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学设计.doc_第1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学设计.doc_第2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学设计.doc_第3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学设计.doc_第4页
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第二学期教学学设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4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查字典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通过观察和训练,使学生认识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这方面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观察和训练,使学生认识勤查字典和主动识字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这方面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勤查字典和有关工具书。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宇的意识、态度,了解主动识字的途径。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带汉字的图片、卡片、儿歌卡片。、字典、词典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学习新知识离不开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帮助,他们都是会说话的老师。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就是字典。请同学们拿出字典(或其他工具书)。希望同学们和字典交朋友。二、看图弄清图意、观察第1页上面的插图。说说图上是谁,手里拿的是什么,她在说些什么。(1)指名说:按“这是一位老师,她手里拿着一本字典,向全班同学介绍字典”的句式说话。(2)教师讲解。字典的用处很大,遇到不认识或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解决。我们已经学过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现在,我们就先用这种方法来查“勤查字典的勤”字,再自己查几个字交流一下。、学生用音序检字法查“勤”和其他字。(学生查字典,(1)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查“勤”字的,并且说说字典里“勤”的意思。(2)学生交流是怎样查自选的几个字的。(3)教师讲解。查字典的方法很多,本学期我们还将学习一种新的查字典的方法部首检字法 。这样,我们查字典的方法就多了一种。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呢?(4)学生讨论、交流。(师以“勤”字为例提示)(5)教师小结。如果知道一个字的读音,说不准它的意思或者不会写就可以用音序检字法查这个字。如果看到一个字,不知道它怎么读,也不知道它的意思,就可以用部首检字法去查,这种方法我们将在练习中学习。观察第1页下面两幅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第1页下面两幅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什么地方于什么?(1)指名说。教师提示学生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说话。(2)讨论。你怎么看出来左边一幅图的地点是在家里,右边一幅图的地点在校园里的呢?(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判、引导、鼓励。(4)讨论。图上的两位小同学在什么情况下向家长、老师请教查字典的?你们也曾经向家长或老师请教过查字典吗?(5)学生交流,图上的两位小同学在什么情况下向家长、老师请教查字典的?你们也曾经向家长或老师请教过查字典吗?(6)进一步观察课本插图。请同学们仔细看两幅图看看两位小同学的手里拿的是什么,有边的那位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7)学生观察、图上的两位小同学在什么情况下向家长、老师请教查字典的?你们也曾经向家长或老师请教过查字典吗?左边一幅图:那位女同学拿的是小学生字典;右边一幅图:那位女同学拿的是新华字典,而那位女教师手里翻开的是现代汉语词典。也就是说,工具书不仅有字典而且有词典。字典也有很多种,我们通常用的是新华字典和小学生字典。勤查字典就是经常向这些不说话的老师请教,可以使我们不断地增长知识,你们有过这方面的收获吗?(8)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给予鼓励。三、总结学生说说勤查字典、词典的好处,今后应该怎样利用字典。教师进一步讲解勤查字典的意义,分发问卷调查表。我们已经知道了勤查字典的作用 如果你能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就等于给你的成长插上翅膀,相信你们会朝这方面努力的。请同学们把这份问卷调查表带给你们的家长填写,也请家长帮助你们。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人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复习了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是我们不说话的老师,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谁能举自己的例子说说勤查字典的重要性?查字典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就像第1页下面两幅图展示的那种情况。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是自己独立查字典,或者是与同学一道合作解决问题。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页。二、看图说话,明确合作和独立查字典的要求观察第2页上面的一幅插图。(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的一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图上的两位同学当时正在读什么书,他们周围的同学正在读什么书?同学们的文具摆放得怎么样?(3)小结。图上是同桌的两位同学,在读课外书时遇到了困难,他们就停下来通过查字典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当时他们班的同学都在阅读课外书,同学们的文具摆放得都很整齐、合理,.用起来很方便。(4)那么,你们在阅读课外书的时候,是不是也通过查字典或者用字典解决过一些问题呢?请你们和同桌先交流一下,再向大家介绍。(5)过渡。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如果我们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在阅读中遇到问题,也应该查字典解决,请观察下面的两幅小图。、观察第2页下面的两幅小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 图上的两位同学在读什么书,她们读书的环境怎么样?(3)学生联系自己,谈谈是怎么做的。(学生交流,教师评点)(4)请同学们再总体地观察第2页插图,看看图上的几位同学在查字典或者词典时,他们的态度怎么样。(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重点引导“他们查字典时的态度都很认真”)(5)小结。通过观察本页插图,联系到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字典是我们的好朋友,好老师。我们在课内外的学习中,如果遇到问题就应该经常向它请教。同时我们还懂得了查字典时的态度要认真,就像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老师编了一首勤查宇典歌请读一读。勤查字典歌小字典,用处大,帮助我,不说话。课内外,遇困难,勤动手,请教它。三、总结总结本课学习情况,表扬学得好的学生。归纳勤查字典的几点要求。地点:课内或课外;方式:独立或合作;态度:认真。结合问卷调查表,简单评价本班查字典的情况,重点引导和激励。第三课时一、过渡导人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勤查字典,还学习了勤查字典歌,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儿歌,诵读)勤查字典有三点要求,谁来说说?(学生说教师评点表扬)查字典需要动手、动脑,是一种主动学习的形式。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跟主动学习有关的内容。二、看图说话,明确主动识字的意义和要求、读“主动识字”四个字。(指名读、齐读)()讨论交流识字的作用。为什么要识字呢,识字有哪些作用呢,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经历想一想,说一说。(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评点、表扬)()初步理解主动识字。在你们认识的宇中有哪些不是从语文课本中学到的呢?请你们互相交流一下。(学生交流,教师评点)(3)小结通过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汉字的重要性,知道要多识字,这样才能读书,才能写话写作文。我们还知道不仅从语文课本上可以学字,而且可以向同学请教,识字可以从课内、课外的学习和生活中识字。只要是我们自己开动脑筋,从不同的地方认识了子,就是主动地识字。(4)过渡。怎样才能主动地识字呢?、看图,理解图意。()观察第3页上面的一幅图。图上的小同学手里拿的是什么?他正在做什么?(学生说图意,教师提示“小同学手里拿的是生字卡片,上面是这个字的汉语拼音”)一个生字如果上面加注了汉语拼音,我们可以借助拼音来识字,这就是主动识字、图上的小同学不仅自己主动地认识了这个字,还带领全班同学认识这个字,我们要向他学习。学生读图中生字卡片上的字,教师正音(指读、齐读)过渡:我们可以通过汉语拼音主动识字,还有不少地方可以让我们主动识字。请观察下面的两幅图。