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红色旅游景点.ppt_第1页
山西红色旅游景点.ppt_第2页
山西红色旅游景点.ppt_第3页
山西红色旅游景点.ppt_第4页
山西红色旅游景点.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红色旅游景点简介 张枫 山西各地名称由来 太原 太原 一词 最早见于 诗经 此后的先秦典籍多有记载 但仅为地理上的泛称 并非专指一地 其实际处所不尽相同 战国末年 秦国在汾河中游设置太原郡 取 大而加甚谓之太 高而平坦谓之原 之意 此乃太原作为行政区划取名之缘起 秦汉及以后各代 均于汾河中游置太原郡 太原府 太原县 太原市等 今太原地区遂有 太原 之专名 大同 辽承唐制 即道 州 府 县三级 重熙十三年 1044年 改云州为西京 设西京道 大同府 为辽之陪都 大同城名始称于此 统二州七县 弘州 河北阳原县 德州 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 大同县 云中具 天成县 今天镇 长青县 今阳高县东南 奉义县 今大同市东北 怀仁县 今怀仁东 大同南30公里 怀安县 今河北怀安镇东南 西京大同广袤20里 建有西京同文殿 设留守衙 北门东为大同府衙 西为大同驿 重熙十七年 1048年 分云中置大同县 隋开皇年间为防御突厥进攻 在大同川即今内蒙乌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 唐末沙陀人内徙 大同遂侨置于此 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阳泉 阳泉 本来是一个泉水的名称 清光绪版 平定州志 卷二 舆地 山川 中载 阳泉 在州西十五里 泉源有五 一在村南涧中 俗名饮马坑 一在村西野子沟 皆夏秋有水 冬春则涸 一在村北寺沟 相去丈余 水盈盈常不涸 一在张氏山庄问渠亭右侧 深广丈余 石瓮为池 土人常祷雨于此 或曰今村中上港井 亦泉也 今有石槽尚存 后填以巨石 因以为井 皆自平地涌出 本名漾泉 讹为阳泉 从120年前出版的这部官修的州志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阳泉是由 漾泉 讹变而来 且原来是一泉名 榆次 春秋时期称涂水 魏榆 战国时期就称榆次 秦隶太原郡 北魏 北齐两度易名中都县 公元979年 宋太宗灭北汉 置并州于榆次 越三年 复迁唐明镇 榆次复县制 以后历代县名不改 1958年设榆次市 运城 境内有古盐池 亦称盐湖 银湖 位于运城市区南中条山下 涑水河畔 由鸭子池 盐池 硝池等组成 总面积130平方公里 所产盐是水卤经日光曝晒而成 颜色洁白 质味纯正 含有多种钠钙物质 是全国有名的盐产地之一 盐池的开发约有4000年的历史 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池之一 运城 就得名于 运盐押运司 盖由盐而兴之城 长治 地处太行之巅 自古就有 与天为党 之说 故又称 上党 商为黎国 韩建别都 秦置上党郡 北周名潞州 明朝时设潞安府 廓置长治县 明嘉靖二年 公元1523年 潞城县小吏陈卿亡命家乡青羊山中 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 聚众起事 连陷辽 沁 明廷为之震恐 直到嘉靖七年十月 官军以10万兵力合击青羊山 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 事后 为了加强对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 防止此类事件发生 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 府城设县 嘉靖皇帝赐府名为 潞安府 赐县名为 长治县 以祈望这里长治久安 这便是 长治 的由来 忻州 古称 秀容 从新石器时代 就有人类开始活动 至今已有将近1800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大部分为晋地 战国时属赵 秦汉属太原郡 雁北郡 太平郡 隋为新兴郡 雁门郡 唐 五代 宋为忻州定襄郡 代州雁门郡 金 元 明 清为忻州 代州 保德州 相传汉高祖北上抗击匈奴 兵困平城 今大同 脱围时大军南撤 到忻口方摆脱追兵 高祖欢颜而笑 六军欣然如归 因 欣 通 忻 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朔州 战国时为赵国属地 秦时为马邑县 唐代为朔州 宋时为朔宁府 民国元年改为朔县 八十年代末改为省辖市 朔县改为朔州 朔州 为历代兵家争战之地 相传 公元前215年 秦将蒙恬筑马邑城池 置马邑县 这里 历来是胡汉频繁争夺的边关重镇 历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晋 乃至天下之说 吕梁 因吕梁山而得名 境内多苦寒之地 晋城 秦汉称高都县 北魏置建州 高都郡 隋开皇十八年改为丹川县 唐贞观元年始称晋城县 明代荩城县并入泽州 清改名风台县 民国元年复称晋城县 1983年改设县级市 由省直辖 1985年升为地级市 即为现建制 临汾 盖因地在汾河之滨而名 汉代的临汾县是指原泰平县和正平县之一部分组成的县 北齐的临汾县指的是今汾西县 隋开皇三年 583年 改平阳县为临汾县 原因是隋统治者 恶其 平阳 名也 侯马 在春秋战国时叫 新田 明朝末年 