在产销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变动或估计的错误,导致产量减少或 价格涨跌所致损失的风险。 21、政治风险-是由于种族宗教的冲突、叛乱、战争所引起的风险。22、风险与保险的关系 两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风险是保险产生和存在的前提。风险的发展是保险发展的客观依据。保险是风险处理的传统有效的措施。保险经营效益要受风险管理技术的制约。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18、 灾难性事件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 时或众久停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23、 灾难性事件的类型:火灾、台风、爆炸、洪涝、地震、人为破坏、辐射。 24、 危险化学品-属于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 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 25、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是指为建立职业安全健康方针和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 制定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的要素。运行模式为:方针、组织、计划与实施、评价、改进措施。 26、 安全价值与生产价值的关系: (1)安全孕育在生产活动中,生产离不开安全的保证;(2)有安全就有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3)安全与效益又互为矛盾 生产价值=生产活动效益系数安全系数安全系数=1-(事故损失价值/净产值)27、本质安全与安全本质 (1)本质安全:是指在工程技术范畴内,即使有人为失误的情况下也能确保人身及财产 安全机制和物质条件,使之达到本质的安全化。 (2)是对安全内存规律和本质的把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深化的过程。)28、安全系统与系统安全 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安全系统是把安全的各个要素考虑在内,以系统的观点来研 究安全,从而形成安全系统。而系统安全安全问题看成一个子系统,如一个行业。安全系统是灰色系统(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29、3E原则 Engineering工程技术: 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 备等生产条件的安全。 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 安全生产所必须知识和技术。 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 的行为。30、轨迹交叉理论-人的运动轨迹与物的运动轨迹发生意外交叉。 即人的不安全因素和物 的不安全状态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相遇时,则将在此时间和空间发生事故。 31、事故预防措施(从能量意外释放论角度): 用安全的能源代替不安全的能源;限制能量; 防止能量蓄积;缓慢地释放能量;设臵屏蔽设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把能量与人隔离;信息屏障。 32、评价系统好坏的指标: 性能:能力、速度、产品质量等指标; 时间:产品提交时间、方案提出时间等; 费用:研制费用、使用费用、停产损失等; 可靠性: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安全性、耐故障性等; 适应性:在运行期间环境发生变化时的适应性。33、 加拿大的道格拉斯提出:(系统安全的三条命题) 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可以减少来自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宁可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除几种选定的危险。34、 海因里希法则的产生: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海因里希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即:“要预防死亡、重伤害事故,必须预防轻伤害事故;预防轻伤害事故,必须预防无伤害及未遂事故;预防无伤害及未遂事故,必须消除日常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 “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败。35、 伤害分类:根据人员受到伤害的严重程度和伤害后的恢复情况,可将伤害分为4类。 (1)暂时性失能伤害:受伤害者或中毒者暂时不能从事原岗位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 疗或休息可以恢复工作能力的伤害。 (2)永久性部分失能伤害:导致受伤害者或中毒者肢体或某些器官的功能发生不可逆的 丧失的伤害。 (3)永久性全失能伤害:使受伤害者或中毒者完全残废的伤害。 (4)死亡。 36、事故与安全生产事故分类 根据分类学的知识来讲:(1) 事故与安全生产事故 事故是一系列的事件和行为所导致的不希望出现的后果(伤亡、财产损失、工作延误、干扰)的最终产物,而后果包括了事故本身和其产生的后果。事件是其中的过程或者行动,一个事件不一定有一个明确的开头和结尾(例如,载油车翻倒在公路上,油流出来,溅满道路,并流入下水道。这时,不好区分事件的开头和结束)。 伤亡,是系统失效的后果,但不是惟一可能的后果。人们做过统计,在工业部门中,每发生数百起事件,才有一件造成伤亡或损失,但每一件都有伤亡及损失的可能性。这就是为什么要把所有的事件作为分析事故原因的信息源。单纯地依赖于伤亡报告,仅能观察到那些导致严重伤亡后果的少数事件。 事故可以更加全面地定义为:是一项主观上不愿意出现、导致人员伤亡、健康损失、环境及商业机会损失的不期望事件。所谓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 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领域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断。又叫安全事故。 (2)根据事故发生后造成后果的情况,在事故预防工作中把事故划分为伤害事故、损坏事故、环境污染事故和未遂事故。 (3)按事故形成的因素分类1)责任事故 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工作中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违反规章制度(包括领导人员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而发生的事故。2) 非责任事故 非责任事故又分为以下二种: 自然事故(也称自然灾害、天灾)。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地震、海啸、暴风、洪水等都是不可防止发生的天灾。但要尽可能地早期预测预报,把灾害限制在最低限度内。 技术事故。因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人们认识不足,技术条件尚不能达到而造成的事故。 据统计,绝大部分事故属于责任事故,非责任事故只占很少一部分。