()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小图。请同学们先看左边一幅小图,说说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什么地方于什么。(学生看图,回答教师的问题。教师提示:地点是在学校阅览室里,那位女同学手里拿的是一本画册。)进一步看左边小图说话,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可以主动识字的地方很多。像图上的几位小同学他们在阅览室里凭借画册上的图,认识广图下面的两个字“舞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也有这样主动识字的经历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导、评点)请同学们观察右边一幅小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学生看图,回答教师问题。教师提示:地点是名胜古迹,并对名胜古迹作浅显解释)进一步观察右边的一幅图,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启发。图上的两位同学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觉得大门边的三个大字写得很漂亮,就产生了想认识它们的愿望。他们互相交流,认识了这三个字。像这样处处留心,点点积累,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同学们也有这样的经历吗?请说出来给我们听听。(学生介绍,老师启发、评点)三、总结表扬主动识字的同学。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自己在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情况,有的是在阅读课外书中识字,有的通过查字典识字,有的在游玩中识字,有的看到路牌、商标、广告等识字,这说明我们都在主动识字。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很美,内容很丰富。如果我们一方面在语文课本中识字,一方面在各种地方都主动地识字,那么,我们认识的字就会越来越多,就能读很多书,不断丰富我们的知识。鼓励同学继续努力,主动识更多的字。识字1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手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师: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1。板书课题:识字1(齐读)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些什么。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1)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饺子(2)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拜年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2)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3)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相机出示词卡(4)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相机出示词卡四、指名读生字词,齐读生字词五、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字义。六、教师检查自学情况,并加以指导1认读生字,正音。如:扫的声母是平舌音,不要与翘舌音混淆;饺子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2用饺、扫、墓扩词。七、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有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春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饺子、拜年)清明节呢?(扫墓、踏青)八、指导书写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扫、拜、墓、踏的笔顺。认识手字旁。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3教师范写生字。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学生在习字册-亡描红、仿影、临写生字。6教师巡视,纠正姿势不正确的学生。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2按扫、拜、墓的笔顺书空。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1)人们正在干什么?这是什么传统节日?相机出示词卡:龙舟、端午教师介绍端午节。(2)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龙舟,还喜欢吃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粽子2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1)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中秋教师介绍中秋节。(2)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相机出示词卡:月饼(3)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团圆。相机出示词卡:团圆(4)学生借助拼音读以上生字词。(5)指名认读、正音。如:粽子、月饼中的后一个字读轻声。3小结:刚才我们学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有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民间风俗是什么?(包粽子、赛龙舟)中秋节呢?(全家人要团圆,吃月饼)三、指导读韵文多种形式练读,读出节日的欢乐。范读、自由读、互读、齐读。四、指导书写,检测效果1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团、饺、饼、端这4个生字的。2教师范写生字。3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4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5认读课后词语。6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词语。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及时反馈。 识字2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要求写;认识金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我国重要的旅游景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能说给老师听听吗?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和旅游有关的归类识字课文。板书课题:识字2(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有几幅插图,图上画了哪些著名的景点。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词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老师向同学们介绍桂林山水。 2指名读生词。 3、开火车读、齐读。 4看图理解词义。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朗读课文。 二、继续看图说话 1图上的两个同学游览了哪些自然景观? 2老师介绍这几处景点。3你们觉得这儿的风景美吗?能看图说说美在哪儿吗?指名学生说图。 三、指导读韵文 1范读、自由读、齐读。 2读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以我喜欢X X为题看图说话 五、指导书写 1按廊的笔顺书空。2教师范写生字。3在习字册上描红,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4在习字册上仿影、临写。识字3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比较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前面两课和这一课都是看图读韵文识字,而本课还通过形近偏旁的比较来识字。板书课题:识字3(齐读)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木字旁、禾字旁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树) 师:同学们说得对。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 (2)复习木字旁。 教师范读带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师:同学们说的对。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 (4)复习禾字旁。 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教师范读带禾字旁的生字。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学习生字词。 1这些是什么树?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松柏、杨柳 2你们知道松树、柏树和别的树有什么不一样吗?