李自成带领起义军经过这里 天色已晚 人困马乏 于是他便下令在这里过夜 但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 可怎么睡觉呢 李自成让马卧下 把马料放在马的嘴边 自己也便靠着马背坐在地下 边吃干粮 边休息 大家一见 都学他的样儿 就这样过了一夜 第二天早晨 当大家准备出发时 李自成对大家说 我们靠着马蹲了一夜 可说是伺候了一夜马啊 从此 这里便改称 侯马 山西发展红色旅游的资源优势 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红色旅游资源品位较高红色旅游资源独特性较强红色旅游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可优势互补 山西红色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星星点点分布在三晋各地 山西现存革命遗址和纪念建筑物约1460处 一其中近500处已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时下已有39处红色旅游景点可供游览参观 其中有的已开发成国内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山西红色旅游的特点是点多面广 局部相对集中 品位高 精品多 特色鲜明 类型多样 保存基本完好 开发数量少 全省11个地市中 每个市都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 特别是沿太行山 吕梁山 黄河一带 红色旅游资源相对集中 目前全省现存的革命遗址和历史纪念建筑物约有1460处 有6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条精品线路入选国家发改委和中宣部等13个部委联合下发的 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名录 和 全国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名录 中 有近500处被公布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其中有5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11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但是 现已开发出来的可供参观游览的数量少 仅占总数的2 7 主要有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平型关纪念馆 五乡八路军总部 黄崖洞 兴县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左权县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 白求恩模范病室遗址 刘胡兰纪念馆 定襄县地道战遗址等39处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可供游客参观游览 在全省纳入黄金周预报的24个景区中只有黎城黄崖洞一家进入预报体系 也仅排在第22位 全省红色旅游收入仅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 特色山西 红色旅游 山西省11个市中 都有丰富的革命历史遗存 沿太行山 吕梁山 黄河一带 红色旅游资源更为集中 目前已有39处景点可供游览 著名的景区有 抗战时期八路军对日抗战指挥中心武乡王家峪 砖壁 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驻地 抗战时期我115师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的平型关战役遗址纪念馆 有保卫八路军总部兵工厂著名战役黎城黄崖洞保卫战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所在地兴县蔡家崖 还有毛主席1948年从延安经碛口 兴县 岢岚 代县 五台山至西柏坡路居过的地方 晋 东 南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武乡砖壁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锡崖沟挂壁公路 八路军总部办事处故县旧址 常行村民兵抗日窑洞保卫战斗遗址 抗日三周年纪念塔 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老爷山革命战斗遗址时代 太岳军区司令部旧址 潞城八路军总司令部北村旧址 晋 西 北 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娄烦县高君宇故居 毛泽东路居五台山台怀镇旧址 松岩口白求恩纪念馆 五台永安村徐向前故居 晋 中 刘胡兰纪念馆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 太原解放纪念馆 太原双塔烈士陵园 阳泉 百团大战 纪念碑 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部旧址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晋 