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安全用电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1页
小学生安全用电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2页
小学生安全用电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3页
小学生安全用电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4页
小学生安全用电知识讲座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言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 今天给同学们介绍的内容 电的简单认识电器火灾处理安全用电夏季防范雷电伤害 雷电现象 静电场现象 什么是电 自然界的物质里都含有一种很小的带电粒子 叫电荷 电荷静止或杂乱无章运动时 不显电性 电荷的有序流动 叫电流 当物体里有电流时 就显示以上电特性 人们发现电流可以做功 帮我们干活 电的输送 能够让电流自由通过的物体叫导体 如 金 银 铜 铝 铁 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我们用金属做成电线 我们用电线输送电能 我们家里使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从水电厂 火电厂 核电厂得来的 水电厂是将水能转换为电能 火电厂是将煤燃烧 热能转换为电能 核电厂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通过输电线路将电能送到千家万户 给我们使用 电是一种能源 水电站 火电厂 绿色能源 现在提倡节能 低碳生活 我们还发展了哪些电源呢 风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 地热 潮汐发电等 输电线路 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 家用电器 电的危害 电器火灾人身触电 防范电器火灾 防止电气火灾 要注意 电器老化 停止使用 电器附近不能堆放可燃物 电器接线要牢固 插头不能松动 当闻到烧胶皮 烧塑料的难闻气味 应立即停电 检查电器是否故障 电器火灾扑救 处理电器火灾 首先切断着火点电源 求助大人灭火 较大火灾要迅速逃离火场 拨打火警119 告诉消防人员准确的地址 触电的概念 概念 触电就是人体接触带电体 电流通过人体造成伤害 重的可致人昏迷 严重情况下可致人死亡 安全电压 36V 2020 3 17 29 可编辑 触电后急救方法 1 作为小学生 首先要向身边的大人求救 2 拨打120急救电话 3 将触电者脱离电源 触电后急救方法 了解即可 触电者脱离电源方法 先关掉电源或是拔掉插头 或用绝缘的工具把触电者脱离电源 如干燥的木棍或是塑料工具 注意事项 没有关掉电源前不能用金属工具 或潮湿的工具 更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 安全注意事项 1 不要超负荷用电 如空调 烤箱等大功率电器避免同时使用 以免线路过热引起火灾 2 选用合格的开关 插头 插座 电线等 当然家用电器也是合格的产品 3 不用湿手 湿布擦带电的灯头 开关和插座等 同时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电器 防止发生触电 4 要定期对漏电保护开关进行灵敏性试验 5 遇到雷雨天气 要停止使用电视机 并拔下室外天线插头 防止遭受雷击 6 电器不使用时 要做到人走电断 安全注意事项 7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 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8 不用手或导电物 如铁丝 钉子 别针等金属制品 去接触 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9 电线的外皮剥落 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10 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 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 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 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 应呼喊成年人相助 不要自己处理 以防触电 节约用电 雷电的危害 雷电是大自然中形成的高电压 强电流放电现象 雷电不能为人们所用 雷电放电时 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也会伤及到人 如何防范雷电对人的伤害 应该留在室内 并关好门窗 在室外工作的人应躲入建筑物内 不接触铁丝网 金属门窗 建筑物外墙 远离电线等金属装置 不打电话 在野外不站高处 不拿金属物体 在野外寻找低洼处躲避 家庭安全电常识 家用电器需防水 要装漏电保护器 破损电源快修理 湿手不能碰电器 金属与电源远离 插头要握绝缘体 躲开变压器 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