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高考备考古诗文阅读鉴赏 2008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 理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 而 何 乎 其 以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已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不同的句式与用法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1 分析综合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 鉴赏评价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07年高考文言文试题述评 18套试题文言文阅读选材丰富 内容多样 各卷在选材上都遵循了一条潜规则 就是避熟就生 选择史传文章的有7套试题 命题者不约而同地避开了 史记 汉书 除全国卷 和上海卷语段一出自 后汉书 外 另外五个材料分别出自 晋书 新唐书 新五代史 元史 和 明史 其余11卷有的选自诸子散文 如天津卷的 吕氏春秋 北京卷的 淮南子 有的选自宋代以后作家的散文 如浙江卷宋代苏轼的 王定国诗集叙 上海卷语段而出自南宋陈亮的 酌古论 序 福建卷明代高启的 书博鸡者事 安徽卷明代许獬的 古砚说 江西卷明代江盈科的 催科 湖北卷清代王士祯的 先祖事略 辽宁卷清代崔述的 冉氏烹狗记 还有文言小说 如广东卷的 聊斋志异 郭生 江苏卷梁代萧方等的 三十国春秋 等 福建卷第 卷的考察文化经典阅读的命题材料出自 孟子 公孙丑下 北京卷断句题的材料选自 资治通鉴 浙江卷断句题的材料选自 颜氏家训 18套试题选文的篇幅较2006年有所缩小 2006年17套试题的选文平均为719字 今年18套试题文言文的选文平均为656字 减少了63字 篇幅最长的是辽宁卷 830字 篇幅最短的为上海卷 两篇选文相加 只有516字 从设题看 各省试题基本和2006年一致 数量大都为4 6题 分值在18 22分之间 测试内容基本稳定 上海卷采用两个语段 命题方式不大一样 18套试卷考查的实词主要是 挠 谨 示 正 贷 录 倡 伺 完 然 济 坐 居 信 畏 载 18套试卷中涉及文言虚词考查的有14套 要求考生选出 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不相同 的一组 上海卷只考了虚词 以 题干要求考生选出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 以 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湖北卷将实词 霁 数 式 虚词 以 合并考查要求选出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 总的来看 大纲 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除 何 若 也 外 考查了15个 覆盖面非常广 北京卷的 至 咸 不在这个范围之内 其中虚词 以 考查的频率最高 共出现了11次 其次是 于 7次 而 6次 之 6次 其 则 各3次 者 为 所 各2次 我省近四年高考文言文的情况 04年选自 宋史 05年 书褒城驿壁 唐 孙樵 06年 蚊对 方孝孺 07年 王定国诗集叙 苏轼 从选文看浙江卷类型多样 史传类的文章已不大使用 从字数上看04年759字 05年640字 06年720字 07年524字 总的趋势字数越来越少 4年考查了这么一些实词 04年 家 坏 知 可 05年 胶 除 虞 条 06年 质 贵 畜 陵 07年 忝 期 畏 衰 05年还考到了词类活用 设题是 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涉及到 崇侈 破 碎 枯 尽 囊 椟 4年考查了这么一些虚词 04年 其 以 而 乃 05年 则 以 且 之 06年 也 而 其 于 07年 乎 且 以 焉 大纲规定的18个常用虚词 而 何 乎 其 以 且 若 所 为 焉 也 已 因 于 与 则 者 之 没有考过的有 何 若 所 为 已 因 与 者 王定国诗集叙 苏轼 浙江宁海籍明方孝孺的小品文 蚊对 为考查内容出现在07 06年卷上不是意外 乘新课程东风 从05年的 书褒城驿壁 可视作从正史人物传记向随笔等其他题材转变的标志 可以预见 近年来考查范围会更加注重 浙人 浙事 浙景 会侧重于浙江本地民风 民情和自然人文景观 也有可能倾向于更加具有浙地文化意味和特色的人物传记和书信 在 语文读本 中 绍兴人张岱 西湖七日半 第二册 西湖香市 第四册 骆宾王 与博昌父老书 第二册 丘迟 与陈伯之书 第四册 等都是很好的阅读范文 高考诗歌鉴赏 浙江卷近四年的情况04年考的是 菩萨蛮 李白 内容要炼字 表达内容的理解 05年考的是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内容有诗歌的内容 意象 表现手法 情感 06年考的是 正宫 叨叨令 无名氏 内容有意象 思想感情 07年考的是 乌衣巷 唐 刘禹锡 人月圆 金 吴激 中吕 山坡羊 燕子 元 赵善庆 内容有意象 所表达的感情 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 古代诗歌的鉴赏的常用概念 鉴赏人物形象1 豪放洒脱的形象 如李白的傲岸不羁 豪放自负 2 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的诗歌中的形象 3 归隐田园 钟情山水的形象 如陶渊明 王维等人的诗歌中的形象 4 爱才惜才的形象 如龚自珍诗中的形象 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 李商隐 李清照等人诗歌的形象 鉴赏诗歌意象意象即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事物 常见的意象如松 竹 梅 菊花等象征人的高级的品格 诗人常借助意象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的意境不同的诗歌表达的内容不同 