北 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鲁烈士陵园 大同煤矿万人坑 山西省立第三中学旧址 晋 东 南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位于武乡县西凤凰山麓 依山傍水是一座系统展示八路军在太行山区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大型博物馆 纪念馆建成开放于1988年 由邓小平题写馆名 该馆是全国第一座系统展出八路军在太行山区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专题性博物馆 纪念馆占地14 8万平方米 其中展厅面积1 6万平方米 馆藏文物8000多件 展厅按照八路军抗战史发展脉络布置 主体展馆由序厅 4个展厅 题词厅 电影厅组成 第一展厅是 挺进太行 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 展示八路军出师华北挺进太行的情景 第二展厅是 坚持抗战 誓与太行人民共存亡 展示粉碎日军大扫荡 保卫根据地以及百团大战的战绩 第三展厅是 军民团结 战胜天灾敌祸 展示太行军民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浴血奋战的情景 第四展厅是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展示太行军民在抗日后期展开反攻与全国人民迎来抗日胜利的情景 武乡砖壁 王家峪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 武乡县的砖壁 王家峪 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称为 支撑华北抗战的坚强基石 因为八路军总部 中共北方局长期住在这里 指挥山西和华北的抗日战争 砖壁村位于武乡县城东47公里处 三面临崖 一面靠山 地势险要 易守难攻 1937年至1942年间 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三次驻扎该村 总部驻扎在村东这所古寺庙中 古寺庙群由玉皇庙 佛爷庙 武家祠堂 娘娘庙组成 占地1万多平方米 朱德总司令住新窑院南房 彭德怀副总司令住李家祠堂 左权副总参谋住奶奶庙 总部参谋处办公室设在玉皇庙正殿 会议室设在玉皇庙献殿 作战科参谋人员住在玉皇庙东西配殿 1940年8月 八路军总司令部就在这里发动并指挥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和武乡关家垴歼灭战 砖壁保卫战 当我们看到陈列室这些作战方案 兵器 军用地图等实物时 仿佛又看到了当年朱德 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雄才大略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的英雄气概 这里还有一眼具有特殊意义的井 砖壁村原本缺水 为了解决群众困难 朱德 彭德怀带领八路军战士 终于在景沟打出了一口井 为了牢记八路军的恩情 群众将它称为 抗日井 八路池 由砖壁村向西行10余公里就是王家峪村 1939年至1940年 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局在这里驻扎 黄崖洞兵工厂旧址 黄崖洞在山西黎城北部 距县城45公里 海拔约2000米 因山中峭壁上有一天然石洞而得名 通往黄崖洞的峡谷长3 5公里 峡谷两侧 峭壁万仞 如铸如削 奇峰云绕 气势巍峨 抗日战争时期 八路军在此建立兵工厂 为华北前线我军武器来源之重地 1941年11月10日 日军五千余人 陆空配合 向黄崖洞发起进攻 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近千人 英勇奋战八昼夜 打退敌人十多次冲击 获得敌死伤1000余名 敌我伤亡六比一的战果 现有黄崖洞革命烈士墓 墓前有高8米的烈士纪念塔矗立在群峰中心 雄伟壮观 锡崖沟挂壁公路 位于距陵川县城60公里的古郊乡东端晋豫两省交界处 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 自古以来 因周围地势险要 沟里人几乎与外界隔绝 60年代 他们不甘闭塞 在村党支部带领下 向大山宣战 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 终于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7公里的 之 字形挂壁公路 创造了人间奇迹 成为罕见的人文景观 享誉全国 这里有许多天然溶洞 如黄龙洞 苍龙洞 黄巢洞 新砦洞等 洞中钟乳石形成的奇特造型千姿百态 韵味十足 发出声音 或如宏钟 或如琴瑟 悠悠深长 不绝于耳 还有一条深800多米 延伸15公里 深邃幽长的大峡谷穿村而过 谷中风光旖旎 清泉飞瀑 气势恢弘 堪称一绝 晋 西 北 石楼县红军东征纪念馆 2020 3 17 37 可编辑 1936年2月17日 毛泽东亲自签署了 东征宣言 为实现抗日 渡河东征 组成了 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 2月20日 红军突破阎锡山的黄河防线 进入山西境内 至3月上旬 红军经石楼 交口县 