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物高考各地区试题(选择题部分)(2).docx_第1页
2012年生物高考各地区试题(选择题部分)(2).docx_第2页
2012年生物高考各地区试题(选择题部分)(2).docx_第3页
2012年生物高考各地区试题(选择题部分)(2).docx_第4页
2012年生物高考各地区试题(选择题部分)(2).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 安徽生物卷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III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1题。经吡啰红甲基绿染色,DNA被染成绿色,RNA被染成红色,因此可观察到细胞质被染成红色,细胞核被染成绿色,故A、B错。苏丹可将细胞内的脂肪颗粒染成橘黄色,故D错。健那绿可将活细胞内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故C正确。2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2.题。Na+流入细胞是由高浓度流入低浓度,故为被动运输。Na+排出细胞是通过Na泵排出,也为被动运输。故本题选C。3脊椎动物在胚胎发育中产生了过量的运动神经元,它们竞争肌细胞所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只有接受了足够量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元才能生存,并与靶细胞建立连接其他的则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脊椎动物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时期B一个存活的神经元只与一个靶细胞建立连接C神经元凋亡是不受环境影响的细胞编程性死亡D神经元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自动的细胞死亡3题。脊椎动物的细胞凋亡在生命活动的每个时期均可发生,故A错,神经元细胞凋亡与否与是否接受了足够量的神经生长因子有关,所以,神经元的细胞凋亡并不仅仅由基因所控制,故C、D错,选B。4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B、1/16 C、4/81 D、1/84题。因感病植株在开花前死亡,故在杂交产生后代时,RR和Rr所占的频率均变为1/4,因为是随机交配,故为1/4Rr1/4Rr1/16rr,选C。5图示细胞内某些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该过程发生在A真核细胞内,一个mRNA分子上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B原核细胞内,转录促使mRNA在核糖体上移动以便合成肽链C原核细胞内,转录还未结束便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D真核细胞内,转录的同时核糖体进入细胞核启动遗传信息的翻译5题。图示过程为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故为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故A、D错,转录是核糖体沿mRNA移动,故B错,选C。6留树保鲜是通过延迟采收保持果实品质的一项技术。喷施赤霉素和2,4-D对留树保鲜柑橘的落果率和果实内脱落酸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喷施赤霉素和2,4-D能有效减少留树保鲜过程中的落果B留树保鲜过程中赤霉素与2,4-D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C喷施赤霉素和2,4-D能延缓留树保鲜过程中果实脱落酸含量的升高D赤霉素、2,4-D与内源脱落酸对落果的调控有协同作用6题。赤霉素、2,4-D各自单独使用时,落果率高,而共同使用时落果率反而低,也就表明二者对落果的调控非协同作用。故选D。2012高考生物模拟广东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右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I、II、III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III过程中没有水参加 BC6H12O6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产生CI过程产生的O2用于III过程的第三阶段DX代表的物质是ATP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癌细胞一般能不断合成蛋白质和产生中心粒 B生物的卵细胞虽然分化程度很高,但仍然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C硝化细菌既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D人体骨骼肌细胞能合成多糖,也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CO23. 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中a阶段X射线照射可诱发基因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B图2中的温度在b时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活性较低。 C图3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都会引起C3化合物含量的下降。 D图4中造成cd段下降的原因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是不同的。4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错误的是( )AIII5与正常男性结婚,生下一个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1/4B若III2与III4结婚,后代患该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C从优生的角度出发,建议III1在怀孕期间进行胎儿的基因诊断D. III1与III2为旁系血亲5. 一对等位基因经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形成的DNA片段长度存在差异,凝胶电泳分离限制酶切割的DNA片段,与探针杂交后可显示出不同的带谱(如图I所示)。根据该特性,就能将它作为标记定位在基因组的某一位置上。现有一对夫妇生了四个儿女,其中1号性状表现特殊(如图II),由此可推知四个儿女的基因型正确的是(用A、a表示一对等位基因)( )A.1号为XaXa B.2号为XAY C3号为Aa或AA D4号为AA6. 对图示的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洋葱根尖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左移动B图乙是某同学在2m2m样方范围内进行的双子叶草本植物苦荬菜种群密度的调查,圆圈表示个体,则这块地苦荬菜的种群密度为3.25株/m2C图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实际上图中所标注的叶绿体位于右下角,细胞质按逆时针方向流动D图丁表示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可见其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二、双项项选择题:本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全选对得6分,只选1项且正确得3分,多选、错选、不选得0分。7.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关系可用下图表示,请据下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植物细胞内合成的微量有机物B赤霉素促进茎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而实现的C图中赤霉素对过程是促进,对过程也是促进D赤霉素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表现为协同作用,因此他们的化学成分应该是相同的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水稻单倍体基因组有13条染色体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 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杂种植株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都包含番茄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1-6 A D A B D C 7、C D 8、B D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反射活动由一点的刺激引起B.