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研究.doc_第1页
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研究.doc_第2页
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研究.doc_第3页
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研究.doc_第4页
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前景与人才需求的研究 摘 要: 体育旅游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近年来备受大家的关注,其自身也表现出较大的活力,这是在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结果,社会需求决定社会供给,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人才的保障,体育旅游这门学科,也可以说是专业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贵州体育旅游市场现状与人才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发展前景好 潜力巨大,但人才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贵州;体育旅游;市场调查;人才培养 一、 贵州体育旅游的发展前景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面,省会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重庆。贵州有着较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从统计上来看,全省有两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以财产代表作,两个5A国家旅游景区这样的统计还是在贵州处于全国弱势省份地位的前提下发展出来的,实际的旅游资源,特别是户外拓展资源要远远多于统计资料。近年来,随着多彩贵州的广泛宣传,贵州的旅游业出现了跨越式发展,仅2014年全省接待入境游客85.5万人次;接待省外游客1.42亿人次;省外入黔漫游用户为1.55亿人次。根据规划,2015年贵州旅游接待人数将达到3.5亿人次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3400亿元以上。 二、贵州体育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分布广、类型多、品位高、保护好,是贵州体育旅游资源的重要特点,这也使得其成为全国旅游资源富集的省份之一。构成了全省旅游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条件。一是由特殊地质地貌构建的自然景观。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2.5%,使其成为全球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之一,与此同时丰富的世居少数民族资源,则是其发展的人文保障,并渗透到贵州文化的各个层面中。而厚重的历史文化,也是贵州的体育旅游资源的支撑从与周口店齐名的“黔西观音洞”到“普定穿洞文化”遗址,从春秋?古国到夜郎文明,从屯堡文化的大明遗风到从王阳明龙场“悟道”,历史文化灿烂悠久、古朴浓郁。四是独特的天然避暑型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15.6摄氏度左右,全年雨量充沛,紫外线强度低,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全国乃至全球紫外线辐射最少的地区之一,有人说贵州是天然氧吧、空调,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贵州旅游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体育旅游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各方面基础和条件还较差。如果总结起来,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其一,项目整合存在问题,虽然资源丰富,但资源与资源之间的整理运用较差,这种差是相对比的差,笔者对苏杭旅游资源整合了解较多,与之相对比,贵州各地旅游资源共通性链接做的不到位,这一问题存在于政府部门、宣传整合当中,虽然目前已有美丽乡村和多彩贵州这样的整合性文化活动,但落实到具体的地方执行力还是不足。 其二,缺乏相应的配套人才,旅游业,体育旅游业是一项典型的服务行业,既然是服务行业就需要相应的服务人员,而服务人员的专业程度直接关系到这一行业的兴衰。体育旅游是本世纪初开始兴盛的,目前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就贵州而言除了在贵阳有一定群众基础之外,其它地方或是受制于观念或是受制于经济,群众基础较弱。这导致服务对象多以外地游客为主,在这样的条件下,配套人才一方面肩负拓宽本地群众基础的任务,另一方面则肩负为外来客进行拓展体育旅游的任务,而就目前情况来说,人才配套堪忧。 其三,物质基础薄弱,虽然贵州目前已有部分地区开通动车,高速公路建设也比较完善,很多地区都有机场,但是与外地特别与东部地区比起来,路还是太难走。这还是其次,更为重要的是目的地的住宿条件更令人担忧。除了在一些城市里面有部分质量较高的住宿宾馆,在一些旅游地这些住宿资源较为匮乏,当然者也并不一定全都是坏事,事物是辩证的来看,当然这不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三、贵州体育旅游发展与人才培养的策略与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发展思路。在贵州,体育旅游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越来越多的体育旅游产品正不断地占据着旅游市场,体育旅游人数在迅速递增,表明体育旅游在旅游行业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要提高领导阶层和管理人员对体育旅游在发展旅游支柱产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的认识,要转变观念,深入了解体育旅游消费市场,科学论证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促进体育旅游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应做好规划和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发展和建设体育旅游精品,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体育旅游资源,提高体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提高城市综合接待能力。 3.高校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及时调整培养人才目标,致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将培养紧缺的体育旅游专业人才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旅游师资队伍放到重要位置,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校际之间的交流以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4.加强宣传力度,注意宣传方式的多样化。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自己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介绍著名的体育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旅游资源只有转化成产品才能被旅游者所消费,才能产生经济效益。 5.体育旅游企业要创建人本管理体制,要重视员工的教育培训及学习型组织建设,完善能力导向的用人机制和绩效导向的考核体系,加强与高校的联系,走校企合作之路。 6.强化体育旅游导游人才的教育培训,把贵州高校作为体育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和岗位培训,提升队伍素质。 7.人才培养要与体育旅游市场发展同步进行和相互匹配,不应出现有了产品,没导游;或有了导游产品还没推出等诸类问题。 (作者单位:贵州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刘辉、刘利江、段宝斌 我国体育旅游现状与体育旅游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2期 2 晓敏 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促进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在2012年中国体育旅游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J 体育文化导刊2013年第02期 3 吴旷恒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及前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