进到孝义县兑九峪 与阎军主力激战 取得了打垮晋军两个师 歼灭近三个团的胜利 随后 东征总指挥部在孝义郭家掌村召开军事会议 决定将东征红军分左 中 右三路 直入阎锡山驻军腹地 三路大军在山西转战50余县 历时117天 歼敌13000余人 俘敌4000余人 扩大红军8000余人 筹款银洋50万元 取得了巨大胜利 在这次东征中 人民英雄刘志丹长眠于山西的黄土地上 毛泽东为其题词 群众领袖 民族英雄 周恩来题词 上下五千年 英雄万万千 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位于兴县蔡家崖村 它北倚元宝山 南襟蔚汾河 东离县城7 5公里 西临黄河15公里 距省城太原277公里 兴离 兴县至离石 公路 兴黑 兴县城至黑峪口 公路从门前横穿而过 该馆建于1962年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址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 晋绥边区政府 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 这里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 当地人称 花园院 1940年2月 这里成立了晋西北行政公署 后改名为 晋绥边区行政公署 1942年 晋绥军区司令部暨120师师部移驻此院 同时成立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 从此 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 军事 文化中心 时人誉称 小延安 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 关向应 林枫 续范亭 周士弟 李井泉 牛荫冠等同志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刘少奇 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移居这里 著名的 晋绥干部会议 就在这里的 晋绥军区礼堂召开 当年毛主席发表了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和 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后被收入 毛选 第四卷 并亲笔题写了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总政策 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 整党工作 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毛泽东路居五台山台怀镇旧址 1948年4月8日 毛泽东 周恩来等取道鸿门岩 前往西柏坡 途中路居五台山台怀镇塔院寺方丈院 路居旧址一进三院 毛泽东居住于后院正房的左间 正房共3间 毛泽东居室的军被 木桌 砚台 笔筒 木椅 火盆 铜壶等物件 系1969年依据原样制成 周恩来居住于后院东房的右间 左间由任弼时居住 周恩来居室的圈椅 方桌 铜壶 火盆 被褥等物件 亦系1969年依据原样制成 叶剑英 陈毅在先期前往西柏坡途中亦路居于台怀 并均赋诗 叶剑英 过五台山 诗吟道 南台山上白云低 人在云中路径迷 可有神工能扫雾 让吾放眼到平西 松岩口白求恩纪念馆 白求恩纪念馆在五台县城东45公里松岩口村 1939年6月由伟大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 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白求恩大夫利用原龙王庙创建当时的 模范医院 设有手术室 消毒室 医务室 洗涤室 外科病房等 后毁于战火 70年代重建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旧址的东侧新建有白求恩纪念馆和纪念碑 供人瞻仰 白求恩纪念馆于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革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并被列为山西省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纪念馆院中间矗立着白求恩大夫汉白玉雕像 雕像后面刻着毛泽东发表的著名文章 纪念白求恩 纪念馆内陈列室分为正厅 西展厅 东展厅 分别以翔实的资料和实物介绍了白求恩大夫创办晋察冀军区 模范医院 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的贡献及白求恩光辉的一生等 五台永安村徐向前故居 徐向前 1901 1990 原名象谦 山西五台人 1919年春考入山西省国民师范学校 毕业后任小学教员 1924年6月 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毕业后留校任排长 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东征 1926年随军北伐 任国民革命第二参谋 团副 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 