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课标要求了解 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海禁 等政策及其影响 1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2 古代土地私有制确立的过程 3 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 徭役兵役 均田 限田 封建国家 佃农 抑制兼并 地主 自耕农 田赋人头税 田赋 地租 土地兼并 沦为 农民起义 激化矛盾 新的封建国家 新的自耕农 轻徭薄赋 死亡或逃亡 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1 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因为自耕农是国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量破产 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 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强势力壮大 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也会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引发农民起义 危及王朝的统治 一 重农抑商政策 重视农业 抑制商业 二 重农抑商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 概念 评价 表现 目的 直接目的 保护小农经济 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战国商鞅变法首倡 并为历代王朝沿用 积极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1 统治者 重本抑末 的治国思想 2 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 独占专利 3 对民营商业 商税繁重 关卡林立 4 歧视商人和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5 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消极 阻碍工商业发展 强化自然经济 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它保护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妨碍了国内市场的扩大 妨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资本的积累 苛捐杂税限制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从而压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 海禁 与 闭关锁国 政策 1 原因分析 1 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 危及明朝的统治 2 清初主要是为了割断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特别是要割断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 3 统治者盲目自大的观念 从根本上看 实行闭关政策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 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含义 1 海禁政策是指明清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 即 片板不得下海 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下西洋 2 闭关政策是严格限制 不是禁绝 对外贸易 即只准在 公行 中进行 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3 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 而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1793年 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 派马戛尔尼访华 乾隆帝十分高兴地接见了马戛尔尼 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 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 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 后来有条件的答应 他的条件是 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 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 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 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 乾隆帝很不高兴 接见以后 就要他离京回国 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 乾隆帝的回答是 天朝物产丰盈 无所不有 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从而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禁海闭关政策的主要内容 禁止国人出海贸易 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结果 1 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 未能及时学习 逐渐在世界上落伍 2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 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讨论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5 闭关锁国政策的阻碍 根本原因 1 封建制度的束缚 2 自然经济的顽固性 封闭性造成国内市场狭窄 3 重农抑商传统观念习俗的影响 自然科学和技术没有转化为生产力 4 缺乏资本积累 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国家政策 劳动力 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 资金 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 影响了资本的积累 农民极端贫困 无力购买商品 缺乏国内市场 国家重农抑商政策 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不顾时势 安于现状 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马克思 比一比 海外扩张 1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a 手工业的水平超过前代b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扩大c 手工业作坊增多d 出现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的机房2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a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c 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d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3 明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共同点比较不正确的是a 其主观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b 都是自然经济的产物c 都禁止一切对外交往d 都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 c c 4 清朝前期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根本因素是a 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 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c 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d 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5 清朝前期 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具体表现在 1 农民受到残酷剥削 购买力极低 2 地主商人投资于土地 手工业生产资金短缺 3 科学技术不发达 手工业品质低价高 4 各级政府对重工业生产限制重重a 1 2 3 4 b 2 3 4 c 1 2 4 d 1 3 4 c a 6 明清时期 衣食租税 的土地经营盛行 根本上是因为 a 重本抑末 传统政策的影响b 明清政府对工商业的严格限制c 投资工商业风险大d 经营土地风险小 获利高7 鸦片战争前夕 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 禁绝中国对外贸易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 封闭边界 固守疆域 a b 材料一 乾隆时人说 近日富商巨贾 挟其重资 多买田地 或数十顷 或数百顷 摘自李文治编 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 材料二 雍正帝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 数十年来 户口日繁 而土地止有此数 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 兼收倍获 欲家室盈宁 必不可得 朕观四民 指士 农 工 商 之业 士之外 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 皆食于农 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未也 今若干器用服玩 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个工作之人 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光绪 大清会典事例 1 材料1揭示哪些历史现象 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2 雍正帝怎样看待农工商关系 根据是什么 现象 明清时期 许多地主和商人发家以后 用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 建豪华的家宅 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影响 1 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 2 影响了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流通 3 严重影响了扩大再生产 不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 4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重农抑商 他认为 农业为人民生活提供粮食 是本业 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 更需要驱民归农 才能民富国安 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 且与农业争劳力 材料三 即禁之后 百货不通 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 行者叹至远之无方 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 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 富者贫 贫者困 驱工商为游手 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3 材料3中反映了清政府的什么政策 你怎样评价这一政策 闭关政策 闭关政策虽然保护了自然经济免遭外来冲击 具有在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卫作用 但是它严重阻碍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导致许多以海外贸易为生的商人和渔民破产 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从而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和被挨打 4 通过以上材料 你可以获得什么规律性的认识 认识 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通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发展和演变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也认识到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所以 在制定政策时 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要顺应世界进步潮流 不能固步自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交通银行2025玉林市笔试英文行测高频题含答案
- 农业银行2025三沙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快速成型工艺
- 邮储银行2025石家庄市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德阳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中国银行2025汕头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邮储银行2025白山市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2025新兴技术对行业颠覆影响
- 工商银行2025临沂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猎头服务合同2篇
- 党章党纪党规知识竞赛案例分析30题(含答案)
-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783-2023年
- 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与解释
- GB/T 22076-2008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验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打印版
- 函数的概念学习任务单-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 产品技术规格书模板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