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1页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2页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3页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4页
桥梁工程测量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共 13 页 连申线东台段航道整治工程连申线东台段航道整治工程 LSX DT QLSG1LSX DT QLSG1 标标 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方案 中城建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城建第二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连申线东台段航道整治工程连申线东台段航道整治工程 LSX DT QLSG1LSX DT QLSG1 标项目经理部标项目经理部 2 共 13 页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3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3 三 适用范围三 适用范围 3 四 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四 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 3 五 桥梁施工测量仪器操作流程五 桥梁施工测量仪器操作流程 4 六 桥梁测量放样六 桥梁测量放样 6 七 竣工测量七 竣工测量 10 八 测量仪器的配置八 测量仪器的配置 10 九 安全保障措施九 安全保障措施 12 3 共 13 页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新灶桥位于盐城市辖东台市境内 起点接现有 老 204 国道 向南终点接老 204 国道 全长 1834 678m 公路等级 二级 设计速度为 40Km h 路基宽度为 16m 桥面宽度 16m 合同 造价 5661 9 万元 工期 20 个月 本工程施工内容为新灶桥的主桥 引桥 桥头接线工程 附属设施等 桥梁全长 631 38m 跨径布置为 8 20 72 5 120 72 5 10 20m 主桥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引桥为 20m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梁 主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实体式桥 墩 主桥过渡墩桥墩采用矩形式桥墩 引桥桥墩采用三柱式 0 桥 台采用肋板式台 21 桥台采用 U 形台 钻孔灌注桩基础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国家三 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 12898 2009 2 国家一 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 12897 2006 3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B T 17942 2000 4 施工控制网加密点测量成果报告 5 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新灶桥桥梁设计施工图 三 适用范围三 适用范围 适用于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新灶桥的施工测量 四 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四 桥梁施工测量流程图 4 共 13 页 桩基中心坐标测量放样 承台底部角点测量放样 承台模板安装后测量检查 墩身底部角点测量放样 墩身模板安装后测量检查 垫石角点测量放样 垫石顶面高程复测及支座中心测量放样 现浇梁底模测量放样 现浇梁顶模测量放样 现浇梁梁面高程测量放样 架梁顶面高程控制测量 全桥中线贯通测量 在梁面标出桥梁中心工作线位 置 成桩中心坐标检查 五 桥梁施工测量仪器操作流程五 桥梁施工测量仪器操作流程 5 共 13 页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 本工程主要采用全站仪施测 1 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操作流程 1 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 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 气温 气压 棱镜常数 输入 调入 测站点的三维坐标 量取并输入仪器高 输入 调入 后视点坐标 照准后视点 进行后视定向 定向后进入测量模式 测量出后视点的坐标 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测量无误 方可进行施工测量 否则 重复以上步骤 直至符合限差要求 2 瞄准另一控制点 检查方位角或坐标 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 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 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 行计算时 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核对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 确性 3 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 量取 记录并输入棱镜 高 测量 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 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 测量 4 在测站点上安置全站仪 照准另一置镜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 观测员在全站仪内输入放样点的坐标 尤其输入后重新核对 坐标无误 6 观测员旋转仪器至目标方向 指挥前视人员移动棱镜至仪器 视线方向上 测量平距 7 根据仪器所显示的距离 前进 后退 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 前进或后退 8 重复过程 7 直到达到目标位置 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6 共 13 页 9 检查仪器的水平角值 棱镜汽泡严格居中 必要时架设三脚 架 再测量一次 若 D 小于限差要求 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 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 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 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 重复 6 10 的过程 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 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 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 站继续放样 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 2 3 个点位 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 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 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 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 作业结束后 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并签字 15 