感情也不一样 意境也就不同 不同的诗歌意境或高亢 或深沉 或雄壮 或悲凉 或怨愤 或昂扬 分析意境要抓住意象分析 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一 两大诗歌流派1 浪漫主义 代表人物 屈原 李白等 现实主义 代表人物 杜甫 辛弃疾等 一 诗人独特风格1 豪放 如苏轼 辛弃疾等 2 婉约 如柳永 李清照等 3 隽永 如谢眺 谢灵运等 4 雄奇飘逸 如李白等 5 沉郁顿挫 如杜甫等 6 雄浑悲壮 如屈原等 7 雄健高峻 如王安石等 8 清新自然 如陶渊明等 9 豪放苍凉 如曹操等 10 雄浑奇特 如王昌龄等 恬淡优美 如王维等 一 诗歌特点分类1 宫廷诗 缠绵婉转 2 田园诗 恬淡宁谧 3 山水诗 清新优美 4 边塞诗 悲凉慷慨 5 讽喻诗 沉郁激愤 咏史诗 雄浑含蓄 鉴赏诗歌的炼字 炼句一 炼句1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2 倒装 一般表强调 3 名词意象罗列 营造特定氛围 二 炼字1 炼动词 动词能一字带全句 多从动感激活全句分析 2 炼形容词 增强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3 炼数量词 以点带面 别具匠心 炼虚词 疏通文气 开合呼应 活跃情韵 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1 直接抒情 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 2 借景抒情 诗人把自身的情感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 3 情景交融 以景写情 情景合二为一 4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示某种志向和情感 5 用典抒情 借用典抒发自己的感情 讽刺时事 6 借古讽今 借历史事件来讽喻当朝 叙事抒情 把感情寄寓在叙事的事件中 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1 渲染 一般实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 用于文学创作 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 2 烘托 用于文学创作 指从侧面着重描写 作为陪衬 3 白描 用线条勾画 不加渲染 烘托 4 动静结合 或以动衬静 或以静衬动 相辅相成 5 虚实结合 有实写 有虚写 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和余地 欲扬故抑 从反面着笔 加以贬抑 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鉴赏诗歌的修辞手法鉴赏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有 比喻 象征 夸张 起兴 借代 拟人 对比 互文等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 问 与 答 的特点 一 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1 设问方式 2007浙江卷诗歌鉴赏第2问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特色 2 设问变式 2007山东卷诗歌鉴赏第1问 诗的前二句 有版本做 将军此去必封侯 士卒何心肯逗留 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请简要说明理由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解答思路 用一两个词点名语言特点 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浙江卷第二问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语言特色 答案组织 点名特点 刘禹锡诗含蓄深沉 具体分析 诗文通过对野草野花滋蔓在一向行旅繁忙的朱雀桥畔 斜阳参照映衬在败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 寓情于景 借环境的烘托 气氛的渲染 同时赋予 燕子 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表现情感 抒发作者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点明特点 温婉悲凉 具体分析 词中引用三个典故 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 江州司马 青衫泪湿 表现情感 抒发了作者亡国隐痛和 同是天涯沦落人 的不胜俯仰悲惨之苦 点明特点 明快直露 具体分析 词中用 燕子 年年寒暑来去搬家的特点和新旧王朝走马灯似的描写 表现情感 抒发作者对各朝各代不断兴衰更替的感怀 二 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1 设问方式 这首 两者 使用了怎样 那种相同 的表现手法 或某诗 某句 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的特点 2 设问变式 用填空形式直接让考生回答表现手法 2007北京卷12题第1问 诗经 使用赋 比 兴的手法 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诗人是如何 怎样 表现 抒发 这种 怎样 情感 请从某角度对这首诗 词 作赏析 解答思路 明示用了何种手法 结合具体诗句对这种手法进行阐释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达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湖北卷第1问 这两首是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 请指出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 