(松树、柏树的叶子常年都是绿色的) 3出示词卡:桌椅 4春天到了农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机出示词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长大成熟结出果实,远远望去,金灿灿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灿灿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稻谷 6秧苗、稻谷这些地里长的农作物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庄稼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为这些词语大都与树木有关)第二组词语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与庄稼有关)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中国的汉字有悠久的历史,你们要认真学习!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齐读。 2用柳、椅、秧扩词。 八、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柳、秧的笔顺。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本课6个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书写时都应该左窄右宽。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哪些事物。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竹字头、草字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 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叶) (2)复习竹字头。 师范读带竹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 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两棵小草) (4)复习草字头。 师范读带草字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学习生字词。 1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相机出示词卡:竹篮、箩筐 、筷子 2中国的老年人最喜欢喝什么?仆目机出示词卡:茶叶 3有一种水果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这种水果的名称是什么吗?相机出示词卡:菠萝 4有一种春天开的花,叶子是淡绿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相机出示词卡:兰花 五、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竹字头)为什么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第二组偏旁的名称是什么?(草字头)为什么都是草字头?(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七、指导书写 1指名说篮、筐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树的名称和木制品?(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与庄稼有关的事物?(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介绍了三种竹制品?(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介绍了一些植物?(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指名读、齐读、同桌互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歌诀:禾字旁表示庄稼,木字旁表示树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爷爷上山去栽松树。草字头表示花草,竹字头与竹子有关。窗台上放着两盆花草,墙壁上挂着一只竹篮。 四、课内作业识字4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3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 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所学的字词与图上描绘的事物联系起。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第一课时一、复习生字二、初步看图,读韵文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日的古文字是个图形,中间加一点,像什么?(像太阳)(2)复习日字旁。教师范读带日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目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只眼睛)(4)复习目字旁。师范读带目字旁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3小姐姐在干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1iong)晒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相机出示词卡:眺望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五、教师小结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 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 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用暖、眼、准扩词。七、指导书写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读准字音。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1) 的古文字像什么?(像冰凝结时的裂纹)(2)复习两点水。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3) 的古文字像什么?(像水流)(4)复习三点水。师范读带三点水的生字。指名读、齐读。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相机出示词卡:寒冷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相机出示词卡:冻 结、冰雪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5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相机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你们知道吗?相机出示词卡:东海教师简介东海。五、教师小结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1指名读、齐读。 2用冷、冻、冰扩词。七、指导书写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 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三课时一、复习检查1听写生词。 2及时反馈。二、指导读韵文1按要求归类读。(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2多种形式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歌诀:日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习1教学要求: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熟记4 条成语。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口头表达的训练。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课时目标: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熟记4 条成语。二、教具准备: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三、教学过程: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指名口头扩词。拜:拜年 礼拜 结拜 拜师 拜访廊:走廊 长廊 回廊 画廊影:电影 倒影 影视 影集 影片 影响 秧:秧苗 秧田 瓜秧 树秧 秧歌 菜秧箩:箩筐 稻箩 淘箩萝:萝卜 藤萝 菠萝 胡萝卜墓:公墓 墓地 坟墓 扫墓 墓碑 墓室 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第五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指名读。指导理解意思。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 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 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 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 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指导运用。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指导背诵。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二、作业设计。听写词语。 拜年 月饼 扫墓 画廊 象鼻 倒影 杨柳 秧苗 菠萝 竹篮 冻结 晾晒 温暖 瞄准写成语。你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 第二课时一、课时目标: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 二、教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或幻灯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