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D.发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2.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B.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C.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均来自线粒体D.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酶的种类相同。3.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4.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5、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B 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C 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D 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 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全国2012年高考理综试题答案 1.【答案】B 【解析】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和动物体对体内外的刺激所产生的规律反应, A正确;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错误,反射完成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正确;一个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依靠递质的协助完成,D正确 2.【答案】A【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基质中都含少量的DNA和,A正确;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B错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ATP由细胞呼吸产生,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不同的生命活动所进行的化学反应不同,所需的酶不同,叶绿体和线粒体基质中所含酶不同,D错误3.【答案】B【解析】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现象,故B正确 4.【答案】D【解析】垂直结构是指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明显分层现象,故A、B正确,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提供的栖息场所和食物有关,C正确;乔木层的疏密程度影响下层的光照强度,从而影响草本植物的水平结构,D错误。 5.【答案】D【解析】细菌的碳源与其新陈代谢的类型有关,A错误;菌落的形成需要固体培养基,B错误;芽孢大量形成与衰亡期,C错误,金黄色葡萄球菌能耐高盐,D正确 2012年浙江省高考压轴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过培养植物细胞,可获取大量的细胞代谢产物B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可诱发和筛选出抗盐植株C原生质体培养结合基因工程技术,可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新植株D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同种植物的不同基因型个体,它们细胞全能性的表达程度相同2下列有关流感疫苗和人体对流感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某些流感病毒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导致遗传物质的变化,而且变异频率比其他生物高,导致之前研制的疫苗无效B抗体既能作用于细胞外的禽流感病毒,也能作用于侵入细胞内的禽流感病毒C体液免疫通过抗体对流感病毒起防御作用D效应T细胞能使被病毒入侵的宿主细胞和病毒一起裂解死亡3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克隆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个体中分离出单个组织进行培养是细胞克隆最基本要求B成纤维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可用纤维素酶水解C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只有受精卵具有全能性D选择胚胎干细胞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动物克隆的成功率4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有细胞凋亡是正常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是由某种基因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将用15N标记的双链DNA移入14N培养基中,连续培养三代后取样离心,结果是有1/4 DNA含15N,3/4 DNA含14N。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染色体中DNA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改变就会引起染色体畸变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5稳态的维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图表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和部分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乙甲A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肾上腺素外,还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若乙图为调节血糖过程中有关神经参与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则图中涉及5个神经元,这些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均为组织液 C若乙图中的化学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则刺激b处,图中还可能发生兴奋的部位有c、d、e处 D由甲图可知,下丘脑血糖浓度降低,这一过程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6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某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b点时种群有最大自然增长率B.食物是影响cd段波动的重要内源性因素C.Cd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的变动D.