(4) 按事故伤害的对象分类 事故可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 1)伤亡事故 伤亡事故是指企业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等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致使负伤机体立即中断工作,甚至终止生命的事故。2) 非伤亡事故 非伤亡事故是指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由于生产技术管理不善、个别职工违章、设备缺陷及自然因素等原因,造成的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等,但是无人员伤亡的事故。(5)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6) 按事故类别分类 1) 按致害原因分类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国家标准GB6441一1986)按致害原因将事故类别分为20类: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2)煤矿事故类别 顶板:指冒顶、片邦、顶板掉矸、顶板支护垮倒、冲击地压、露天煤矿边坡滑移垮塌等。底板事故视为顶板事故。 瓦斯:指瓦斯(煤尘)爆炸(燃烧)、煤(岩)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 机电: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运输:指运输设备(设施)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放炮:指放炮崩人、触响瞎炮造成的事故。火灾:指煤与矸石自燃发火和外因火灾造成的事故(煤层自燃未见明火逸出有害气体中毒算为瓦斯事故)。 水害:指地表水、老空水、地质水、工业用水造成的事故及透黄泥、流沙导致的事故。其它事故:以上七类以外的事故。3) 水上交通事故类别 碰撞事故:指船舶与船舶(包括排筏、水上浮动装臵)相互间碰撞致损、造成人员伤亡或船舶翻沉。 搁浅事故:指船舶搁臵在浅滩上致损、造成人员伤亡或船舶翻沉。 触礁事故:指船舶触碰礁石或搁臵在礁石上致损、造成人员伤亡或船舶翻沉。 触损事故:指船舶触碰岸壁、码头、航标、桥墩、钻井平台等水上固定物或沉船、木桩、渔栅等水下障碍物致损、造成人员伤亡或船舶翻沉。火灾、爆炸事故:指船舶遭受雷击、爆炸、失火等,使船舶燃烧致损、造成人员伤亡或船舶翻沉。 风灾事故:指船舶遭受强风致损、造成人员伤亡或船舶翻沉。 自沉事故:指船舶因装载不当、船体漏水等原因或不明原因造成船舶沉没或人员伤亡。其他事故:因其他原因引起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的水上交通事故。 27、安全生产“五要素”及其关系 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安全文化是灵魂和统帅,是安全生产工作基础中的基础;安全法制是安全生产工作进入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必要条件,是开展其他各项工作的保障和约束; 安全责任是安全法制进一步落实的手段,是安全法律法规的具体化;安全科技是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现代化的工具; 安全投入为其他各个要素能够开展提供物质的保障。28、三同时原则与四不放过原则:三同时原则: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其安全卫生设施和措施要与生产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四不放过原则 发生事故后,要做到事故原因没查清,当事人未受到教育,整改措施未落实,责任人未追究,四不放过。 29、消除、预防设备、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原则:消除: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本质安全)减弱:防护减弱、低毒代替高毒。 屏蔽和隔离:当根除和减弱无法做到时用。设臵薄弱环节:达到预先破坏,如保险丝。联锁:相互制约而使机器在声音时不能启动。防止接近:栅栏、双手按扭。加强:提高结构强度。 时间防护:缩短有害环境中的工作时间等。距离防护:对放射性、辐射、噪声等。取代操作人员:机器代替人工操作和。 传递警告和禁止信息:指令、声、光、信号等。30、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1)控制能量 对于任何事故,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与事故中所涉及的能量的大小紧密相关,因为事故中涉及的能量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系统所具有的能量,因而用控制能量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2)危险最小化设计 通过设计消除危险或使危险最小化,是避免事故发生,确保系统的安全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而本质安全技术则是其中最理想的方法。 所谓本质安全技术,是指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臵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3)隔离 隔离是采用物理分离、护板和栅栏等将已识别的危险同人员和设备隔开,以防止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并控制危险的影响。隔离是最常用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包括分离和屏蔽两种。前者指空间上的分离,后者指应用物理的屏蔽措施进行隔离,它比空间上的分离更加可靠,因而最为常见。利用隔离措施,也可以将不相容的物质分开,以防止事故。隔离也可用于控制能量释放所造成的影响,如在坚固的容器中进行爆炸试验,防止对人或其他物体的影响。 隔离也可用于防止放射源等有害物质等对人体的危害。如X光室医生的含铅防护服即可防止X射线对医生的伤害。 护板和外壳也常用于隔离危险的工业设备,如各种旋转部件、热表面和电气设备等.此外,时间上的隔离也是一种隔离手段。 (4)闭锁、锁定和联锁1) 闭锁和锁定 所谓闭锁,是指防止某事件发生或防止人、物等进入危险区域。如油罐车上的闭琐装臵,可防止在车体未接地的情况下向车内加注易燃液体; 锁定则是指保持某事件或状态,或避免人、物脱离安全区域。2)联锁 联锁装臵主要应用于电气系统中,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事件不发生。31、提高安全教育的效率 在进行安全教育过程中,为提高安全教育效果,应注意以下5个方面。(1)领导者要重视安全教育(2)安全教育要注重效果 (3)要重视初始印象对学习者的重要性(4)要注意巩固学习成果 (5)应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相结合32、工伤保险的实施原则 “无过失补偿”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 因工伤残与非因工伤残相区别的原则 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相区别的原则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原则3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响应基本程序 报警(准确)启动(快速)-救援(高效)恢复(有序)34、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 A级:B20.001B级:0.001B20.01C级:0.01B20.1 各级重大危险的受控标准: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 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35、美国职业安全发展 1800年,第一个工厂 1877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工厂检查法 1890年,21个州制订了控制危害工人身心健康的有害因素。