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_第1页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_第2页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_第3页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_第4页
2010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北师大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 装 订 线泉州市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2011年1月20日下午4:305:30)(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目后的括号内。)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会( )A建造房屋 B制造彩陶 C使用天然火 D种植粟2大米是南方人的主食。下列能够吃上大米饭的原始居民是( )图1 神农教稼图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元谋人 D北京人3图1所示的远古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A游牧文明B海洋文明C草原文明D农耕文明 4在中国百位名人传一书中,将黄帝列为起始人物是因为黄帝被尊奉为( )A人文始祖 B治水英雄 C一代天骄 D万世师表5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这一事件应是( )A公元前7世纪70年代 B公元前7世纪30年代C公元前8世纪70年代 D公元前8世纪30年代6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中央集权制 D郡县制7县这一地方行政建制在我国出现始于( )A夏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8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图2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9图2人物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该人物是( )A老子 B孔子C孟子 D墨子10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在湖北随县出土的大量钟鼓乐器中,最为珍贵的是 ( )A整套编钟 B青铜立人像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11下列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是( )A问鼎中原 B纸上谈兵 C揭竿而起 D草木皆兵12秦朝负责监察政府官员的是 ( )A丞相 B司隶校尉 C太尉 D御史大夫132008年奥运圣火沿丝绸之路全球传递。与丝绸之路的开辟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图3 南阳医圣祠A西域都护的设置 B张骞通西域C昭君出塞D班超出使西域14图3纪念的人物是( )A李冰 B郦道元C华佗 D张仲景15下列与佛教无关的是 ( )A白马寺 B开元寺 C玉皇大帝 D石窟艺术16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史记 B汉书 C春秋 D三国志17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 )A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B南方人民辛勤劳动C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劳动力 D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18下列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无关的是( )A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B为逃避北方的战乱C为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D洛阳的地理位置优越19祖冲之是南朝著名的科学家,他在数学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是( )A计算圆周率 B提出勾股定理C写成九章算术 D发明“游珠算盘”20下列各图与“书圣”密切相关的是( )图4 图5 图6 图7A B C D二、辨析题(本大题3小题,共18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例题:河姆渡聚落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居民主要种植粟。(3分)错误: 粟 理由: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 ; 半坡居民种植粟 。21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无为而治”,加强中央集权。(6分)错误: 理由: ; 。22东汉末年,曹操“尊王攘夷”,取得政治上的优势。(6分)错误: 理由: ; 。23公元5世纪,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下表是这次改革“奖励军功”的结果。(6分)鲜卑姓拓 跋丘穆陵独 孤步六孤汉 姓元穆刘陆错误: 理由: ; 。三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4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问题。材料一:图8、图9图8 秦统一文字 图9 秦统一货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秦始皇规定的标准文字和货币标准样式分别是什么?(4分)材料二: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推行了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的办法;为了统一思想,接受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通过一系列措施,他所统治的王朝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实现了大一统?(4分)(3)比较材料一、二,秦始皇、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有什么相同目的? (2分)材料三: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班固说汉武帝“雄材大略”,司马光说汉武帝“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 (4)你认为评价古代帝王应遵循的最主要的方法是什么?(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问题。材料一: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发掘了一座建于西汉文景时期的汉墓,在棺内的死者胸部,发现一幅纸质地图,这幅纸质地图是我国目前所知的最早的纸张实物。(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已发明了可以绘写的纸?(2分) 材料二:造纸术外传时间表时间4世纪7世纪8世纪12世纪16世纪19世纪国家或地区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4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播到哪些国家?(3分)图10材料三:美国作家迈克尔H哈特写了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书中将世界100位名人按他们对人类历史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大小排列顺序,蔡伦(见图10)被排在第一位。(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被排在世界最有影响100位名人之首的理由。(5分)四 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众多的的世界文化遗产,闪烁着中国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光芒。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2000年,都江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写出它修建的时间及被列入的理由(一个即可)。(3分)(2)2000年,青城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青城山是道教圣地,请你写出与道教有关的泉州历史遗迹一处。(2分)(3)2006年安阳殷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请你写出殷墟文化的典型代表一个,并分析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3分)(可能学生会不好理解。改为请你列出和殷商有关的一件文化遗存,并分析它的历史地位。会不会明确一些?)(4)伦敦大学著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凯瑟琳塔布女士曾说过“中国是遗产大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需要中国的参与。”请你以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主题,设计一条宣传标语。(注意语言简洁,积极向上。)(2分)27读图11、图12,回答下列问题。图11 秦朝疆域图 图12 三国鼎立形势图(1)图11局面的出现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为抵御匈奴,当时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出现如图11所示的秦朝是在什么历史事件之后?)(2)为图12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3)图11和图12反映的时代特点有什么不同?(4分)鲤城区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水平测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2011年1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345678910C B D A CBD AB A11121314151617181920C DB DC A CBA D二、辨析题(错误2分,理由4分,共18分)21.错误:“无为而治”理由:韩非子主张“法治”;庄子主张“无为而治”。22.错误:“尊王攘夷” 理由:曹操“挟天子以今诸侯”;齐桓公“尊王攘夷”。23.错误:奖励军功理由:表格是孝文帝改革采用汉姓的结果;奖励军功是商鞅变法的一个内容。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4题12分,第25题10分,共20分)24.(1)小篆(2分) 圆形方孔钱(2分)(2)“推恩令”(2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3)加强中央集权,或巩固统一。(2分)(4)参考答案:(写出其中二方面即可)(2分)把历史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辩证地、一分为二地、全面准确的评价重点论即抓住主要政治活动和政治思想进行评价评价时一定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25.(1)西汉文景时期(2分) (2)朝鲜、日本、阿拉伯国家(各1分,共3分)(3)蔡伦改进造纸术(2分), 扩大原料来源,提高纸的产量和质量(1分)。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1分),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1分)。四、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6.(1)战国时期(1分)理由:防洪、灌溉并举,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或重在疏导,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自然环境;或具有科学性,代表了当时世界先进的水利工程水平;或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勇敢,是人类征服自然、协调与自然关系的成功典范;或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2分,任写一点即可)(2)老君岩(2分)(3)答案一:甲骨文(1分)。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