该种群发展过程中,ab段幼体所占比例小于cd段幼体比例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射线法、铜丝燃烧法、钠熔法、李比希燃烧法都是元素定性分析法B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131I与137Cs,是两种不同的核素C我国自行研制的“神七”航天服是由新型“连续纤维增韧”材料做成的,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氟氯烃是一种致冷剂,但它会破坏臭氧层,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发环保型的替代产品以减少氟氯烃的使用量8下列实验错误的是( ) A食醋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通常变化缓慢,当接近滴定终点时,pH 出现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B结晶时,若沉淀的结晶颗粒较大,静置后容易沉降到容器底部,此时,进行分离的操作方法是倾析 C抽滤装置由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 D在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的实验中,层析后,经氨熏,滤纸中无色带出现,一定是误将试样点浸没在展开剂中9A、B、C、D、E、F为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C与E同主族,D、E、F同周期,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C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A能分别与E、F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气体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DEFCBAB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C、D、F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晶体类型相同,化学键类型也相同,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造成溶液酸碱性的原理也相同。CA、C、E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一定能与铜反应DB与F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分子,各原子均达8电子结构,其中B显负价,F显正价,则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ACF与BA3两种产物10某充电电池的原理如右图所示,溶液中c(H+)=2.0 molL-1,阴离子为SO42-,a、b均为惰性电极,充电时右槽溶液颜色由绿色变为紫色。下列对此电池叙述正确的是( )A放电过程中,左槽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蓝色 B充电过程中,a极的反应式为:VO2+2H+e= VO2+ +H2OC充电时,b极接直流电源正极,a极接直流电源负极D放电时,当转移1.0 mol电子时共有2.0 mol H+从右槽迁移进左槽1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都可用于判断该有机物中具有哪些基团B甲烷与氯气取代反应的产物二氯代甲烷无同分异构体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C油脂属于酯,水解产物都是醇和羧酸;葡萄糖、蔗糖、淀粉都可以食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有机物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且常温下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完全反应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一种镁电池的反应式为在充电时,阴极反应式为:xMg2+2xe = xMgB在复盐NH4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NH4+Fe3+ 2SO42+ 2Ba2+ 4OH=2BaSO4+ Fe(OH)3+ NH3H2O C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变且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2B(g) 2C(g),初始条件均为:常温,A、B两气体各1mol。甲容器中的反应在常温下达平衡,此时气体压强为原来气体压强的80% ,乙容器中的反应在200 时达平衡,若此时气体A的体积分数为35% 则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D已知:N2(g)2O2(g)2NO2(g) H 68 kJmol-1 2C(s)O2(g)2CO(g) H 221 kJmol-1C(s)O2(g)CO2(g) H 393.5 kJmol-1 则4CO(g)2NO2(g)4CO2(g)N2(g) H1200 kJmol113氧化铝是重要的高温结构陶瓷材料。某同学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含SiO2、Fe2O3、MgO等杂质)中提取氧化铝,设计了两种工艺品的流程如下:对流程甲和乙评价合理的是( )A流程乙得到产品比流程甲纯净,步骤较少B流程乙的步骤比流程甲的多,产品纯度较高C流程甲和流程乙都能达到实验目标D流程甲的产品较纯净,但步骤较多;流程乙步骤较少,产品不纯y14一列向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恰好传播到P点,如图所示。已知原点x=0处为波源,其振动周期T = 4 s,则P QMx/cmA该简谐波的传播速度为1 m/s 0 2 4 6 8 B此时x = 2 cm处的M点的速度方向向y轴负方向C波源最初振动时的振动方向向y轴负方向D再经过5s,位于x = 8 cm处的Q点第一次到达波谷15如图所示,一横截面为半圆形的玻璃柱体,三种颜色不同的可见光细光束a 、b 、c ,垂直于直径从空气射向玻璃,b正好过圆心O,a、c从b 的两侧对称入射,已知 = 60,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为,a、c两束光从柱面进人空气后与b光束交于P 、Q 两点,则 aA细光束a射出玻璃柱体后与细光束b的夹角为60B玻璃对c 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 光的折射率 C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双缝干涉实验,a 光的条纹间距比c 光大D若a光照到某种金属表面能发生光电效应,则c光照到该金属表面一定也能发生光电效应16. 众多的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象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伽利略通过实验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的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牛顿将万有引力定律发表在他的传世之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并测得了引力常量 C、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用电场线和磁感线形象地描述电场和磁场 D、麦克斯韦系统的总结了人类直至l9世纪中叶对电磁规律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经典的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在人类历史上首先捕捉到了电磁波17在竖直面内有一条光滑弯曲轨道,轨道上各个最低点在同一水平线上,弯曲部分都用一小段圆弧相连。一个小环套在轨道上,从3.0m的高处无初速度释放。轨道上各个高点的高度如图所示。关于小环在轨道上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环在轨道上的最小速度为 B小环始终受到轨道的作用力C小环经过各低点时速度相同D小环经过各高点时均处于失重状态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利用多普勒效应可以来测定血流的速度,这种方法俗称“彩超”可以检查心脏、大脑和眼底血管的病变 B、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能量,但机械波传递需要介质,而电磁波传递不需要介质 C、在工业上X射线和射线都可以用来检查金属内部的缺陷 D、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雷达用的是长波19、在2011年11月3目凌晨1时30分左右,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近、锁紧4个步骤,“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实现链接,形成组合体,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若已知组合体在离地球表面h高处的轨道上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半径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B、组合体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C、假如后面的“神舟八号”飞船与前面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同一轨道上,相隔一段距离沿同一方向绕行,则只要后面的飞船向后喷气加速,两者就可以实现对接。 