并作简要说明 答案组织 明示手法 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 或对照 映衬 的手法 具体分析 第一首诗宫内宫外 或空间 对比 宫外飞雪阴云 分外寒冷 宫内绿树掩映 温暖如春 表现情感 表现作者对统治者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享乐的鞭挞 具体分析 第二首诗今昔 或时间 对比 昔日霓裳羽衣 歌舞升平 今朝杂草丛生 宫殿荒凉 表现情感 表现作者对王朝兴衰的感叹 对统治者荒淫误国的讽刺 三 分析古诗的炼字技巧1 设问方式 某联中最精炼最传神的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2 设问变式 结合全诗 评析某联中某字的艺术效果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 你认为好在哪里 解答思路 指示精炼传神之字或做出判断 展开联想分析该字描述的景象 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或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全国卷 卷第1问 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 请简要分析 答案组织 明示该字 第三联上下两句最精炼传神的字分别是 明 和 出 展开分析 诗人在这里用 明 和 出 充分显示出雨后 新晴 诗人极目 野望 所见的景色 田野外河水上涨 在阳光照射下 白水 波光粼粼 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 雨后冲淡后的群山 在太阳照耀下 碧峰 嗅出 极富层次感 点出意境 所以 明 字衬托出田野的广阔 出 字更增添一番灿烂而突兀的效果 四 分析古诗的意境1 设问方式 这首诗营造了 描绘 一种怎样的意境 情景 2 设问变式 这首诗 某联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图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或表达式人怎样的感情 解答思路 用1到2个词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用自己的语言再现诗中描绘的画面 分析艺术效果或作者思想情感 天津高考题第2问 一时放春入 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答案组织 概括特点 一时放春入 写出了春色满园 春光浓重的特点 再现画面 放春入 运用拟人手法 表现了雨后开帘春光浓重 扑面涌入房间的新奇画面 表达情感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欢迎和亲密态度及欣喜之情 五 分析古诗表现的思想情感1 设问方式 这首 两首 是表达了 蕴含 作着怎样的 什么样 的思想感情 或这两者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解答思路 抒情方式 或表现形式 交代清楚 直接点名思想情感 湖北卷第2问 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组织 点明方式 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 表达情感 鞭挞无视人民疾苦 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点明方式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 表达情感 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 感叹王朝的兴衰 六 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1 设问方式 请就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作简要分析 2 设问变式 作者为什么要写某某形象 或对这首诗所咏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担保服务协议(环保技术)
- 离婚补充协议孩子抚养费及赡养费支付安排文本
- 离婚协议范本参考:夫妻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执行书
- 液化空气储能空分项目投资分析与资金筹措方案
- 离婚协议范本:男方出轨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权协议书
- 液化空气储能空分系统动态调度与优化方案
- 水厂水质升级改造工程建筑工程方案
- 数字化素养赋能单片机课堂教学的虚拟仿真改革实践
- 手机会员制营销方案
- 机械制图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文具用品采购合同范本格式
- 电气检修生产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天津津南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及实控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招聘5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营造清朗空间+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5年遴选财务岗考试题及答案
- 《2025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 移动与酒店合作合同协议
- excel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车间偷盗行为管理办法
- 2025劳动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