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是否具有责任心,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现代人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少年儿童社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之一。责任心是培养起来的,是从小锻炼出来的。 1922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前夕,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搞到了一些禁用的烟花爆竹,包括一种威力巨大的鞭炮,叫做“鱼雷”。 一天下午,他走近一座桥边,朝桥边的砖墙放了一个“鱼雷”大鞭炮。一声巨响,让男孩神采飞扬。可就在这时,警察来了,把他带到了警局。 警长尽管认识这个男孩以及他的父亲,依然严肃地执行对烟火的禁令,罚款14.50美元。这在当时可算是一笔大钱,男孩自然交不起,只好由父亲代交。 让人感慨的是,这位名叫杰克的父亲事后没做什么家庭教育,只是让11岁的孩子打工挣钱还自己代缴的罚金。 后来,这个男孩成了美国的总统,里根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做了许多零工,才还清了我欠爸爸的那笔罚金。 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当孩子在行为上发生过失或者犯了错误时,父母不给孩子过多的批评,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这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的一种教育方法,这种方法叫做自然后果法。 卢梭说:“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也许就是自然惩罚的要旨。 如何运用自然后果法,让孩子对自己负责呢? 第一,父母要尽量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自然后果法”的目的是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从而知道要对自己的后果负责任。在这种方法运用的过程中,父母要尽量减少对孩子行为的干涉,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会在实践中尝到自己选择的后果。如果父母总是不停地唠叨、埋怨,孩子们就会转移注意力,会觉得保护自己不受谴责和维护自尊心才是最重要的,因而有时候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第二,父母可以提醒孩子,但不要教训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懂得某种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当孩子出现某种不良行为的时候,父母可以提醒他,但不要教训他,因为过失所造成的后果将会给孩子适当的教训。 第三,父母要态度坚决,同时又要充满爱心。有的父母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只记得要惩罚孩子,因此常常放弃了父母应该具备的爱心。当孩子没有按照事先说好的去做时,父母不是让自然后果去惩罚孩子,而是过于严厉,对孩子大声斥责。这样的教育,不再是“自然后果法”,而变成了父母对孩子的惩罚行为。 第四,“自然后果法”并不是对孩子的所有行为都适用。一般来说,只有当过失后果不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的时候,父母才可以让孩子尝尝这种后果带来的惩罚,如孩子挑食,父母可以让孩子尝尝挨饿的滋味;孩子不好好穿衣服,父母可以让孩子尝尝受冻的滋味;孩子固执,父母可以不管他,让孩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烘焙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核电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车展其他相关活动方案
- 汉字板书考试题及答案
- 攻防演练考试题及答案
- 高速飙车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不玩激光笔
- 洱海保护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385-2024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抚育技术规程》
- 客户服务流程优化与反馈跟踪表
- 售后索赔流程管理办法
- 202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综合思维培养(气候与建筑)课件
- 幼儿园中国茶文化课件
- 食堂燃气操作人员培训
- 2025年中国医院创新转化报告-中国医学创新联盟
- 2023年宪法学习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汇率预测模型优化-洞察及研究
- 稳评机构各项管理制度
- 建筑安全与人工智能的深度结合
- 2026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3共3册知识点背诵提纲汇编
- 广告标识牌采购投标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