D、若“神舟八号”飞船返回地球,则在进入大气层之前的无动力飞行过程中,飞船的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保持不变。20如图所示,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固定两个电量相等的异种点电荷A、B,其中A带正电,B带负电荷,它们的连线的中点是O,MN是AB在水平面内中垂线上的两点。空间中还有一个垂直于该水平面的磁场(图中未画出)。现有一个带电量为+q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M点沿MN方向射入,恰能沿中垂线由M点向N点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正电荷所受电场力先变大后变小B正电荷的电势能保持不变C正电荷做匀速直线运动,磁场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D正电荷做变速直线运动,磁场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非匀强磁场一、选择题1D 2C 3D 4 A 5B 6C 7A 8D(也有可能是展开剂选用不当造成的,错误。) 9D 10A 11B 12C 13D(根据流程图知,流程甲共4步,铝元素损失率较高。) 14D 15A 16C 17D二、选择题18ABC 19ABD 20AB2012生物高考模拟试卷4一、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设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某动物体细胞中有三对染色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动物的囊胚期细胞,可以看到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已知下图中有两个细胞处于该动物囊胚期的同一分裂时期,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图像有差异。你认为他们是()A B C D解析:因为是囊胚时期,所以只进行有丝分裂,和代表的都是有丝分裂的中期,和都为减数分裂的某时期。答案:A2.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相似的一组是()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利用大肠杆菌产生人类胰岛素研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研究植物向光性的原因A B C D解析: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为基因工程,用NaOH浸入的方法,用的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用的是类比法。所以相同的是和。答案:A3.下图所示的是高中生物的有关实验,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显示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b色素的溶解度最大B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应选择图乙中细胞C图丙显示的是高倍镜下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移动方向,而实际移动方向与其相反D图丁可以反映出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之间的关系解析:A项中d色素的溶解度最大,扩散速度最快;B项中应选择乙图中的分生区细胞来观察有丝分裂过程;C项中视野中黑藻细胞的移动方向与装片中实际移动方向相同。答案:D4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铅箔。用a、b、c三瓶从待测水体深度取水,测定瓶中水内氧容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水体深度,经24小时取出,测两瓶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A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B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C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 mol/瓶D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 mol/瓶解析:分析可知:a黑暗状态,瓶中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b透明,瓶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同时也进行呼吸;C为空白对照。故A项有氧呼吸的耗氧量为wv mol/瓶;B项中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为kv mol/瓶。答案:D5.下面分别是在一次运动会中一位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血液中所含乳酸浓度(表1)和获胜的三位运动员所需的大约氧气量(表2),根据上表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表1时间(分)051015202530354045505560乳酸浓度(mgcm3)555407010080604035252320赛事(跑步m)最高速度(km/h)赛事中吸收的氧气(L)赛事中需要的氧气(L)100370.51015002518361000021.5132150表2注:氧债是指赛事后需吸收的额外氧气量,用以补充赛事中缺乏的氧气A从表1推测,该运动员运动时间是15分到25分B从表1推测,该运动员主要进行无氧呼吸C从表2推测,运动员能累积的最大氧债是18LD从表2推测,运动员运动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量会减少解析:从表1推测运动员的运动时间为25min左右;从表1中看出开始主要进行无氧呼吸,后来主要进行有氧呼吸。表2中可知运动员在运动时吸收大量的O2产生代谢而不排出体外,所以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应增加。答案:C6随机选取杂合子黄色圆粒豌豆(YyRr,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花粉若干粒,均用15N标记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每个DNA的两条链均被标记),以这些花粉作为亲代,将其培养在不含15N且适宜的植物组织培养基中先后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占染色体总数比及第二次分裂完成时含yR非等位基因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理论比分别是()A. 、 B. 、 C. 、 D. 1、解析:YyRr产生花粉的过程为减数分裂,理论上产生yR花粉的概率是;将花粉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为有丝分裂过程,由于亲代DNA的两条链均被15N标记,经第一次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DNA分子上一条链被15N标记,在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被标记的DNA分子占。答案:B2012生物高考模拟试卷5一、单选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设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4分。