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 同时检查 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 记录 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6 确认准确无误后 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 现场技术员 六 桥梁测量放样六 桥梁测量放样 1 桩基测量放样 1 首先要根据设计院提供的曲线要素进行中线桩的复核 然后 根据墩台里程桩号及相关尺寸进行桩基中心坐标计算 坐标 计算成果要由两人以上核对无误后报测量监理工程师审批 审批合格后 坐标成果方可用于施工测量 2 桩基中心坐标测量时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法 需要做 7 共 13 页 到以下几点 a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桩基中心放样利用至少 3 个以平面控制 点进行点校正 点校正结束后应查看点校正残差 点位校正 残差要小于 1cm 在施工放样前 仪器安置好后应到放样桩 基附近的已知控制点进行测量复核 手持杆水泡居中要使用 用竹杆支撑 复核精度要小于 1cm 才能开始桩基的测量放 样 b 桩基放样前 准备好木桩和小钉子 当桩位中心坐标施测出 来后 要打上木桩 直到木桩稳固为止 并在木桩顶面精确 放出桩位中心坐标后 钉上小钉子 手持杆水泡居中要使用 用竹杆支撑 放样误差要小于 1cm 桩位中心坐标放样完毕 后应实际丈量桩中心的间距进行复核 确定无误后每根桩位 中心都要做两个以上的保护桩 以便随时校核桩位正确性 c 桩基护筒埋设完成后再用全站仪对桩基中心位置进行复测 使用竹杆支撑使手持杆水泡严格居中 平面测量误差控制在 1cm 以内 并对护筒标高进行测量 测量合格后 经测量监 理确认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方能进行桩基的 开钻施工 2 承台测量放样 1 承台基坑开挖前要在原地面测出高程控制点以指导基坑开挖 当基坑开挖到位后 使用水准仪测出桩基顶面高程 以便破 除钻孔灌注桩桩头 2 破除桩头后 要对每根成桩的中心位置再进行一次测量 检 查成桩中心位置与设计的中心位置是否满足规范要求的小于 8 共 13 页 5cm 限差 并做好原始数据记录 3 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承台底 4 个角点或测量承台底十字 中心线控制点 使用竹杆支撑手持杆使水泡严格居中 平面 严格误差控制在 5mm 以内 4 测量完毕后用钢尺丈量各点间的距离及对角线距离 确认准 确无误后 经测量监理确认后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 员 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 承台模板立模后 及时对承台模板进行检查 采用全站仪极 座标法测放承台十字中心线或各承台角点控制点 采用棱镜 支架杆 平面误差控在 3mm 以内 用红油漆做标志点在模板 上 根据各点拉线检查模板各部位几何尺寸 并要测出承台 顶面高程 并要在模板上标出承台混凝土顶高程 高程误差 控制在 3mm 以内 确认准确无误后 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 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6 承台放样示意图 承台放样示意图承台放样示意图 3 墩柱测量放样 9 共 13 页 1 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在承台顶面测出墩柱底部角点或十字中 心线控制点 模板固定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模板顶口平面位置 采用棱镜支架杆 平面测量误差要小于 3mm 使用水准仪测 量墩柱顶面的高程 高程测量误差要小于 3mm 当水准仪施 测无法满足要求时 使用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的方法测量墩 柱顶面高程 要采用全站仪正倒镜法取中值 测量方法及精 度要符合三角高程测量规范要求 2 全站仪对墩柱平面位置放样 每次都必须复核后视角度和距 离 水准仪进行墩柱高程放样时每次测量必须依据两个控制 点 3 测量时要由两个以上测量人员分别放样相互检校 以确保测 量质量 4 确认准确无误后 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 现场技术员 4 支座垫石测量放样 1 在支座施工前 必须进行平面控制点 高程点的复测及墩顶 高程复测 并要与相邻标段联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点 2 在墩顶测设出支座垫石的角点位置 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可通 过各墩顶水准标志高程测设 3 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测量放出支座垫石的平面位置 采用棱 镜支架杆 平面测量误差要小于 3mm 并使用全站仪或钢尺 复核相邻支座垫石的间距 支座垫石顶部高程使用精密水准 测量法控制 将平整度相对误差控制在 2 mm 以内 确认准 确无误后 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 10 共 13 页 术员 5 梁安装测量定位 1 架梁前要对垫石顶面高程进行复测和支座中心进行测量 高 程复测采用 DSZ2 水准仪测量 当水准仪精度不能满足要求 时 利用全站仪正倒镜测法在墩顶测出一个高程控制点 然 后以高程控制点为基准用水准仪测量支座顶面高程 2 箱梁安装控制测量 先利用墩帽顶部的加密控制点架设全站 仪与水准仪来控制箱梁的轴线与梁顶高程 箱梁安装后 可 以在箱梁顶布设加密控制点用来架设仪器控制箱梁安装的轴 线与顶部高程 6 现浇箱梁测量放样 1 现浇箱梁模板拼装完成后要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 采用棱 镜支架杆 测定出现浇箱梁的轴线位置和平面控制位置及翼 缘板位置 再测设现浇箱模板的顶面高程 两者相互交替 直到平面位置和高程误差都要小于 3mm 确认准确无误后 经测量监理确认后再以书面技术交底交予现场技术员 2 根据设计要求做好现浇箱梁施工过程的预拱度控制 通过箱 梁浇筑施工前后的沉降观测 得出浇筑施工前后的变形量 以便后期现浇箱梁预拱度的调整 七 竣工测量七 竣工测量 1 采用垂直于桥梁轴线每五米一条断面中间参插特征断面 按 实际地形变化设置测量点 测量时做好观测记录交内业工作 人员 内业工作人员根据测量资料按 1 100 或 1 200 的比 例尺绘制竣工断面图和平面图 桩号高程网络图 每三米注 11 共 13 页 记一个高程点 并与原始坐标比较 做为竣工资料整理存 档 2 桥梁下部结构竣工资料以放样时的检测数据为实际竣工体形 资料 由内业工作人员统计整理 绘制成竣工图表 做为竣 工验收资料 3 桥梁墩台施工完成后在梁部架设以前要对全线桥梁墩台的纵 横向中心线 支承垫石顶高程 跨度进行贯通测量 并标出 各墩台纵 横向中心线 支座中心线 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 线 完成后将测量结果交付架梁作业队 桥梁墩台允许偏差 和梁部允许偏差要符合要求 桥梁墩台允许偏差 项目偏差 mm 墩台纵 横向中心线距设计中心的距离 20 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差4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0 10 4 梁部架设完成后对全桥中线贯通测量并在梁面上标出桥梁工 作线位置 检查桥面平整度 相邻梁端的高差 桥梁长度和 梁缝宽度 完成后将测量结果交付架梁作业队 梁部充许偏差 偏差 mm 项目 CRTSIIS 轨道结构其他轨道结构 梁全长 20 20 梁面平整度 3mm 4m 3mm m 12 共 13 页 相邻梁端桥面高差 10 10 八 测量仪器的配置八 测量仪器的配置 根据施工部署 为保证施工进度的需要 本管段已投入测量仪 器如下 测量仪器 一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 数量 台 测角精度 测距精度生产厂家 全站仪DTM 352C 1 1 1 1 5ppm NIKON 测量仪器 二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 台 测量精度 每 km 偶然中误差 mm km 水准仪DSZ210 4mm km 九 安全保障措施九 安全保障措施 1 进入施工现场的测量人员 必须首先参加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