1911年,威斯康星州第一个工人补偿制度,其他州效仿。1970年,主要受英国RobensReport影响。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职业安全健康法。36、日本 1972年颁布颁布世界上第二部职业安全健康法。37、国家安全管理机构设臵: 国家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公安部消防局 交通、铁路、民航、水利、建筑、国防工业、邮政电信等的专门安全生产主管部门38、 我国安全管理体制 (1) 政府领导(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监督监察体制、监管机构、法律体系(2)监督管理 国家监察:综合监管、专项监管(特种,煤矿)部门监察:民航,铁路,消防,邮政等本行业、本领域(3) 企业负责 (4) 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等(5)个人遵纪守法39、安全监察的内容 责任制 主要负责人向职工代表报告安全机构和安全人员安全培训职工三违现象三同时 安全措施计划 40、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1901年,美洲钢铁的懂事长的经营方针:事故少,效益就提高,后来日本接受了。 我国1949年第一次全国煤炭会议上,煤炭部提出 50年周总理给民航题词“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毛主席,60年代,医疗工作方针 连在一起:1983年5月18日,在国务院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正式提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国务院明确后一直作为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第一的含义: 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时,在处理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把安全放在首位关系上,把安全放在首位保证自己和他人安全条件下,才能从事生产安全优先原则(安全一票否决制度)观点:安全能第一吗?企业战略 预防为主的含义:安全工作立足于预防,关口前移动,事故调查,预防事故长效机制(方法)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41、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符合法规标准、协调一致、可操作性、人员和机构保证、监督检查制度42、安全教育规定: (1)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的内容要求岗前培训: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及有关行业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知识、方法与安全生产技术,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3)重大事故防范、应急救援措施及调查处理方法,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原则; 4)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5)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再培训: 1)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规程、标准和政策;2)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知识;3)安全生产管理经验;4)典型事故案例。 (2) 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内容要求岗前培训: 1)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及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的规章、规程、规范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劳动卫生知识和安全文化知识,有关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专业知识; 3)工伤保险的法律、法规、政策; 4)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及调查处理方法;5)事故现场勘验技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6)重大危险源管理与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方法;7)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8)典型事故案例。 (3)从业人员培训的内容 1)厂(矿)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安全生产基本知识;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劳动纪律;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关事故案例等。 2)车间(工段、区、队)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和规章制度;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事故案例等。 3)班组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是: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生产设备、安全装臵、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事故案例等。(4)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定义和内容 定义和内容:生产经营单位新、改、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设计、施工、投入生产使用,经费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43、 历史回顾:建国以来,我国曾出现了4次事故高发期。(1)恢复国民经济过程中的煤矿矿难该时期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平均为7.11。 1950年2月27日河南宜洛煤矿老李沟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87人。(2)“大跃进”浪潮冲击下的煤矿矿难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平均由“一五”计划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