1下图是某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的比例关系,此时该细胞中不可能发生()A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B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分别移向两极D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并缢裂解析:该题的图中说明DNA数是染色体数的2倍,说明细胞中一定存在姐妹染色体单体;A项可以是有丝分裂中期,B项为减后期,D项是减末期,若为C项,DNA就应等于染色体数。答案:C2.下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A曲线1 B曲线2C曲线3 D曲线4解析:温度增加一倍,变为2a时,活性要比a时的高。所以温度变为2a时,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缩短,但不改变平衡点,所以应选2。答案:B3.下图表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过程可以在细菌体内完成B能进行过程的生物无核膜,属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和过程不能发生于同一细胞中D病毒能完成的过程解析:是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好氧性细菌可发生该过程;是硝化细菌进行的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是原核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可发生在同一生物体中,如植物细胞中;病毒不能单独表现出生命活性。答案:A4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内容B“测交试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个存在。受精卵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解析:孟德尔在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两条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时,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问题(如为什么F1自交后代的分离比是31?),为了解释问题,提出了4个假设(即假说),按照自己的假说,F1(Dd)产生配子为Dd11,D、d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DDDddd121,性状为31。这是演绎推理,最后设计了测交实验验证了自己的假说是正确的。答案:A5棉铃虫对棉花、玉米、大豆、花生和蔬菜等作物有严重危害。Bt棉花体内合成的一种蛋白质晶体能杀死棉铃虫幼虫。研究人员发现:单独种植Bt棉花和将Bt棉花与多种其他作物混合中皆能降低棉铃虫的数量,但随着种植年份的增加,混合种植区域棉铃虫群的抗性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单独种植Bt棉花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植Bt棉花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B棉铃虫与上述多种作物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C. Bt棉花和混合种植的作物之间存在着竞争和互助关系D混合种植将导致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频率显著降低解析:混合种植时不导致抗性基因的突变率发生改变,只是改变了选择的条件。答案:D6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下图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A B C D解析:是由突触前膜到突触后膜,属于突触传递,而兴奋在突触传递时,是单向的,这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答案:B二、双选题:有2个选项符合题意,本题设2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2分。24.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临时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制片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染色漂洗制片观察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制片观察 解析:A选项,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选项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答案:A B25.下列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 坎农(W.B.Cannon)通过研究机体自动调节组织和器官活动,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 摩尔根(T.H.Morgan)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解析:A选项,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命名者。D选项韦尔穆特(I.Wilmu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答案:BC高 三 理 综 试 题第卷(必做,共88分)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关于生物大分子结构或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A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B纤维素酶能除去细胞壁,果胶酶可分解细胞膜 C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密码子,但能携带多种氨基酸 D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蛋白质的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人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其表达产物,先由内质网进行初步加工,再由高尔基体进行分类包装,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部。 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在视野中找到一个细胞进行连续观察,可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 C牛的神经细胞和马的肝脏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不同。 D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3右图表示植物细胞中部分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H在甲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而在乙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B甲通过类囊体叠加增加膜面积,乙通过内膜折叠增加膜 面积 C甲中不含有而乙中含有将二磷酸腺苷转变成三磷酸腺苷的酶 D甲产物O2中O全部来自H2O,乙产物CO2中O全部来自C6H12O64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3H的 DNA分子数为 N/2 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5分析甲、乙、丙三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乙中,若光照强度相同,在t3时植物净光合作用量最大 B若图丙代表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则f代表叶绿素 C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薄膜 D图甲中,若其他条件适宜,光照强度小于b(大于0)时,也能进行光合作用6兔的长毛对短毛是显性,某杂合的卵巢中,所有成熟的初级卵母细胞共有20个控制毛长度的基因,则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形成X个含控制短毛基因的卵细胞;这些基因由Y种核苷酸组成,杂合基因的分离发生在Z期。