后转往海陆丰地区 与彭湃等坚持武装斗争 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病逝 主要著作有 历史的回顾 晋 中 刘胡兰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文水县城东17公里的云周西村 距太原市区85公里 建于1956年 之后又于1957年和1976年两次扩建 馆舍坐北向南 占地60000平方米 是为纪念女英雄刘胡兰烈士而修建的 1947年1月12日 盘踞在文水大象镇的阎军包围了云周西村 由于叛徒的告密 刘胡兰和其他六名同志被捕 敌人见她年纪小妄想从她的身上找开缺口 进而破获云周西村地下党组织 敌人用乱棍暴打其他六名同志之后 又残忍地用铡刀把他们铡死 妄想让刘胡兰开口 刘胡兰强吞泪水 面不改色 敌人恼羞成怒 架起机枪要杀害群众 刘胡兰厉声喊道 要杀要砍我顶着 不准残害乡亲 阎军军官凶恶地问她 你怕不怕死 不坦白就杀头 刘胡兰以 怕死不当共产党 作了果断的回答 然后从容地躺在铡刀上慷慨就义 时年15岁 毛泽东同志得知此事后 亲笔题词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 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儿童公园 于2002年10月22日落成 新旧展馆建筑面积总计5920平方米 主要用于陈列展出中共太原支部的光辉历史 以及高君宇 贺昌 彭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生平业绩 展览内容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及彭真同志离开领导岗位以后四大部分 从14个方面 生动 形象地展现了彭真同志光辉伟大的一生 彭真同志于1902年10月12日出生于山西省曲沃县侯马镇 今侯马市 垤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取名傅懋恭 参加革命后 他在地下斗争中使用过许多化名 1937年改名彭真 彭真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 杰出的国务活动家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主要奠基人 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他的一生 是革命的一生 光辉的一生 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 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顽强奋斗 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1997年4月26日彭真在北京因病逝世 享年95岁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简称国师纪念馆 位于太原市五一北络245号 原名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 是我市唯一保存下来的较为完整的一处革命旧址 于1991年9月18日正式开馆 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6月 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 这里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 它是第一 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著名的活动基地之一 早在1924年春 国民师范学生梁其昌 韦思恭和纪秀川等就在这所校园里秘密建立了国民师范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 1926年 山西党组织又在国民师范建立了以薄一波同志为书记的国师党支部 发展党 团员220余人 为黄埔军校输送了一大批学员 徐向前 薄一波 程子华 王世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担负过重要领导职务的不少老同志 都在这里受到马列主义的启蒙教育 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6年至1937年秋 在中共山西省工作委员会 公开 直接领导下 牺盟会在这里举办了 军政训练班 民训干部教练团 周恩来 刘少奇 徐向前 彭德怀 杨尚昆 程子华 周小舟等同志曾来这里指导过工作 有的还为牺盟会干部和 军政训练班 学员作过重要报告 太原解放纪念馆 太原解放纪念馆 牛驼寨烈士陵园 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牛驼寨 全部占地面积9 3万多平方米 分为纪念碑区 展览区 陵墓区三部分 纪念碑区由凯旋门和太原解放纪念碑主碑 副碑等建筑组成 南北展室互相呼应 浑然一体 为了真实再现太原解放历史全貌 整个展览室通过8万余字的展出文字 500余幅照片 从6个不同的侧面历史地再现了太原解放的雄伟画卷和战斗史实 循东进入墓区 一片苍松翠柏 郁郁葱葱 