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4.1 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从集散程度、呈现形态与规模等方面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2.探究气候、水和矿产等自然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地表形态是自然环境的基础要素,通过对地表形态的分析能够说明自然条件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三、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原因: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要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据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作纯理论的阐述。)四、教学流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阅读地形图,分析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指导学生读海淀地形图指导学生读人口分布图读图概括海淀区地形分布特点读图概括海淀区人口分布特点落实课标的“阅读地形图,分析地形对聚落的影响。”的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方法阅读地形图,分析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指导学生读中国地形图问题:(1)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的基本分布;(2)找出熟悉的城市名称并在图上指示出大致的位置;(3)描述我国城市分布特点。读中国地形图,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得出结论。落实课标的“阅读地形图,分析地形对聚落的影响。”的要求。学生运用分析方法地形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指导学生读巴西地形图、人口分布图。指导学生读图415兰州地形与城市发展图学生读图概括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落实课标的“阅读地形图,分析地形对聚落的影响。”的要求。学生运用分析方法指导学生读图4-1-7世界特大城市分布与气候的关系。以北京为例,季风气候对有污染的企业布局的影响。收集相关资料,结合教材分析水、矿产对城市的影响。学生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得出结论。拓展知识提升能力五、板书设计 地形对城市集散程度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地形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地形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气候、水、矿产对城市的影响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节 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分析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的地表形态对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分布格局的影响三、教学方式:案例分析法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课标没有要求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选择案例教学的方法,以海淀区作为案例,通过实际的事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而不作纯理论的阐述。教学流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的影响案例呈现:说明海淀区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学生读(海淀地形图和海淀交通图)思考分析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师提问:1、我国东西部铁路线的疏密程度有何差异?2、为什么青藏高原铁路线稀疏,而东部的平原区铁路线密集?3、我国铁路线的分布与地形、地势有什么关系?学生读图(中国主要铁路分布图4-1-1,中国地形和地势图4-1-2)、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读图讨论。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影响铁路区位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经济、人口、城市、国土开发,科技、资金等。我国幅员辽阔,规定的气候,水文和地貌自然要素差别很大,各地的运输方式也不一样。如南船北马,就是因为我国南北方气候,水文不同形成的。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读图:(京包线南口康庄段的线路形状图)分析自然条件对交通运输线路走向的影响。学生读图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线路的具体走向会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观察分析地图的能力。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p81“南船北马”。学生自主阅读,概括总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总结: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地形尽量在平原,山区应避开陡坡地质避开断层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段河流在适宜的过河点跨过河流自然条件对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一般来说平原、缓丘、山间盆地、河谷等处人口疏密,经济发达的地方线网密度大。培养学生概括归纳能力。板书设计: 交通线路的走向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自然条件对交通的影响 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巩固练习夯基达标1.关于城市分布受自然条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我国南方城市多临江而建青藏高原城市多建在河谷地区西北地区城市多建于绿洲上北方多有色金属矿业城市a. b. c. d.解析:江河有供水和运输功能,南方多河流,所以城市多临江而建;青藏高原气候冬季严寒,河谷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城市多建于此;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绿洲有高山冰雪融水为城市供水;在我国有色金属多分布于南方,南方多有色金属矿业城市。答案:c2.从城市选址来看,上海、天津、纽约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 )a.位于海岸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 b.邻近矿产资源丰富的地方c.居于灌溉条件便利的大河冲积平原 d.位于当地物资易于汇集的军事要冲解析:三城市都位于大河的入海口,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答案:a读“台湾轮廓图”,完成34题。3.造成台湾东西部城市密度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解析:西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答案:b4.图中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是( )a.平原地形 b.亚热带季风气候c.铁路沿线 d.濒临大海解析:图中城市均沿铁路沿线分布,因此铁路沿线是图中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答案:c5.限制我国华北平原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能源 d.水资源解析: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较为优越,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因此地形、气候、能源是有利因素,但是由于该地降水量偏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400800毫米),且城市人口众多,工业较发达,耕地面积广,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所以人均水资源少。答案:d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完成68题。6.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 )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b城市和c城市7.三城市中,最后形成的应是( )a.a城市 b.b城市 c.c城市 d.a城市和c城市8.城市b形成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便利的水运条件 b.雄厚的农业基础c.丰富的煤铁资源 d.悠久的历史解析:a城市是洛阳,是黄河中下游古老的城市。b城市位于英格兰中部,其形成时间应是在产业革命后伴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发形成的。c城市为休斯敦,是伴随着墨西哥湾沿岸的石油开发而形成的,其形成时间最晚。答案:6.a7.c8.c9.关于气候与城市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大多数城市的分布只要求气温适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只要求降水适中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降水适中世界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a. b. c. d.解析:气温适中、降水适中适于人类生活,因而世界上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带,特别是气候条件比内陆更为优越的沿海地区。答案:a10.