下列有关X、Y、Z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4、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10、5、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5、4、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5、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7关于血糖浓度的调节,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血糖平衡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又有激素调节,调节血糖平衡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参与血糖调节,胰岛细胞只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而分泌相应的激素。 A B C D8右图为碳循环的主要途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能实现光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化 B由BCD能量传递效率是变化的 CB、C、D被E食用而处于第二、三、四营养级 DB、E是实现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沟通的关键环节1A 2A 3B 4C 5A 6C 7B 8C 2012届广州市天河区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2012年2月8号1.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子组成和基本结构的阐述,错误的是A. C、H、O、N、P是ATP、密码子、光合膜共有的化学元素B. 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C. 糖蛋白、载体蛋白、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2.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 ) A.该动物的性别是雄性,乙细胞可存在于睾丸中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C.1与2片段的交换属基因重组,1与4片段的交换属染色体结构变异D.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为初级精母细胞 3. 大豆种子萌发初期,会发生下列哪些生理活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丙酮酸的分解 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 蛋白质水解和氨基酸缩合 氧气的产生与消耗A B C D4.根据以下图表内容,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中心法则抗菌药物抗菌机理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环丙沙星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红霉素能与核糖体结合利福平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A.环丙沙星和红霉素可分别抑制细菌的和B.青霉素和利福平能抑制DNA的复制C.细菌的和都发生在细胞质中D.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过程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抗药菌株增多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是分解者、遗传物质是DNA、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组DNA技术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B.限制酶都只能识别同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C.常用细菌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细胞主要是因为细菌繁殖快,易培养D.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都能实现表达24.右图为人体内环境稳态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AF表示相关激素。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图中激素A释放量减少。B.正常人饥饿时,图中C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明显增多。C. 图中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F的分泌调节既是分级调节又是反馈调节D在体温调节中,图中下丘脑到皮肤的调节是神经调节25下列生物技术与相应的实验目的,配对正确的是 ( )A胚胎分割移植获得遗传特性相同的后代B动物细胞培养获得克隆动物C培养根尖分生组织获得抗病毒植物苗D采用电泳的方法分离纯化蛋白质和DNA1-5 BBDAD 6C 24CD 25AD 2012高考理综生物冲刺卷11右图为胰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细胞生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合成细胞膜 中脂质的场所是B如果用3H尿嘧啶处理细胞一段时间,则会具有放射性标记C如果该细胞发生癌变,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的数量将会显著增加D的膜与一样,都是选择透过性膜,但是由于载体不同,通透性不同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真核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可以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 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三磷酸腺苷可简写为APPP 父亲通过儿子将其染色体传至孙子体细胞中最少可能有0条,最多可能是23条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3. 以下关于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体神经元细胞静息状态时膜内外有离子进出B要想验证促性腺激素对岛类繁殖活动的影响,需要用去除性腺的鸟作为实验动物C根向地生长,顶端优势,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两者的作用是互相对抗的4.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说明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B图乙中cd段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了染色体C图丙中,若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D图丁中a、b曲线依次表示小鼠和青蛙随温度变化的耗氧量5如下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B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C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D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6.下列与植物代谢有关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图A表示玉米的根部细胞CO2释放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