这里安放着当年在解放太原攻打东山牛驼寨等四大要塞时英勇牺牲的烈士遗骨 墓地中央 矗立着烈士纪念堂 堂内嵌刻着在解放太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5500多位烈士的英名 太原双塔烈士陵园 双塔烈士陵园 位于迎泽区双塔南巷甲字8号 省级陵园保护单位 市文物保护单位 双塔寺一带是太原市东南的制高点 1949年解放太原战役中 解放军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攻克了双塔寺附近的阎锡山守军 打开了解放太原的门户 1954年为了纪念解放太原烈士在双塔寺南侧修建烈士陵园 陵园朝西 东高西低 占地21万平方米 分纪念厅 陵园两大部分 纪念厅是并立的三座高大小泥结构建筑 正厅三层 仿歇山式建筑为骨灰室 北厅是 高君宇烈士纪念展览 前面塑有高君宇烈士像 南厅是 革命烈士事迹陈着33名英烈事迹 墓区占地13万平方米 安葬着大革命时期和解放太原的烈士 葬着前省委领导人刘天章等七位烈士遗骨 墓冢为汉白玉筑砌 呈球形 形式别具一格 南侧建解放太原烈墓区 共2800平方米 安葬着430余烈士 阳泉 百团大战 纪念碑 矗立在阳泉市区南6公里 海拔1160米的狮脑山主峰上 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 由朱德总司令 彭德怀副总司令指挥的名震中外的 百团大战 第一阶段的主战场之一 高40公尺的主碑 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 主碑的三个面上 分别镌刻着彭真 徐向前 薄一波的题词 彭真的题词是 战绩辉煌 永垂史册 徐向前的题词是 参加百团大战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薄 波的题词是 百团大战 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 必将载诸史册 永放光芒 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 百团大战纪念碑 七个大字 背面镌刻着 百团大战示意图 第二座题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 百团大战纪念碑记 和 狮脑山战斗纪略 整个纪念碑建筑群 结构严谨 美观新颖 气势雄伟 威严壮观 反映了闻名中外的 百团大战 的宏伟气魄 在纪念碑周围是林木繁茂的狮脑山森林公园 公园内建有供人们游览和休息的狮子阁 钟亭 蘑菇亭 还有修复了的禅岩 蒲台两座古寺 使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狮脑山峰更加壮丽 秀美 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部旧址 从太原到左权县城的路上有一个叫西河头村的地方 那里有一处一二九师师部旧址 顺路进去 驱车过清漳河上的一座桥就到了西河头村 西河头是一座依山傍河 坐西朝东的山村 一二九师师部旧址原来位于西河头村的中心地带 这是个三进院 院落紧靠背后的大山 房屋的旁边至今还保留着一条直通后山的小路 村民们说 正是因为这里进退方便 才被选为师部驻地 1937年冬天 八路军一二九师从和顺县移师左权县西河头 那时左权县叫 辽县 据村里的老人回忆 那年腊月 师部门外贴出公告 邓小平被任命一二九师政治委员 在左权西河头 邓小平首次提出了根据地的三个必备条件 武装 政权 群众 从此 他与刘伯承亲密合作了13年 带出一支著名的 刘邓大军 左权县麻田镇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座落在距左权县城南45公里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南部 旧址座北朝南 一进四合式院落 砖木结构瓦房30余间 北楼5间 1940年11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 彭德怀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机关驻扎上麻田村 指挥整个华北抗战 朱德 左权 刘伯承 邓小平 徐向前 聂荣臻 杨尚昆 罗瑞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长期在此居住 刘少奇 陈毅也曾在此短期停留过 总部纪念馆由三个自然院落组成 分别为总部办公室 邓小平旧居 左权旧居 晋 北 平型关战役遗址 平型关战役遗址在山西灵丘县城西桥沟一带 因距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5公里而得名 北为恒山余脉 南接五台山 附近峰峦叠嶂 溪谷深邃 阴森幽静 一条狭谷山路 东通冀北 西抵雁门 地势极为险要 为兵家所必争 桥沟约长7公里 崖高数丈 陡峭如削 崖顶平缓 杂草丛生 1937年9月中旬 沿平绥铁路西犯的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占领大同后 以主力沿同蒲铁路 大同 风陵渡 南下 向雁门关进攻 为了配合第二战区国民党军作战 阻滞日军的攻势 八路军总部命令第115师进至平型关以西大营镇待机 第115师在师长林彪 副师长聂荣臻率领下于9月19日进至平型关东南之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