下图所示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其布局合理的是( )解析:为了减小对居民区空气的污染,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布局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居民区与工厂间设置绿化带,同样是为了减轻污染。答案:c11.下列城市中依次以石油、煤矿和金矿发展起来的是( )a.大庆、底特律、伯明翰 b.玉门、曼彻斯特、鹤岗c.埃森、底特律、杜伊斯堡 d.阿伯丁、匹兹堡、约翰内斯堡解析:大庆、玉门、阿伯丁的石油工业,伯明翰、曼彻斯特、杜伊斯堡、埃森的煤矿,底特律的汽车工业,约翰内斯堡的金矿。答案:d12.下图中a、b、c分别表示影响城市区位的气候、地形、河流因素,箭头方向表示条件越来越好。从自然条件角度考虑,图中最容易形成城市的地方是( )解析:城市的发育对地形、气候、河流都有要求。该题关键是会读图。答案:b13.古诗曾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影响当初蜀道建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气候条件 c.经济因素 d.社会因素解析:四川盆地周围被山岭围绕,内部也多低山、丘陵,所以在科技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复杂的地形条件严重影响着交通线路的建设。答案:a14.有关交通线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路、公路的选线要尽可能避开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b.平原区的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多c.公路在缓坡地上呈“之”字形弯曲d.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解析: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又有一定的规律性,如台风路线、断层地带等,交通线路区位选择时要尽可能避开;平原地形有利于线路的建设;“之”字形公路一般在陡坡上修建;自然因素是山区交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科技因素。答案:a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516题。15.高速公路选择在图中地形部位通过,主要原因是(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 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 d.该部位岩层软弱,易于开挖16.为了防止断面处山体滑坡,下列适合的措施是( )植树造林修筑梯田控制车流量整修、加固裸露岩体a. b. c. d.解析:第15题,从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知,高速公路穿越区为鞍部,地势较低,坡度小,易于工程建设。第16题,植树造林可防止水土流失,消除山体滑坡的动力,整修、加固裸露岩体使断面更牢固。答案:15.c16.a读下图,完成1718题。17.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成城镇的是( )a.a b.b c.c d.d18.在上述城镇城市化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是( )a.土地生产力大小 b.水资源的多少c.基础设施的建设 d.经济规划的设想解析:从图中可看出b处交通便利,有充足的水源,绿洲面积广大,因此b最易形成城镇。该地处于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水资源是影响城市区位的最重要因素。答案:17.b18.b1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区地形基本上以_为界,明显分为_和_两类。(2)a处形成城区的条件是_。(3)从图中可以看出,自然条件是通过影响_分布而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解析:从地形图上可看出,200米等高线东侧地势平坦,而西侧等高线密集,且可达1 400米,所以应属山区。a处成为城区,从城市区位因素的自然条件分析,该地属平原,地势平坦,有多条支流在此处与干流相汇;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该地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而居民点往往沿河分布,平原多于山区。答案:(1)铁路线(或200米等高线)平原山地(2)属平原,地势平坦,有多条支流在此处与干流相汇;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3)交通线20.下图表示的是“某区域的地形简图”,图中a处黑色方块表示煤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甲、乙、丙、丁、戊最先发育成城市的可能是_。(2)甲、乙、戊三处假若先后都能发育成港口,请排序_(按时间先后)。(3)武汉、上海、青岛、重庆四城市中所处区位与图中乙处相似的是_。(4)甲、乙、丙、戊四地中,_处最有可能发育成河海港。(5)随着煤矿的开采,a处逐渐会发展成城市,但预计30年后此处煤将开采殆尽。请问决定a城规模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0年后a城发展面临一种什么困难?为了维持a城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应该怎么办?解析:第(1)题,乙地位于河流的入海处,处在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易发育城市。第(2)题,乙处在水运转陆运的转换处,易成为港口;戊地位于海湾处,也会成为港口。第(3)题,上海处于长江入海口,与图中乙地位置相似。第(4)题,乙地位于河流的入海处,易成为河海港。第(5)题,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要考虑矿业城市的转型,以防止城市的衰退。答案:(1)乙(2)乙、戊、甲(3)上海(4)乙(5)矿业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资源的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在矿产资源开发的后期,资源开发所用的劳动力数量可能会减少,故a城市可能会面临失业率增高的问题;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矿产资源开采的后期应考虑城市的转型,如发展新兴产业、第三产业、旅游业等,以免城市衰退。2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城市,原因是_。(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是_。(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是_、_。c城市位于_地貌上。(4)d城市适于发展_工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容易对环境产生的危害主要有_。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按目前图中表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座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标注在图中。解析:第(1)题,a地处沙漠,d地处山麓地带。而b地处大河沿岸两河交汇处,c地处于河口,交通优越;且b、c地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开阔,便于农耕。所以最早形成城市的应该是b、c。第(2)题,a、c两城附近有油田,d城有煤和铁,所以共同区位条件是自然资源丰富。第(3)题, a地处内陆沙漠,对外交通不便,所以促进因素是铁路运输的发展。但当地气候干旱,水源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题,d城市附近有煤和铁矿,所以宜发展钢铁工业。但该工业易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e城附近有大量风景名胜,所以应以旅游为主导产业。随着交通的发展,在b、c、d、e四城市间的铁路交会处会形成一个新的铁路枢纽,所以该地可能会形成一座新城。答案:(1)b、c位于河流汇合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有丰富的矿产资源(3)石油水源河口三角洲(4)钢铁破坏地表、污染水源和大气,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旅游资源标注略(在b、c、d、e四城市铁路交会处标f点)走进高考22.(山东德州高三一模,25)下图为“某城镇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为了加强乙村与甲城的联系,拟建一条公路,图中四条规划线路中,最合理的是( )a.a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中山沙溪镇招聘合同制工作人员3人(第四期)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看板课件
- 2025四川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2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直播引流方案电话咨询
- 工程质量管理机构方案
- 矿渣基环保胶凝材料-洞察及研究
- 2025山东济南市莱芜区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聘72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自由平等的追求
- 娱乐游戏的未来图景
- 游戏行业未来展望
- 吉林省长春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月考试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视觉点胶机市场运行状况与未来发展走势预测报告
- 格拉斯哥(GCS)昏迷评估量表(详xi操作)
- 肝硬化患者健康宣教知识
- 医院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手册
- 英语考级-a级词汇完整版
- 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 古代战争与地域文化的演变 课件
- T∕CBMF 95-2020 T∕CCPA 19-2020 内衬玻璃钢钢筋混凝土复合管
- 重力坝毕业设计
- 设计素描课件ppt
-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伦理委员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