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质检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2010年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质检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2010年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质检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2010年八年级语文下第二次质检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八年级语文(下)质检二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寄语:亲爱的同学,在如歌的岁月里,我们曾学海泛舟,漫步语文世界;我们曾走上辩论台,漫步古诗苑;我们曾乘着音乐的翅膀,去寻觅文学的春天愿你在这张试卷上,尽情挥洒,展示你的靓丽风采,谱写你青春的华章!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喃喃(nn) 叱骂(ch) 即物起兴(xng) B哂笑(x) 门楣(mi) 觥筹交错(gng) C伛偻(q) 招徕(li) 相形见绌(ch) D挑衅(pn) 啮齿类(ni) 众目睽睽(ku)2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分) A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必竟不是大海。 B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肌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 C箱盖在这个洞的上方自动打开,原子能反映堆的废料就倾泄到这个洞里。 D海洋和天空又变成了美丽的蔚蓝色,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样。3下列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 ,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 ,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 ,夸夸其谈者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 ,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A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 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 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B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 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 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C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D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 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 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4下列句子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3分)A是否有坚强的意志,是一个合格党员的关键参考要素。B通过这次测验,使我们明白了学习要精益求精的道理。C我们全校的学生将来都希望考上理想的大学。D“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句话,写诗的适用,为文的也适用。5“3加2乘以5是多少?”是一个歧义句。可以理解为:A(3+2)5=25 B3+25=13若消除歧义,可以改变说法。(2分)如是A,可表述为: 如是B,可表述为: 6根据下面语文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1分)春天,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是: 。7默写。(10分) (1)采薇一诗直抒胸臆,写出戍卒痛定思痛时的无限悲伤的诗句: , 。 (2)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 ,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3)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4)醉翁亭记: ,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二、阅读。(35分)(一)桃花源记(1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2分)渔人甚异之 阡陌交通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9.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4分)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10.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 3分)我的研读: 11.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3分)我的联想: 12.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3分)我的探究: (二)绿色的心(8分)如果说生命只是一个不能重复的花季,那搏动的心便是一朵不凋零的春花。早春二月,乍暖还寒的时候,鹅黄隐约,新绿悄绽,昭示着生命的勃勃,那是旭日般的青春;阳春三月,杏花春雨时节,桃红柳绿,柔风拂雨,飘扬着自然的伟力,那是如火的中年; 夏、秋、冬只属于肉体,心灵之树是常青的。“不行春风,难得春雨”,生命之绿需要的是德行的沐浴、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心的本色该是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不论顺逆、不论成败的超然,是扬鞭策马、登高临远的驿站;败,仍清水穿石,汇流入海,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荣,江山依旧,风采犹然,恰沧海巫山,熟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不屑过眼烟云;辱,跨下韩信,雪底苍松,宛若羽化之仙,知暂退一步,海阔天空,不肯因噎废食德是高的,心是诚的,爱是纯的,心便会永远是绿色的。季节的斑斓和诱人,来自自然的造化;芸芸众生的春景,源自于创造。诗人有云:没有比行动更美好的语言,没有比足音更遥远的路途一生的春色,需要一生的装点。拥有绿色的心,便会拥有一切。13、之所以说心灵之树是常青的是因为 ;心灵之树常青就应该 。(2分)1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论述生命应该保持本色呢?本色有是什么呢?(3分) 15、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三)摆渡老人(12分)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 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先靠岸。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寻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我和他攀谈起来。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谁知等了好长是时间,才来你一个人。”说完,便送我过了河。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那双眼中竟然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谈话间,船已到岸。待我上岸后,老人又把船向河那边撑去。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16本文具休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先写老人因“我们”的 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 ,老人好不容易“老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 ,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3分)17第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3分) 15第段中加点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 和 的心情。(分)19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 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 的形象。(2分)20“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一个句子。(2分)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 “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仿句:_ 三、作文,任选一题作文。(30分)1、十年后的我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片相距不远的海,一片是活水,鱼儿在水里游,鸟儿在海边唱,充满了勃勃生机;另一片是死水,没有游动的鱼儿,没有鸟儿的鸣啭,更没孩子们的欢笑。注入这两片海的约旦河水是一样的,为什么差距如此大?原来活海接纳河水但并不保守,海里每流进一滴水就流出一滴水,接受与付出以同样的速度进行。死海则小气地把河水储存起来,一滴不放。懂得付出的,活着;只知接受的,死了。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又何尝不如此呢? 请联系生活实际,以“接受与付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能抄袭;文中也不可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2010年八年级语文(下)质检二试卷 参考答案:一、1、A (楣mi ;伛y;衅xn) 2、D (必毕;肌机;泄泻) 3、A 4、D5、A 3加2的和再乘以5得出的结果25;B 3加上2乘5的积得出的结果13。 6、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略二、(一)8. 对感到诧异;田间小路;值得;从前的,旧的。9.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就更不用说魏、晋了。10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1. 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12.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二)13、搏动的心便是一朵不凋零的春花。有德行的沐浴、坚韧的浇灌、挚爱的孕育、14、从成、败、荣、辱四个方面论述生命应该保持本色、保持超然的态度、具有博大的胸怀、树立高远的志向、培养坚韧的品质15、生命在于创造,行动是美好的语言、足音是征途的节拍。(三)16恶作剧 ( 淘气、调皮 ) 河面结冰 年老体弱17老人为失去可爱的儿子而深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