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郴州旅舍.doc_第1页
踏莎行-郴州旅舍.doc_第2页
踏莎行-郴州旅舍.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踏莎行 郴州旅舍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 通过朗读、品味词句、分析意象等方法,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贬谪之后愁苦、孤独以及不满的心境。2、 了解掌握这首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化用典故等表现手法。二、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朗读、品味词句、分析意象等方法,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贬谪之后愁苦、孤独以及不满的心境。三、 课时安排一课时四、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教学准备根据学情,设计预学单。根据预学单要求完成预习作业。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初步理解词的内容及写作背景,为鉴赏本词做准备。课文导入直接导入,请全班朗读。学生齐读。学生质疑PPT展示质疑问题。思考整体感知通过预习,请从词中找出一个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字。回答:“恨”。以“恨”为突破口,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为具体鉴赏作铺垫。具体品读作者有哪些“恨”?“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提问:收到朋友来自远方的问候为什么会“砌成此恨无重数”呢?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提问:怎样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学生讨论分析:意象:雾、月、楼台、津渡、桃源炼字:失、迷、望断答案预设: 雾、月:本身的虚无缥缈 ,象征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 。楼台、津渡:心中的理想与希望,胸中的抱负与出路。桃源: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化虚为实)失、迷:使动用法,既准确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确切地烘托作者凄迷、失落的情绪。望断:望穿,描摹词人久伫苦寻,觅理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情景交融)意象:杜鹃、斜阳炼字:孤、闭、寒、暮、堪答案预设:杜鹃:杜鹃悲鸣,叫声凄厉,体现词人的凄清之感,催人不如归去,勾起词人的思乡之情。斜阳:斜阳西沉,给人以惨淡凄凉、漂泊沧桑之感。(化实为虚)可堪:作者难以忍受的孤寂凄清的心境。孤:孤独,写出旅馆地处偏僻,突出词人贬谪客居他乡的孤独愁苦之状。闭:门虽设却长关,身处孤馆不与人往来,想把引起愁思的春寒,杜鹃声、斜阳暮阻挡在外,锁住了孤寂的心灵,却锁不住外界的侵扰,闭写出孤馆内凝聚的冷寂气氛,衬托了作者的郁闷心境。寒:不仅是生理上的寒冷,更是心理上的寒冷。暮:不止说一日之暮,还指春暮,尤其还有人生之暮的悲哀。(情景交融)意象:梅花、尺素炼字:砌答案预设:梅花、尺素: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喻指书信,词人身为贬谪之人,每一封来信都是激起痛苦的引子。(化用典故)砌:“砌”为“堆叠”之意。一朵朵梅花,一封封书信,如砖石在词人心中筑起离恨的高墙。将那无形的伤感形象化。学生思考回答。(提示结合写作背景理解)答案预设:理解一:“郴江也不耐山城的寂寞,流到远方去了,可是自己还得呆在这里,得不到自由。”(胡云翼宋词选)理解二:“自己好端端一个读书人,本想出来为朝廷做一番事业,正如郴江原本是绕着郴山而转的呀,谁会想到如今竟被卷入一切政治斗争漩涡中去呢。”唐宋词鉴赏辞典理解三:“在深重坚实之苦恨中,面对无情之天地,发出的无理问天之语。” 【生活并非固定,不可预测,就像这绕着郴江,也是不由自己地奔向潇湘而去。生活的洪流滚滚向前,不知它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样苦涩、荒凉的地方!】(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以自主学习和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品味词句,分析意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手法小结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